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球形CdIn2S4/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化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ew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程序升温水热法结合水浴方式制备了CdIn2S4/ZnO复合材料,并采用XRD、XPS、UV-Vis/DRS、SEM、N2吸附-脱附等对复合材料的晶形结构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体ZnO,微球形复合材料CdIn2S4/ZnO晶型结构更加优异,孔径分布更加均匀,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其光吸收范围拓展至可见光区。多模式光催化降解染料亚甲基蓝的实验结果显示,微球形复合材料CdIn2S4/ZnO的光催化活性优于单体ZnO和CdIn2S4,其中CdIn2S4/ZnO摩尔比为1∶5时复合材料
其他文献
入湖河流是外源氮磷输入湖泊的主要途径,是湖泊外源输入控制的关键中间环节.本文主要开展我国一些典型湖泊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总氮、总磷浓度对比研究,结合入湖河流氮磷输入对湖体营养水平和富营养化程度的影响分析,初步探讨我国入湖河流与湖体氮磷水质协同控制的必要性和途径.结果表明,目前入湖河流氮磷水平仍然是我国一些典型湖泊水体氮磷水平和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单纯依靠入湖河流氮磷协同控制已经无法较好地实现我国一些湖泊氮磷水平达到Ⅲ类及以下水平和中营养化水平及以下,建议结合内源控制、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除了入湖河
基于鱼类江海洄游与否的电子探针耳石锶和钙微化学判别手段,对2020年5月采于赣江炉子窑江段的21尾刀鲚的生态表型进行了生活史重建的探索.研究发现,16尾为典型的溯河洄游型刀鲚,其占总刀鲚标本数量的比例达76%,远高于迄今鄱阳湖及其通湖水系所报道的相关比率.赣江中应该存在洄游型刀鲚的产卵场.这些首次确证了赣江中溯河洄游型刀鲚的存在,并体现出了在长江生态大保护及2019年2月1日业已开始的相关禁渔等国策下,赣江水域洄游型刀鲚资源量和栖息地有恢复向好的趋势.宜尽快开展赣江下游相关类群分布区和产卵场等及水利工程、
水生植被对于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重建水生植物被认为是污染湖泊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氮素是水生态系统重要的限制性元素之一,根着挺水植物生长发育无疑将深刻地影响着沉积物氮的迁移转化过程,但水生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沉积物氮的需求和植物代谢强度均不同,目前对挺水植物完整生长过程中沉积物氮组分及含量变化认识仍十分不足.本研究通过为期120 d的沉积物柱芯培养和水槽模拟试验,探究巢湖芦苇恢复完整生长过程中沉积物总氮(TN)、无机氮(TIN)与可转化态氮(TF-N)的变化及其关键调控因子.结
近几十年来,吸力锚由于其灵活性和成本效益,已在海洋油气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表明该种结构对于砂性土、黏性土和成层土等各种复杂的土质地基条件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但是在不同地基条件下承载力差异较大,并且其最优加载点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以成层土中吸力锚为研究对象,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BAQUS为计算工具,探究了不同土层高度和组合荷载条件下吸力锚承载力与最优加载点变化规律,并给出了V-H组合加载模式下的破坏包络线.结果表明,随着上覆土层厚度的增加,吸力锚在V-H组合加载模式下的极限承载力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纳米结构中的晶格应变作为基础研究课题的势头日益增强。可以设计纳米颗粒的表面晶格以产生应变或者其他结构变化,使其原子位置偏离正常的晶格点,进而影响纳米颗粒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金属纳米粒子的不同应变源,重点介绍了不同应变基本结构的合成。讨论了晶格应变的表征手段及其在催化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应变金属纳米颗粒合成和催化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设计合成了三种罗丹明B修饰的树枝状分子核酸递送载体GR-1、GR-2和GR-3,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了树枝状分子表面连接的罗丹明B的数目。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表明,树枝状分子表面的罗丹明B数目越少,对RNA的浓缩效果越好。在三种核酸递送材料中,GR-3对Antagomir-138-5p的递送效率最高,基因沉默效率70%左右,高于商业化的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
肼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工原料,但它也是一种有毒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有着严重威胁。因此,开发一种方便、快速检测肼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制备了一种芘甲醛纳米粒子探针,其能和肼快速反应,从而使探针的荧光信号发生变化,实现对肼的荧光检测。该探针检测肼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并成功地应用于HeLa细胞和斑马鱼中肼的成像。
近年来关于海洋经济增长效率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目前尚未有文献对其进行过系统的综述。本文从技术进步中性与海洋经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中性与海洋经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偏向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偏向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四方面对海洋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文献梳理,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学者们在海洋经济增长效率领域的主要研究发现。通过梳理发现:当前研究存在的技术进步中性假设使得现有成果无法解释海洋科技进步在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资源环境之间的作用机制;偏向性技术进步方法研究以基于CES生产函数的参数分析法为主;
基于2019-2020期间在盘锦市含章湖利用浮式观测平台开展湖冰原型观测试验,分析不同因素对湖冰变化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99 d冰期内湖冰的生消过程可概述为:湖泊封冻(3 d)稳定生长(62 d)冰厚稳定(7 d)加速消融(24 d)破碎分解(3 d).生长期冰厚的平均增长速率为0.4 cm/d,最大冰厚为30.7 cm;不同深度(5~17 cm)冰温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存在滞后性,滞后时间为70~158 min,冰温与气温的最大相关系数为0.52~0.89;降雨过程造成冰面反照率由0.22降至0.09,影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完善,经过修正的卫星高度计数据已获得普遍认可。但在南大洋缺少波浪现场数据,卫星高度计在极端恶劣气候条件下获得数据的准确度仍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中国于2020年第36次南极考察中,在南大洋布放了一套感应耦合漂流浮标,可提供可靠的南大洋现场波浪数据。本文利用该漂流浮标2020年1月27日至9月29日共246天的有效波高数据与7颗卫星的高度计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了空间窗口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