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科学家、文学家查里斯·帕希·斯诺(一九○五——一九八○)在演讲合集《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中,要使人们相信: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鸿沟,人类精神的分裂,业已成为西方社会深刻而广泛的疾患。
“两种文化”的划分可追溯到上世纪末的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和文德尔班。前者把自然科学看作是寻求齐一性、普遍规律性的,而把独特性赋予历史人文科学;后者则在事实与价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划上鸿沟。
耐人寻味的是,对于涉足“两种文化”领域的科学家兼文学家斯诺而言,令其触目惊心的并非仅仅是作为现象的“两种文化”的分裂。真正令他痛心疾首的,是这种分裂导致的恶果;不懂热力学第二定律或加速度确切含意的人文学者,与没有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科学家,相互间存有建立在缺乏理解或误解之上的敌意和反感,从而构成对于物质和精神文化向前发展的威胁。
“两种文化”的分裂,其中究竟存在着什么呢?
一
斯诺把“两种文化”分裂的原因,诉诸社会学的解释,即“对专业教育的狂热崇拜”和“使我们的社会模式僵化的倾向”(第24页)。因此,要弥补裂痕,重新整合人类文化,出路只有一条:“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第25页)
然而,历史上常常出现另一类现象:即使是在科学文化或人文文化内部,不同派别间也相互批判,或相互误解、互相怀有敌意和反感。斯诺本人也曾注意到科学与技术间的鸿沟(第39页),尽管在以后的演讲中放弃了这种主张(第81页)。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知识和文化就是在傲慢与偏见、批判与嬗变中发展着的。那么,偏见与主观性、批判与重构,是人类弱点的标志,还是人类本性不可免的规定?
对此的认识,斯诺尚没有提高到哲学的洞见。康德曾揭示出人类理性具有不断重构的爱好(《导论》第4页),从而把批判作为人类理性的本质之一。无论是不同文化还是同一文化的不同派别,都是通过相互对话和批判而发展的,对话与批判过程中的成见、误解,根本导源于人类本性无可逃避的“魔障”,即库恩所说的“范式”。“两种文化”的分裂,便是自然科学家和人文学者隶属“范式”不同的后果。
我们如果尚能对“两种文化”的划分作一假想的同意,却很难同意把斯诺称作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整体论者。他认为科学仍是人类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甚至认为,工业革命的先锋没有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产生,意味着现代西方文明在建构时期便包含着日后分裂的种子(第30页)。他要担当起揭示并弥合“两种文化”的使命;却又由于自然科学的“奇理玛斯”效应而更偏向于自然科学的“范式”,即企图以自然科学为粘合剂来完成使命。即使是在演讲集下篇《科学与政府》中,也能觉察到自然科学及自然科学家们的被过度信仰。本来,封闭政治的决策过程中出现的专断与排斥异己,可看作是政治与科学间或科学内部的“范式”不同所致。仅提出把具有预见力的作为一种力量的科学家吸收、组织到决策过程中来,仍不免实用的、唯科学的色彩。
被斯诺忽视的正是:从彻底的逻辑观点看,“范式”或“成见”不可根本消除,“两种文化”的裂痕难以完全愈合。
二
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表述着这一主题。观察渗透理论(汉森),“范式”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库恩);只有通过传统或成见与观察者、解释者的“视界融合”,才能产生对象或“文本”的意义(伽达默尔)。同时,由于“范式”的不相容和不可通约,根本翻译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蒯因),翻译即意味着“施暴”(福柯)。而不同“范式”间的对话或冲突,却能产生激发创造性的机会,从而使对话或冲突双方超越自身和对方,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罗蒂)。
从这里,我们很可以把长久分裂的批判精神与宽容精神并倡,张扬起人类理性的这两面光辉大旗。
批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否定任何“绝对真理”、“终极真理”,把“绝对”和“终极”视为远古的神话,从而倡导怀疑与创新,促成真理的发展。即使是批判所得,也绝不是一不可批判的终极。这同时意味着:批判精神与人类理性共存,是无限进行的不间断过程。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或成见的存在,由于“范式”的不相容和不可通约,没有任何先天理由或逻辑根据认为此“范式”优于彼“范式”,因此,面对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相对主义时代”(宾克莱语),必须倡导“宽容精神”,承认各个不同“范式”有其存在的一定合理性。
以为这种宽容精神悖逆于批判精神,实则是误解了批判,把批判看作是无情的摧毁、政治上的打击。事实上宽容与批判同是体现了人类理性的自由。伴随无限进行的批判过程的,无疑是种种“谬误”或“异端”;宽容即是要倡导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批判,即是要宽容“谬误”与“异端”。
“两种文化”的弥合,人类精神的重整,政治决策过程的民主化,根本上维系于多一点宽容精神,多一点理解态度,多一点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批判。
在批判与宽容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库恩语),惟其如此,才能使人类理性更好地面对现实、面对未来。
(《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英〕查里斯·帕希·斯诺著,陈恒六、刘兵译,“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六月第一版,1.60元)
“两种文化”的划分可追溯到上世纪末的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和文德尔班。前者把自然科学看作是寻求齐一性、普遍规律性的,而把独特性赋予历史人文科学;后者则在事实与价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划上鸿沟。
耐人寻味的是,对于涉足“两种文化”领域的科学家兼文学家斯诺而言,令其触目惊心的并非仅仅是作为现象的“两种文化”的分裂。真正令他痛心疾首的,是这种分裂导致的恶果;不懂热力学第二定律或加速度确切含意的人文学者,与没有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科学家,相互间存有建立在缺乏理解或误解之上的敌意和反感,从而构成对于物质和精神文化向前发展的威胁。
“两种文化”的分裂,其中究竟存在着什么呢?
一
斯诺把“两种文化”分裂的原因,诉诸社会学的解释,即“对专业教育的狂热崇拜”和“使我们的社会模式僵化的倾向”(第24页)。因此,要弥补裂痕,重新整合人类文化,出路只有一条:“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第25页)
然而,历史上常常出现另一类现象:即使是在科学文化或人文文化内部,不同派别间也相互批判,或相互误解、互相怀有敌意和反感。斯诺本人也曾注意到科学与技术间的鸿沟(第39页),尽管在以后的演讲中放弃了这种主张(第81页)。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知识和文化就是在傲慢与偏见、批判与嬗变中发展着的。那么,偏见与主观性、批判与重构,是人类弱点的标志,还是人类本性不可免的规定?
对此的认识,斯诺尚没有提高到哲学的洞见。康德曾揭示出人类理性具有不断重构的爱好(《导论》第4页),从而把批判作为人类理性的本质之一。无论是不同文化还是同一文化的不同派别,都是通过相互对话和批判而发展的,对话与批判过程中的成见、误解,根本导源于人类本性无可逃避的“魔障”,即库恩所说的“范式”。“两种文化”的分裂,便是自然科学家和人文学者隶属“范式”不同的后果。
我们如果尚能对“两种文化”的划分作一假想的同意,却很难同意把斯诺称作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整体论者。他认为科学仍是人类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甚至认为,工业革命的先锋没有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产生,意味着现代西方文明在建构时期便包含着日后分裂的种子(第30页)。他要担当起揭示并弥合“两种文化”的使命;却又由于自然科学的“奇理玛斯”效应而更偏向于自然科学的“范式”,即企图以自然科学为粘合剂来完成使命。即使是在演讲集下篇《科学与政府》中,也能觉察到自然科学及自然科学家们的被过度信仰。本来,封闭政治的决策过程中出现的专断与排斥异己,可看作是政治与科学间或科学内部的“范式”不同所致。仅提出把具有预见力的作为一种力量的科学家吸收、组织到决策过程中来,仍不免实用的、唯科学的色彩。
被斯诺忽视的正是:从彻底的逻辑观点看,“范式”或“成见”不可根本消除,“两种文化”的裂痕难以完全愈合。
二
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表述着这一主题。观察渗透理论(汉森),“范式”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库恩);只有通过传统或成见与观察者、解释者的“视界融合”,才能产生对象或“文本”的意义(伽达默尔)。同时,由于“范式”的不相容和不可通约,根本翻译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蒯因),翻译即意味着“施暴”(福柯)。而不同“范式”间的对话或冲突,却能产生激发创造性的机会,从而使对话或冲突双方超越自身和对方,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罗蒂)。
从这里,我们很可以把长久分裂的批判精神与宽容精神并倡,张扬起人类理性的这两面光辉大旗。
批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否定任何“绝对真理”、“终极真理”,把“绝对”和“终极”视为远古的神话,从而倡导怀疑与创新,促成真理的发展。即使是批判所得,也绝不是一不可批判的终极。这同时意味着:批判精神与人类理性共存,是无限进行的不间断过程。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或成见的存在,由于“范式”的不相容和不可通约,没有任何先天理由或逻辑根据认为此“范式”优于彼“范式”,因此,面对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相对主义时代”(宾克莱语),必须倡导“宽容精神”,承认各个不同“范式”有其存在的一定合理性。
以为这种宽容精神悖逆于批判精神,实则是误解了批判,把批判看作是无情的摧毁、政治上的打击。事实上宽容与批判同是体现了人类理性的自由。伴随无限进行的批判过程的,无疑是种种“谬误”或“异端”;宽容即是要倡导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批判,即是要宽容“谬误”与“异端”。
“两种文化”的弥合,人类精神的重整,政治决策过程的民主化,根本上维系于多一点宽容精神,多一点理解态度,多一点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批判。
在批判与宽容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库恩语),惟其如此,才能使人类理性更好地面对现实、面对未来。
(《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英〕查里斯·帕希·斯诺著,陈恒六、刘兵译,“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六月第一版,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