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工作焦虑转嫁给孩子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29224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父母纳闷,在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孩子,为什么一到外面就变得畏缩胆小,寡言少语,不敢和别人交流,看不到父母便紧张焦虑?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父母就得反思,自己是否无意间将工作中的焦虑转嫁到了孩子身上。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一家调研机构的分析表明:如今100个双职工家庭中,差不多有25个家庭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悲伤、饮食失调或神经紧张。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多数父母都要承受工作和养家的压力。父母工作一天,回到家已经疲惫不堪,没有过多的精力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于是在无意中将自己遭受的压力传递给了孩子,使孩子也像大人一样匆忙而焦虑。
  
  不要让工作情绪影响孩子
  
  李梅是一家时装公司的设计部经理,她有一个9岁的儿子。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家里,她都做得很出色,当然这份出色是靠辛苦得来的。李梅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忙碌: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用一个小时查看昨天晚上收到的几十封邮件,7点催促孩子吃早饭。晚上回到家里花两三个小时在网上处理工作,孩子就在身边写作业。
  忙碌的背后,李梅有很多怨言。她说:“我一回到家,就听到儿子在那里嘀嘀咕咕,没完没了地提要求,有时候甚至大吵大闹。本来工作就让我心烦,儿子的无理取闹简直要把我逼疯了!”
  所有的原因都出在李梅的儿子身上吗?不尽然。因为工作压力大,李梅很没有耐心,总是跟儿子说“快点儿穿衣服”、“别折腾了”,而不是问儿子“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李梅说,她常常回到家就已经疲惫不堪了,没有精力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她和孩子沟通时根本就不想倾听和做出任何决策,因为她白天已经在公司干了一整天这样的事情。
  表面上看,李梅似乎正为孩子做出巨大牺牲:按时回家,冲进厨房为孩子做晚饭,急急忙忙地帮他洗澡,又不耐烦地让他赶快睡觉。结果却是孩子变得不敢大声说话,生怕你冲他吼叫。其实他正在享受自己的童年时光,每天最着急的事不过是不要忘记明天带毛笔或剪刀、糨糊等手工课需要用到的工具。可因为父母的焦虑,孩子不得不匆匆忙忙,为父母下的每个指令“奔命”。研究证明:不善沟通的孩子童年时往往会有一位性格急躁、爱发号施令的父亲或母亲。当然,没有哪个父母能够做到完美,但至少在你压不住焦躁催促或呵斥他以后,找个机会,在你们都放松的时候,温柔地告诉他:“妈妈最近太忙了,可能对你说话比较急,能原谅妈妈吗?”其实,承认自己不完美,可以令我们在孩子面前更具亲和力,甚至是从小培养他体谅别人的美德的好机会。
  害怕失去工作和害怕照顾不好孩子,对有责任心的父母来说,两个焦虑实际上不相上下。当耳边不断听到公司裁员和行业不景气的消息,没谁敢轻松地说“我不在乎失去工作”。也许有些父母会说:“别教训我该怎么带孩子,我明白要多陪孩子,可是我有那么多工作,做不完的话,很可能会丢掉饭碗,到时候我拿什么去养孩子?”
  确实,现代家长们一刻也离不开工作。我们或带着笔记本电脑回家,或在厨房里通过手机和同事讨论明天的计划。家庭和工作的界限模糊了,我们脑子里塞满了没有完成的任务。可父母们却一点儿没意识到,我们正在把自己遭受的压力传递给孩子。如果在家办公的情形难以避免,我们可以注意自己打电话的语气,或回避孩子,到自己单独的空间进行,不要把不良情绪或尖锐的言淡,甚至不雅的举止让孩子听见、看见。对于那个饿得直叫的孩子,可以在吃饭前先准备一些健康食品让他填填肚子,使你不会因为担心他们饿着而变得脾气暴躁。
  
  重视孩子的感受
  
  皮皮是个令人头疼的孩子,只要爸爸~回家,他就开始在家里制造麻烦,常常在爸爸周围发出噪声,甚至偷偷弄坏爸爸的东西,这样爸爸就不会一回家就盯着电脑,而是花一点儿时间对付他的“淘气行为”。
  童年时能够得到家长的关注,可以给人一种被爱的安全感,印证自己和这个社会及其他人的善意关系,也可以让孩子学会长大以后去关心别人。可是当正常的关注缺失时,孩子唯一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些让爸爸妈妈可以关注的麻烦。
  皮皮的父母不妨试试这种方法:在日历上郑重留出给孩子的时间,并告诉他:“爸爸妈妈都很忙,但和皮皮在一起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所以爸爸妈妈把可以跟皮皮在一起玩的时间用彩色的笔标出来,如果爸爸或妈妈没有做到,皮皮可以提醒。”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和他在一起时有多高兴。因为对孩子来说,对他最大的肯定就是父母因为跟他在一起而感到快乐和骄傲。一副绷紧的脸常常会毁了你和孩子的关系。蹲下来和他一起游戏,一起哈哈大笑。千万不要像音乐学院的考官一样让孩子唱个歌给你听,而应该和他一起放声高唱。所有的这些小事都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美好的感觉,让他知道你是多么投入,多么爱他。
  
  你的心在孩子身上吗?
  
  刘维是一位室内设计师,自从女儿慧雅出生后,她便放弃了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开始了SOHO生涯。她最开始的想法是全心全意陪女儿成长。而且室内设计工作的特殊性也能保证她在家就能独立完成工作。
  刘维一度很自豪地认为自己是一位完美妈妈——可以一边带着女儿在公同草地上玩儿,一边在笔记本电脑上修改设计图;可以不用去单位上班,而是趁女儿睡午觉的时候处理文件。她相信自己在平衡工作和家庭两者的关系方面做得非常完美。
  慧雅3岁时,刘维工作室的生意愈来愈红火。一天,从幼儿园回来的慧雅拽着她的袖子可怜巴巴地问:“妈妈,你弄完你的电脑了吗?老师让我们今天和妈妈一起做手工……”刘维突然发现,自己每天和女儿待在一起的时间不少,可真正属于女儿的时间并不多。
  教育专家说:“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得敏感,他知道你虽然和他在一起,心并没有属于他。因为他总能判断出父母是真心陪他还是虚情假意地敷衍。”所以,不要以为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就尽到了好爸妈的责任,关键是看你的心在不在孩子身上。
  其实,父母陪孩子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给予,对父母来说,和孩子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绝佳的放松方式。
  【编辑:闰妍】
其他文献
《儿童爱之语》是美国盖瑞·查普曼博士的畅销书《爱的五种语言》的亲子版,作者强调:爱是教养孩童的基础,也是稳固家庭的力量。但如何对儿童表示爱呢?作者以丰富的经验、发人
鼓励儿子假期做“老板”  我是一所中学的老师。2010年暑假放假前一天,与一位男同事聊天,谈到现在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问题,我们都感慨颇多。我的儿子何磊今年15岁,学习从来不用我和丈夫担心,成绩一直很好。他平时虽没有什么恶习,但他的依赖性太强,而且花钱大手大脚。何磊小学五年级时患过严重的心肌炎,曾经休学一年。因为身体不好,我和丈夫对他小心呵护,这也使得他独立能力极差。他的自行车出了问题,还需要我和他
为了保证儿子的营养,我规定儿子早餐必须吃一个鸡蛋,可儿子却说鸡蛋太噎人,不愿吃。一天吃早饭时,儿子再次拒绝吃鸡蛋。我一生气,命令儿子:“必须吃掉。不吃不行!”  儿子毫不妥协:“就是不吃!”  我火了,继续逼儿子吃鸡蛋。儿子也火了,不但不吃鸡蛋,其他东西也不吃了。我很头痛,感觉自己在教育儿子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起初,我实在找不到什么好办法让儿子乖乖地吃掉鸡蛋,一次逛夜市地摊,我意外发现了一个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