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中国》一书,再次让“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这部2012年9月上市的作品。迅速攀上国内主要图书排行榜,且在年终各主要图书评选中,进入选目,已公布的评选结果中,尽皆上榜。
近年,有数不尽“论中国”的外国人作品刊出,国内翻译出版的也不少,最有名的作者包括奈斯比特、马丁·雅克、福山、扎卡利亚、阿玛蒂亚·森、雷默……诸多作品,最引人关注的,非基辛格博士《论中国》莫属。
待遇至此,除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桂冠外,与另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基辛格博士曾任尼克松和福特总统的国务卿,是中美关系解冻的关键人物之一,一是1971年首次秘密访华40余年来,访问中国次数最多的国外高级政要。后一点的重要性在于,基辛格对华的观察、分析、研究,以及因此为美历届政府出谋划策,具有无人比拟的持续性和极高的权威性。中国历届领导人,亦非常重视基辛格作为中美关系“掮客”的角色——这一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不能说唯一,但极其少见。
全书五分之四篇幅,关涉近40余年的中美关系发展历程,期间人、事,多为作者本人亲历、亲见,证明该作对中国的谈“论”,以及隐含的结论的权威性,无人能出其右。
该作非常易读。对于五十岁以上的读者,更有亲历其境的感觉——作者眼中40余年的中美交往历史,与他们跌宕起伏的生命周期,呈正相关关系,这批读者,正活跃在中国各领域,他们对该作的反应和评价,是推高该作关注度的主要因素。
该作既非历史,亦非个人回忆性文字,更不是好读的中美交往故事。但其表面上具有的上述三种因素,亦是该作流布甚广的要素。
笔者将其看作这位九十岁老人,其终身成就与中国密不可分的外交家、学者,一流美国战略家,对演变得愈益成熟的中美关系的“政治遗嘱”。所以,读者第一重视的,首先是该作并不引人注意的“后记”:“克劳备忘录:历史会重演吗?”作者念兹在兹的,正是后记中隐约表达的担忧,中美两大国,是否会因各自的秉性,以及对对方出手的误读误判,走上百多年前英德两国关系的老路,使英国外交官克劳发明的“克劳定理”再次应验。
中国读者应当谨记,该书是美国战略家,写给美国当政者和美国人民看的。但作者很清楚,更关心此作的,是大洋彼岸的中国人。所以,写作手法上,有明快之处,但亦有不少隐喻。了解这些隐喻,读者应从法国政治家,阿兰·佩雷菲特的名作《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碰撞》入手。佩雷菲特写作的核心章节,是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以及此后的中英关系。不无巧合的是,佩氏结尾处,正是基辛格叙述的重点。两者的共同点更多,都将谈论的中国与外部关系的镜头,拉长几千年,最惹人兴趣的聚焦点,恰是马戛尔尼访华引发的外交事件。
作者告诉美国人,中国没有变,谁(外部力量)也无法影响中国的走向。理由是,中国的体量和不间断的历史,以及此间孕育的文化。
2012年6月中旬,也就是基博士大作杀青之际,在加拿大多伦多汤姆森音乐厅举行了第七届芒克辩论会,除基博士,另有三位“辩手”出席,已在中国很有名的尼尔·弗格森、法里德·扎卡利亚和清华教授李稻葵。主题是“21世纪属于中国吗?”由于李教授出席,正方自然属李这边,举办者把反方留给了基博士这边。我们姑且将这一安排看作技术性操作,但无意间,给了基博士《论中国》无法明确表达出来、一次表达“意见”的机会。这个表达,可看作《论中国》的副标题,全文刊载在《舌战中国》一书中,有中译本。
近年,有数不尽“论中国”的外国人作品刊出,国内翻译出版的也不少,最有名的作者包括奈斯比特、马丁·雅克、福山、扎卡利亚、阿玛蒂亚·森、雷默……诸多作品,最引人关注的,非基辛格博士《论中国》莫属。
待遇至此,除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桂冠外,与另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基辛格博士曾任尼克松和福特总统的国务卿,是中美关系解冻的关键人物之一,一是1971年首次秘密访华40余年来,访问中国次数最多的国外高级政要。后一点的重要性在于,基辛格对华的观察、分析、研究,以及因此为美历届政府出谋划策,具有无人比拟的持续性和极高的权威性。中国历届领导人,亦非常重视基辛格作为中美关系“掮客”的角色——这一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不能说唯一,但极其少见。
全书五分之四篇幅,关涉近40余年的中美关系发展历程,期间人、事,多为作者本人亲历、亲见,证明该作对中国的谈“论”,以及隐含的结论的权威性,无人能出其右。
该作非常易读。对于五十岁以上的读者,更有亲历其境的感觉——作者眼中40余年的中美交往历史,与他们跌宕起伏的生命周期,呈正相关关系,这批读者,正活跃在中国各领域,他们对该作的反应和评价,是推高该作关注度的主要因素。
该作既非历史,亦非个人回忆性文字,更不是好读的中美交往故事。但其表面上具有的上述三种因素,亦是该作流布甚广的要素。
笔者将其看作这位九十岁老人,其终身成就与中国密不可分的外交家、学者,一流美国战略家,对演变得愈益成熟的中美关系的“政治遗嘱”。所以,读者第一重视的,首先是该作并不引人注意的“后记”:“克劳备忘录:历史会重演吗?”作者念兹在兹的,正是后记中隐约表达的担忧,中美两大国,是否会因各自的秉性,以及对对方出手的误读误判,走上百多年前英德两国关系的老路,使英国外交官克劳发明的“克劳定理”再次应验。
中国读者应当谨记,该书是美国战略家,写给美国当政者和美国人民看的。但作者很清楚,更关心此作的,是大洋彼岸的中国人。所以,写作手法上,有明快之处,但亦有不少隐喻。了解这些隐喻,读者应从法国政治家,阿兰·佩雷菲特的名作《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碰撞》入手。佩雷菲特写作的核心章节,是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以及此后的中英关系。不无巧合的是,佩氏结尾处,正是基辛格叙述的重点。两者的共同点更多,都将谈论的中国与外部关系的镜头,拉长几千年,最惹人兴趣的聚焦点,恰是马戛尔尼访华引发的外交事件。
作者告诉美国人,中国没有变,谁(外部力量)也无法影响中国的走向。理由是,中国的体量和不间断的历史,以及此间孕育的文化。
2012年6月中旬,也就是基博士大作杀青之际,在加拿大多伦多汤姆森音乐厅举行了第七届芒克辩论会,除基博士,另有三位“辩手”出席,已在中国很有名的尼尔·弗格森、法里德·扎卡利亚和清华教授李稻葵。主题是“21世纪属于中国吗?”由于李教授出席,正方自然属李这边,举办者把反方留给了基博士这边。我们姑且将这一安排看作技术性操作,但无意间,给了基博士《论中国》无法明确表达出来、一次表达“意见”的机会。这个表达,可看作《论中国》的副标题,全文刊载在《舌战中国》一书中,有中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