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2月1日,长宁沪剧团演出由薛允璜编剧、王青执导、汝金山作曲、陈甦萍担纲主演的新版《赵一曼》,受到观众、戏剧界、媒体的关注。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又恰逢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诞辰110周年,此时此刻,上演《赵一曼》,“昭昭前事,惕惕后人”,这是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早在7年前,现任长宁沪剧团团长的陈甦萍,就有意重新创演新版《赵一曼》。
我非常赞赏陈甦萍这种心存大志、胸怀大勇的行为,也使我回想起,长宁沪剧团的前身努力沪剧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经创演过《赵一曼》。当年,主演赵一曼的是努力沪剧团团长、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
时光闪回,沪剧名家顾月珍的苦难人生,她攻坚克难,矢志创演《赵一曼》的事迹,历历在我眼前显现。
时间倒回到1921年,一个雨雪纷飞的冬夜。上海苏州河一带的棚户区,灯光暗淡,行人稀少,一位夜归的老竹匠,在寂静的石子路上独自踽踽而行。忽然,从一条小弄堂传出阵阵婴儿的凄厉哭声。老竹匠循声走去,发现垃圾箱旁有个婴儿。老竹匠夫妻二人,年已半百,无儿无女,他正想把婴儿抱起,但想到家境贫困,无力抚养,只得转身离去。猛听得婴儿一声声撕肝裂胆的啼哭声,老竹匠终于解开棉袄,把婴儿搂进怀里,这个庆幸活下来的弃婴就是后来的沪剧名家顾月珍。
侥幸活下来的顾月珍,从小帮助老竹匠夫妇,在苏州河里淘米、洗菜,推车上街,修理竹器,在她幼小的心灵里除了愁苦没有别的,唯一的乐趣是夜晚到家里附近的米店里,听一位申曲迷拉胡琴,渐渐的她喜欢上了申曲,申曲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沪剧。
刚满14岁的顾月珍想着替老竹匠夫妇分忧,她四处打听,希望能够找到事做。她在螺丝厂门口排过队,还在纺纱厂工头面前求过情,甚至到码头上眼望着扛大包的工人们发呆。可她这样又瘦又弱的姑娘,哪有她立身的地方?
有人劝她去学申曲,唱戏赚钱,帮助家用。提起申曲,她的耳旁仿佛响起米店里那悠扬的琴声。她动心了,可老竹匠劝她不要去学戏,说唱戏受尽凌辱,受累吃苦,那是火坑,全怪我们老夫妻不中用,养不起你。
可顾月珍决心已定,谁的劝说都没法改变她的主意。老竹匠借来了拜师钱,老母亲借来了布旗袍,14岁的顾月珍正式拜顾泉笙老先生为师。
顾泉笙收了徒弟,只是让徒弟端茶拎包,跟着到演唱的书场、茶楼跑跑,遇到师父高兴,教唱几支曲子,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学到真本领很难。顾月珍下定决心,要争气,顽强刻苦地学唱,每天清晨她到一位老艺人家去学戏,同时帮老艺人做家务,每逢进书场、茶楼,她悄悄地站在幕侧,偷看前辈和同伴的演出,把唱词、动作都记在心里。
学艺几年以后,顾月珍正式登台演出,她在新戏《空谷兰》中反串童子生良彦。良彦是个失去生母、备受后娘欺凌的苦孩子,戏里面有良彦在生母灵前的大段哭诉,激发起顾月珍辛酸的记忆。她觉得自己最了解良彦、同情良彦,她要替良彦也替自己控诉人间的不平,她要倾诉胸中长年积郁的无限愤恨。从她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感人的唱腔,打动了观众,于是,《良彦哭灵》一曲在社会上流传,风靡一时。
顾月珍渐渐地“红”起来了。她在《西太后》中塑造珍妃形象,她认为,珍妃虽然是宫帏中的贵妃,但这位贵妃抱有祈求国家强盛的愿望,却屡遭迫害,囚禁冷宫。顾月珍为了演好这个人物,在乐师赵开文的帮助下,运用【反阴阳】曲调,设计了一曲如泣如诉、哀怨悱恻的《冷宫怨》,生动地描绘出珍妃的真实生活,这正是顾月珍的心声流露。《冷宫怨》拨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激起了观众们的心灵共鸣,这个曲调顿时成为受人赞叹的名曲,成为沪剧富有艺术魅力的曲调之一。
在《上海屋檐下》中,顾月珍虽然演的是配角,但是她照样一丝不苟,认真表演。她演的角色啜泣时正好背朝观众,她利用肩膀抽动幅度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情绪的变化,观众说她“背上都有戏”。正如田汉同志赞赏她:“演戏非常认真,不但自己表演得好,就是别人表演时,也能有相应的动作、表情,从不松懈、疏忽。”
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1日,以顾月珍为团长的努力沪剧团组建成立,演出的第一个戏,是根据李季长诗改编的《王贵与李香香》。接着,她自导自演了《八年离乱》《天亮前后》,她在改编中对情节作了新的处理,即在主人公素芬经历坎坷命运走向尽头时,不再是投江自尽,而是带着婆婆和儿子到解放区去寻找光明的生路。
这个改动,不仅表达了顾月珍对创造新生活的决心,同时反映了中国妇女摆脱被压迫被欺凌的命运,走向光明前途的决心。这个改动,使素芬的形象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不少有过苦难经历的妇女给顾月珍写信,表达了自己决心从不幸与痛苦中站起来,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心声。
顾月珍接连编演了《好媳妇》《母与子》《翠岗红旗》《志愿军的未婚妻》等好戏,接连塑造了不少朴实善良、勤劳智慧的中国妇女形象。为了在戏曲舞台上塑造更多的新人物、新形象,她自觉地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接触新人物,体验新生活,一面着手改革剧团的体制,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面带领全团同志努力创作排练新剧目,从1952年开始酝酿,着手编写《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戏。
把抗日联军女英雄赵一曼的事迹搬上沪剧舞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次难度极大的挑战。因为以往沪剧舞台上极少表现这样的题材,沪剧演员也很少表演这样独特性格、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形象。对顾月珍来说,她比较熟悉的人物多数是受苦受难、命运坎坷的苦命妇女形象,她的唱腔也更多偏向哀怨凄苦、倾诉苦难的哀怨曲调。要演好赵一曼这样的人物,她需要作多方面的努力,才能突破旧框框,获取新的表演手段,开辟新的舞台天地。
顾月珍是个决心下定、知难而进的有心人。她阅读有关历史资料,访问部队,与女兵交朋友,以增强领会部队的精神风貌,熟悉部队的战斗生活。另一方面,她夜以继日地与编导作曲人员反复探讨,不断琢磨表演艺术、唱腔设计和舞台美术,并进行大胆地突破和改革。
为了演好赵一曼,顾月珍根据自己嗓音特点刻画人物性格,改变了沪剧曲调低沉婉转的旋律,在沪剧唱腔中首次使用了D调,唱出了高音区的强音,同时打破沪剧基本调的格式,组合成新的成套唱腔,为运用沪剧音乐揭示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了有益的探索。她在“教育小韩”与“向党宣誓”两场戏中,充分发挥了深沉稳重的表演风格,以激动真诚的心情唱出了感动人心的曲调,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夏衍同志得知沪剧《赵一曼》的创演,认为戏曲反映这样的英雄人物是首创,是第一个,为了使剧本更加严密,他亲自动手修改。沪剧《赵一曼》1953年在新光剧场首演,获得空前的成功,连演三个月,深受观众欢迎。努力沪剧团带着夏衍同志的修改本,参加1954年9月华东戏曲观摩大会,顾月珍主演的《赵一曼》荣获演员一等奖和演出奖。同年,市文化局组织慰问团,以努力沪剧团的《赵一曼》这出新戏,向驻扎在南京、湖州、嘉兴一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作慰问演出。
1956年,顾月珍被选为上海市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1958年,被选为上海市妇女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同年,党组织批准她为中共党员。
回想顾月珍的艺术人生道路,是要让我们铭记:沪剧的现实主义传统,不仅要求剧目能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要求演员能真实地、质朴地再现现实生活,要不倦地创演受观众欢迎、为时代所需要的好戏,要摒弃那些追求形式主义、低俗趣味的表演,让沪剧艺术坚守艺术理想,永远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温故有益于知新。
沪剧《赵一曼》的演出,不仅给沪剧人,也给广大青年演员和观众以深切的思考与启迪。
早在7年前,现任长宁沪剧团团长的陈甦萍,就有意重新创演新版《赵一曼》。
我非常赞赏陈甦萍这种心存大志、胸怀大勇的行为,也使我回想起,长宁沪剧团的前身努力沪剧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经创演过《赵一曼》。当年,主演赵一曼的是努力沪剧团团长、沪剧表演艺术家顾月珍。
时光闪回,沪剧名家顾月珍的苦难人生,她攻坚克难,矢志创演《赵一曼》的事迹,历历在我眼前显现。
时间倒回到1921年,一个雨雪纷飞的冬夜。上海苏州河一带的棚户区,灯光暗淡,行人稀少,一位夜归的老竹匠,在寂静的石子路上独自踽踽而行。忽然,从一条小弄堂传出阵阵婴儿的凄厉哭声。老竹匠循声走去,发现垃圾箱旁有个婴儿。老竹匠夫妻二人,年已半百,无儿无女,他正想把婴儿抱起,但想到家境贫困,无力抚养,只得转身离去。猛听得婴儿一声声撕肝裂胆的啼哭声,老竹匠终于解开棉袄,把婴儿搂进怀里,这个庆幸活下来的弃婴就是后来的沪剧名家顾月珍。
侥幸活下来的顾月珍,从小帮助老竹匠夫妇,在苏州河里淘米、洗菜,推车上街,修理竹器,在她幼小的心灵里除了愁苦没有别的,唯一的乐趣是夜晚到家里附近的米店里,听一位申曲迷拉胡琴,渐渐的她喜欢上了申曲,申曲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沪剧。
刚满14岁的顾月珍想着替老竹匠夫妇分忧,她四处打听,希望能够找到事做。她在螺丝厂门口排过队,还在纺纱厂工头面前求过情,甚至到码头上眼望着扛大包的工人们发呆。可她这样又瘦又弱的姑娘,哪有她立身的地方?
有人劝她去学申曲,唱戏赚钱,帮助家用。提起申曲,她的耳旁仿佛响起米店里那悠扬的琴声。她动心了,可老竹匠劝她不要去学戏,说唱戏受尽凌辱,受累吃苦,那是火坑,全怪我们老夫妻不中用,养不起你。
可顾月珍决心已定,谁的劝说都没法改变她的主意。老竹匠借来了拜师钱,老母亲借来了布旗袍,14岁的顾月珍正式拜顾泉笙老先生为师。
顾泉笙收了徒弟,只是让徒弟端茶拎包,跟着到演唱的书场、茶楼跑跑,遇到师父高兴,教唱几支曲子,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学到真本领很难。顾月珍下定决心,要争气,顽强刻苦地学唱,每天清晨她到一位老艺人家去学戏,同时帮老艺人做家务,每逢进书场、茶楼,她悄悄地站在幕侧,偷看前辈和同伴的演出,把唱词、动作都记在心里。
学艺几年以后,顾月珍正式登台演出,她在新戏《空谷兰》中反串童子生良彦。良彦是个失去生母、备受后娘欺凌的苦孩子,戏里面有良彦在生母灵前的大段哭诉,激发起顾月珍辛酸的记忆。她觉得自己最了解良彦、同情良彦,她要替良彦也替自己控诉人间的不平,她要倾诉胸中长年积郁的无限愤恨。从她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感人的唱腔,打动了观众,于是,《良彦哭灵》一曲在社会上流传,风靡一时。
顾月珍渐渐地“红”起来了。她在《西太后》中塑造珍妃形象,她认为,珍妃虽然是宫帏中的贵妃,但这位贵妃抱有祈求国家强盛的愿望,却屡遭迫害,囚禁冷宫。顾月珍为了演好这个人物,在乐师赵开文的帮助下,运用【反阴阳】曲调,设计了一曲如泣如诉、哀怨悱恻的《冷宫怨》,生动地描绘出珍妃的真实生活,这正是顾月珍的心声流露。《冷宫怨》拨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激起了观众们的心灵共鸣,这个曲调顿时成为受人赞叹的名曲,成为沪剧富有艺术魅力的曲调之一。
在《上海屋檐下》中,顾月珍虽然演的是配角,但是她照样一丝不苟,认真表演。她演的角色啜泣时正好背朝观众,她利用肩膀抽动幅度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情绪的变化,观众说她“背上都有戏”。正如田汉同志赞赏她:“演戏非常认真,不但自己表演得好,就是别人表演时,也能有相应的动作、表情,从不松懈、疏忽。”
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1日,以顾月珍为团长的努力沪剧团组建成立,演出的第一个戏,是根据李季长诗改编的《王贵与李香香》。接着,她自导自演了《八年离乱》《天亮前后》,她在改编中对情节作了新的处理,即在主人公素芬经历坎坷命运走向尽头时,不再是投江自尽,而是带着婆婆和儿子到解放区去寻找光明的生路。
这个改动,不仅表达了顾月珍对创造新生活的决心,同时反映了中国妇女摆脱被压迫被欺凌的命运,走向光明前途的决心。这个改动,使素芬的形象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不少有过苦难经历的妇女给顾月珍写信,表达了自己决心从不幸与痛苦中站起来,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心声。
顾月珍接连编演了《好媳妇》《母与子》《翠岗红旗》《志愿军的未婚妻》等好戏,接连塑造了不少朴实善良、勤劳智慧的中国妇女形象。为了在戏曲舞台上塑造更多的新人物、新形象,她自觉地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接触新人物,体验新生活,一面着手改革剧团的体制,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面带领全团同志努力创作排练新剧目,从1952年开始酝酿,着手编写《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戏。
把抗日联军女英雄赵一曼的事迹搬上沪剧舞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次难度极大的挑战。因为以往沪剧舞台上极少表现这样的题材,沪剧演员也很少表演这样独特性格、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形象。对顾月珍来说,她比较熟悉的人物多数是受苦受难、命运坎坷的苦命妇女形象,她的唱腔也更多偏向哀怨凄苦、倾诉苦难的哀怨曲调。要演好赵一曼这样的人物,她需要作多方面的努力,才能突破旧框框,获取新的表演手段,开辟新的舞台天地。
顾月珍是个决心下定、知难而进的有心人。她阅读有关历史资料,访问部队,与女兵交朋友,以增强领会部队的精神风貌,熟悉部队的战斗生活。另一方面,她夜以继日地与编导作曲人员反复探讨,不断琢磨表演艺术、唱腔设计和舞台美术,并进行大胆地突破和改革。
为了演好赵一曼,顾月珍根据自己嗓音特点刻画人物性格,改变了沪剧曲调低沉婉转的旋律,在沪剧唱腔中首次使用了D调,唱出了高音区的强音,同时打破沪剧基本调的格式,组合成新的成套唱腔,为运用沪剧音乐揭示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了有益的探索。她在“教育小韩”与“向党宣誓”两场戏中,充分发挥了深沉稳重的表演风格,以激动真诚的心情唱出了感动人心的曲调,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夏衍同志得知沪剧《赵一曼》的创演,认为戏曲反映这样的英雄人物是首创,是第一个,为了使剧本更加严密,他亲自动手修改。沪剧《赵一曼》1953年在新光剧场首演,获得空前的成功,连演三个月,深受观众欢迎。努力沪剧团带着夏衍同志的修改本,参加1954年9月华东戏曲观摩大会,顾月珍主演的《赵一曼》荣获演员一等奖和演出奖。同年,市文化局组织慰问团,以努力沪剧团的《赵一曼》这出新戏,向驻扎在南京、湖州、嘉兴一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作慰问演出。
1956年,顾月珍被选为上海市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1958年,被选为上海市妇女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同年,党组织批准她为中共党员。
回想顾月珍的艺术人生道路,是要让我们铭记:沪剧的现实主义传统,不仅要求剧目能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要求演员能真实地、质朴地再现现实生活,要不倦地创演受观众欢迎、为时代所需要的好戏,要摒弃那些追求形式主义、低俗趣味的表演,让沪剧艺术坚守艺术理想,永远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温故有益于知新。
沪剧《赵一曼》的演出,不仅给沪剧人,也给广大青年演员和观众以深切的思考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