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哥的骊歌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4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方才坐在538路公车上,手机播放器里突然切到了黎哥的新歌,牵起了我的思绪。他的嗓音仍然保持着一贯的特色,像我的青春一般温柔。
  黎哥是前些年一名挺火的歌手,真名不详。他的歌曲风多变,有温暖小情歌,也有苦情芭乐。痴情于国粹的我并不习惯黎哥的风格,可每次换手机的时候,我的播放器里头总少不了他的名字。因为他“无病呻吟”的歌里,写满了我的青春。
  我对黎哥是典型的“爱屋及乌”。
  他也姓黎,黎海冰,是我的高中同学。黎海冰喜欢唱歌,尽管他的嗓子由于变声尾期的缘故而沙哑,但不难听出他的功底不错。16岁的黎海冰沉稳又安静,成绩也不赖,按老师的话说,他是个闷声办大事的人。
  高中三年,他和我说过的话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而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歌词。
  据说他初中的时候曾是市里的三好学生,中考加了五分正好上了我们学校。他胸前的团徽总是熠熠生辉夺人目光,叫我这闲人好生羡慕。
  高一的校艺术节上,黎海冰叫人大开了一回眼界,从一个埋在书堆里的隐形人,一跃成为全班同学的焦点。
  那时班主任让我们所有人必须参加艺术节的一个节目,不是跳舞就是唱歌,再不济也要画张画贴到走廊里。艺术节开幕前,我看见黎海冰一个人捏着水粉毛笔毛毛躁躁地坐在教室里赶画,不光画纸被晕得湿答答的,连他那白色的校服T恤都被弄脏了。
  我打趣他:“你还不如去唱歌呢。”
  黎海冰脾气倒挺冲:“徐天瑶,你一边去,别烦我。”
  后来证明,我作为一个文艺界的老人,预言不会错。我果然能在无人的时候听见黎海冰腼腆地躲在一旁压着嗓子练声。
  黎海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轮廓不太分明的国字脸、光洁的前额与双颊、藏在鬓边的两三颗痣……一时间,这个平庸中带了些惊艳的少年,把校舞台上的聚光灯引到了他的身上。
  黎海冰唱的歌是音乐人黎哥的《超人》,被他把所有的“爱情”都改成“梦想”之后,搬上了舞台。他嗓音青涩却不带胆怯,仿佛生来就该属于这里。
  “徐天瑶,你看,真让你说中了。”黎海冰从后台绕回来的时候满头大汗,仿佛一天之间换了个人,变得开朗又自信,眼里还闪着站在舞台上时的光。我想大概是这一刻的他彻底融入我们的缘故吧。
  2
  高二分科的时候,我意外地又一次和黎海冰坐在了同一个教室。他并不擅长文科,可他却选择留在文科班。有人开玩笑说,他这么做是因为这里的美女多。
  我和黎海冰相隔甚远。他的桌子处于电灯的正下方,光打在高挺的侧鼻梁上,原本平庸的他,竟别有一番文艺美男子的韵味……
  QQ空间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你关注一个人超过七秒,你就已经喜欢上他了。”
  “徐天瑶,你来回答这道题!”数学老师凌厉的声音忽然响起。
  “啊?”
  下课了,黎海冰在他的座位上跷着二郎腿哼着歌。我抢来课代表手中待发的作业,假装路过,侧耳一听。那首歌我知道,是黎哥的民谣《葱茏》,当时在网络上小火了一把,于是我也附和了几句旋律。黎海冰立刻闭上嘴,大姑娘似的红着脸笑了笑。
  我厚着脸皮主动搭话:“黎哥同学,加个Q呗?”黎海冰翻了个白眼,含糊不清地报出一串数字,我火速拿笔记在手上,赶紧溜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便索性拿起手机翻了起来。黎海冰已经同意了我的好友申请。他是个很简单的人,没有冲会员,没有花里胡哨的签名,连头像也是最原始的青草图。他的QQ空间是上了锁的,也不知是不是有意屏蔽我一个人。
  最叫我好奇的就是他的“最近常听”了。
  “黎海冰啊黎海冰,让我找到你的破绽了吧!”我暗自窃喜,点开了它。
  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最近新火的烂俗歌曲。“最近常听”有着跟风的嫌疑,而“我喜欢”歌单却不会。黎海冰喜欢的歌不出我所料,都是黎哥的作品。《超人》《葱茏》《日出时刻》等都在其中。我过了把好奇瘾就立马退出,所幸播放器支持删除访问记录,不至于显得我那么刻意。
  我都被戏多的自己给逗笑了,这简直像写玄幻小说一样刺激,一串挖坑、填坑、藏坑之后,还要继续润色文笔。我下了个和QQ八竿子打不着的音乐播放器,开始听黎哥的歌。
  黎哥的唱腔独特,即使不太专业,也因为具有代表性而备受瞩目。我对他的风格始终不感冒,可黎海冰的痴迷却是肉眼可见的。于是,我也鬼使神差地听,鬼使神差地学,鬼使神差地在教室、在唱歌软件、在每个黎海冰可能出现的角落吟唱。
  3
  在文科班,黎海冰的成绩没什么优势,甚至连原来名列前茅的数学分数也有所下降,大家都替他担心。可黎海冰自己却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从内向的乖孩子变得愈发吵闹。
  在学校里,吵闹的男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成为绯闻男主角。文科班里的男生本就不多,来了个不介意和女生玩闹的,可不就像坐拥后宫一样吗?
  可惜很显然,他的故事里没有我。
  在班上所有人的眼里,“徐天瑶”成绩好,品行佳,是一尊不食人间烟火的元君像。我的确也是这么表现的,在女孩子们都围着黎海冰的时候,我就在一旁咬着牙写作业、读书。
  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其实叛逆又寂寞,比谁都渴望一段刻骨铭心的校园恋爱。
  “瑶瑶,想什么呢?我们玩真心话大冒险吧!”闺蜜陈佳容盛情邀请我加入,却被黎海冰制止了:“算了算了,别打扰人家徐天瑤考985,我们继续。”
  我对他不把我放在眼里的行径愤怒无比:“谁规定的?佳容,我这就来!”
  黎海冰全程只偶尔看我一眼,我的心里酸酸的,可看到他那样和煦的笑容,又立马涌起一股暖意。
  “徐天瑶,到你了。真心话还是大冒险?”黎海冰朝我眨了眨眼睛,我的脸颊忽然一热,赶忙掩饰:“真心话吧,我可不想玩大冒险被你们整。”   陈佳容抢过黎海冰的话?:“你喜欢的人是谁?”
  我吓了一跳,余光不由自主地扫了一下黎海冰,又乖乖地转回来:“太无聊了,还是大冒险吧……”
  黎海冰仿佛知道些什么,把视线转移到别处,替我开脱道:“她怎么可能会有喜欢的人?”陈佳容诡异地笑了:“那你就唱首歌好了,嗯,一首可以秘密透露出你的感情的歌!”
  同学们都知道黎海冰是黎哥的粉丝。我很想让黎海冰听到我的心声,却又怕所有人都看穿。我挑来挑去挑了一首黎哥的《穿巷风》,这首歌里既有黎海冰钟情的歌手,又有我喜爱的古风,最关键的是它在黎哥的歌里最为冷门,除了黎海冰外几乎不会有同学知道。
  “那我就唱了,歌名保密。”为了不让人发现这首歌的奥秘,我的歌词唱得含含糊糊,黎海冰的眼神诧异地游走,同学们互相追问这首歌的名字而无果。
  “我的这份情意,等待却又无语。只等你倾听我的叹息。”
  黎哥的一首简单的歌,仿佛自带了一份隔着窗户纸的告白,唱罢,我的嘴里竟泛起了歌词的余味,甜丝丝的。黎海冰垂下了头,我不知他究竟懂了没懂。
  4
  天气预报的持续高温告诉我们,夏天来了,高考也要来了。黎海冰却仍然天天在楼下打球,丝毫没把紧张挂在身上。
  我拦住大汗淋漓的黎海冰:“嘿,黎哥,你有志向了吗?”
  黎海冰揩了把汗:“就第三师院好了。”
  我深表遗憾:“你高一的时候成绩都可以上211了,怎么就把目标定在一所二本上?”
  “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在我的成绩,唉。”
  我终于问出了多年的疑惑:“那你当初为什么不去理科班?”黎海冰摇摇头,耷拉着眼皮:“我也想,可我爸妈不让。他俩都是记者,想让我也和他们一样……”
  我震惊于他的回答:“你就不会坚持吗?”
  黎海冰抿起嘴,什么都没说,大步流星地走了。
  那一刻我忽然发现,我和他本就是两种人。我把自由与叛逆放在驯顺的外表之下,而他有着洒脱的形象,心里却是个传统的乖孩子。也是在那一刻,我明白了很多作为一个成年人该懂的事,比如释怀。
  那天晚上在家里,我又听了一夜黎哥的歌。
  我不会忘记那些心动的日子里,我曾和那个他隔着海与天的距离,在空气中一人一只耳机。
  转眼高考过了,骊歌奏响,迎来了毕业典礼。
  黎海冰看起来在考试中发挥得不错,笑脸盈盈、自信满满地上了台。他又一次唱响了黎哥的《超人》。我和边上的陈佳容笑说:“三年了,他终于从黎哥唱到了‘骊歌’。”
  我接过黎海冰脉脉的目光,看见的是坐在候场席的同班女生王仙仙。他们的对视,让我猜到了很多的故事与结局。
  我由衷地为他高兴。
  后來的我还是偶尔会听黎哥的歌,虽说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完全习惯他的曲风,可在他的旋律里,藏着过往的我和他。藏着藏着,那些旧事就消散了。唱着唱着,唱到骊歌,我就失声了。
其他文献
或许我们应该原谅年少轻狂犯下的错误,不论是他人的,还是自己的。  ——题记  颜夏坐在车窗边,天上纵横的电线牵扯着黄色的铁皮电车,叮当作响地绕开道旁的人潮,然后乖巧地在那个小站停下:安宁巷。  深邃的巷道仿佛拉长的时光,颜夏感觉自己好似一张泛黄的明信片,从生活的当下,投递至时空的另一端。  当她按照便条上的地址叩响房门,看见应门女孩甜美的微笑时,这种感觉更强烈了。  瘦小的女孩笑着请她坐下:“我就
期刊
我真正开始写作是出于少年的逃避心理。  那时候刚上初中。我从来都是适应比较慢的人,每次换到一个新环境,我留给自己观察外界的时间总是比花费在课本上的时间要长。所以,第一次月考我考了班上女生的倒数第一名。  班主任老师看我的眼神几乎要喷火。我能感受到她的不满,尽量降低自己在班级里的存在感。我不擅长数学,但是作文写得还不错,被语文老师夸过几次。于是,除去学习外,我便把自己置身于文学的海洋里。  文学世界
期刊
顺势而为就是最好的决定  何老师好!我是一名准高二的学生,马上要分班了,有一个问题使我很迷茫。我的成绩属于中上,而我最好的朋友们成绩属于中下。班主任希望我留在他的班上——是最好的班,可是在这个班我没有一个好朋友,而且班上很多人很任性,经常会伤害到我,使我很伤心。我在初中时被朋友伤害过,是这几个好朋友让我重新开始相信友情。想问何老师,我是应该去最好的班忍受最坏的心情,还是去一般的班和好朋友一起度过接
期刊
软绵绵小镇  顾名思义,软绵绵小镇是个极其柔软的小镇,土地与房子比云朵还要柔软。软绵绵小镇的居民也只钟爱棉花糖这样柔软的食物。  这里的太阳软得像巧克力在舌尖化开一样,小镇居民说的话也软得像一块奶糖。夕阳因为太柔软而化在锅里,像热水一样煮开。  七月的庄园,在篱笆的位置,那朵牵牛花开放了。梦境小姐就是在一朵花的颜色中出生的,有着斑斓的眼睛,梦的衣裳。  梦境小姐就是在那时成了软绵绵小镇内心最柔软的
期刊
时至今日,我还整夜整夜地梦到那里。  小学五年级时,我随家人搬迁,离开了那个我出生的地方,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童年时代结束了。  我的家乡位于甘肃南部,那是一个非常贫瘠的小山村,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霓虹闪烁,有的只是一座连着一座的起伏的大山,还有四季常青的松树林。  小时候,我常常和小伙伴一起沿着泥泞的小路走到村子对面的山上,那里有一大片野雏菊,我们会摘一大捧回家,插到透明的玻璃瓶里。花很快便枯萎了
期刊
No.1  我真的很讨厌搬家。  植物被连根拔起,就算再给安置到温室里,也历经了伤筋动骨的一番折腾,总要萎靡一段时间才会好。  我也是。更何况我的新家算不得温室,老旧家属楼,楼梯扶手生了厚厚一层棕绿色的锈,厨房一层两户公用,油烟溢出普通家常菜的味道。  所以我从不养花,搬的时候太沉了,我还有很多课本和衣服得带走,搬家公司的车按次数算钱,爸爸尽量把家具垒得严丝合缝,有的时候甚至没有我的位置,更何况花
期刊
总觉得,故乡是一个人心中最缱绻的地址。  我的故乡在北方,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小村庄。我出生时,父母早已在县城居住多年,按理说,本不应对这素昧平生的地方产生什么感情,可当年幼的我随父还乡时,竟有一种再见故人之感。  我住的是奶奶家的院子,院子年代颇久远,泛着一股很老很潮湿的味道。院外柴门蓬络藤花,一林鸟雀,总是在天光微亮时便开始喧哗。那时的清晨,吵且静,雾气流淌,阳光也流淌,湿润微凉,天地间溢满了草木
期刊
你记不记得小时候爸妈第一次把你送到幼儿园,你不知所措地站在门口时慌乱的感觉?那应该是你第一次离开家,是第一次与唯一的城堡分别。只是那时你还小,家这个概念模糊到没有概念,随着母亲的脐带融入年幼的DNA里。  后来你学习了知识,开始向往书本里那些五光十色的世界,向往高高在上的生活。  你做古诗词鉴赏,只能干巴巴地背答题术语,来填满考思想情的题目,乡愁对你来说简直比银河还要遥远。你喜欢的是“大鹏一日同风
期刊
Part1.电影  《查令十字街84号》  女作家海莲嗜好旧书,无奈囊中羞涩,淘不到想看又便宜的书籍。机缘巧合之下,她与英国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取得联系,两人逐渐展开神交。大量的独白和隔空对话,充满人生的哲思。  相交的多年里,弗兰克为海莲购买书籍,对她喜爱的类目和版本了如指掌;海莲则为弗兰克及其家人朋友寄去他们最紧缺的物品。在等信来的日子,时间变得很慢,无法折叠和节省。漫长的等待折合
期刊
踏上青石板,听着深沉的钟声,在烟雨的季节里走过那长长的街巷。不曾想过有红纸伞飘过,只愿看到那熟悉的青苔遍布的墙根,与光滑闪亮的石阶泛青的面庞。弥漫在江南瓦片之中、草荇之间的,不仅有湿漉漉的气息,更有诉说着故事的小调。望断江南,好似萌生的梦境。万里青色朦胧在如丝的缠绵中,恰似乌托邦的清纯,又似桃源的平静。徘徊在巷弄中,风吹走了人的思绪,却吹不走那些飘渺而梦幻般的记忆。  我,终究还是回来了。回到了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