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及临床护理,并总结护理经验和相关体会。结果:4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后4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5.6%,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对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进行详细地观察以及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能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 小儿消化道出血 病情观察 临床护理 措施及体会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并且由于患者血容量的减少,从而导致其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发生。消化道出血主要指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出血,其中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患者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出血的部位包括患者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等器官,或者是患者在实行胃空肠吻合术后导致其空肠病变出现出血的症状;而下消化出血主要是指患者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便血[1]。一般来说,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失血量在1000ml以上的患者为大出血,一旦确诊患者为消化道出血后应该立即对患者给予止血措施,并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及临床护理,并总结护理经验和相关体会。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男32例,女13例;年龄0.5-13.5岁,平均年龄(6.35±2.84)岁。4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中11例患者为反流性胃炎,7例患者为反流性食管炎,5例患者为溃疡性结肠炎,6例患者为坏死性小肠炎,4例患者为消化道溃疡,剩下12例患者病因尚不明确,所有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的主要诱因在于其具有进食辛辣食物史。45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在入院36h内其出血症状停止,7例患者在入院48h内其出血症状停止,剩下4例患者转入外科继续进行治疗。
1.2 一般方法
1.2.1 病情观察
①呕血及黑便: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临床上的出血量较大时,会使得血液在其胃内滞留的时间较短,因此其呕出的血液为鲜红色;当患者的血液在其胃内滞留的时间较长时,患者呕出的血液为暗红色和咖啡样。除此之外,小儿患者在呕血的过程中若突然中断或者出现呼吸急促、紧张、烦躁等不良情况时,说明患者可能出现误吸,应该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而患者出现黑便都是由于其下消化道出血,说明患者的出血量在50-70ml/d以上。因此当患者出现冷汗、焦躁以及晕厥等不良症状时,应该注意患者是否出现新鲜血液。护理人员要详细地记录患者的呕血以及黑便的次数[2]。
②发热:患者在临床上出现发热症状的机制尚不明确,一般是由于患者肠腔内积血、血容量减少以及周围循环衰竭等原因导致。一般来说患者的体温在38.5℃以下,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便能降低患者的体温,但容易出现反复发热的现象。
③失血性休克
当患者的急性出血量在20%以上便会引起其出现休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心悸以及晕厥。患者在临床上早期的体温、血压处于正常水平或略高等,精神上烦躁、意识模糊等;晚期表现为体温下降,血压降低,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等,精神上嗜睡以及反应迟钝等。
④出血停止
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好,其体温、脉搏血压等相关指标均处于正常水平;患者的肠鸣音正常,且连续2次以上的大便潜血试验为阴性。而当患者出现反复呕血或者呕出新鲜血液,黑便次数增多,肠鸣音亢进以及血容量不足等表现时,则提示患者可能会出现再次出血[3]。
1.2.2 护理措施
①饮食护理:禁食水,并给予肠胃减压,待患者的出血症状停止后给予其流质食物。母乳喂养的患者可以继续进行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小儿给予牛奶或豆浆,需要注意的是由少到多。当患者出血量较少且无呕吐时,可以进食清淡的流质食物,但注意少量多餐,不可进食辛辣食物和饮料。对于插三腔管的患者来说,当其停止出血24h后便可从其胃管内注入流食。
②环境护理:确保病房适宜的干湿度,定期开窗通風,对于大出血的患者要注意为其进行保暖措施。对于呕血的患者可以适当地抬高其床头,重症患者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或平卧位。
③基础护理:对于呕吐的患者可以采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准备好负压吸引器,防止患者出现误吸的现象。当患者呕吐欧应该立即为患者更换衣物和床单,及时地清理患者鼻腔等部位是否残留呕吐物,对于发热的患者要积极地为其测量体温,并尽可能地采取物理降温。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表示。
2 结果
4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后4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5.6%。其中有1例患者由于治疗没有明显好转而转入上级医院继续进行治疗,1例患者由于家庭原因在主动放弃治疗,无1例患者死亡。
3 讨论
由于小儿消化道患者的病情复杂且变化快,为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正确地评估其状况,护理人员具备较为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以及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4]。本次研究中4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后4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5.6%,无1例患者死亡。说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仔细地观察以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对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进行详细地观察以及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能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大量地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吕军艳.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6(33):361-362.
[2]李小兵.22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4,22(5):780-781.
[3]周凤霞,赵玉霞.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21):3234-3236.
【关键词】 小儿消化道出血 病情观察 临床护理 措施及体会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并且由于患者血容量的减少,从而导致其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发生。消化道出血主要指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出血,其中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患者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出血的部位包括患者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等器官,或者是患者在实行胃空肠吻合术后导致其空肠病变出现出血的症状;而下消化出血主要是指患者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便血[1]。一般来说,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失血量在1000ml以上的患者为大出血,一旦确诊患者为消化道出血后应该立即对患者给予止血措施,并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及临床护理,并总结护理经验和相关体会。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男32例,女13例;年龄0.5-13.5岁,平均年龄(6.35±2.84)岁。4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中11例患者为反流性胃炎,7例患者为反流性食管炎,5例患者为溃疡性结肠炎,6例患者为坏死性小肠炎,4例患者为消化道溃疡,剩下12例患者病因尚不明确,所有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的主要诱因在于其具有进食辛辣食物史。45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在入院36h内其出血症状停止,7例患者在入院48h内其出血症状停止,剩下4例患者转入外科继续进行治疗。
1.2 一般方法
1.2.1 病情观察
①呕血及黑便: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临床上的出血量较大时,会使得血液在其胃内滞留的时间较短,因此其呕出的血液为鲜红色;当患者的血液在其胃内滞留的时间较长时,患者呕出的血液为暗红色和咖啡样。除此之外,小儿患者在呕血的过程中若突然中断或者出现呼吸急促、紧张、烦躁等不良情况时,说明患者可能出现误吸,应该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而患者出现黑便都是由于其下消化道出血,说明患者的出血量在50-70ml/d以上。因此当患者出现冷汗、焦躁以及晕厥等不良症状时,应该注意患者是否出现新鲜血液。护理人员要详细地记录患者的呕血以及黑便的次数[2]。
②发热:患者在临床上出现发热症状的机制尚不明确,一般是由于患者肠腔内积血、血容量减少以及周围循环衰竭等原因导致。一般来说患者的体温在38.5℃以下,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便能降低患者的体温,但容易出现反复发热的现象。
③失血性休克
当患者的急性出血量在20%以上便会引起其出现休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心悸以及晕厥。患者在临床上早期的体温、血压处于正常水平或略高等,精神上烦躁、意识模糊等;晚期表现为体温下降,血压降低,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等,精神上嗜睡以及反应迟钝等。
④出血停止
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好,其体温、脉搏血压等相关指标均处于正常水平;患者的肠鸣音正常,且连续2次以上的大便潜血试验为阴性。而当患者出现反复呕血或者呕出新鲜血液,黑便次数增多,肠鸣音亢进以及血容量不足等表现时,则提示患者可能会出现再次出血[3]。
1.2.2 护理措施
①饮食护理:禁食水,并给予肠胃减压,待患者的出血症状停止后给予其流质食物。母乳喂养的患者可以继续进行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小儿给予牛奶或豆浆,需要注意的是由少到多。当患者出血量较少且无呕吐时,可以进食清淡的流质食物,但注意少量多餐,不可进食辛辣食物和饮料。对于插三腔管的患者来说,当其停止出血24h后便可从其胃管内注入流食。
②环境护理:确保病房适宜的干湿度,定期开窗通風,对于大出血的患者要注意为其进行保暖措施。对于呕血的患者可以适当地抬高其床头,重症患者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或平卧位。
③基础护理:对于呕吐的患者可以采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准备好负压吸引器,防止患者出现误吸的现象。当患者呕吐欧应该立即为患者更换衣物和床单,及时地清理患者鼻腔等部位是否残留呕吐物,对于发热的患者要积极地为其测量体温,并尽可能地采取物理降温。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表示。
2 结果
4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后4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5.6%。其中有1例患者由于治疗没有明显好转而转入上级医院继续进行治疗,1例患者由于家庭原因在主动放弃治疗,无1例患者死亡。
3 讨论
由于小儿消化道患者的病情复杂且变化快,为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正确地评估其状况,护理人员具备较为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以及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4]。本次研究中4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后4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5.6%,无1例患者死亡。说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仔细地观察以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对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进行详细地观察以及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能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大量地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吕军艳.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6(33):361-362.
[2]李小兵.225例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4,22(5):780-781.
[3]周凤霞,赵玉霞.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21):3234-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