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乙:专注与开拓

来源 :创意设计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olence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丁乙的工作室是上海艺术家工作室里最有感觉的。藏身于M50创意园区20号楼里,几次拜访,我都差点迷路。庭院朴素,说不上宽敞,但是有深度,最里面一间是画室。在那里,能看到完成的或是未完成的“十示”,那繁密的画面和劳作痕迹,一横一竖,如丁乙所愿,向人们屏蔽了图像和情绪,如果你不仔细去读,就难以看到一个艺术家的专注,和力量。这是一种向最深处挖掘的力量,看似那么简单的两划,在丁乙笔下生长了20多年,经历形式和材料的探索,虽然“十示”母题从未改变,但是创作却处在不断的反省和更新中。有人说丁乙一直没变,也有人说丁乙一直在变。然而不论外界看法怎样,他只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和秩序,有所创新,有所坚守。谈起求学经历和艺术往事,你会发现在艺术家的感性之外,他是一个方向感很明确的人。
  周一:在工艺美校学习的那段经历,对您后来的艺术发展有什么影响?有没有一些老师让您记忆深刻?
  丁乙:1980年,我高中毕业,当时恢复高考不久,能够考的学校非常有限,上海艺术类院校更是没有几所,也就是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上海美校,工艺美校这几所。工艺美校设计类有两个专业,装潢设计和造型设计,造型设计做产品,装潢设计则跟产品包装有关,当时觉得装潢跟绘画更近一点,所以选择了装潢设计专业。
  改革开放初期,设计教学方面的投入比较到位,学校资料室有不少国外设计类杂志和艺术画册,那时好像不管上什么课,都会有半天时间去图书馆查资料,这是了解国外艺术发展的唯一途径。
  那时工艺美校氛围轻松自由,因为建校时间比较久,所以积聚了一些人才,老师风格多样,无宗无派,没有所谓固定的方向和权威,不像别的艺术院校,有某个流派或者一拨一拨的学术力量。这种比较散的学术氛围我觉得是比较好的。上课学设计,下课后还是画自己的画。早晨做广播操之前去外冈写生,下午课后去周边农村画风景写生,那时候受印象派影响比较深,画得东西就向这方面靠近。晚上没有自修,但是大家都比较自觉,看书或者画画,十点熄灯之后,在帐篷里点盏灯一边听广播一边看书,那时候年轻人的状态挺有意思。
  老师里面,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余友涵。实际上他只教过我们一个单元的摄影课。但我有个高一届的朋友是他的学生,看我这么喜欢画画,就把我引荐给余老师。80年代西方现代艺术刚进来,对国内艺术家影响很大,大家零零散散地接触到各种流派,余老师那时候一会儿画画毕沙罗,一会儿画画塞尚,一会又画到毕加索,最后又回到塞尚,他对塞尚的研究很透彻,这方面我受到他的影响很大,从他那里我学到一种分析的、理性思辨的艺术视角,这点在中国的艺术教育中其实是欠缺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相对缺乏这一块东西。
  说起余老师,还有个小故事。因为多次把画拿给他看,经他指点后我进步挺快,所以他挺喜欢我这个学生。慢慢熟了之后,我就开口跟他借一本郁特里罗的画册,他说可以,但是只能借给你一个晚上,明天上课要还。拿到书的时候已经晚上7点多了,赶紧回寝室临摹,熄灯后到食堂继续临,通宵临了六七张画,早晨还给他——那时候劲头特别足。
  回想起来,工艺美校这段时期对我后来的艺术道路影响颇深,现在我自己做老师便很有体会,如果启蒙阶段没有很好的氛围或者没有很好老师的点拨,就是浪费时间。因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就是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你教给他的东西很可能就成为他一辈子的方向。
  周一:为什么会选择进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修国画?而不是油画?
  丁乙:工艺美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在玩具厂工作了3年,如果不考大学可能一辈子就在那儿工作,而我是一直想当艺术家的;从初中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那个时候并不知道艺术家意味着什么,大概就是那种每天都能画画的人吧!所以要去考美院,想法特简单。
  考大学之前,我已经画了好几年油画,也注意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东西,视野相对来说比较宽,对艺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判断,觉得没必要再回头去油画系接受基础训练。而国画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所以想用这个机会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终究是权宜之计,一知半解,大概只认真了两年,后来的两年又回到当代艺术。但是国画系的氛围很适合我,中国当代艺术的热潮波及到学院,学生跟老师之间的交往很轻松,老师比较开放,不会强迫你按照他的想法来做,我一般上课修专业,下课就画自己的油画,方向特明确。
  周一:您的绘画具有鲜明的形式特征,绵延而繁复,这样的形式在西方现代艺术中也有所表现,比如艾格尼丝• 马丁和多拉齐奥的绘画,您在看到他们的作品时,会不会惊讶于这种类似性?
  丁乙:实际上抽象艺术一直沿着两条线索来走,谈抽象艺术必然要谈的两个人,一个是康定斯基,一个是蒙德里安,在这两个框架下面,抽象艺术有所发展。对我来说,当时这样做,是对中国当时的艺术环境提出某种个人立场,我希望在当时激进的艺术氛围中保持冷静和独立,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秩序。这种线索是自我生成的,当然也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家的影响,比如塞尚,比如极简主义,但是出发点在中国,根植于当时当地,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类似,但我不认为本质上与他们有相同之处。
  周一:上海有一批画家,他们的作品在视觉上也是某种“积少成多”的方式,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这是一种地域文化现象吗?
  丁乙:有一定的地域文化原因。因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本身就具有地域性,比如北京、上海、四川等等。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在上海和北京这两地是完全不同的,北京聚集着比较多的外来的艺术家,多少有点运动的感觉,作品里有意识形态和政治的映射,但是上海不是政治中心,而且有很强的经济背景,跟西方的交流一直都很频繁,多元文化兼收并蓄,这滋养了上海的抽象艺术。上海的艺术家可能会更国际化地考虑问题,而不仅仅把目光放在本地;他们看待艺术的时候会更想超越自己的时代和处境,有某种形而上的追求。况且上海的艺术圈并不大,大家比较熟,互相之间有些影响也是必然的。
  周一:1993年,您参加了第4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能谈谈当时的情形吗?
  丁乙:1993年,我参加了四个展览,威尼斯双年展是其中之一。在1989年以后,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偏于沉寂,艺术家们静下心来回到工作室干活,92年的时候,国外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当时汉斯•凡•戴克研究中国当代艺术,收集了非常完整的资料,提供给柏林世界文化宫做展览,他们到中国来挑选艺术家的时候,找到了我和另外13个艺术家一起做了巡展,开幕式在1993年1月30号。同时,栗宪庭和张颂仁在香港文化中心做了“后89”的展览,93年1月31号开幕。5月份,第一届布里斯班亚太三年展开始,到了6月份,就是威尼斯双年展。这几个点都关注到中国当代艺术,我也都参加了。
  当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政府并没有介入其中,中国方面的策展人是栗宪庭,那时还没有中国馆,他们在以色列馆里做了一个“东方之路”的主题,我们参加了这个版块,徐冰和我共享一个展厅,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在意大利旅行两个月,威尼斯双年展在意大利人心目中有很高的位置,所以人家一听我们是来参加展览的,就非常热情,会邀请你去家里做客。
  周一:您的作品开始被市场关注的时候,有没有感到压力?
  丁乙:我的作品之前并没有什么市场,记得香港艺术中心的展览是先把我的作品买下来然后巡展的,一万美金,还是分期付款;这是第一次卖画,拿了这笔钱就去了威尼斯。
  压力和挑战,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始终存在,只要你还清醒。因为你面对的不只是市场,你要面对的是你的艺术和人生。你的一生将和艺术有关,它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所以一个艺术家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如何可持续发展,自我更新。另一个是,艺术市场从未像今天这样繁荣,强劲,它必然会影响到艺术家的独立创作。如何处理同画廊和收藏家之间的关系,你是去迎合他们还是去挑战他们的收藏,你主导自己的创作方向还是画廊控制你的方向,这个过程里面有太多细节,非常微妙,压力是肯定有的,只有清楚自己的初衷,才能把握好。
  
  
  二
  在绘画上,丁乙是个专注的人,而在绘画之外,他对于跨领域合作则非常积极。几年前,这可能叫做玩票,现在人们称之为“跨界”,这对一个艺术家的视野和能力无疑是一种挑战。正因为早年在工艺美校学习过设计,丁乙很好地驾驭了各种跨界创作,他为爱马仕设计丝巾《中国韵律》,还设计了浦东联洋的十字桥以及建筑作品“贺兰山房”等等。
  周一:为什么对跨界创作如此有兴趣?
  丁乙:80年代初在工艺美校积累的设计基础对我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一直对设计很有兴趣。但是我自己最想做的设计,是要和艺术紧密相关的,不仅仅是产品。比如说我设计的桥梁可以被使用,但某种意义上又是一件雕塑,它可以有多重维度的表达,这是我一直比较关注的线索。
  周一:您怎样看待时尚或者奢侈品?
  丁乙:当代艺术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跟民众发生如此紧密的联系。奢侈品如今也走进大众生活,尤其是在年轻人身上,对新事物的追求,对新的视觉层次的追求都异常积极。以往我们买个收音机会用很多年,但是现在人们可能“喜新厌旧”,因为新的东西太吸引人了。与时尚品牌合作,让我了解这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民众的审美需求。
  这是一个让我看到未来趋势的机会,所以我觉得艺术家与品牌的合作是时代的必然,因为尽管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但仍然需要艺术家天马行空的实验性思维,甚至非实用性的想法,来激活日常设计。
  周一:在与品牌的合作中,您怎样保持一个艺术家的自由度?
  丁乙:跟品牌的合作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与画廊合作,品牌有他自身的诉求和意图,而做为艺术家也有自己的艺术坚持,所以要考虑如何把这种诉求和坚持平衡起来。艺术家通过合作能在艺术上发展出什么?这很重要。与爱玛仕合作,我得到的好处就是这个品牌让我的艺术被更多普通人知道和接受,因为这款丝巾的市场销售十分出色,出乎爱玛仕的意料。虽然当年设计出来的时候,他们似乎并没有完全接受,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市场检验,这款丝巾可以说成了爱玛仕时尚设计的一个新线索,与他们以往的风格都不同。对于一个有70年丝巾历史的产业来说,我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冒险,是对大部分顾客以往品味的挑战。
  周一:做建筑设计对于画家来说,是一个挑战吗?
  丁乙:大多数情况下,艺术家是敢于想的那种人,但是对功能的考虑可能会欠缺。而我觉得自己对设计是能够理解的,在处理功能方面,也可以把握和掌控。跟爱玛仕合作的时候,我就注意去考虑丝巾在佩戴方面的功能性,在做桥梁或者建筑设计的时候,我对功能也做了很多研究和探讨。因为我做一个设计,并不是只为强调这是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而是想要更加了解这些领域,把自己的观念契合进去。做建筑的时候,我一方面要与建筑师合作,一方面要与结构工程师合作,他们从技术角度来考虑建造的可能性;经过互相讨论,拓宽了我对这个领域的了解。
  
  
  三
  在艺术家、设计师之外,丁乙还有一个身份——老师。在他看来,做一名老师是件朴素自然的事情,但绝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副业。作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院长、综合设计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他在艺术教育上坚持自己的理念;同时也很支持年轻艺术家的成长;前不久担任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文献展“心镜”的策展人,推出了27位年轻艺术家。
  周一:大学毕业之后,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丁乙:1990年,我从上大美院毕业,那时候的艺术毕业生,最好的去处是油画雕塑院,就相当于职业艺术家了,有自己的画室,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的。那一届5个人,其他4个都去了出版社做编辑,这在当时也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不过我那时候只想画画,不在乎工作的体面和虚荣,就很自然地回到工艺美校做老师,一呆就是16年。我一直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只要求有基本的生活来源,能保证创作的时间。这16年生活很简单,教学任务轻松,没有杂事干扰,是我艺术发展的真正时期。
  周一:您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立了综合设计系,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丁乙:国内设立这门课的只有我们学校和中国美术学院。在我这里,“综合设计”是一个开放性的理念,它强调艺术与设计的融合,探索设计的多种可能性。学生在这个学习阶段不仅要掌握设计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拓宽眼界,转变观念,希望他们在学校这个阶段就具备超前的意识和勇气。从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甚至包括装置艺术都在他们的实验范围内。通过一些实习项目、与国外联合教学以及邀请校外年轻设计师、艺术家合作办展等等教学过程,给学生们很多尝试的机会和自由,让他们自己来选择发展方向;老师则是一个引导和启发的角色,在关键时刻为他们理清思路。系里的课程很丰富,教师风格也很多元,为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从各个角度去理解设计,创造设计。
  周一:您认为目前中国艺术教育的问题在哪里?
  丁乙:就设计教学这块来说,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才老化。回想中国艺术教育的这20多年,我是深深地感到学院教育越来越脱离社会需求。当年工艺美校的学生设计拿到社会上反响都是很大的,因为那时候学生的设计思维已经走在社会的前面了。但是现在面对国际艺术的大视野,学院教育仍然很局限,尽管引进了不少有海外教育背景的艺术家,但是教育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一些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的领导手中,问题很难得到根本解决。
  周一:作为策展人,您怎样去判断一个年轻艺术家是否有潜力?
  丁乙:没有也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能用自己个人的经验去判断他们。当代艺术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具有综合性,所以对年轻艺术家的评价标准是流动的、灵活的。现在一些年轻人都有跨界趋势,想法很活,既有主线,也有宽度。看一个艺术家有没有实力,基本是去看他们创作的线索是否明确,是否有自己的主张。难度在于年轻人的创作历史短,变数大。这要求我们给它们一个适当的空间和发展时期。现在资讯发展速度太快,不像从前,人们还能有一个稳定的心态,能够给自己冷静的时间。现在的一些艺术机构挖掘年轻艺术家就像挖煤矿一样,能挖多少是多少,而不去考虑可持续性发展,也没有耐心去等待和培养年轻人的成长。就像一些70后艺术家被画廊过于期待,价格高得离谱,就长远来说,并没有好处,现在80后这一代又出来了,我希望他们能够避免上一代人的盲目,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这次MOCA的文献展,我看到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就是这27个年轻人,他们的方向非常多元,每个人都有比较独立的立场,距离拉得很大,这样对话才能展开。
  
  
  丁乙
  1962 生于中国上海
  2001 获德国沃普斯威的艺术基金会工作奖学金
  1990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1983 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
  
  个展:
  2008 十示 1989-2007-丁乙个展, 博洛尼亚当代美术馆,博洛尼亚,意大利
  2007 丁乙,KARSTEN GREVE画廊, 巴黎, 法国
  2006 经纬线-丁乙十年回顾展(1996-2006), 香格纳H空间,上海
  2005 丁乙-十示, IKON 美术馆, 伯明翰, 英国
  2004 十示-丁乙作品展, 中国现代艺术文件仓库, 北京
  小作品, 香格纳画廊,上海
  2003 丁乙十示系列, URS MEILE 画廊,瑞士,卢采恩
  2002 丁乙十示系列, WALDBURGER 画廊, 德国, 柏林
  2000 丁乙-成品布上荧光, 中国现代艺术文件仓库,中国,北京
  1998 十示89-98丁乙作品展, 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 中国
  1997 1997丁乙作品展, 上海美术馆
  1996 15-红色, 香格纳画廊,上海
  1995 丁乙纸本展, 西西里岛科米索Galleria-digli Archi 画廊, 意大利
  1994 丁乙抽象艺术展, 上海美术馆, 中国
  丁乙纸本作品, 广州美术学院, 中国
  
  主要群展:
  2008 爱马仕“锦绣梦想”丝巾展-A Hermès Exhibition, 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
  1997 中国抽象艺术二人展,维也纳Ursula Krinzing画廊,奥地利 1996
  中国!波恩现代艺术博物馆,德国 1995
  中国新艺术1990—1994,温哥华市美术馆,加拿大;芝加哥,艺术中心,美国 1993
  中国前卫艺术展,柏林世界文化宫,海德舍尔姆美术馆,德国;鹿特丹美术馆
  荷兰 45届威尼斯双年民展,威尼斯,意大利 1991—1992
   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中国,上海
  
  
  图片提供 丁乙工作室
其他文献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中的书面表达训练,可以通过注重写背做铺垫、区分文体限时练两个步骤完成。首先强化书写、背诵,再通过加工语料、规范文体、课上限时写等精细化训练,同时注
在英语戏剧课程中,学生欣赏英语语言魅力,感受国外历史和文化氛围,发展深度思维和广度思维,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际能力。英语戏剧校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解读和分析剧本,
新常态概念提出后,被渗透在各个领域中,而教育新常态的产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更多要求。中学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应用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决策者,其
介绍了Poerbuilder的Internet工具的主要部件,并论述建立大化以装置实时综合数据网络管理系统应用的方法。
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主要是通过氧完成的。氧的生物功能包括通过氧化有机营养物质向细胞内提供能量,参与某些氧化性代谢和生物合成等,其基本反应相当于有机物的完全氧化:C,H+O2→CO2+H2OC,H被氧化
论述一种新型的CAN总线PC控制卡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该控制卡基于PCI总线,具有独立于PC自主运行的功能.解决了因PC死机而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有效地提高了PC控制卡的可靠性
共享情绪是指社会公众在遭遇和应对公共事件时,所产生的同质性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及其转换的加工过程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情绪感染的循环增效、人际情绪分享的相互参照以
介绍了富士新型的NB1-U型PLC及显示设定单元NN8F-DS2在帘子布记丝卷自动切换控制过程中的应用。该实例使用PLC进行多参数指定及显著控制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介绍在TDC3000系统中用CAPM编程实现色变仪与DCS通讯的方法、原理及实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