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花椒中含有的几丁质酶基因ZaCHIT1在植物病程中诱导相关蛋白表达,在植物对抗真菌病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将原核表达载体pMCSG19-ZaCHIT1转化到大肠杆菌BL 21(DE 3)菌株中,之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并从诱导温度、时长和IPTG浓度3个方面检测对ZaCHIT 1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以获得最优体系,最优体系为诱导温度37℃、IPTG浓度为1 mmol·L-1、诱导时长为14 h.进一步离心后分析各组分发现,ZaCHIT 1重组蛋白多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方法
【机 构】
:
贵州大学茶学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椒中含有的几丁质酶基因ZaCHIT1在植物病程中诱导相关蛋白表达,在植物对抗真菌病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将原核表达载体pMCSG19-ZaCHIT1转化到大肠杆菌BL 21(DE 3)菌株中,之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并从诱导温度、时长和IPTG浓度3个方面检测对ZaCHIT 1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以获得最优体系,最优体系为诱导温度37℃、IPTG浓度为1 mmol·L-1、诱导时长为14 h.进一步离心后分析各组分发现,ZaCHIT 1重组蛋白多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方法对ZaCHIT 1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发现在经过300 mmol·L-1咪唑洗脱液洗脱后的洗脱组分中的ZaCHIT 1重组蛋白表达浓度最大.经Western Blot鉴定发现,在77.51 kDa处有符合ZaCHIT 1重组蛋白大小的特异性条带出现.本研究将为后续研究ZaCHIT1基因在植物中的抗菌作用机制及结构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为挖掘血人参野生优质种质资源,以黔产不同种源血人参果实、种子为材料,测量其形态大小、千粒重、硬实率等性状,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种子的萌发特性及不同种源野生血人参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和萌发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血人参果实大小、种子大小、千粒重、硬实率差异极显著(p<0.01);D 10(普安县森林公园)种子的饱满度最好,D 9(六枝月亮河)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达到82%,D 11(盘州羊场乡鼓水田)种子的发芽率最低,仅为25%;发芽周期最长为27 d、最短为18 d,D 3(望谟大湾)种子的活力指数最好.相关性分
以贵州省威宁县7个当地主栽的苦荞品种(黔黑苦1号、黔苦2~7号)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苦荞品种对土壤中镉(Cd)、砷(As)、铅(Pb)、镍(Ni)、铜(Cu)、锌(Zn)等6种典型有害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苦荞受多种重金属污染情况,筛选重金属低积累的苦荞品种.结果表明,苦荞籽粒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因元素而异,总体表现出Cd>Zn>Cu>Ni>Pb>As的特征;7个苦荞品种籽粒严重受到Cd元素污染,单项污染指数(Pi)在2.19~3.8之间,污染等级均达高污染;苦荞产量主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对都匀毛尖茶的大叶种(长椭圆形叶片棕色茎,BS)和小叶种(椭圆形叶片绿色茎,GS)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可以明显区分开这两个茶树品种;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检测到7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包括4种黄酮醇类物质(杨梅素、二氢槲皮素、槲皮素和山奈酚)、2种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1种酚酸类物质咖啡酰奎尼酸.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7种代谢物主要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此外,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在GS品种中含量较高,而杨梅素、二氢槲皮素、槲皮素、山
黄花草木樨是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对被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通过样方调查和种子萌发实验,对黄花草木樨的生殖构件特性和种子休眠萌发特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其繁殖能力.结果表明,密度对黄花草木樨各生殖构件性状影响各不相同,单枝种子量、总种子量和百粒重与密度成反比,而分枝数在中密度下达到最大,高密度和低密度的株高和分枝数均比中密度下的小;在生殖构件性状相关性方面,总种子量与单枝种子量(r=0.946)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枝种子量(r=0.178)呈显著正相关;在萌发特性方面,冷藏对黄花草
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栖凤镇24份贵州山核桃种质为供试群体,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筛选出的5条ISSR引物对24份样品进行扩增.结果显示,5条引物共扩增出3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6个,多态性位点比率(PPB)为86.67%,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798,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4916,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344.根据UPGMA聚类分析结果,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12时,24份贵州山核桃种质可分为四个类群.结果表明,贵州山核桃遗传多样
对来自不同生态区224个谷子品种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7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1.20%~110.70%,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籽粒颜色、穗重、穗粒重、码粒数、单株草重、米色、穗型、茎秆粗度、籽粒形状、植株颜色、穗颈形状、穗码密度、穗粗、护颖颜色、刚毛长度、穗颈长度、穗长、刚毛颜色、花药颜色、倒二叶宽、抽穗期、千粒重、株高、伸长节节数、叶姿、倒二叶长.单株穗粒重与穗重、单株草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用Ward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发现,当欧式距离为19时,224个谷
以8种鸢尾属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自然持续控水,设置0 d(田间持水量的80%~85%)、7 d(田间持水量的70%~75%)、14 d(田间持水量的60%~65%)、21 d(田间持水量的40%~45%)和28 d(田间持水量的20%~25%)等5个干旱处理,基于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值对参试鸢尾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28 d时多数鸢尾的叶长、叶鲜重和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且叶鲜重下降显著.土壤干旱对鸢尾生长指标影响表现为:叶鲜重、叶长、叶干重;干旱胁迫下,不同抗旱指标所反映鸢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唯一尚未实现大面积利用杂种优势的粮食作物,推进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小麦杂种优势的表现、论述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就,并对杂交小麦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为探讨鸢尾属植物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特性,以20种鸢尾属植物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两组(冷层积0 d、冷层积60 d)8个温度处理(30℃、25℃、20℃、15℃、30℃/20℃、25℃/15℃、20℃/10℃、15℃/8℃)下的种子萌发时间进程、萌发率与校正的萌发速率指数.结果表明,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种间差异较大,在供试的20种鸢尾中,9个种的种子30 d内萌发率大于80%,种子非休眠.11个种的种子30 d内萌发率小于80%,种子休眠类型和休眠深浅程度不一.山鸢尾、金脉鸢尾、西南鸢尾和燕子花为生理
以18份高粱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株高、穗长、千粒重、穗粒重、生育期等5个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等3个品质性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8份高粱种质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方差分析表明,18份高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间差异达显著、极显著或者不显著水平.参试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应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筛选出综合表现较优的5个高粱种质依次为:KS 152-1、M-60826、5-46796、散穗红壳矮高粱、哲43恢.可以应用于高粱生产及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