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的困境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科学家、文学家查里斯·帕希·斯诺(一九○五——一九八○)在演讲合集《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中,要使人们相信: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鸿沟,人类精神的分裂,业已成为西方社会深刻而广泛的疾患。
  “两种文化”的划分可追溯到上世纪末的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和文德尔班。前者把自然科学看作是寻求齐一性、普遍规律性的,而把独特性赋予历史人文科学;后者则在事实与价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划上鸿沟。
  耐人寻味的是,对于涉足“两种文化”领域的科学家兼文学家斯诺而言,令其触目惊心的并非仅仅是作为现象的“两种文化”的分裂。真正令他痛心疾首的,是这种分裂导致的恶果;不懂热力学第二定律或加速度确切含意的人文学者,与没有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科学家,相互间存有建立在缺乏理解或误解之上的敌意和反感,从而构成对于物质和精神文化向前发展的威胁。
  “两种文化”的分裂,其中究竟存在着什么呢?
  
  一
  
  斯诺把“两种文化”分裂的原因,诉诸社会学的解释,即“对专业教育的狂热崇拜”和“使我们的社会模式僵化的倾向”(第24页)。因此,要弥补裂痕,重新整合人类文化,出路只有一条:“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第25页)
  然而,历史上常常出现另一类现象:即使是在科学文化或人文文化内部,不同派别间也相互批判,或相互误解、互相怀有敌意和反感。斯诺本人也曾注意到科学与技术间的鸿沟(第39页),尽管在以后的演讲中放弃了这种主张(第81页)。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知识和文化就是在傲慢与偏见、批判与嬗变中发展着的。那么,偏见与主观性、批判与重构,是人类弱点的标志,还是人类本性不可免的规定?
  对此的认识,斯诺尚没有提高到哲学的洞见。康德曾揭示出人类理性具有不断重构的爱好(《导论》第4页),从而把批判作为人类理性的本质之一。无论是不同文化还是同一文化的不同派别,都是通过相互对话和批判而发展的,对话与批判过程中的成见、误解,根本导源于人类本性无可逃避的“魔障”,即库恩所说的“范式”。“两种文化”的分裂,便是自然科学家和人文学者隶属“范式”不同的后果。
  我们如果尚能对“两种文化”的划分作一假想的同意,却很难同意把斯诺称作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整体论者。他认为科学仍是人类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甚至认为,工业革命的先锋没有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产生,意味着现代西方文明在建构时期便包含着日后分裂的种子(第30页)。他要担当起揭示并弥合“两种文化”的使命;却又由于自然科学的“奇理玛斯”效应而更偏向于自然科学的“范式”,即企图以自然科学为粘合剂来完成使命。即使是在演讲集下篇《科学与政府》中,也能觉察到自然科学及自然科学家们的被过度信仰。本来,封闭政治的决策过程中出现的专断与排斥异己,可看作是政治与科学间或科学内部的“范式”不同所致。仅提出把具有预见力的作为一种力量的科学家吸收、组织到决策过程中来,仍不免实用的、唯科学的色彩。
  被斯诺忽视的正是:从彻底的逻辑观点看,“范式”或“成见”不可根本消除,“两种文化”的裂痕难以完全愈合。
  
  二
  
  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表述着这一主题。观察渗透理论(汉森),“范式”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库恩);只有通过传统或成见与观察者、解释者的“视界融合”,才能产生对象或“文本”的意义(伽达默尔)。同时,由于“范式”的不相容和不可通约,根本翻译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蒯因),翻译即意味着“施暴”(福柯)。而不同“范式”间的对话或冲突,却能产生激发创造性的机会,从而使对话或冲突双方超越自身和对方,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罗蒂)。
  从这里,我们很可以把长久分裂的批判精神与宽容精神并倡,张扬起人类理性的这两面光辉大旗。
  批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否定任何“绝对真理”、“终极真理”,把“绝对”和“终极”视为远古的神话,从而倡导怀疑与创新,促成真理的发展。即使是批判所得,也绝不是一不可批判的终极。这同时意味着:批判精神与人类理性共存,是无限进行的不间断过程。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或成见的存在,由于“范式”的不相容和不可通约,没有任何先天理由或逻辑根据认为此“范式”优于彼“范式”,因此,面对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相对主义时代”(宾克莱语),必须倡导“宽容精神”,承认各个不同“范式”有其存在的一定合理性。
  以为这种宽容精神悖逆于批判精神,实则是误解了批判,把批判看作是无情的摧毁、政治上的打击。事实上宽容与批判同是体现了人类理性的自由。伴随无限进行的批判过程的,无疑是种种“谬误”或“异端”;宽容即是要倡导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批判,即是要宽容“谬误”与“异端”。
  “两种文化”的弥合,人类精神的重整,政治决策过程的民主化,根本上维系于多一点宽容精神,多一点理解态度,多一点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批判。
  在批判与宽容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库恩语),惟其如此,才能使人类理性更好地面对现实、面对未来。
  
  (《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英〕查里斯·帕希·斯诺著,陈恒六、刘兵译,“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六月第一版,1.60元)
其他文献
说到底,对救助技能的需要来自一线的实战需求,不少地方公安机关正在就此作出自己的探索,因为--形势逼人啊 。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need for assistance skills comes f
2013年7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2013瑞士商业大奖”颁奖典礼上,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荣获“年度创新奖”。目前,ABB在北京、上海设立了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厦
迄今为止,我家的楼顶还养着一只鸡。几次看到它傲然挺立着丰满的上围在泥土间,悠然自得地散步,我都生羡慕嫉妒,忍不住当面表达,你多幸福啊,而我每天还要上班、加班,去看人脸色,低三下四,苟且偷生,现在你要替我好好享受啊!白天替我晒晒太阳,夜里替我看看月亮和星星,要知道那才是我想过的生活。尽管我知道,那不过是童年的景象。可是,又总是梦想,只要天天守在这里,终有一天,会与最美的景象相遇。  生活中,我有些自
民国时期,科学家竺可桢在浙江大学任校长,深受师生的爱戴。一天,在联欢会的节目单上,有“校长训话”。竺可桢一看,感到在联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cien
期刊
二战初期,德国利用闪电战术,快速占领了欧洲大半土地。在这个过程中,德国空军成了一支王牌军,一度掌控了欧洲的制空权,不过,好景不长,在跨海攻击英国时,王牌军却出师不利。  在1940年夏天的“不列颠战役”中,德军曾出动2600多架轰炸机和歼击机,大规模空袭英国本土。但不论是白天入侵还是夜间偷袭,德军飞机总是遭到重创。原来,英国建立了一个包括侦察警戒雷达、地面引导雷达、飞机截击雷达、高炮控制雷达和探照
GDP增长速度、GDP总量、人均GDP等等,都是标志和考核一个地区发展和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但是,GDP在标志和考核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时,也存在许多的困惑和尴尬,对此笔者归类为
老花是一只憨态可掬的猫,刚到我家时还没有满月,捧在手里毛茸茸的一团,柔声细气地咪咪一叫,让人爱惜得心尖发颤。老花从小就出奇地安静,谁也没见过它追着线团儿跑,更甭提转着
一、人力资本核算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将由传统的农业工业经济向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转变。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使人们既重视物力资本也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中叶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阳明心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而且影响后世,波扬东瀛,直至当代还是海内外学术界研究探讨的一个热点。新
作为近代史上的一位文人、学者和思想家,龚自珍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然而,在他生存的那个时代,他的文学作品以及他敢于直面抨击时政的言论,在当时社会就入黑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