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曾明确提出,“就世界范围而言,21世纪有50%的中专生和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当普遍,在美国已高达21%~24%,很多大学毕业生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了创业之路[1]。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创新的一个热点课题。创业教育的理念与原则要转化为一种教育创新的教学实践,必须重视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一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含义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优化组合教育资源,通过高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的改革,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使之成为未来新型企业、产业和职业岗位创造者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创业是一个准备发现和捕获商业机会,由此创造出新产品或新服务,并实现其潜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2]关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内涵,需要正确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同于其他的领域的创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更注重面向大学生就业和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其次,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同于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所以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该立足于毕业后的职业选择,要注意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注重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育;最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方式应该多样化,以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课程评价体系等在内的教育体系作为基础进行探索,需要建立制度化和常规化的系统实施策略。
二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现状
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实施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 一) 课程目标定位不准,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
首先,课程目标不明确。很多的学校只是将创业课作为一种思想教育活动的方式来展开的,而不是纳入到正规的教学体系中来,或者把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混为一谈;其次,重视程度不高。所进行的课程教育都相对草率,花费时间精力比较少,存在“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只是关注形式层面,而不是去关注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生到底有没有自主地创业。
( 二) 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课程教学不规范
我国高校的创业系列课程与国外高校相比严重缺乏。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正规化、学科化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创业课程的学科化、体系化还很薄弱。究其原因:第一,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一些高校才开始逐渐的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科专业目录,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缝隙。第二,培养模式不完善。部分高校是由原来的薄弱的中高等职业学院转化而来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建立合理的创业课程教学体系。第三,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尽管一些学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有所努力,但大多是以“第二课堂”开展的创业指导和创业计划大赛的指导,这些课程教学上往往不正规,缺乏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指导。很多学校都是到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才开设课程,学生已经静不下心来去听课,投入到了考公、考研的热潮中。第四,课程教材缺乏专业内容。相当多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教材都是些零散的资料和翻译的国外教材,大部分的教学中都是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 [3]。
(三)师资队伍不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欠新颖
第一,课程教师队伍不专业。多数高校创业课程由就业指导部门的行政人员或者是一些辅导员来进行教学,这些人员很多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修养,课堂教学艺术和手段上也有所欠缺,依然采用“讲授式”“填鸭式”等教学方式;其次,课程师资缺乏实践经历。比如,想开心理诊所的学生,显然需要在这方面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指导;想办企业的必须了解一些行政法规和企业管理知识,甚至可能需要对行业内部的具体情况也有所了解才能谈得上去创业,但是这些对于一般的高校教师来说也是力不从心的,他们仅停留在理论讲授阶段,没有一线创业实践的经历,是无法打动学生的。
(四) 评价体系不健全,实施效果研究欠深入
高校对创业教育评价更多从课程设置的意义与目标、师资力量、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这些标准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标准体系还不止于此,比如对理论课程的评价、对实践课程的评价、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等等。因此高校还应该在具体调研的基础上深切了解创业教育中学生的关注点、教师反映的内容、市场需求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评价标准[4]。
三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措施
(一)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合理、优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业教育的整体功能,从而有效地实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包括理论知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创业实践、创业活动、创业环境等相关课程。
1 创业素质课程
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业素质。对于创业素质的培养,首先针对创业者自身素质的不同缺陷,课程应该从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等创业精神方面加大力度强化训练;其次创业品质是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反应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创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心理品质,那么素质课程的另一个侧重点就是加强对创业者创业品质的训练;此外,创业意识与创业意志的培养也必不可少,主要通过专题报告、讲座等进行。
2 创业能力课程
首先,创业能力课程设置应建立在创业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即认真分析作为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如专业知识、投资与理财、创新和把握机会等能力,并在课程上予以相应的安排。使得创业教育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价值,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核心能力”加以培养。比如说:数学建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建模”实质上就是构造模型,需要有足够强的构造能力。而学生构造能力的提高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性地使用已知条件,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 3 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实践课程是一种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特点和性质的课程方式。具体来说,可以分校、院两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立项,明确创新实践的任务和要求,实行项目管理,实践过程多样化,在实践过程中要让大学生多与疑问接触、与观察接触、与方法接触、与想象接触、与灵感接触、与勇气接触。发掘和培养骨干,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团队,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创业实践课程的熏陶和磨炼,扩大大学生的创业知识领域和创业背景,丰富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
4 创业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lum)是为指导大学生获得直接创业教育经验和创业信息而设计的一种以活动为中介的创业课程形态,也常常被称之为“经验课程”。 形成并提高创业能力,将来大学生在面对新的情景和新的问题时,才能灵活地采用多变思维把已有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选择可用的创业信息,进行创业。
5 创业环境课程
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任务、要求,在班级环境和校园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方面,不同程度地体现创业教育的主旨和目的,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营造创业教育的人文环境;在学校制度层面上,形成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在心理层面上,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创业教育,在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互动和人际交往中,形成创业教育的心理氛围。
( 二) 课程研究服务体系
1 建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
为了更好地保证创业基础课程的实施,保证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构建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监控,一般的高校可以建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和思想政治教育部等一般教学院部一样作为相应的教学独立部门,而不是就业部门指导下的行政部门,这样能够全面地实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心成立以后可以从各个学院抽调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或者聘请专门的教师进行辅助。
2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创业教育的成功保证,在课程教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运用、目标的实现及效果评价等各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不仅要热心于创业教育,而且应注重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创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能有在高新技术企业见习或参与创业过程的亲身体验,具备一定的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大学生从经验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与创业思维。[5]
(三)情景化的教学模式
创业是要在市场环境中开展与进行的,市场是创业课程设置的指挥棒,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尽可能能够让学生亲身尝试创业活动、直接受到社会的洗礼。
首先,从教学培训方式上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当代学子的求知欲望,应该基于现实社会模拟的教学过程逐步锻炼其创新能力。要注意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有效载体,组织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为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机会 [6];其次,从教学方法上看,应注重体验式教学、 情景化教学。课程设置上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自主活动,在教学方法上促进学生主动且有意识地学习创业知识,唤起学生各种心理因素的参与,对创业素养中的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和创业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在体验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三位一体”评价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仅对高校有效开展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大学生成功创业起指导作用。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整体评价涉及内容较多,主要可以是“行业企业-校院督导-学生团体”三位一体的立体评价体系。行业专家提出创业课程计划、课程考核、课程实践方案,以及各级各类创业计划大赛等评价机制;学校督导专家定期对教师授课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实践表现等的评价机制;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座谈、开展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评价、收集学生教学建议等为依据的学生评价机制。[7]在制定评价标准过程中充分考虑专业与课程特点、学生与教师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创新“行业+院校+学生”的立体课程评价体系,实现“重素质,轻分数”的创业课程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 五) 形成合力的辅助体系
1 政府方面的政策平台
(1)政策引导。政府要帮助学生去积极地获得政策支持,尤其是银行的低息贷款等,让学生能够获得创业的资本。
(2)搭建平台。政府可以建立一些组织,比如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思想交流的创业沙龙,让学生能够经常地在这里交流,使有意创业的大学生获得信息,大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相互地激发灵感,组成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
2 学校方面的帮扶指导
(1)宣传、帮扶。为了更好地辅助学校的创业基础课程改革,学校也要从各个方面都行动起来进行支持,可以从宣传上进行帮扶,利用学校广播、校报、校刊等多种宣传工具,编辑一些成功校友的创业史,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或者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对话会等多种形式,让校友亲自来现身说法,通过创业典型教育使青年学生有学习和追求的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2)创业指导。学校要利用学生的实习时间进行创业指导,让学生利用这个时间去了解一些社会情况,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初步的创业,可以从一些小成本的淘宝网店以及其他行业开始创业。
3 社会方面的技能教育
社会团体也要行动起来成立一些“未来管理者协会”“创业社”“信息服务中心”“法律咨询服务社”等机构,作为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连城.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课程的科学设置[J].教育探索,2009(3).
[2]杨益彬.高校创业教育三层次培养目标与教育原则[J].继续教育研究,2013(4).
[3]李慧娟.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
[4]付丽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5]刘素杰.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6]高庆.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2).
[7]付丽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
一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含义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优化组合教育资源,通过高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的改革,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使之成为未来新型企业、产业和职业岗位创造者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创业是一个准备发现和捕获商业机会,由此创造出新产品或新服务,并实现其潜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2]关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内涵,需要正确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同于其他的领域的创业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更注重面向大学生就业和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其次,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同于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所以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该立足于毕业后的职业选择,要注意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注重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育;最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方式应该多样化,以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课程评价体系等在内的教育体系作为基础进行探索,需要建立制度化和常规化的系统实施策略。
二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现状
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实施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 一) 课程目标定位不准,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
首先,课程目标不明确。很多的学校只是将创业课作为一种思想教育活动的方式来展开的,而不是纳入到正规的教学体系中来,或者把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混为一谈;其次,重视程度不高。所进行的课程教育都相对草率,花费时间精力比较少,存在“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只是关注形式层面,而不是去关注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生到底有没有自主地创业。
( 二) 课程设置体系不完善,课程教学不规范
我国高校的创业系列课程与国外高校相比严重缺乏。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正规化、学科化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创业课程的学科化、体系化还很薄弱。究其原因:第一,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一些高校才开始逐渐的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科专业目录,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缝隙。第二,培养模式不完善。部分高校是由原来的薄弱的中高等职业学院转化而来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建立合理的创业课程教学体系。第三,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尽管一些学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有所努力,但大多是以“第二课堂”开展的创业指导和创业计划大赛的指导,这些课程教学上往往不正规,缺乏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指导。很多学校都是到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才开设课程,学生已经静不下心来去听课,投入到了考公、考研的热潮中。第四,课程教材缺乏专业内容。相当多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教材都是些零散的资料和翻译的国外教材,大部分的教学中都是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 [3]。
(三)师资队伍不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欠新颖
第一,课程教师队伍不专业。多数高校创业课程由就业指导部门的行政人员或者是一些辅导员来进行教学,这些人员很多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修养,课堂教学艺术和手段上也有所欠缺,依然采用“讲授式”“填鸭式”等教学方式;其次,课程师资缺乏实践经历。比如,想开心理诊所的学生,显然需要在这方面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指导;想办企业的必须了解一些行政法规和企业管理知识,甚至可能需要对行业内部的具体情况也有所了解才能谈得上去创业,但是这些对于一般的高校教师来说也是力不从心的,他们仅停留在理论讲授阶段,没有一线创业实践的经历,是无法打动学生的。
(四) 评价体系不健全,实施效果研究欠深入
高校对创业教育评价更多从课程设置的意义与目标、师资力量、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这些标准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标准体系还不止于此,比如对理论课程的评价、对实践课程的评价、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等等。因此高校还应该在具体调研的基础上深切了解创业教育中学生的关注点、教师反映的内容、市场需求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评价标准[4]。
三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措施
(一)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合理、优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业教育的整体功能,从而有效地实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包括理论知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创业实践、创业活动、创业环境等相关课程。
1 创业素质课程
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业素质。对于创业素质的培养,首先针对创业者自身素质的不同缺陷,课程应该从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等创业精神方面加大力度强化训练;其次创业品质是创业者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反应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创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心理品质,那么素质课程的另一个侧重点就是加强对创业者创业品质的训练;此外,创业意识与创业意志的培养也必不可少,主要通过专题报告、讲座等进行。
2 创业能力课程
首先,创业能力课程设置应建立在创业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即认真分析作为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如专业知识、投资与理财、创新和把握机会等能力,并在课程上予以相应的安排。使得创业教育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价值,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核心能力”加以培养。比如说:数学建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建模”实质上就是构造模型,需要有足够强的构造能力。而学生构造能力的提高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性地使用已知条件,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 3 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实践课程是一种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特点和性质的课程方式。具体来说,可以分校、院两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立项,明确创新实践的任务和要求,实行项目管理,实践过程多样化,在实践过程中要让大学生多与疑问接触、与观察接触、与方法接触、与想象接触、与灵感接触、与勇气接触。发掘和培养骨干,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团队,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创业实践课程的熏陶和磨炼,扩大大学生的创业知识领域和创业背景,丰富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
4 创业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lum)是为指导大学生获得直接创业教育经验和创业信息而设计的一种以活动为中介的创业课程形态,也常常被称之为“经验课程”。 形成并提高创业能力,将来大学生在面对新的情景和新的问题时,才能灵活地采用多变思维把已有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选择可用的创业信息,进行创业。
5 创业环境课程
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任务、要求,在班级环境和校园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方面,不同程度地体现创业教育的主旨和目的,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营造创业教育的人文环境;在学校制度层面上,形成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在心理层面上,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创业教育,在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互动和人际交往中,形成创业教育的心理氛围。
( 二) 课程研究服务体系
1 建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
为了更好地保证创业基础课程的实施,保证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构建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监控,一般的高校可以建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和思想政治教育部等一般教学院部一样作为相应的教学独立部门,而不是就业部门指导下的行政部门,这样能够全面地实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心成立以后可以从各个学院抽调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或者聘请专门的教师进行辅助。
2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创业教育的成功保证,在课程教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运用、目标的实现及效果评价等各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不仅要热心于创业教育,而且应注重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创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能有在高新技术企业见习或参与创业过程的亲身体验,具备一定的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大学生从经验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与创业思维。[5]
(三)情景化的教学模式
创业是要在市场环境中开展与进行的,市场是创业课程设置的指挥棒,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尽可能能够让学生亲身尝试创业活动、直接受到社会的洗礼。
首先,从教学培训方式上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当代学子的求知欲望,应该基于现实社会模拟的教学过程逐步锻炼其创新能力。要注意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有效载体,组织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为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机会 [6];其次,从教学方法上看,应注重体验式教学、 情景化教学。课程设置上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自主活动,在教学方法上促进学生主动且有意识地学习创业知识,唤起学生各种心理因素的参与,对创业素养中的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和创业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在体验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三位一体”评价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仅对高校有效开展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大学生成功创业起指导作用。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整体评价涉及内容较多,主要可以是“行业企业-校院督导-学生团体”三位一体的立体评价体系。行业专家提出创业课程计划、课程考核、课程实践方案,以及各级各类创业计划大赛等评价机制;学校督导专家定期对教师授课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实践表现等的评价机制;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座谈、开展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评价、收集学生教学建议等为依据的学生评价机制。[7]在制定评价标准过程中充分考虑专业与课程特点、学生与教师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创新“行业+院校+学生”的立体课程评价体系,实现“重素质,轻分数”的创业课程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 五) 形成合力的辅助体系
1 政府方面的政策平台
(1)政策引导。政府要帮助学生去积极地获得政策支持,尤其是银行的低息贷款等,让学生能够获得创业的资本。
(2)搭建平台。政府可以建立一些组织,比如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思想交流的创业沙龙,让学生能够经常地在这里交流,使有意创业的大学生获得信息,大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相互地激发灵感,组成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
2 学校方面的帮扶指导
(1)宣传、帮扶。为了更好地辅助学校的创业基础课程改革,学校也要从各个方面都行动起来进行支持,可以从宣传上进行帮扶,利用学校广播、校报、校刊等多种宣传工具,编辑一些成功校友的创业史,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或者通过报告会、座谈会、对话会等多种形式,让校友亲自来现身说法,通过创业典型教育使青年学生有学习和追求的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2)创业指导。学校要利用学生的实习时间进行创业指导,让学生利用这个时间去了解一些社会情况,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初步的创业,可以从一些小成本的淘宝网店以及其他行业开始创业。
3 社会方面的技能教育
社会团体也要行动起来成立一些“未来管理者协会”“创业社”“信息服务中心”“法律咨询服务社”等机构,作为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连城.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课程的科学设置[J].教育探索,2009(3).
[2]杨益彬.高校创业教育三层次培养目标与教育原则[J].继续教育研究,2013(4).
[3]李慧娟.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
[4]付丽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5]刘素杰.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6]高庆.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2).
[7]付丽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