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靠三“心”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是一所公办乙级幼儿园,是杭州市上城区政府、教育局为解决适龄儿童入园难的问题而创办的,目前共有9个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95%。经了解,我们发现家长对孩子充满期望,要求孩子比自己有文化、有出息,但大多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自己无暇顾及,只要按时交费就可以了。有的家长即使能认识到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履行家长的教育义务,也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导致家教无效甚至产生反作用。因此,我园的家园共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养水平,我们采取了暖心服务、舒心沟通、细心帮扶等一系列措施。
  一、“暖心”服务,拉近家园之间距离
  外来务工人员淳朴、勤劳,但比较敏感,易自卑,普遍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城里人的歧视,所以与教师、城市孩子家长有一定的心理隔阂。为了消除这种心理隔阂,我们努力为家长着想,提供了一系列的“暖心”服务,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被接纳的,从而有效地拉近了他们与幼儿园之间的距离。
  1.家访改革,尊重家长意愿
  我园对家长的调查显示,幼儿的家庭环境都较简陋,98%的家庭租住在附近廉价的房屋里,80%的家长表示不愿意接受家访。为此,我们提出了“既尊重家长意愿,又保证家访效果”的家访原则,改革家访方式,尝试进行“预约式家访”和“小组式家访”。“预约式家访”适合各种目的的家访,教师提前告知家长家访缘由,由家长选定家访时间和地点。这样的家访尊重家长意愿,目的明确,效果明显。“小组式家访”是让就近或熟识的几户家庭一起接受家访,特别适合新生家访。它营造了一个互相熟悉的群体氛围。有效避免了家长与教师一对一时的紧张、拘束感,家长和孩子都表现得较为自然,家长之间还会相互交流信息,使交谈不冷场,从而保证了家访的有效性。
  2.玩具接力,满足幼儿需求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经济状况大多很一般,他们的子女平时缺少玩具的陪伴,虽然家长有时也会在路边摊点买点便宜的玩具,但那些玩具往往缺乏质量、安全方面的保证。为此,我们设立了“玩具接力坊”,为那些由社会热心人士、园内教师等捐赠的玩具制作“身份证”,每周一和周五向家长和孩子提供玩具的借还服务。家长们认为这一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节约了开支,还让孩子有了安全、合适的玩具可玩。
  3.追踪制度,牵挂流动儿童
  幼儿园里外来务工子女的流动率相对较高,为了掌握“流出”的孩子去了哪里,“流入”的孩子来自何方,他们有什么特殊需要等信息,我们开展了一项名为“流动儿童的追踪服务”的工作。一方面,在家长办理退园手续时,我们将孩子的退园原因、去向、教育安排等情况登记入册,在之后的一个月之内进行信息追踪,以了解其去向、面临的困难等。并根据可能给予一定的帮助。如小婕因爸爸工作单位搬迁而在中班学年末办理了退园手续。我们了解到她爸爸新单位周边正在建设中,原定的配套幼儿园还没有建造起来,家长正在为小婕的再入园问题而烦恼。为此,我们通过业务关系为小婕联系到离她爸爸新单位较近的一所幼儿园,帮助他们解决了入园难题。另一方面,我们将新插班的孩子视为重点服务对象,我们既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入园后的情况,也积极与家长交流,尽可能获取他们入园前的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我们对流动孩子的牵挂和关爱让家长们深受感动,他们真切体会到了幼儿园服务的周到。
  二、“舒心”沟通,引导家长参与共育
  如何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如何让家长明白什么是科学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为了解决孩子这些问题,我们采用“舒心”沟通的方式以引导家长关注教育,参与共育。
  1.视频解析,认同共育职责
  我们把幼儿园日常的教学、游戏活动拍成录像在家长会上加以播放,让家长客观了解孩子的表现。并借此向家长宣传游戏对孩子发展的意义以及家园一致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有益于孩子一生发展的观念。伟伟妈妈看了视频才意识到儿子在同伴交往中有攻击性行为倾向,并对自己以前与教师交流不够感到愧疚。为此,伟伟妈妈主动与教师共商家园共育的方法。乐乐爸爸最初在视频中看到儿子在活动中因为没有爸爸的陪伴而表现出伤心落寞的神情时并不以为然。但当他看到其他家长临时替代自己满足了乐乐的愿望,以及乐乐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快乐表情时,乐乐爸爸愧疚了。于是,我们结合视频适时讲解了亲子交往的意义,以及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关注孩子成长的必要性。乐乐爸爸当场表示以后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时绝不请假了。这种视频解析的方法能有效帮助家长意识到家园共育的意义以及自己的教育职责,促使家长关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主动与教师保持交流和沟通。
  2.亲子同乐,感受参与意义
  我们以指导家长与孩子共读、共享、共乐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亲子活动。如,我们利用双休日开展“亲子同乐会”活动,即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外出参观或游玩。让家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一些简单的亲子小游戏,借此增进亲子情感,进一步理解亲子互动的意义。又如,我们利用建立“天使绘本书屋”的机会推出了“亲子共读节”活动,向家长推荐书目,让家长借阅绘本,以鼓励家长利用空余时间与孩子共读,并建议家长通过“亲子共读卡”记录亲子共读的体会。再如,我们收集并记录孩子想对自己爸爸妈妈说的话,把它们布置成“亲子爱心港”墙饰,既借此交流了爸爸妈妈们所做的让孩子开心的事,也展示了孩子让爸爸妈妈们开心的事。
  3.课程展示,体验共建成效
  我园开展的“家乡美”特色课程活动以挖掘、展示幼儿家乡的地域特色,提升幼儿自信心、自豪感为目的,并借此营造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文化共融、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来自安徽的康康妈妈演绎的一段黄梅戏《对花》,让孩子们感受了黄梅戏明快流畅、活泼诙谐的风格。来自广东的栋栋妈妈展示的做茶点绝活,让孩子们了解了广东人爱吃早茶的生活习惯。来自江西的豪豪给“风光照片”配上了解说,和爸爸一起介绍起了江西的名胜古迹。来自广西的妮妮和妈妈一起展示了苗族的特色服饰。几位来自湖南的家长共同介绍了家乡的特色菜,还做了几道让孩子们品尝。“家乡美”特色课程活动既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又让家长自信地参与到课程创建的活动中来,体验到了文化自信。   此外,我们还根据自愿报名原则广泛动员家长做“爱心义工”,把“爱心义工”组建成出行协助组、游戏辅助组、特长助教组等小组。每次组织集体出游活动时,每班都会有4~5名“出行协助组”的义工家长同行,不仅让幼儿外出活动的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也让家长更充分地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游戏辅助组”的义工家长会在幼儿园开展游园活动、运动会时担任管理员或裁判员。“特长助教组”的义工家长则会积极发挥自身特长为孩子们组织特别的教学活动或游戏。如杭生的爸爸是种菜能手,他带领孩子们在种植区浇水施肥,春种秋收,比教师组织的科学活动还要生动有趣。爱心义工队在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增进了家园互动。促进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深入了解与全面合作。
  三、“细心”帮扶,提升家长教养水平
  为了帮助家长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改变家长急功近利的教养观念,我们选择实用的内容,采取循序渐进、注重互动、符合家长理解水平的形式,细心帮扶,以增强家长的教育责任感,提升家长的育儿信心、和能力。
  1.语言沙龙。消除交流障碍
  我园的很多家长常常使用方言与教师、幼儿及其他家长交流,为此,我们开设了“家长语言沙龙”,分基础班——“普通话晚间培训”和提高班——“亲子讲故事培训”,让家长自愿报名参加。在这个“语言沙龙”,我们让家长学习用普通话对话、表达,回家后尝试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我们还以绘本故事为凭借,让家长练习给孩子讲故事,学习亲子共读的方法,如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用猜图、提问、接讲故事、比赛讲故事等方法让亲子共读变得有趣好玩。“家长语言沙龙”不仅消除了家园之间的交流障碍,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家长获得了亲子交流和亲子共读的方法,提高了家长的科学育儿技能。
  2.案例品评,渗透育儿道理
  我们在家长会上以表演的形式再现了某些家庭生活中的教育情景,内容主要指向亲子关系、教育观念、家长榜样等话题,以引起家长共鸣,或引发家长思考。如小品《爱发脾气的凯凯》演绎了一个孩子因缺少大人关爱而采取乱发脾气的方式以引起大人关注的故事,向家长传递了“亲子关系很重要”的理念,并借此帮助家长了解客观分析孩子行为的方法。又如生活AB剧《喂还是不喂》,再现了家庭中常见的父母因对孩子吃饭问题持不同观点而发生争执的情境,让家长现场就“让孩子吃饱饭重要还是养成吃饭好习惯重要”的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提升了家长对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再如故事《小艳艳的困惑》讲的是艳艳妈妈因私设摊点而被城管人员教育进而让艳艳产生困惑的故事:城管人员是好人,妈妈也是好人,可为什么城管人员要批评妈妈呢?这个故事引发了现场家长的思考,家长们不仅由此懂得了孩子眼里的世界是单纯而美好的,更明白了自己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明辨是非,要遵纪守法,不做不能面对孩子的事的道理。案例品评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懂得育儿道理。
  3.有的放矢,加强个别指导
  不同的家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为此,我们常常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帮扶方案,有的放矢地实施个别指导。如,针对“爱发脾气的凯凯”这一个案,一方面,我们通过“多点师幼互动、多点机会展示、多点同伴共享”,让凯凯在幼儿园里获得被关注和被关爱的体验。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与家长交流,约定采取以下措施:“每天拥抱问好、每晚一起吃饭”。以及“定期外出活动、定期换洗被褥”等,让家长权衡“赚钱”与“陪伴孩子成长”之间孰轻孰重,要求家长对凯凯的身心健康发展给予全面关注。在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凯凯不仅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还被评为“文明小天使”。这样的个别指导直接针对个案问题,既有效地帮助了孩子,也有效地指导了家长,帮助家长充分意识到创设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的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全家人一起看一部关于海鲜的纪录片,片中有许多收获的新鲜海产品,看上去就让人愉悦。然而,婆婆看着电视里的一户人家做饭,便不时发出慨叹:“手擀面怎么切成这样?粗的粗细的细,白瞎了海鲜卤子了。”“天哪,皮皮虾怎么还用油炸呢?真是糟蹋东西。”  虽然旁白说女主人的手艺如何高明,但观众并不买账。糊弄一下不太会做饭的人还可以,对常擀手工面条的主妇来说,可就“太拙了”。  不过彼之蜜糖我之砒霜,豆腐脑和粽子都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