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由于推免制度取消了留校限额、研究生选拔制度问题、研究生生源结构失调等因素,造成了部分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下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研究生招生战略定位于多元化与特色化相结合,同时要通过加强招生宣传,不断调整选拔模式,加强研究生生源的校际交流,定期开展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等对策来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
[关键词] 研究生生源;质量;推免制度;校际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1-0027-03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研究生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途径,对实现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增长迅速,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与以往相比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变化趋势使研究生培养的重心由规模发展向提高培养质量转变。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研究态度是评价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优质的研究生生源要求学生具有学术研究潜力,对所报考专业学习兴趣浓厚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具有积极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科研态度。研究生生源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环节,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全局。生源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前提。本文首先分析目前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一些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建议。
一 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留校限额取消后的推免制度对非一流院校产生冲击
推免是指“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完善多元录取机制、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推免制度的核心就是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推免生是各个高校严格选拔出来的佼佼者,本科阶段表现优异,专业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优秀创新人才培养的潜质。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发文,推免名额不再设置留校限额,高校不得自行设置留校限额或是学位类型名额。由此,2015年推免生的流向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留校限额的取消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一流院校的学生继续选择一流院校,而非一流院校的学生则更多地流向一流院校,这种逆向流动增加了非一流院校的招生难度和生源质量提升的难度,对非一流高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非一流院校经过本科四年培养了优质的研究生生源,在向外输出优秀推免生的同时,也对本校的研究生生源质量造成了冲击。
(二)研究生初试和复试选拔制度有待改进
考生通过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经过复试等环节参与研究生选拔。其中,入学考试即初试成绩是选拔的主要标准,初试在是否录取研究生的最终成绩中占了较高的比重。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初試科目不能很好地反映考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科研水平,对知识记忆能力的考核占了较大比重,而对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核不足,因此导致初试达不到对考生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创新意识的考核效果。部分考生完全是为了考研而考研,对除考研科目以外的其他所有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一概不重视。如有的考生在初试中名列前茅,但是在复试环节暴露出专业知识的匮乏。部分跨专业考生虽然能够顺利甚至高分通过专业课的考试,但在入学后跟随老师做科研的过程中,却会暴露出由于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和专业素养不足所等带来的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整体的科研素质水平。因此初试的考核需要进一步强调各个高校对优质研究生生源选拔的目的和要求,以有效实现初试对优质研究生生源的选拔功能。而复试在部分高校则成为过场,特别是在一些生源相对不足的专业,为了满足招生数量,招生部门并没有抱着招收优质研究生的宗旨设置复试环节,复试内容没有难度,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研究态度,必然导致录取的研究生良莠不齐。
(三)研究生生源结构失调
从2009年开始,我国开始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扩招,以应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技能缺乏且学术研究能力一般的现状。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面向就业的应用型硕士,而学术型硕士则侧重于培养面向科研希望继续深造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在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开始实行的头几年,社会大众普遍不理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政策,觉得专业型硕士比学术型硕士档次低,不愿意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致头几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大部分靠调剂,生源结构失调。随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全面实行和改革,更多的人认识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是面向社会需求、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就业竞争力更强,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生们的青睐,而学术型硕士的生源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生源结构再次失调。
(四)研究生生源质量的评价体系不够合理
研究生生源质量的评价结果直接影响着高校研究生招生政策,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体系对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有重要作用。现有的评价指标主要以反映研究生生源的构成信息为主,如报考、录取人数,初始、复试成绩,生源分布等。这些指标可操作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宏观角度评价高校研究生生源的基本情况,因此为很多高校所采纳。但是研究生生源质量的评价不仅仅包括反映生源构成的指标,生源素质指标在评价研究生生源质量时也是极其重要的。由于生源素质指标的缺失或是不足,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生源的总体质量,失去了评价的价值和意义,也导致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而高校却不知道。再者,研究生生源质量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各高校在构建研究生生源质量的评价体系时,应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但是目前各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忽视了学科、专业的针对性,导致评价的结果不能体现某些专业的生源质量。
二 对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建议 (一)多元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战略定位
非“985工程”大学与“985工程”大学相比,在办学资源和学术声誉上存在一定的劣势,必须独辟蹊径,走多元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之路,以特色鲜明的多元化培养作为研究生招生的战略目标。在研究生招生的过程中,将特色化融入多元化的招生目标中。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是指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计划既包括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也包括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校应结合实际、准确定位,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不同专业差异化的学位研究生。同时,高校应结合办学历史、学校特点、地方经济发展等因素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使特色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将特色学科与生源质量紧密结合,着眼于未来,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打好基础,使研究生培养工作具备发展潜力和前景,形成良性循环。在学校名气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打造特色优势,吸引高质量的学生。杜绝“多而不强”“以全盖专”的学科建设思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研究生专业招生进行动态调整,依托特色学科,大力发展学科交叉,以吸引一流大学的优质生源,巩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全国领先地位,同时拉动其他相对弱势学科的迅速发展。
(二)加强招生宣传,稳定生源质量
要优化招生政策,构建一个招生宣传网络,增加宣传主体,让学生和本校的教职工对学校招生的政策制度和培养理念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媒介进行积极宣传,突出本校研究生教育特色优势的宣传,以可持续的优质教育吸引学生。也可以通过考研咨询会等形式对本校学生进行面对面介绍和指导。由于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对未来的前景还不是很明确,因此,招生宣传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大三大四的学生群体。特别是要充分了解本校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的读研意愿。可以动员各个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院领导了解学生对研究生专业和学科的意向、目前存在的困难、希望得到的科研和经济资助等,通过对学生情况的深入了解,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有效针对性强的政策,并根据情况不断优化招生宣传政策。对外校学生,则可以通过举办学生夏令营等形式宣传学校的招生政策。在招生宣传中,打造并突出特色优势专业,丰富的奖助学金激励政策等方法固然可以吸引优质生源,但使学生看到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发展空间,对自己的未来成长和成功机会充满信心也非常重要,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招到优质的研究生生源。
(三)选拔模式与时俱进
优质的研究生生源要求学生具备探索的科研精神,具有创新人才培养的潜质。在研究生选拔过程中,选拔模式也应该具有创新性,做到与时俱进。首先,在初试环节,就应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以及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侧重点以选拔创新性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为出发点,紧扣前沿,精心设置入学考试的自命题考试科目,使其符合选拔高质量优秀生源的需要。应尽可能系统地考核学生对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应用能力,保证其在研究生阶段在进行相关研究与创新时能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其次,在复试环节,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多角度全面、灵活、科学地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挑选有经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复试的专家,对考生进行更精确地筛选,使复试能够真正发现并录用有潜质、有能力、可塑性强的优质生源,使公开招考从数量向质量转变。详细采集、整理、归纳、分析招生过程中的信息和数据,实时把握生源结构和潜力指标,明确优秀生源的标准,对复试内容、复试结构进行系统科学设置,优化复试的方法和技术,根据最新数据对招生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变化。如可构建研究生生源素质层级,尤其是对内驱力、个性品质、自我认知、态度等属于“冰山以下部分”的鉴别性素质的界定,将行为考察作为复试中面试部分的核心。突出复试阶段对考生培养潜质、综合素养的选拔理念。
(四)加强研究生生源的校际交流
可以通过建立校际的合作互推组织来推动研究生生源的交流,形成常态化的互动机制,通过各种形式的研究生生源的校际交流来提高各个高校的招生生源质量,减少人才培养的“近亲繁殖”,改善生源结构。如目前国内的“高水平大学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10所高校组成)、“卓越研究生生源合作协议”(18所高校组成)就是高水平大学在研究生选拔机制创新上的探索。更多的高校应该加入或是组成新的联盟,来形成推免生生源互推的多边性合作组织,而不是局限于双边合作机制,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共赢。合作联盟组织的互推机制及规章制度可以由加盟高校共同协商制定。研究生生源交流合作包括互推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统考生以及调剂生。如推免生可以单列专项计划在联盟高校之间定向定额互推;统考生可以采取统考之前进行综合考核优先录取,鼓励本校学生报考合作高校的重点、优势特色学科;调剂生则可以借助合作高校之间建立的生源信息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快速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即时共享,给予合作高校学生优先调剂资格。高校的领导层和相关部门应对研究生生源校际交流予以充分的重视,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如让确定推免资格的本科生教务部门和复试、录取推免生的研究生招生部门能积极沟通协调,以保证推免生的互推工作能顺利开展。
(五)定期开展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
结合高校自身的特色,构建科学、有效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体系,形成调控反馈机制和招生目标机制。通过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定期对现有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进行内部的诊断性评估,发现实际生源与目标生源的差距,加强学校对自身研究生生源质量情况的了解,不断改进招生政策,从而选拔出符合要求的优质生源。生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关键是指标的选取,既要考虑指标的多元性、全面性,也要考虑指标的可获得性和操作性,避免由于指标体系的过于繁杂增加获取数据的工作量和难度。指标的构成既要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如生源构成指标,也要包括定性评价指标,如生源素质指标,使评价工作更为客观、系统。从不同层面设置评价指标并赋权,构建反映学校特色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恰当、实用的评价方法对研究生生源質量做出合理的评价并形成反馈机制,对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立文,陈书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
[2]周文辉,李明磊.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3(3).
[3]陈伟,石宝峰,马红玉,徐家鹏,赵敏娟.现行推免制度对西北地区高校研究生生源与学科发展的影响——基于西北某省的数据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5).
[4]何其迅,吴均,李秋萍,吴萍.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研究[J].医学教育管理,2016(6).
[5]曾军丽,刘渝琳,李志.研究生优秀生源选拔中的面试技术优化问题探讨[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
(责任编辑:王义祥)
[关键词] 研究生生源;质量;推免制度;校际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1-0027-03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研究生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途径,对实现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增长迅速,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与以往相比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变化趋势使研究生培养的重心由规模发展向提高培养质量转变。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研究态度是评价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优质的研究生生源要求学生具有学术研究潜力,对所报考专业学习兴趣浓厚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具有积极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科研态度。研究生生源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环节,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全局。生源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前提。本文首先分析目前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一些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建议。
一 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留校限额取消后的推免制度对非一流院校产生冲击
推免是指“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完善多元录取机制、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推免制度的核心就是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推免生是各个高校严格选拔出来的佼佼者,本科阶段表现优异,专业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优秀创新人才培养的潜质。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发文,推免名额不再设置留校限额,高校不得自行设置留校限额或是学位类型名额。由此,2015年推免生的流向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留校限额的取消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一流院校的学生继续选择一流院校,而非一流院校的学生则更多地流向一流院校,这种逆向流动增加了非一流院校的招生难度和生源质量提升的难度,对非一流高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非一流院校经过本科四年培养了优质的研究生生源,在向外输出优秀推免生的同时,也对本校的研究生生源质量造成了冲击。
(二)研究生初试和复试选拔制度有待改进
考生通过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经过复试等环节参与研究生选拔。其中,入学考试即初试成绩是选拔的主要标准,初试在是否录取研究生的最终成绩中占了较高的比重。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初試科目不能很好地反映考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科研水平,对知识记忆能力的考核占了较大比重,而对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核不足,因此导致初试达不到对考生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创新意识的考核效果。部分考生完全是为了考研而考研,对除考研科目以外的其他所有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一概不重视。如有的考生在初试中名列前茅,但是在复试环节暴露出专业知识的匮乏。部分跨专业考生虽然能够顺利甚至高分通过专业课的考试,但在入学后跟随老师做科研的过程中,却会暴露出由于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和专业素养不足所等带来的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整体的科研素质水平。因此初试的考核需要进一步强调各个高校对优质研究生生源选拔的目的和要求,以有效实现初试对优质研究生生源的选拔功能。而复试在部分高校则成为过场,特别是在一些生源相对不足的专业,为了满足招生数量,招生部门并没有抱着招收优质研究生的宗旨设置复试环节,复试内容没有难度,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研究态度,必然导致录取的研究生良莠不齐。
(三)研究生生源结构失调
从2009年开始,我国开始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扩招,以应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技能缺乏且学术研究能力一般的现状。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面向就业的应用型硕士,而学术型硕士则侧重于培养面向科研希望继续深造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在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开始实行的头几年,社会大众普遍不理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政策,觉得专业型硕士比学术型硕士档次低,不愿意报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致头几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大部分靠调剂,生源结构失调。随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全面实行和改革,更多的人认识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是面向社会需求、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就业竞争力更强,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生们的青睐,而学术型硕士的生源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生源结构再次失调。
(四)研究生生源质量的评价体系不够合理
研究生生源质量的评价结果直接影响着高校研究生招生政策,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体系对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有重要作用。现有的评价指标主要以反映研究生生源的构成信息为主,如报考、录取人数,初始、复试成绩,生源分布等。这些指标可操作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宏观角度评价高校研究生生源的基本情况,因此为很多高校所采纳。但是研究生生源质量的评价不仅仅包括反映生源构成的指标,生源素质指标在评价研究生生源质量时也是极其重要的。由于生源素质指标的缺失或是不足,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生源的总体质量,失去了评价的价值和意义,也导致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而高校却不知道。再者,研究生生源质量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各高校在构建研究生生源质量的评价体系时,应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但是目前各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忽视了学科、专业的针对性,导致评价的结果不能体现某些专业的生源质量。
二 对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建议 (一)多元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战略定位
非“985工程”大学与“985工程”大学相比,在办学资源和学术声誉上存在一定的劣势,必须独辟蹊径,走多元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之路,以特色鲜明的多元化培养作为研究生招生的战略目标。在研究生招生的过程中,将特色化融入多元化的招生目标中。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是指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计划既包括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也包括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校应结合实际、准确定位,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不同专业差异化的学位研究生。同时,高校应结合办学历史、学校特点、地方经济发展等因素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使特色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将特色学科与生源质量紧密结合,着眼于未来,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打好基础,使研究生培养工作具备发展潜力和前景,形成良性循环。在学校名气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打造特色优势,吸引高质量的学生。杜绝“多而不强”“以全盖专”的学科建设思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研究生专业招生进行动态调整,依托特色学科,大力发展学科交叉,以吸引一流大学的优质生源,巩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全国领先地位,同时拉动其他相对弱势学科的迅速发展。
(二)加强招生宣传,稳定生源质量
要优化招生政策,构建一个招生宣传网络,增加宣传主体,让学生和本校的教职工对学校招生的政策制度和培养理念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媒介进行积极宣传,突出本校研究生教育特色优势的宣传,以可持续的优质教育吸引学生。也可以通过考研咨询会等形式对本校学生进行面对面介绍和指导。由于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对未来的前景还不是很明确,因此,招生宣传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大三大四的学生群体。特别是要充分了解本校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的读研意愿。可以动员各个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院领导了解学生对研究生专业和学科的意向、目前存在的困难、希望得到的科研和经济资助等,通过对学生情况的深入了解,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有效针对性强的政策,并根据情况不断优化招生宣传政策。对外校学生,则可以通过举办学生夏令营等形式宣传学校的招生政策。在招生宣传中,打造并突出特色优势专业,丰富的奖助学金激励政策等方法固然可以吸引优质生源,但使学生看到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发展空间,对自己的未来成长和成功机会充满信心也非常重要,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招到优质的研究生生源。
(三)选拔模式与时俱进
优质的研究生生源要求学生具备探索的科研精神,具有创新人才培养的潜质。在研究生选拔过程中,选拔模式也应该具有创新性,做到与时俱进。首先,在初试环节,就应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以及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侧重点以选拔创新性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为出发点,紧扣前沿,精心设置入学考试的自命题考试科目,使其符合选拔高质量优秀生源的需要。应尽可能系统地考核学生对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应用能力,保证其在研究生阶段在进行相关研究与创新时能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其次,在复试环节,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多角度全面、灵活、科学地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挑选有经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复试的专家,对考生进行更精确地筛选,使复试能够真正发现并录用有潜质、有能力、可塑性强的优质生源,使公开招考从数量向质量转变。详细采集、整理、归纳、分析招生过程中的信息和数据,实时把握生源结构和潜力指标,明确优秀生源的标准,对复试内容、复试结构进行系统科学设置,优化复试的方法和技术,根据最新数据对招生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变化。如可构建研究生生源素质层级,尤其是对内驱力、个性品质、自我认知、态度等属于“冰山以下部分”的鉴别性素质的界定,将行为考察作为复试中面试部分的核心。突出复试阶段对考生培养潜质、综合素养的选拔理念。
(四)加强研究生生源的校际交流
可以通过建立校际的合作互推组织来推动研究生生源的交流,形成常态化的互动机制,通过各种形式的研究生生源的校际交流来提高各个高校的招生生源质量,减少人才培养的“近亲繁殖”,改善生源结构。如目前国内的“高水平大学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10所高校组成)、“卓越研究生生源合作协议”(18所高校组成)就是高水平大学在研究生选拔机制创新上的探索。更多的高校应该加入或是组成新的联盟,来形成推免生生源互推的多边性合作组织,而不是局限于双边合作机制,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共赢。合作联盟组织的互推机制及规章制度可以由加盟高校共同协商制定。研究生生源交流合作包括互推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统考生以及调剂生。如推免生可以单列专项计划在联盟高校之间定向定额互推;统考生可以采取统考之前进行综合考核优先录取,鼓励本校学生报考合作高校的重点、优势特色学科;调剂生则可以借助合作高校之间建立的生源信息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快速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即时共享,给予合作高校学生优先调剂资格。高校的领导层和相关部门应对研究生生源校际交流予以充分的重视,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如让确定推免资格的本科生教务部门和复试、录取推免生的研究生招生部门能积极沟通协调,以保证推免生的互推工作能顺利开展。
(五)定期开展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
结合高校自身的特色,构建科学、有效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体系,形成调控反馈机制和招生目标机制。通过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定期对现有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进行内部的诊断性评估,发现实际生源与目标生源的差距,加强学校对自身研究生生源质量情况的了解,不断改进招生政策,从而选拔出符合要求的优质生源。生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关键是指标的选取,既要考虑指标的多元性、全面性,也要考虑指标的可获得性和操作性,避免由于指标体系的过于繁杂增加获取数据的工作量和难度。指标的构成既要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如生源构成指标,也要包括定性评价指标,如生源素质指标,使评价工作更为客观、系统。从不同层面设置评价指标并赋权,构建反映学校特色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恰当、实用的评价方法对研究生生源質量做出合理的评价并形成反馈机制,对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立文,陈书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1(10).
[2]周文辉,李明磊.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3(3).
[3]陈伟,石宝峰,马红玉,徐家鹏,赵敏娟.现行推免制度对西北地区高校研究生生源与学科发展的影响——基于西北某省的数据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5).
[4]何其迅,吴均,李秋萍,吴萍.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研究[J].医学教育管理,2016(6).
[5]曾军丽,刘渝琳,李志.研究生优秀生源选拔中的面试技术优化问题探讨[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