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稳定训练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mingw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老龄化人口增多,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发病率逐年增高。因平衡能力下降引起跌倒,使这些老年患者首次骨折后常发生再骨折[1]。同时后期遗留的慢性腰背痛也困扰着患者。核心稳定训练是近年来康复医学领域引入的一种肌肉训练方法[2],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3—4],并且对缓解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有效。目前关于该训练方法用于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康复的报道不多,且对骨折后的疼痛改善也存在争议[5]。为此,我们对收治的部分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术后进行核心稳定训练,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观察其对改善患者疼痛和提高平衡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现有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的主动参与度评估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或操作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康复机器人系统的训练者主动参与度定量化评估方法。方法:本研究针对末端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任务的特点,通过实时获取电机关节转矩与位移信息计算特定动作周期内的电机做功情况,结合标定检测过程分别获取机器人单独完成与人机共同完成训练任务的做功信息,在此基础上估算受试者训练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度。招募了12例健康受试者,他们通过控制上肢发力水平分别模拟出四种不同的主动参与度(被动、半主动、主动与抗阻),采用提出的方法计
目的:探讨流质食团对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影响情况。方法:选取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26例,在吞咽造影检查下,分别进食一口量为5ml的浓流质和稀流质,采集并测量舌骨位移幅度、舌骨运动时间、喉关闭时间、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us sphincter,UES)开放时间、吞咽启动时间、咽运送时间、喉关闭至UES开放间隔时间等参数,并进行渗漏误吸分级评分,分析流质食团对该类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结果:浓流质(0.41±0.32)cm较稀流质(0.27±0.26)cm的舌骨水平位移幅
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难度大,所需时间也相对较长[1]。已有临床研究证实,机器人技术对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2]。川平疗法——反复促通疗法(repetitive facilitative exercise)[3]是日本鹿儿岛大学教授川平和美提出的新型偏瘫后运动功能恢复理念。本研究旨在探讨上肢机器人结合川平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神庭穴干预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行为学、前额叶组蛋白H3K9乙酰化修饰,以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8只。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2-VO(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颈总动脉但不结扎。电针组采用电针百会、神庭穴干预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工作记忆能力,新物体识别测试干预后物体识别记忆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前额叶突触可
目的:探讨生理性缺血训练(PIT)改善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神经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性缺血训练组(PIT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N-cut组)、单纯心衰组(CHF组)及假手术组(SO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模型。PIT组进行慢性心衰造模,同时进行PIT,PIT方案为双下肢缺血5min,再灌注5min,5次/天,5天/周,持续8周;VN-cut组进行慢性心衰及右侧迷走神经切断造模,同时进行PIT;CHF组进行慢性心衰造模,不进行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及拔除气管套管时间的影响。方法:纳入76例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呼吸训练和EDP治疗。呼吸训练和EDP的治疗量都是30min/次,1次/天,5天/周,持续8周。在8周治疗前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膈肌移动度、膈肌厚度、拔管时间和拔管率。结果: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F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是较为罕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8/105[1]。HSP主要表现为逐渐缓慢出现步态异常或步行障碍。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预防、终止或逆转HSP患者的病程,只能通过药物、物理治疗或矫形手术来缓解患者的症状[2],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本文报告了1例表现为双侧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的HSP患者,行矫形手术治疗,配合系统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焦虑及睡眠障碍,甚至出现厌世、自杀等一系列行为改变[1]。研究报告称脑卒中后PSD患病率约为30%,其中严重抑郁症患病率为17.7%[2—3],且患PSD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高,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4]。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严重疲劳为主要表现,伴睡眠障碍、短期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头痛、关节痛等症状的一组症候群[1]。研究表明,CFS患者认识功能障碍存在普遍性和典型性,其兼症中记忆力、注意力下降最为突出[2—4]。认知功能的受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5]。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严重的儿童精神发育障碍疾病,以社会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1]。它是一种多基因病,病程最长可持续一生,难以逆转,且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升高,正在并将持续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中国大陆的孤独症儿童数量约为60—180万人,更有学者认为其实际数量可能达到260—800万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