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竞争作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 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2008~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 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式实证检验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逻辑关系, 研究发现: 适当的市场竞争能够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但市场竞争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是同质的, 对生产率极低的企业表现为促进作用, 对生产率极高的企业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进一步测试结果表明: 市场竞争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样会受到企业产权性质以及外部市场化程度的干扰, 对于民营企业、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企业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同时, 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 企业技术创新与非效率投资行为是市场竞争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 本研究进一步厘清了市场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为我国众多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与现实指引。
【关键词】市场竞争;竞争态势;全要素生产率;分位数回归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14-0110-9
一、引言
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与前提。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实现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必须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然而, 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 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行政性资源垄断以及企业产权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各行业、地区间资源配置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内生性扭曲”与“政策性扭曲”, 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 进而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1,2] 。 因而, 如何降低资源错配程度, 提高企业治理效能, 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呢? 这一直都是困扰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重要命题。
现有研究表明,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自主创新水平, 这来自于企业的研发投入、科研创新实力、技术分工与深化, 并一般表现为技术创新水平越高, 全要素生产率越高[3] ; 二是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即企业能否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更有效率的项目中去, 若企业能够合理地消除资源错配, 会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大幅度提升。 市场竞争作为企业面临的重要外部治理机制, 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的微观行为。 已有文献已经证实, 适当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减少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强化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优化行业间资源配置[4,5] , 从内外两个层面影响企业的微观生产行为, 并对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而, 从学理上分析, 市场竞争环境很有可能是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6] 。
然而, 目前学术界却鲜有文献研究市场竞争环境与全要素生产率的逻辑关系, 且已有文献也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Aghion等[7] 认为, 市场竞争与生产率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 范晓男等[8] 认为, 市场竞争能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且影响是线性的。 简泽等[9] 则认为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企业自身生产率的高低, 且对低生产率企业表现为促进作用, 对高生产率企业表现为抑制作用。 李春霞[10] 认为市场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低生产率企业表现为抑制作用, 在高生产率企业表现为促进作用。 因而, 从现有文献来看, 学术界关于市场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布的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所以, 本文立足于上述文献观点, 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式实证检验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逻辑关系, 发现市场竞争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并且对低生产率的企业表现为促进作用, 对高生产率的企业表现为抑制作用, 进一步解答了有关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学术争议, 并通过异质性检验与机制检验厘清了二者间的作用机理, 丰富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本文的研究贡献包括: 第一, 从市场竞争这个比较新颖的视角研究了竞争程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探析了过往相关研究中出现矛盾的原因, 并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市场竞争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布的具体影响, 回应了现有的学术争议。 第二, 本文不同于以往文献, 在探究了市场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后, 也进一步验证了其他因素对这一过程的异质性作用, 并发现产权性质与市场化程度很有可能是影响该过程的重要因素, 因而, 本文据此提出的合理减少政府干预、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等建议具备较大的政策借鉴意义。 第三, 本文进一步探索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影响机制, 打开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黑匣子”, 构建了“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竞争——非效率投资——全要素生产率”的全景式研究框架, 丰富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也为我国众多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指引。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
竞争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 不仅会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创新水平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也会通过改变外部资源配置环境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因而市场竞争被产业经济学认定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 市场竞争究竟如何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呢? 本文从内部公司治理与外部资源配置环境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首先, 从内部公司治理来看, 竞争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选择机制, 往往会通过影响微观企业经营选择, 进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一方面, 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够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11] 。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 公司内实际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代理问题。 市场竞争的存在意味着资本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代理人, 委托人可以通过比较代理人的经营绩效择优选择代理人, 从而降低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提高了代理人的工作努力程度, 进而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 另一方面, 竞争企业的引入同样也会作用于企业创新水平, 提高企业的研发强度與效率[8]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企业为了避免被市场所淘汰, 势必会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形成差异化优势, 在维持当前市场份额的前提下谋求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而创新作为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势必会被众多企业所接受与采纳。 因而, 从企业经营选择来看, 激烈的市场竞争会提高管理层的工作努力程度, 促使其不断提高企业研发投入, 提升创新水平与能力, 进而正向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其次, 从外部资源配置来看, 市场竞争引入了大量竞争性企业, 不仅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渠道, 也增强了行业内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9] 。 这意味着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产品定价会更加贴近边际成本, 边际利润进一步降低, 这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 许多不符合市场需求与消费者需要的企业与产品被淘汰出局, 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优化, 更多的稀缺资源被投放到更有效率的企业中去, 使生产要素自然而然地从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 提高了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进而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由此可见, 市场竞争不仅会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也会通过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行业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因而,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市场竞争越激烈, 越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二)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分布
市场竞争的确有可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然而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是否会因为企业异质性而存在差异呢?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与思考的问题。 西方众多学者对其展开探索, 并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说。 一种是来自Arrow[12] 的“阿罗效应”, 认为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企业利润逐渐降低, 为了继续获得可观的收益, 企业会通过治理结构优化、管理水平提升、技术创新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进而规避行业竞争; 另一种则是来自Schumpeter[13] 的“熊彼特效应”, 认为市场竞争会削弱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该理论指出创新所带来的垄断收益是激励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基础, 市场竞争的引入势必会破坏创新所带来的垄断收益, 因而竞争会降低全要素生产率。 根据上述假说不难分析,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际上取决于以上两种效应谁占据主导地位, 而这两种效应又与企业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方面, 市场竞争对于低生产率的企业更可能表现出“阿罗效应”, 这意味着生产率水平相对较低的企业受到竞争所带来的破产威胁和压力会更大, 从而更有动力去改善治理效能与提升技术水平, 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与此同时, 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则可能表现出“熊彼特效应”, 高生产率的企业往往具备更高的科研技术水平、更为健全的管理体系, 这类型的企业通常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经营体系和产品, 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这时市场竞争的引入有可能会破坏高生产率企业创新所带来的相对优势, 从而降低企业创新和提高生产率的激励[9] 。 因此, 从整体来看,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可能会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渐递减, 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反转。 因而,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会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渐递减, 且对低生产率企业表现为“阿罗效应”, 对高生产率企业表現为“熊彼特效应”。
另一方面,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有可能与上述分析迥然不同。 低生产率的企业往往处于破产的边缘, 这类型企业生产效率低下、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随时都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10] , 而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管理效能的提升都需要较长的周期, 短期内效果并不明显, 而这时大量竞争者的引入更有可能会加快企业退出市场的步伐, 削弱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 表现出“熊彼特效应”。 与此同时, 高生产率的企业为了继续保持其相对竞争优势, 也有动机去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 因而, 基于上述分析, 提出如下假设:
H2b: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会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渐递减, 且对低生产率企业表现为“熊彼特效应”, 对高生产率企业表现为“阿罗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08 ~ 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 其中主要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万德(WIND)数据库, 研发投入(RD)数据来自中国研究数据平台(CNRDS)数据库, 并根据研究需要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①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样本; ②剔除公司IPO当年的数据; ③考虑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差异, 剔除ST、PT、?ST等问题公司; ④剔除数据有严重遗漏的公司; ⑤为了避免极端值的影响, 对所有非虚拟变量在上下1%的水平上进行缩尾处理。 最终得到3203家样本公司共22701个数据。
(二)主要变量定义
1. 市场竞争的度量。 目前, 学术界对于市场竞争的衡量主要有赫芬达尔指数、勒纳指数、主营业务毛利率等三种较为常见的度量方法。 赫芬达尔指数以行业内公司总数与营业收入为基础计算, 具备很好的外生性, 而勒纳指数与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立足于价格和边际成本与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计算, 较赫芬达尔指数相对内生。 因而, 本文借鉴滕飞等[14] 的研究, 采用赫芬达尔指数(HHI)来衡量市场竞争, 公式如下:
其中, Xi代表行业内第i家公司的营业收入, X代表行业内营业收入总和, N代表行业内公司总数, 且HHI越小表明市场竞争越激烈。
2. 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 本文通过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估计, 得到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TFP)这一指标:
模型(2)中: Y代表总产出, 以营业收入衡量; K为公司资本投入, 以公司固定资产净额衡量; L为劳动投入, 以上市公司的员工人数进行衡量; M为中间投入, 用企业的营业成本加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再减去当期计提的折旧与摊销以及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来表示; W为需要估计的全要素生产率; η为误差项。 由于直接对(2)式进行OLS回归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估计偏误, 因而本文借鉴鲁晓东和连玉君[15] 、Petrin[16] 的方法(简称“LP法”)进行半参数估计, 计算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同时, 采用Olley等[17] 的方法(简称“OP法”)和Ackerberg等[18] 的方法(简称“ACF法”)进行稳健性测试。 3. 控制变量。 本文借鉴范晓男等[8] 、滕飞等[14] 的研究成果, 尽可能多地控制相关变量集, 以期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 公司层面包括公司规模(Size)、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资产负债率(Lev)、公司价值(Tbq)、公司年龄(Age)、资产收益率(Roa)、个股回报率(Return); 行业层面则包括是否为重点支持行业(Fic)、行业平均公司规模(Mount)、行业利润变动虚拟变量(Demand)。 具体变量定义参见表1。
(三)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本文设计了如下模型:
其中: TFP为以LP算法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 HHI为以赫芬达尔指数衡量的市场竞争; Controls为包括公司层面与行业层面的全部控制变量。 与此同时, 本文进一步控制了年度固定效应与行业固定效应。 此外, 为了进一步考察市场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的影响, 本文构建了条件分位数模型进行回归检验。 条件分位数模型能准确刻画市场竞争变动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影响, 因而可以很好地反映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相对趋势, 故本文借助STATA 15软件重复抽样200次, 然后在每一个自举样本下选取0.05、0.25、0.5、0.75、0.95的分位结果进行报告。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为描述性统计结果, 可以发现: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均值为8.328, 最大值为11.25, 最小值为6.208, 表明在我国企业中全要素生产率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市场竞争HHI的均值为0.147, 最大值为1, 最小值为0.020, 说明不同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且市场竞争的中位数为0.089小于平均值, 进一步说明了样本中大部分公司都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这一点也与我国国情相符。 其余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也与主流文献基本一致。
(二)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
表3为基准回归结果。 列(1)报告了单变量回归结果, 由于市场竞争HHI为反向指标, 因而不难发现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列(2)为加入控制变量以后的回归结果, 可以发现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值下降, 但是系数符号与显著性水平并未发生变化, 因而, 可以认为市场竞争确实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为了保证结论的准确性, 本文借鉴简泽等[9] 的方法, 将市场竞争滞后一期进行检验。 列(3)报告了市场竞争滞后一期检验的回归结果, 发现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系数与显著性水平均未发生变化, 进一步证明了市场竞争确实能够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H1得到验证。
(三)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分布
表4列示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的分位数回归结果。 可以发现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 对于0.05分位以下的低生产率企业, 市场竞争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系数为负, 且数值最大, 说明低生产率企业受到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威胁, 为了避免被市场所淘汰, 会更有动力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 从而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与此同时, 对于高生产率企业, 即处于0.95分位以上的企业, 市场竞争则会负向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这意味着, 大量竞争的引入破坏了高生产率企业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垄断收益, 并且由于大量模仿者和模仿产品的出现, 进一步削弱了管理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 表现出“熊彼特效应”。 此外, 从整体趋势进行分析不难发现, 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在逐步减小, 意味着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着替代作用,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确实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 从而应对市场上存在的竞争风险。 H2a得到验证。
(四)稳健性测试
1. 替换TFP的度量方式。 本文分別采用OP算法和ACF算法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替代LP算法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稳健性测试。 表5报告了采用OP算法与ACF算法的全要素生产率回归结果, 可以发现无论是OP算法还是ACF算法, 市场竞争仍然是正向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即市场竞争越激烈, 越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与前文的回归结果一致, 通过了稳健性测试。
2. 改变重复抽样次数。 本文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将重复抽样次数进一步扩大到500次。 表6则报告了更改抽样次数后的结果, 可以发现在更改了重复抽样次数后, 虽然主要系数的t值有所下降, 但是显著性水平与前文相比并未发生较大改变, 整体趋势仍然相同, 通过了稳健性测试。
3. 根据全要素生产率敛散性判断。 若H2a成立, 那么对于整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言,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逐步提高, 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会变得更为平缓, 尤其是对于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而言, 市场竞争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因而从经济学收敛分析的视角来看, 若H2a成立, 那么市场竞争势必会降低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 使全要素生产率分布趋于收敛。 因而, 本文借鉴郭小年等[19] 对于企业生产率离散程度的度量方式, 用行业内企业TFP的标准差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离散程度。 具体而言, 计算方式如下: 根据行业、年份类别, 计算每个行业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标准差。 表7报告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离散程度的回归结果, 可以发现无论是单变量结果还是多变量结果, 市场竞争均能降低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 使得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布趋于收敛。 因而, 从经济后果分析, 市场竞争对于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 对于高生产率企业, 市场竞争会负向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对于低生产率的企业则表现为促进作用, 因而使得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分布趋于收敛, 同样通过了稳健性测试。 五、进一步测试
(一)异质性检验
前文已经验证了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的影响, 然而, 除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自身高低的影响, 是否仍会有其他因素干扰市场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呢? 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认为产权性质与市场化程度可能是干扰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重要因素[2,10] 。 因而, 本文根据企业产权性质与市场化程度进行了分组检验, 结果如表8所示。
表8反映了分组检验的结果。 不难发现, 一方面, 市场竞争对于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而对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这很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得到政府补助的支持并享受产业政策的倾斜, 形成了一定的资源竞争优势, 这种资源竞争优势减弱了市场竞争机制所带来的优胜劣汰作用, 加之过往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绩效要求不高, 使得部分国有企业没有足够动力去参与市场竞争, 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对而言, 民营企业较难得到政府补助与政策倾斜, 因而, 市场竞争所带来的选择机制可能更为明显, 进而促进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另一方面,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更为显著, 本文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 政府干预更为严重, 金融体系不完善, 产权保护不到位, 许多企业谋求与政府建立联系, 进行“寻租”, 这时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能够带来一定的纠偏效应, 通过产品优胜劣汰充分发挥市场选择作用, 促进行业公平发展, 进而增强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性, 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机制检验
市场竞争会如何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呢?基于理论分析, 不难发现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很可能是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 具体而言, 一方面, 激烈的市场竞争会迫使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为了避免被市场淘汰, 企业会通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创新水平, 从而达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 另一方面, 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样也会迫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更有效率的项目中去, 校正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重置企业内的资源配置关系, 优化资源分配结构, 从而达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 因而,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水平”与“非效率投资行为”很可能是市场竞争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机制, 故借鉴温忠麟、叶宝娟[20] 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 设计了如下模型来验证“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竞争——非效率投资——全要素生产率”间的中介关系:
其中, RD为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采用“研发投入/总资产”进行衡量, 该值越大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越高。 此外, 本文借鉴方红星、金玉娜[21] 的研究成果, 运用Richardson模型计算得到的残差绝对值来衡量公司非效率投资水平Invest, 该值越大表明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越严重。
表9报告了机制检验的结果。 表9列(1)、(2)、(3)反映了“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不难发现, 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系数为负, 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确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并且当把技术创新水平加入回归后, 市场竞争HHI不再显著, 根据中介效应检验原理, 可以认为技术创新水平在市场竞争程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列(1)、(4)、(5)则反映了“市场竞争——非效率投资——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可以发现市场竞争与非效率投资水平的系数为正,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市场竞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校正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通过外部竞争威胁迫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更有效率的项目中去, 并且在将非效率投资水平加入回归后, 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系数从-0.083变为-0.060, 显著性水平也有所下降。 根据中介效应检验原理, 可以认为非效率投资在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此外, 本文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同样对二者进行了Sobel检验, 结果均通过了Sobel检验, 由此可以认为“技术创新”与“非效率投资”是市场竞争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如何有效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都重点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 市场体系建设越来越健全, 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多元, 潜在的竞争者和竞争产品也越来越多, 因而, 從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对于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以2008 ~ 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实证检验了市场竞争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发现: 第一, 市场竞争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 适当提高市场竞争程度能够达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 第二, 市场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是同质的。 相较而言, 对于低生产率企业, 市场竞争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然而对于生产率极高的企业, 市场竞争反而会抑制该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此外, 从整体趋势分析,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会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下降。 第三, 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 市场竞争对于民营企业与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进一步验证了产权性质与市场化程度是影响该过程的重要因子。 第四, 机制检验的结果说明, “技术创新”与“非效率投资”是市场竞争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
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 政府应当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标准, 简化市场审批手续, 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程度, 并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所带来的优胜劣汰机制促进行业资源配置效率与企业治理水平的提高, 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第二, 政府在增强市场竞争的同时, 更要关注对于知识产权与创新环境的保护, 谨防市场新进入者通过高仿产品和伪劣产品破坏市场秩序, 打击高生产率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第三, 政府在推动市场建设的同时, 要关注产权性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适当或合理降低对国有企业的政府干预程度, 强化市场选择机制对于国有企业的促进效应, 在低市场化程度地区进一步发挥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作用, 从而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第四, 企业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 更应该关注“技术创新”与“非效率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与减少非效率投资行为, 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晶,李成,李育.扭曲、赶超与可持续增长——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审视[ J].经济研究,2018(1):4 ~ 20.
[2] 冯英杰,钟水映,赵家羚,朱爱孔.市场化程度、资源错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5):100 ~ 112.
[3] 余泳泽,张先轸.要素禀赋、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J].管理世界,2015(9):13 ~ 31+187.
[4] 王彦超,蒋亚含.竞争政策与企业投资——基于《反垄断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J].经济研究,2020(8):137 ~ 152.
[5] 伊志宏,姜付秀,秦义虎.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质量[ J].管理世界,2010(1):133 ~ 141+161+188.
[6] 张莉,朱光顺,李世刚,李夏洋.市场环境、重点产业政策与企业生产率差异[ J].管理世界,2019(3):114 ~ 126.
[7] Aghion P., Howitt P., Prantl S.. Patent Rights, Product Market Reforms, and Innovation[ 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5(3):223 ~ 262.
[8] 范曉男,张雪,鲍晓娜.市场竞争、技术创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7):162 ~ 165+180.
[9] 简泽,段永瑞.企业异质性、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 J].管理世界,2012(8):15 ~ 29.
[10] 李春霞.产品市场竞争、所有权性质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财贸研究,2016(1):19 ~ 27.
[11] 姜付秀,黄磊,张敏.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 J].世界经济,2009(10):46 ~ 59.
[12] 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 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2(3):524 ~ 561.
[13] Schumpeter J. A..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2(4):594 ~ 602.
[14] 滕飞,辛宇,顾小龙.产品市场竞争与上市公司违规[ J].会计研究,2016(9):32 ~ 40.
[15] 鲁晓东,连玉君.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 J].经济学(季刊),2012(2):541 ~ 558.
[16] Petrin L. A.. Estimating Production Functions Using Inputs to Control for Unobservables[ 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3(2):317 ~ 341.
[17] Olley G. S., Pakes A.. The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ndustry[ J].Econometrica,1996(3):112 ~ 143.
[18] Ackerberg D., Caves K., Frazer G..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Production Functions[ J].MPRA Paper,2006(453):411 ~ 425.
[19] 郭小年,邵宜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生产率分布演变[ J].财贸经济,2019(10):142 ~ 160.
[20] 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 J].心理科学进展,2014(5):731 ~ 745.
[21] 方红星,金玉娜.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J].会计研究,2013(7):63 ~ 69+97.
【关键词】市场竞争;竞争态势;全要素生产率;分位数回归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1)14-0110-9
一、引言
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与前提。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实现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必须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然而, 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 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行政性资源垄断以及企业产权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各行业、地区间资源配置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内生性扭曲”与“政策性扭曲”, 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 进而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1,2] 。 因而, 如何降低资源错配程度, 提高企业治理效能, 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呢? 这一直都是困扰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重要命题。
现有研究表明,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自主创新水平, 这来自于企业的研发投入、科研创新实力、技术分工与深化, 并一般表现为技术创新水平越高, 全要素生产率越高[3] ; 二是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即企业能否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更有效率的项目中去, 若企业能够合理地消除资源错配, 会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大幅度提升。 市场竞争作为企业面临的重要外部治理机制, 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的微观行为。 已有文献已经证实, 适当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减少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强化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优化行业间资源配置[4,5] , 从内外两个层面影响企业的微观生产行为, 并对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而, 从学理上分析, 市场竞争环境很有可能是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6] 。
然而, 目前学术界却鲜有文献研究市场竞争环境与全要素生产率的逻辑关系, 且已有文献也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Aghion等[7] 认为, 市场竞争与生产率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 范晓男等[8] 认为, 市场竞争能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且影响是线性的。 简泽等[9] 则认为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企业自身生产率的高低, 且对低生产率企业表现为促进作用, 对高生产率企业表现为抑制作用。 李春霞[10] 认为市场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低生产率企业表现为抑制作用, 在高生产率企业表现为促进作用。 因而, 从现有文献来看, 学术界关于市场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布的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所以, 本文立足于上述文献观点, 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式实证检验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逻辑关系, 发现市场竞争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并且对低生产率的企业表现为促进作用, 对高生产率的企业表现为抑制作用, 进一步解答了有关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学术争议, 并通过异质性检验与机制检验厘清了二者间的作用机理, 丰富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本文的研究贡献包括: 第一, 从市场竞争这个比较新颖的视角研究了竞争程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探析了过往相关研究中出现矛盾的原因, 并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市场竞争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布的具体影响, 回应了现有的学术争议。 第二, 本文不同于以往文献, 在探究了市场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后, 也进一步验证了其他因素对这一过程的异质性作用, 并发现产权性质与市场化程度很有可能是影响该过程的重要因素, 因而, 本文据此提出的合理减少政府干预、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效能等建议具备较大的政策借鉴意义。 第三, 本文进一步探索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影响机制, 打开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黑匣子”, 构建了“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竞争——非效率投资——全要素生产率”的全景式研究框架, 丰富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也为我国众多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指引。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
竞争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 不仅会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创新水平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也会通过改变外部资源配置环境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因而市场竞争被产业经济学认定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 市场竞争究竟如何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呢? 本文从内部公司治理与外部资源配置环境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首先, 从内部公司治理来看, 竞争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选择机制, 往往会通过影响微观企业经营选择, 进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一方面, 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够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11] 。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 公司内实际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代理问题。 市场竞争的存在意味着资本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代理人, 委托人可以通过比较代理人的经营绩效择优选择代理人, 从而降低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提高了代理人的工作努力程度, 进而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 另一方面, 竞争企业的引入同样也会作用于企业创新水平, 提高企业的研发强度與效率[8]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企业为了避免被市场所淘汰, 势必会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形成差异化优势, 在维持当前市场份额的前提下谋求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而创新作为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势必会被众多企业所接受与采纳。 因而, 从企业经营选择来看, 激烈的市场竞争会提高管理层的工作努力程度, 促使其不断提高企业研发投入, 提升创新水平与能力, 进而正向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其次, 从外部资源配置来看, 市场竞争引入了大量竞争性企业, 不仅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渠道, 也增强了行业内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9] 。 这意味着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产品定价会更加贴近边际成本, 边际利润进一步降低, 这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 许多不符合市场需求与消费者需要的企业与产品被淘汰出局, 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优化, 更多的稀缺资源被投放到更有效率的企业中去, 使生产要素自然而然地从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 提高了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进而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由此可见, 市场竞争不仅会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也会通过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行业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因而,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市场竞争越激烈, 越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二)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分布
市场竞争的确有可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然而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是否会因为企业异质性而存在差异呢?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与思考的问题。 西方众多学者对其展开探索, 并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说。 一种是来自Arrow[12] 的“阿罗效应”, 认为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企业利润逐渐降低, 为了继续获得可观的收益, 企业会通过治理结构优化、管理水平提升、技术创新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进而规避行业竞争; 另一种则是来自Schumpeter[13] 的“熊彼特效应”, 认为市场竞争会削弱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该理论指出创新所带来的垄断收益是激励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基础, 市场竞争的引入势必会破坏创新所带来的垄断收益, 因而竞争会降低全要素生产率。 根据上述假说不难分析,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际上取决于以上两种效应谁占据主导地位, 而这两种效应又与企业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方面, 市场竞争对于低生产率的企业更可能表现出“阿罗效应”, 这意味着生产率水平相对较低的企业受到竞争所带来的破产威胁和压力会更大, 从而更有动力去改善治理效能与提升技术水平, 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与此同时, 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则可能表现出“熊彼特效应”, 高生产率的企业往往具备更高的科研技术水平、更为健全的管理体系, 这类型的企业通常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经营体系和产品, 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这时市场竞争的引入有可能会破坏高生产率企业创新所带来的相对优势, 从而降低企业创新和提高生产率的激励[9] 。 因此, 从整体来看,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可能会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渐递减, 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反转。 因而,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会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渐递减, 且对低生产率企业表现为“阿罗效应”, 对高生产率企业表現为“熊彼特效应”。
另一方面,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有可能与上述分析迥然不同。 低生产率的企业往往处于破产的边缘, 这类型企业生产效率低下、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随时都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10] , 而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管理效能的提升都需要较长的周期, 短期内效果并不明显, 而这时大量竞争者的引入更有可能会加快企业退出市场的步伐, 削弱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 表现出“熊彼特效应”。 与此同时, 高生产率的企业为了继续保持其相对竞争优势, 也有动机去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 因而, 基于上述分析, 提出如下假设:
H2b: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会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渐递减, 且对低生产率企业表现为“熊彼特效应”, 对高生产率企业表现为“阿罗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08 ~ 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 其中主要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万德(WIND)数据库, 研发投入(RD)数据来自中国研究数据平台(CNRDS)数据库, 并根据研究需要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①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样本; ②剔除公司IPO当年的数据; ③考虑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差异, 剔除ST、PT、?ST等问题公司; ④剔除数据有严重遗漏的公司; ⑤为了避免极端值的影响, 对所有非虚拟变量在上下1%的水平上进行缩尾处理。 最终得到3203家样本公司共22701个数据。
(二)主要变量定义
1. 市场竞争的度量。 目前, 学术界对于市场竞争的衡量主要有赫芬达尔指数、勒纳指数、主营业务毛利率等三种较为常见的度量方法。 赫芬达尔指数以行业内公司总数与营业收入为基础计算, 具备很好的外生性, 而勒纳指数与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立足于价格和边际成本与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计算, 较赫芬达尔指数相对内生。 因而, 本文借鉴滕飞等[14] 的研究, 采用赫芬达尔指数(HHI)来衡量市场竞争, 公式如下:
其中, Xi代表行业内第i家公司的营业收入, X代表行业内营业收入总和, N代表行业内公司总数, 且HHI越小表明市场竞争越激烈。
2. 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 本文通过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估计, 得到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TFP)这一指标:
模型(2)中: Y代表总产出, 以营业收入衡量; K为公司资本投入, 以公司固定资产净额衡量; L为劳动投入, 以上市公司的员工人数进行衡量; M为中间投入, 用企业的营业成本加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再减去当期计提的折旧与摊销以及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来表示; W为需要估计的全要素生产率; η为误差项。 由于直接对(2)式进行OLS回归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估计偏误, 因而本文借鉴鲁晓东和连玉君[15] 、Petrin[16] 的方法(简称“LP法”)进行半参数估计, 计算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同时, 采用Olley等[17] 的方法(简称“OP法”)和Ackerberg等[18] 的方法(简称“ACF法”)进行稳健性测试。 3. 控制变量。 本文借鉴范晓男等[8] 、滕飞等[14] 的研究成果, 尽可能多地控制相关变量集, 以期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 公司层面包括公司规模(Size)、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资产负债率(Lev)、公司价值(Tbq)、公司年龄(Age)、资产收益率(Roa)、个股回报率(Return); 行业层面则包括是否为重点支持行业(Fic)、行业平均公司规模(Mount)、行业利润变动虚拟变量(Demand)。 具体变量定义参见表1。
(三)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本文设计了如下模型:
其中: TFP为以LP算法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 HHI为以赫芬达尔指数衡量的市场竞争; Controls为包括公司层面与行业层面的全部控制变量。 与此同时, 本文进一步控制了年度固定效应与行业固定效应。 此外, 为了进一步考察市场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的影响, 本文构建了条件分位数模型进行回归检验。 条件分位数模型能准确刻画市场竞争变动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影响, 因而可以很好地反映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相对趋势, 故本文借助STATA 15软件重复抽样200次, 然后在每一个自举样本下选取0.05、0.25、0.5、0.75、0.95的分位结果进行报告。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为描述性统计结果, 可以发现: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均值为8.328, 最大值为11.25, 最小值为6.208, 表明在我国企业中全要素生产率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市场竞争HHI的均值为0.147, 最大值为1, 最小值为0.020, 说明不同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且市场竞争的中位数为0.089小于平均值, 进一步说明了样本中大部分公司都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这一点也与我国国情相符。 其余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也与主流文献基本一致。
(二)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
表3为基准回归结果。 列(1)报告了单变量回归结果, 由于市场竞争HHI为反向指标, 因而不难发现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列(2)为加入控制变量以后的回归结果, 可以发现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值下降, 但是系数符号与显著性水平并未发生变化, 因而, 可以认为市场竞争确实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为了保证结论的准确性, 本文借鉴简泽等[9] 的方法, 将市场竞争滞后一期进行检验。 列(3)报告了市场竞争滞后一期检验的回归结果, 发现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系数与显著性水平均未发生变化, 进一步证明了市场竞争确实能够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H1得到验证。
(三)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分布
表4列示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的分位数回归结果。 可以发现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 对于0.05分位以下的低生产率企业, 市场竞争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系数为负, 且数值最大, 说明低生产率企业受到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威胁, 为了避免被市场所淘汰, 会更有动力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 从而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与此同时, 对于高生产率企业, 即处于0.95分位以上的企业, 市场竞争则会负向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这意味着, 大量竞争的引入破坏了高生产率企业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垄断收益, 并且由于大量模仿者和模仿产品的出现, 进一步削弱了管理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 表现出“熊彼特效应”。 此外, 从整体趋势进行分析不难发现, 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在逐步减小, 意味着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着替代作用,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确实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 从而应对市场上存在的竞争风险。 H2a得到验证。
(四)稳健性测试
1. 替换TFP的度量方式。 本文分別采用OP算法和ACF算法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替代LP算法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稳健性测试。 表5报告了采用OP算法与ACF算法的全要素生产率回归结果, 可以发现无论是OP算法还是ACF算法, 市场竞争仍然是正向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即市场竞争越激烈, 越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与前文的回归结果一致, 通过了稳健性测试。
2. 改变重复抽样次数。 本文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将重复抽样次数进一步扩大到500次。 表6则报告了更改抽样次数后的结果, 可以发现在更改了重复抽样次数后, 虽然主要系数的t值有所下降, 但是显著性水平与前文相比并未发生较大改变, 整体趋势仍然相同, 通过了稳健性测试。
3. 根据全要素生产率敛散性判断。 若H2a成立, 那么对于整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言,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逐步提高, 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会变得更为平缓, 尤其是对于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而言, 市场竞争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因而从经济学收敛分析的视角来看, 若H2a成立, 那么市场竞争势必会降低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 使全要素生产率分布趋于收敛。 因而, 本文借鉴郭小年等[19] 对于企业生产率离散程度的度量方式, 用行业内企业TFP的标准差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离散程度。 具体而言, 计算方式如下: 根据行业、年份类别, 计算每个行业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标准差。 表7报告了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离散程度的回归结果, 可以发现无论是单变量结果还是多变量结果, 市场竞争均能降低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 使得全要素生产率的分布趋于收敛。 因而, 从经济后果分析, 市场竞争对于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 对于高生产率企业, 市场竞争会负向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对于低生产率的企业则表现为促进作用, 因而使得行业内全要素生产率分布趋于收敛, 同样通过了稳健性测试。 五、进一步测试
(一)异质性检验
前文已经验证了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的影响, 然而, 除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自身高低的影响, 是否仍会有其他因素干扰市场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呢? 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认为产权性质与市场化程度可能是干扰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重要因素[2,10] 。 因而, 本文根据企业产权性质与市场化程度进行了分组检验, 结果如表8所示。
表8反映了分组检验的结果。 不难发现, 一方面, 市场竞争对于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而对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这很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得到政府补助的支持并享受产业政策的倾斜, 形成了一定的资源竞争优势, 这种资源竞争优势减弱了市场竞争机制所带来的优胜劣汰作用, 加之过往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绩效要求不高, 使得部分国有企业没有足够动力去参与市场竞争, 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对而言, 民营企业较难得到政府补助与政策倾斜, 因而, 市场竞争所带来的选择机制可能更为明显, 进而促进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另一方面,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更为显著, 本文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 政府干预更为严重, 金融体系不完善, 产权保护不到位, 许多企业谋求与政府建立联系, 进行“寻租”, 这时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能够带来一定的纠偏效应, 通过产品优胜劣汰充分发挥市场选择作用, 促进行业公平发展, 进而增强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性, 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机制检验
市场竞争会如何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呢?基于理论分析, 不难发现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很可能是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 具体而言, 一方面, 激烈的市场竞争会迫使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为了避免被市场淘汰, 企业会通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创新水平, 从而达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 另一方面, 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样也会迫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更有效率的项目中去, 校正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重置企业内的资源配置关系, 优化资源分配结构, 从而达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 因而,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水平”与“非效率投资行为”很可能是市场竞争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机制, 故借鉴温忠麟、叶宝娟[20] 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 设计了如下模型来验证“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竞争——非效率投资——全要素生产率”间的中介关系:
其中, RD为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采用“研发投入/总资产”进行衡量, 该值越大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越高。 此外, 本文借鉴方红星、金玉娜[21] 的研究成果, 运用Richardson模型计算得到的残差绝对值来衡量公司非效率投资水平Invest, 该值越大表明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越严重。
表9报告了机制检验的结果。 表9列(1)、(2)、(3)反映了“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不难发现, 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系数为负, 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确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并且当把技术创新水平加入回归后, 市场竞争HHI不再显著, 根据中介效应检验原理, 可以认为技术创新水平在市场竞争程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列(1)、(4)、(5)则反映了“市场竞争——非效率投资——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可以发现市场竞争与非效率投资水平的系数为正,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市场竞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校正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通过外部竞争威胁迫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更有效率的项目中去, 并且在将非效率投资水平加入回归后, 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系数从-0.083变为-0.060, 显著性水平也有所下降。 根据中介效应检验原理, 可以认为非效率投资在市场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此外, 本文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同样对二者进行了Sobel检验, 结果均通过了Sobel检验, 由此可以认为“技术创新”与“非效率投资”是市场竞争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如何有效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都重点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 市场体系建设越来越健全, 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多元, 潜在的竞争者和竞争产品也越来越多, 因而, 從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对于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以2008 ~ 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实证检验了市场竞争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发现: 第一, 市场竞争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 适当提高市场竞争程度能够达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 第二, 市场竞争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是同质的。 相较而言, 对于低生产率企业, 市场竞争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然而对于生产率极高的企业, 市场竞争反而会抑制该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此外, 从整体趋势分析, 市场竞争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会随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下降。 第三, 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 市场竞争对于民营企业与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进一步验证了产权性质与市场化程度是影响该过程的重要因子。 第四, 机制检验的结果说明, “技术创新”与“非效率投资”是市场竞争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
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 政府应当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标准, 简化市场审批手续, 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程度, 并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所带来的优胜劣汰机制促进行业资源配置效率与企业治理水平的提高, 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第二, 政府在增强市场竞争的同时, 更要关注对于知识产权与创新环境的保护, 谨防市场新进入者通过高仿产品和伪劣产品破坏市场秩序, 打击高生产率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第三, 政府在推动市场建设的同时, 要关注产权性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适当或合理降低对国有企业的政府干预程度, 强化市场选择机制对于国有企业的促进效应, 在低市场化程度地区进一步发挥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作用, 从而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第四, 企业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 更应该关注“技术创新”与“非效率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与减少非效率投资行为, 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晶,李成,李育.扭曲、赶超与可持续增长——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审视[ J].经济研究,2018(1):4 ~ 20.
[2] 冯英杰,钟水映,赵家羚,朱爱孔.市场化程度、资源错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5):100 ~ 112.
[3] 余泳泽,张先轸.要素禀赋、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J].管理世界,2015(9):13 ~ 31+187.
[4] 王彦超,蒋亚含.竞争政策与企业投资——基于《反垄断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J].经济研究,2020(8):137 ~ 152.
[5] 伊志宏,姜付秀,秦义虎.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质量[ J].管理世界,2010(1):133 ~ 141+161+188.
[6] 张莉,朱光顺,李世刚,李夏洋.市场环境、重点产业政策与企业生产率差异[ J].管理世界,2019(3):114 ~ 126.
[7] Aghion P., Howitt P., Prantl S.. Patent Rights, Product Market Reforms, and Innovation[ 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5(3):223 ~ 262.
[8] 范曉男,张雪,鲍晓娜.市场竞争、技术创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7):162 ~ 165+180.
[9] 简泽,段永瑞.企业异质性、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 J].管理世界,2012(8):15 ~ 29.
[10] 李春霞.产品市场竞争、所有权性质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财贸研究,2016(1):19 ~ 27.
[11] 姜付秀,黄磊,张敏.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 J].世界经济,2009(10):46 ~ 59.
[12] 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 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2(3):524 ~ 561.
[13] Schumpeter J. A..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2(4):594 ~ 602.
[14] 滕飞,辛宇,顾小龙.产品市场竞争与上市公司违规[ J].会计研究,2016(9):32 ~ 40.
[15] 鲁晓东,连玉君.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 J].经济学(季刊),2012(2):541 ~ 558.
[16] Petrin L. A.. Estimating Production Functions Using Inputs to Control for Unobservables[ 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3(2):317 ~ 341.
[17] Olley G. S., Pakes A.. The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ndustry[ J].Econometrica,1996(3):112 ~ 143.
[18] Ackerberg D., Caves K., Frazer G..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Production Functions[ J].MPRA Paper,2006(453):411 ~ 425.
[19] 郭小年,邵宜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生产率分布演变[ J].财贸经济,2019(10):142 ~ 160.
[20] 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 J].心理科学进展,2014(5):731 ~ 745.
[21] 方红星,金玉娜.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J].会计研究,2013(7):63 ~ 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