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就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可靠,明确财产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本文就对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此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 审计 责任
1.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的问题
1.1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一是审计工作独立性差。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内部审计组织形式是独立性的基本保障。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在国家干预和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很不规范,多数基层单位尚未建立独立机构,有的挂靠在其他部门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法保证内部审计业务工作的自主性和权威性,也无法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二是审计力量薄弱。由于基层的内审工作起步晚,多数基层单位,没有专职内审人员,内审工作多由纪委或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兼职承担。而当前基层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往往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急、业务量大,导致审计工作不细、取证不到位,程序不完善,致使审计中发生漏审或审的不深不透等现象,造成审计结果不完整,评价依据不充分。“为完成任务而审计”的应付思想比较突出,增加了审计风险。
1.2相关法律法规不建全,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审计的需要,我国加快了相关审计法律法规的制定,但是现行的审计法律、法规与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很多已不相适应,审计法律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审计工作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的事实。必要的审计法律法规没有跟上,制约了审计机关工作的开展,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比如经济责任审计至今还没有相关的专门立法,主要依据的仅仅是新《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两个《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具体可操作性差;再如审计机关发现经济案件线索,在调查取证时,由于没有法律明确保证其在执法、取证中必要的强制措施,对不履行提供有关情况、甚至阻挠审计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缺乏相应的强制措施,限制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常常错过取证的最佳时机。
1.3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与要求存在差异性。当前,由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同时大多数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老化,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偏低,缺乏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工作中仍沿袭传统的审计方法,“就账论账”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缺少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过程和实施结果、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等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缺少对领导干部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以及管理控制的能力及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二是由于缺乏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缺少召开座谈会、设意见箱等相应的制度,信息渠道闭塞,对深入揭露领导干部违反廉政规定的问题很难有所突破。三是审计人员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不能够针对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没有能够抓住重点,起到惩一儆百的效果,更没能跳出审计看审计,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服务作用。
2. 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分析
2.1分类选择审计时机。依照规定,经济责任审计要坚持先审计后离任,其精神实质就是为了使审计与任用干部统一起来,让审计更好地为任用干部提供依据、搞好服务。根据现实情况,应在把握法规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坚持客观灵活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分类选择审计时机。凡拟提拔或拟调往重要领导岗位的领导干部,应坚持“先审后离”,增加干部的责任感,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审出了问题,也能及时下结论和处理,避免给社会上造成“走过场”的感觉,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使用的重大失误,提高组织威信。离岗、离职、退休或免职又不再安排新的领导岗位的,因其社会影响不大,为了使干部所在的原单位能尽快地开展正常工作,视情况可以采取“先离后审”。
2.2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审计人员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经济责任审计指望通过增加审计编制来解决审计人员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这个矛盾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來解决这一矛盾。一是将审计关口前移,强化审计前调查。采取询问、观察、填写调查表等方法,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并抽查部分业务进行测试,检查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遵循性,从而发现控制的薄弱环节,也就是存在问题可能性较大的地方,作为实施审计的重点所在。通过调查领导干部个人经济状况,了解包括家庭房产情况,拥有车辆、计算机等重要物品情况,个人收入情况等,通过对比分析,判断领导干部个人遵守廉政纪律情况;二是将计算机辅助审计实施系统运用到经济责任审计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凡有电子数据的单位,都要使用《金审工程》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进行审计,对每个会计科目按照“摘要”或“金额”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找出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延伸检查原始凭证,从而减少工作量,避免大量的重复劳动。
2.3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一是要加强审计机构建设,强化审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济等方面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审计工作应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并对本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和报告工作,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有效和权威性。二是要加强审计力量建设。要选派那些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内审队伍,并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更新专业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为积极稳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4要特别重视提高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审计队伍建设和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审计署提出的“人、法、技”工程把“人”排在第一位充分说明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涉及的范围、内容不断扩张,使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要求审计人员除具备应有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审计专业知识外,还应熟悉政策法规,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并且还要有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既需要审计人员自身不停地充电,也需要审计机关的培训。因此,审计机关安排审计项目要留有余地,要让想学习、肯思考的审计人员有一定的时间学习思考;要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让肯钻研、有成果的审计人员脱颖而出,看得到希望。
结束语
总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利于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益,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
(作者单位: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二分公司)
【关键词】经济 审计 责任
1.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的问题
1.1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一是审计工作独立性差。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内部审计组织形式是独立性的基本保障。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在国家干预和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很不规范,多数基层单位尚未建立独立机构,有的挂靠在其他部门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法保证内部审计业务工作的自主性和权威性,也无法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二是审计力量薄弱。由于基层的内审工作起步晚,多数基层单位,没有专职内审人员,内审工作多由纪委或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兼职承担。而当前基层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往往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急、业务量大,导致审计工作不细、取证不到位,程序不完善,致使审计中发生漏审或审的不深不透等现象,造成审计结果不完整,评价依据不充分。“为完成任务而审计”的应付思想比较突出,增加了审计风险。
1.2相关法律法规不建全,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审计的需要,我国加快了相关审计法律法规的制定,但是现行的审计法律、法规与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很多已不相适应,审计法律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审计工作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的事实。必要的审计法律法规没有跟上,制约了审计机关工作的开展,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比如经济责任审计至今还没有相关的专门立法,主要依据的仅仅是新《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两个《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具体可操作性差;再如审计机关发现经济案件线索,在调查取证时,由于没有法律明确保证其在执法、取证中必要的强制措施,对不履行提供有关情况、甚至阻挠审计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缺乏相应的强制措施,限制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常常错过取证的最佳时机。
1.3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与要求存在差异性。当前,由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没有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同时大多数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老化,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偏低,缺乏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工作中仍沿袭传统的审计方法,“就账论账”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缺少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过程和实施结果、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等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缺少对领导干部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以及管理控制的能力及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二是由于缺乏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缺少召开座谈会、设意见箱等相应的制度,信息渠道闭塞,对深入揭露领导干部违反廉政规定的问题很难有所突破。三是审计人员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不能够针对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没有能够抓住重点,起到惩一儆百的效果,更没能跳出审计看审计,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服务作用。
2. 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分析
2.1分类选择审计时机。依照规定,经济责任审计要坚持先审计后离任,其精神实质就是为了使审计与任用干部统一起来,让审计更好地为任用干部提供依据、搞好服务。根据现实情况,应在把握法规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坚持客观灵活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分类选择审计时机。凡拟提拔或拟调往重要领导岗位的领导干部,应坚持“先审后离”,增加干部的责任感,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审出了问题,也能及时下结论和处理,避免给社会上造成“走过场”的感觉,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使用的重大失误,提高组织威信。离岗、离职、退休或免职又不再安排新的领导岗位的,因其社会影响不大,为了使干部所在的原单位能尽快地开展正常工作,视情况可以采取“先离后审”。
2.2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审计人员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经济责任审计指望通过增加审计编制来解决审计人员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这个矛盾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來解决这一矛盾。一是将审计关口前移,强化审计前调查。采取询问、观察、填写调查表等方法,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并抽查部分业务进行测试,检查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遵循性,从而发现控制的薄弱环节,也就是存在问题可能性较大的地方,作为实施审计的重点所在。通过调查领导干部个人经济状况,了解包括家庭房产情况,拥有车辆、计算机等重要物品情况,个人收入情况等,通过对比分析,判断领导干部个人遵守廉政纪律情况;二是将计算机辅助审计实施系统运用到经济责任审计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凡有电子数据的单位,都要使用《金审工程》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进行审计,对每个会计科目按照“摘要”或“金额”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找出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延伸检查原始凭证,从而减少工作量,避免大量的重复劳动。
2.3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一是要加强审计机构建设,强化审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济等方面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审计工作应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并对本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和报告工作,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有效和权威性。二是要加强审计力量建设。要选派那些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内审队伍,并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更新专业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为积极稳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4要特别重视提高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审计队伍建设和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审计署提出的“人、法、技”工程把“人”排在第一位充分说明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涉及的范围、内容不断扩张,使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要求审计人员除具备应有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审计专业知识外,还应熟悉政策法规,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并且还要有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既需要审计人员自身不停地充电,也需要审计机关的培训。因此,审计机关安排审计项目要留有余地,要让想学习、肯思考的审计人员有一定的时间学习思考;要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让肯钻研、有成果的审计人员脱颖而出,看得到希望。
结束语
总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利于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有利于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益,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
(作者单位: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