【摘 要】
:
目的 描述孕前半年和孕早期连续服用叶酸行为的分布特征,探讨围孕期增补叶酸对产前抑郁的保护效应。方法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地区妇幼保健机构招募初次建册孕妇共5150人,随访至孕中期。分别于孕早期和孕中期,通过孕妇自填式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孕前半年和孕早期增补叶酸情况,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调查孕中期抑郁发生情况。将CES-D得分≥16分者,定
【机 构】
:
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243011,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243011,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243011,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243011,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2430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描述孕前半年和孕早期连续服用叶酸行为的分布特征,探讨围孕期增补叶酸对产前抑郁的保护效应。方法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地区妇幼保健机构招募初次建册孕妇共5150人,随访至孕中期。分别于孕早期和孕中期,通过孕妇自填式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孕前半年和孕早期增补叶酸情况,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调查孕中期抑郁发生情况。将CES-D得分≥16分者,定义为有抑郁情绪。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围孕期增补叶酸模式与孕中期抑郁的相关性。结果围孕期叶酸增补的报告率“从未服用叶酸”为27.3%、“仅孕前半年连续增补”为0.5%、“仅孕早期连续增补”为27.4%、围孕期连续增补叶酸为17.9%。孕中期(孕26~30周)抑郁的检出率为4.8%(247/515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孕早期连续增补与围孕期连续增补均与孕期抑郁呈显著负相关;在调整相关协变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述两变量仍与孕期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R值分别为0.63(95%CI:0.44~0.90)和0.61(95%CI:0.39~0.95)。结论孕早期及围孕期连续性增补叶酸可能是预防孕期抑郁的潜在保护因素,应提倡在围孕期持续增补叶酸,以促进母婴健康。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我国HIV-1基因型的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1994-)、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9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以及PubMed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我国HIV-1基因分型的相关文献,提取符合标准的文献信息,对相同的HIV-1亚型分别按地区、研究时间、研究人群分组,并进行数量合并,计算百分比。结果共纳入175篇文献,包含2
目的 了解珠三角地区MSM的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9-2013年采用全国MSM哨点监测方案调查该地区内6市MSM的HIV感染率,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09-2013年珠三角地区6市共调查MSM 8 770例,HIV感染率分别为4.7%、9.7%、10.6%、12.9%和11.4%,呈上升趋势.MSM中危险行为较为普遍,最近6个月肛交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6.3%.年龄较大、
目的 应用多水平模型分析浙江省成年居民血压水平的区域聚集性和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方法抽取浙江省60个街道/乡镇共17 437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2水平模型分别分析SBP和DBP.结果 男性SBP为(125.14±17.90) mmHg、DBP (80.02±10.07)mmHg,女性SBP为(123.36±20.20)mmHg、DBP(77.42±10.09) mmHg;城市人
第七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七届换届会议于2014年10月25-26日在江苏南京胜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由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承办.这是我国流行病学界又一次难得的学术盛会,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
目的 了解2007-2012年广西结核分枝杆菌(MTB)/HIV联合感染患者死亡特征,为有效控制联合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7-2012年广西死因登记系统(VRS)中根本死因为HIV造成MTB感染死亡的个案及死因诊断为结核病(TB)的患者,核对病例在TB专报系统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时间、发病时间等信息;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死亡平均年龄、从发病到死亡时间间隔等特征。结果
目的 采用修订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07)评价陕西省汉中地区农村居民膳食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对汉中地区18~80岁农村居民膳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DBI-07相关指标评价膳食质量;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241人,其中65%以上被调查村民的谷薯类、调味品摄入量平均水平超过推荐量;动物性食物、蛋奶类和蔬菜水
目的 分析髋部骨折患者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 调查杭州市2012年1-12月所有省市级医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髋部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和骨折诱因等相关数据.结果 共纳入研究髋部骨折患者877例,其中男性516例(58.84%),女性361例(41.16%);年龄(62.1±11.2)岁;髋部骨折患病率为10.0/10万,男性为11.2/10万,女性为8.8/1
目的 构建云南省鼠疫菌FseI酶切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FseI对云南家、野鼠型及丽江玉龙鼠疫菌株进行酶切分析,并聚类分析电泳图谱。结果30株被试菌株分为16种PFGE型别,其相似性系数为79.8%~100.O%;16种PFGE基因型可以分为4个簇,除EV76自成一簇,其余3个簇分别为家鼠型基因簇、野鼠型基因簇及玉龙基因簇。结论云南省鼠疫菌PF
目的 探讨糖代谢水平和恶性肿瘤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2011年回顾性调查浙江省嘉善县10 079名≥40岁居民糖尿病、恶性肿瘤患病情况,分析不同糖代谢水平与恶性肿瘤患病率,并采用趋势x2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病率女性(268.79/万)高于男性(124.31/万)(x2=4.012 2,P<0.05);血糖正常人群、糖调节受损人群、糖尿病患者的恶性
老年虐待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美国公认为家庭暴力之一。有关老年虐待的研究最早出现在1975年英国并受到老年问题研究者的关注[1],同年,Butler也探讨了“受虐老年人症候群”,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有关老年虐待研究的文献开始在英国与美国出现,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慢性疾病研究中心开始以老年虐待为主题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