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以市政道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在联系为研究对象,探索出有助于市政道路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应用策略。就园林景观如何适应特殊的环境条件、如何改善通行安全、如何提高生态功能等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在对不同断面结构的市政道路园林景观设计中提出了部分有针对性的见解;提出将道路的历史人文融入到景观设计之中。
【关键词】市政道路;园林景观设计;融合衔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6.150
市政园林景观的空间环境要和人类活动协调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优美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做好城市园林景观的绿化设计,运用区域内的特色树种,结合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与地质条件特征合理设计与优化,种植花灌木与绿篱等,做好休闲设计,在美化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强园林景观的使用效能。
1、我国城市生态园林道路建设现状
我国当前的城市园林建设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在道路园林建设问题上。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心一直在经济建设上,一度忽视道路园林建设。同时各地在道路园林建设中也主要以照搬其他城市和地区模式为主,忽视地方的实际情况,这就造成我国城市道路园林景观雷同现象居多,各地道路景观设计差异性小,无法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另外,我国城市道路园林建设中过度追求新奇、低价等现象也造成了景观植物种类单一、搭配不合理等问题。
2、园林景观应对市政道路特殊的立地环境
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道路路基和面层的稳定性和牢固度,通常会对地基进行反复的夯实处理,此举虽然对道路建设十分有利,但由此引发的土壤孔隙度下降、土壤硬化等问题却使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各种植物出现生长困难等问题。同时,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大量混凝土块、碎石等建筑垃圾也会随着施工不断侵入园林景观设计范围内,进一步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另外,为了节约建设用地空间,道路红线范围内在地下设置了大量的市政管线,从而限制了植物根系的生长,尤其是部分热力管、污水管等市政管线还会对植物本身造成一定影响。鉴于市政道路所处的立地条件对园林景观设计所造成的诸多不利影响,在设计阶段应更加注重改良生长环境,从而使大多数植物能更好地适应市政道路绿地这一特殊的环境。首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调查种植区域内的土壤情况,如果发现土壤的肥力、空隙率等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则应适当换填种植土或采用其他土壤改良技术来提高种植区域内土壤的性能指标。例如,对现有土壤进行翻耕和过筛,改善土壤板结情况并去除其中的杂质;在翻耕时可在土壤深层适当施加有机肥来提高土壤肥力。其次,由于市政道路在夏季容易受到阳光的曝晒,加之汽车行驶所产生的热量使得周边区域内温度远高于其他区域,从而造成植物在夏季的蒸发量较高,而且市政道路上拥挤的车流和带状分布的绿地布局,更容易导致植物出现缺水性死亡。因此,在设计阶段可在道路附属绿地内布置灌溉用水管网,并利用加压泵将河道或其他水源输送至需要灌溉作业的区域,部分有条件的场地可直接采用节水喷灌设备进行日常养护作业。最后,在部分种植条件较差的区域内可适当采用保肥剂或保水剂来提高土壤储备水肥的能力,以此来满足植物日常对于水肥的供给需求。
3、以园林景观设计改善市政道路通行安全
3.1重新定位
道路两边的绿化程度与城市发展等级、位置有一定的关系,这直接决定了城市景观的设计,在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施工前,要详细定位,根据建设目标要求,确定改造方案,最后通过施工呈现新的面貌。重新规划和设计绿化,要体现城市的人文风情和价值理念,彰显城市化的现代都市生活,体现出自然气息和人文气息的结合。以广州市为例,在改造城市道路绿化时,将两边道路定位成具有生活气息的风格,在此基础上增加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元素,进一步彰顯出城市发展的理念。这有利于建设标准一体化的风格,形成城市独有的气息,再通过日常的维护和改造,创造各种植物群落,使得道路景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2以园林景观设计提高市政道路生态性
目前,城市道路中多采用沥青、混凝土等材质作为面层材料,即便没有车辆通行的人行道,为了提高“景观档次”也逐步被厚实的大理石铺装所代替,这便使得市政道路宛如捆绑在城市表面的一条条“绷带”和一道道“紧箍咒”,降雨期间大量的雨水既不能通过市政道路表面及时下渗到城市地表下方,部分低洼区域所堆集的雨水也因为市政道路标过高而无法及时排出。近期各类低影响开发技术的盛行,使得园林景观在区域雨洪管理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因此在道路绿地中充分应用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生态塘、透水铺装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手段,提高市政道路的雨洪管控能力,将原本不透水或透水率较差的空间转变为能够蓄水、渗水的绿色空间。鉴于市政道路路网体系的完善性,将道路绿地与城市生态廊道体系相融合,通过优化绿带内植物品种、种植方式等内容,提升市政道路绿地的生态廊道功能。
3.3公共道路设施设计
针对公共道路设施的设计工作,道路路灯放置中分带,高度需要控制在十米以内,每间隔三十米放置一展。路灯的造型应该简洁大方,可以将“发芽的绿叶”作为设计原型。在对路沿石设计期间,可以借助蘑菇面花岗石当做路沿石,并在设计期间对田园的粗犷风格综合考量,保证道路在整体感官上能够相对协调,从而将田园气息更好地彰显出来。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载体,其两者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市政道路的景观效果,使之成为展示城市风采的重要窗口,而且还能充分利用市政道路的建设用地为城市打造出生态、健康、安全的公共空间,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黄淑宇.现阶段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现代园艺,2019(14):58-59.
[2]姚远,杨博.探析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J]建筑发展,2018(04):154+156.
[3]张超.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园林景观设计[J]广东蚕业,2019(11):39-40.
作者简介:
张建忠(1972.05.07-),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现任职于四川忠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市政工程。
【关键词】市政道路;园林景观设计;融合衔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6.150
市政园林景观的空间环境要和人类活动协调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优美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做好城市园林景观的绿化设计,运用区域内的特色树种,结合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与地质条件特征合理设计与优化,种植花灌木与绿篱等,做好休闲设计,在美化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强园林景观的使用效能。
1、我国城市生态园林道路建设现状
我国当前的城市园林建设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在道路园林建设问题上。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心一直在经济建设上,一度忽视道路园林建设。同时各地在道路园林建设中也主要以照搬其他城市和地区模式为主,忽视地方的实际情况,这就造成我国城市道路园林景观雷同现象居多,各地道路景观设计差异性小,无法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另外,我国城市道路园林建设中过度追求新奇、低价等现象也造成了景观植物种类单一、搭配不合理等问题。
2、园林景观应对市政道路特殊的立地环境
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道路路基和面层的稳定性和牢固度,通常会对地基进行反复的夯实处理,此举虽然对道路建设十分有利,但由此引发的土壤孔隙度下降、土壤硬化等问题却使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各种植物出现生长困难等问题。同时,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大量混凝土块、碎石等建筑垃圾也会随着施工不断侵入园林景观设计范围内,进一步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另外,为了节约建设用地空间,道路红线范围内在地下设置了大量的市政管线,从而限制了植物根系的生长,尤其是部分热力管、污水管等市政管线还会对植物本身造成一定影响。鉴于市政道路所处的立地条件对园林景观设计所造成的诸多不利影响,在设计阶段应更加注重改良生长环境,从而使大多数植物能更好地适应市政道路绿地这一特殊的环境。首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调查种植区域内的土壤情况,如果发现土壤的肥力、空隙率等指标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则应适当换填种植土或采用其他土壤改良技术来提高种植区域内土壤的性能指标。例如,对现有土壤进行翻耕和过筛,改善土壤板结情况并去除其中的杂质;在翻耕时可在土壤深层适当施加有机肥来提高土壤肥力。其次,由于市政道路在夏季容易受到阳光的曝晒,加之汽车行驶所产生的热量使得周边区域内温度远高于其他区域,从而造成植物在夏季的蒸发量较高,而且市政道路上拥挤的车流和带状分布的绿地布局,更容易导致植物出现缺水性死亡。因此,在设计阶段可在道路附属绿地内布置灌溉用水管网,并利用加压泵将河道或其他水源输送至需要灌溉作业的区域,部分有条件的场地可直接采用节水喷灌设备进行日常养护作业。最后,在部分种植条件较差的区域内可适当采用保肥剂或保水剂来提高土壤储备水肥的能力,以此来满足植物日常对于水肥的供给需求。
3、以园林景观设计改善市政道路通行安全
3.1重新定位
道路两边的绿化程度与城市发展等级、位置有一定的关系,这直接决定了城市景观的设计,在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施工前,要详细定位,根据建设目标要求,确定改造方案,最后通过施工呈现新的面貌。重新规划和设计绿化,要体现城市的人文风情和价值理念,彰显城市化的现代都市生活,体现出自然气息和人文气息的结合。以广州市为例,在改造城市道路绿化时,将两边道路定位成具有生活气息的风格,在此基础上增加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元素,进一步彰顯出城市发展的理念。这有利于建设标准一体化的风格,形成城市独有的气息,再通过日常的维护和改造,创造各种植物群落,使得道路景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2以园林景观设计提高市政道路生态性
目前,城市道路中多采用沥青、混凝土等材质作为面层材料,即便没有车辆通行的人行道,为了提高“景观档次”也逐步被厚实的大理石铺装所代替,这便使得市政道路宛如捆绑在城市表面的一条条“绷带”和一道道“紧箍咒”,降雨期间大量的雨水既不能通过市政道路表面及时下渗到城市地表下方,部分低洼区域所堆集的雨水也因为市政道路标过高而无法及时排出。近期各类低影响开发技术的盛行,使得园林景观在区域雨洪管理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因此在道路绿地中充分应用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生态塘、透水铺装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手段,提高市政道路的雨洪管控能力,将原本不透水或透水率较差的空间转变为能够蓄水、渗水的绿色空间。鉴于市政道路路网体系的完善性,将道路绿地与城市生态廊道体系相融合,通过优化绿带内植物品种、种植方式等内容,提升市政道路绿地的生态廊道功能。
3.3公共道路设施设计
针对公共道路设施的设计工作,道路路灯放置中分带,高度需要控制在十米以内,每间隔三十米放置一展。路灯的造型应该简洁大方,可以将“发芽的绿叶”作为设计原型。在对路沿石设计期间,可以借助蘑菇面花岗石当做路沿石,并在设计期间对田园的粗犷风格综合考量,保证道路在整体感官上能够相对协调,从而将田园气息更好地彰显出来。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载体,其两者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市政道路的景观效果,使之成为展示城市风采的重要窗口,而且还能充分利用市政道路的建设用地为城市打造出生态、健康、安全的公共空间,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黄淑宇.现阶段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现代园艺,2019(14):58-59.
[2]姚远,杨博.探析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J]建筑发展,2018(04):154+156.
[3]张超.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园林景观设计[J]广东蚕业,2019(11):39-40.
作者简介:
张建忠(1972.05.07-),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现任职于四川忠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市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