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专业人才模式,从宏观上规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一种先验的观点规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发展方向,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当用课程模式代替专业模式。
[关键词]专业模式 课程模式 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52-02
一、专业培养模式的集体无意识现象
职业院校无一例外地都以专业为教学单元完成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专业的设置以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直观的表达即“专业对接产业”。这种学校管理和组织模式叫“专业模式”。这种模式站在社会需求的角度,从宏观上规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只能体现在微观的课堂层面,而学什么我定,怎么学由你定,事实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否定。但各高职院校都从未怀疑过其合理性,称为集体无意识现象。这种现象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一种先验的观点规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发展方向,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关于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要求,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只有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方能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创新人才。
二、专业模式集体无意识现象产生的根源
(一)职业教育哲学的缺失
职业教育教师需要两件知识法宝,一是专业知识,二是职业教育知识。教师一般来自本科院校,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专业知识系统已经具备。而职业教育知识的缺乏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职业教育学》本身尚处于学科前的阶段。一门学科之所以能成为独立学科,条件有三:一是要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包括概念、定义、结论、推论;三是方法论。这三者在职业教育学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按照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ne of Science Revolution)中的观点,《职业教育学》缺乏自己的学科范式。因而关于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目标及方法,只能在借鉴中探索。这种以专业为单位的设计模式,有浓重的学科化的身影——尽管,职业教育很强调自己的专业性,反对学科化。职业教育缺乏自身的学科基础。例如,持何种知识观?持何种价值观?持何种发展观?持何种目标观?这些根本问题没有回答清楚之前,当然只能是人云亦云。这些深层次问题不会在某一种操作模式中完全、彻底地显现,使人们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专业模式的集体无意识自然是正常的了。
(二)教育行政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文件也好,政策也好,都只是对职业教育规律的部分诠释,有些可能是歪曲。例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等不同表述。人们已经习惯了按文件办事,按官员意愿办事,以专业为基本单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每年由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评估、督导的方式加以推进,高职院校也就深信不疑了,怎么还有意识的质疑呢?
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时期,应该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对我们深信不疑的东西,用职业教育规律去审视,保留符合规律的东西,摒弃职业教育不准确的东西、片面的东西。至少,以设计思维来构建的专业化培养模式是值得探讨的。
事实上,这种模式的弊端已经在课程体系中表现出来,它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不支持可持续发展,不支持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于是在课程体系中就有了所谓的专业拓展课程。通识课程、选修课程、可选课程包等,这些都是试图在不改变专业模式下进行的改良,不能达到根本性的改变。
(三)资源条件的限制
在经过一轮高等教育扩规模、扩数量后,办学条件对培养质量的制约性就表现出来。在硬件上,实训工位不够,先进的设备不能及时跟进;在校企合作上,合作质量不高,层次不够深入;在软件上,管理跟不上,教师队伍跟不上;导致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过少,学校无法设计出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课程,只有将“专家”、“教师”认为重要的内容冠以必修的名义让学生学习。这种方式是一种简单粗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知识结构从宏观上界定了学生必须学习千篇一律的东西,导致的后果是永远跟不上社会用人需求,出现学生就业难而企业招人难的怪现象。高职院校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意识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采取了“工学交替”“基于过程”“教学做合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或人才培养模式,但这些都只是在微观层面的改革,不可能改变千篇一律的人才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三、用课程模式代替专业模式
所谓课程模式就是学校开放大量的课程以供学生选择,让学生“以课程的选择路径代替专业路径”。这样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将转移到以课程为中心的模式上来。专业班级、自然班级的概念将被课程班级的概念取代。
在这种课程模式中,每个学生都将具有一张与别人不一样的课表,他的知识结构将是与众不同的。在这种充分自由的选择下,学生的适应性将是多方面的,其中必有创造型人才的奇迹出现,连教育设计者都无法预料它将产生多少种类型的人才。比如传统意义的酒店专业的学生甲和乙,甲选修了中西宴会服务,英语、茶艺、钢琴、客房服务、旅游概论等课程,而乙选择的是应用韩语,楚文化研究、主持与播音、礼仪、普通话、导游实务等课程,那么这两个学生是否在就业上有各自的特点,是否能满足旅游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呢?
用课程模式代替专业模式,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课程模式是科学发展观在高职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科学发展观认为,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这应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论怎么表述,以就业为导向也好,以服务为宗旨也好,中心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化的人。在这点上与普通高校没有什么区别,职业教育是手段,是载体,在人的培养目标上没有本质区别。 (二)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是课程模式的教育哲学基础
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首先是生存和发展。课程模式提供了学生选择的自由,通过个体对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获得技能,为生存提供可能;通过对课程的自由选择,又充分尊重个性需求,将个体的需求和兴趣相结合,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三)课程模式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可能
新事物的产生有许多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对旧的事物的组合。不同的课程组合作用于学生产生的效果是必然产生创新人才,因为这种组合是由学生自我完成的,不是千篇一律的专业模式事先规定的。
(四)课程模式有利于避免教育管理行政化
政府作为管理者和职业教育的主导者,关注的是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人发展必须屈从于这一大的目标,往往在实践中人的发展被边缘化,处于事实上的次要地位。课程模式解决了这一矛盾,政府可以借助市场这一无形的手,通过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来调节学生的选课路径。学校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到课程建设中来,通过各种高水平的课程组合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建设是一个由学校完成的专业开发活动,处于微观层面,更加专业化,越是微观的、专业的东西,受到行政的影响力越小。
四、课程模式实施的条件及措施
可以说,课程模式将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选择,因此它的一个条件就是有足够的师资和资源以便开设课程,以便满足学生潜在的需求。
要使学校开出足够多的课程不是没有可能,一是通过优化专业结构,也就是说一所学校不能开设太多的专业,这样可以集中力量在某一领域开设更多的课程;二是集体化办学,通过组团办学,发挥资源优势、学分互认、课程互认等方式来扩大学生选择的范围;三是逐步加大投入,使学校的课程资源逐步丰富;四是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学生刚入大学,对未来的职业认识不可能十分清晰,对需要学习的课程不甚了解,这就需要大学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进行创新,加强学生个人的规划引导。
用课程路径代替专业路径是对高职教育的挑战,是高职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充分尊重人的发展的要求,是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君.中国职业教育学析反思与构建[D].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1.
[2] 唐林伟.职业教育知识产生研究——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2010.
[3] (美)托马斯·库恩著,李宝恒等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4] 徐平利.职业幸福感:职业教育的终极关怀[J].职教通讯,2012,(7).
[责任编辑:雷 艳]
[关键词]专业模式 课程模式 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52-02
一、专业培养模式的集体无意识现象
职业院校无一例外地都以专业为教学单元完成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专业的设置以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直观的表达即“专业对接产业”。这种学校管理和组织模式叫“专业模式”。这种模式站在社会需求的角度,从宏观上规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只能体现在微观的课堂层面,而学什么我定,怎么学由你定,事实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否定。但各高职院校都从未怀疑过其合理性,称为集体无意识现象。这种现象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一种先验的观点规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发展方向,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关于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要求,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只有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方能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创新人才。
二、专业模式集体无意识现象产生的根源
(一)职业教育哲学的缺失
职业教育教师需要两件知识法宝,一是专业知识,二是职业教育知识。教师一般来自本科院校,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专业知识系统已经具备。而职业教育知识的缺乏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职业教育学》本身尚处于学科前的阶段。一门学科之所以能成为独立学科,条件有三:一是要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包括概念、定义、结论、推论;三是方法论。这三者在职业教育学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按照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ne of Science Revolution)中的观点,《职业教育学》缺乏自己的学科范式。因而关于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目标及方法,只能在借鉴中探索。这种以专业为单位的设计模式,有浓重的学科化的身影——尽管,职业教育很强调自己的专业性,反对学科化。职业教育缺乏自身的学科基础。例如,持何种知识观?持何种价值观?持何种发展观?持何种目标观?这些根本问题没有回答清楚之前,当然只能是人云亦云。这些深层次问题不会在某一种操作模式中完全、彻底地显现,使人们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专业模式的集体无意识自然是正常的了。
(二)教育行政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文件也好,政策也好,都只是对职业教育规律的部分诠释,有些可能是歪曲。例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等不同表述。人们已经习惯了按文件办事,按官员意愿办事,以专业为基本单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每年由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评估、督导的方式加以推进,高职院校也就深信不疑了,怎么还有意识的质疑呢?
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时期,应该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对我们深信不疑的东西,用职业教育规律去审视,保留符合规律的东西,摒弃职业教育不准确的东西、片面的东西。至少,以设计思维来构建的专业化培养模式是值得探讨的。
事实上,这种模式的弊端已经在课程体系中表现出来,它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不支持可持续发展,不支持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于是在课程体系中就有了所谓的专业拓展课程。通识课程、选修课程、可选课程包等,这些都是试图在不改变专业模式下进行的改良,不能达到根本性的改变。
(三)资源条件的限制
在经过一轮高等教育扩规模、扩数量后,办学条件对培养质量的制约性就表现出来。在硬件上,实训工位不够,先进的设备不能及时跟进;在校企合作上,合作质量不高,层次不够深入;在软件上,管理跟不上,教师队伍跟不上;导致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过少,学校无法设计出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课程,只有将“专家”、“教师”认为重要的内容冠以必修的名义让学生学习。这种方式是一种简单粗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知识结构从宏观上界定了学生必须学习千篇一律的东西,导致的后果是永远跟不上社会用人需求,出现学生就业难而企业招人难的怪现象。高职院校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意识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采取了“工学交替”“基于过程”“教学做合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或人才培养模式,但这些都只是在微观层面的改革,不可能改变千篇一律的人才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三、用课程模式代替专业模式
所谓课程模式就是学校开放大量的课程以供学生选择,让学生“以课程的选择路径代替专业路径”。这样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将转移到以课程为中心的模式上来。专业班级、自然班级的概念将被课程班级的概念取代。
在这种课程模式中,每个学生都将具有一张与别人不一样的课表,他的知识结构将是与众不同的。在这种充分自由的选择下,学生的适应性将是多方面的,其中必有创造型人才的奇迹出现,连教育设计者都无法预料它将产生多少种类型的人才。比如传统意义的酒店专业的学生甲和乙,甲选修了中西宴会服务,英语、茶艺、钢琴、客房服务、旅游概论等课程,而乙选择的是应用韩语,楚文化研究、主持与播音、礼仪、普通话、导游实务等课程,那么这两个学生是否在就业上有各自的特点,是否能满足旅游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呢?
用课程模式代替专业模式,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课程模式是科学发展观在高职教育中的具体实践
科学发展观认为,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这应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论怎么表述,以就业为导向也好,以服务为宗旨也好,中心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化的人。在这点上与普通高校没有什么区别,职业教育是手段,是载体,在人的培养目标上没有本质区别。 (二)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是课程模式的教育哲学基础
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首先是生存和发展。课程模式提供了学生选择的自由,通过个体对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获得技能,为生存提供可能;通过对课程的自由选择,又充分尊重个性需求,将个体的需求和兴趣相结合,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三)课程模式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可能
新事物的产生有许多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对旧的事物的组合。不同的课程组合作用于学生产生的效果是必然产生创新人才,因为这种组合是由学生自我完成的,不是千篇一律的专业模式事先规定的。
(四)课程模式有利于避免教育管理行政化
政府作为管理者和职业教育的主导者,关注的是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人发展必须屈从于这一大的目标,往往在实践中人的发展被边缘化,处于事实上的次要地位。课程模式解决了这一矛盾,政府可以借助市场这一无形的手,通过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来调节学生的选课路径。学校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到课程建设中来,通过各种高水平的课程组合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建设是一个由学校完成的专业开发活动,处于微观层面,更加专业化,越是微观的、专业的东西,受到行政的影响力越小。
四、课程模式实施的条件及措施
可以说,课程模式将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选择,因此它的一个条件就是有足够的师资和资源以便开设课程,以便满足学生潜在的需求。
要使学校开出足够多的课程不是没有可能,一是通过优化专业结构,也就是说一所学校不能开设太多的专业,这样可以集中力量在某一领域开设更多的课程;二是集体化办学,通过组团办学,发挥资源优势、学分互认、课程互认等方式来扩大学生选择的范围;三是逐步加大投入,使学校的课程资源逐步丰富;四是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指导,学生刚入大学,对未来的职业认识不可能十分清晰,对需要学习的课程不甚了解,这就需要大学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进行创新,加强学生个人的规划引导。
用课程路径代替专业路径是对高职教育的挑战,是高职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充分尊重人的发展的要求,是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君.中国职业教育学析反思与构建[D].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1.
[2] 唐林伟.职业教育知识产生研究——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2010.
[3] (美)托马斯·库恩著,李宝恒等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4] 徐平利.职业幸福感:职业教育的终极关怀[J].职教通讯,2012,(7).
[责任编辑: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