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厉莉当选十八大代表,她说:“这是组织多年培养的结果,这是各界群众关心支持的结果,这是党和人民给予我的莫大荣耀和鼓励,与此同时,我更感受到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在代表履职中,我会不断倡导‘爱心与良心相生相成,公益与公正相得益彰’的职业理念。”
“最美女法官”厉莉是北京房山区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助理,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法官、首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她的美,是感动无数国人的美丽,她在素昧平生的上海女孩患上白血病、生命垂危之时,用自己的骨髓为女孩点亮生命之光。在成为一位光荣的十八大代表后,厉莉说,她不仅仅是一名法官,还是一个道德力量的传播者。
“爱审判,爱思考,爱苏有朋,爱流浪猫,爱臭美,爱动批,更爱快乐的去做公益。我很渺小,但很充实;快乐体验人生,真诚感悟生命——我是厉小法。”这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厉莉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绍。
“我愿意”背后的坚定
对于白血病,厉莉从不陌生,很小的时候,她就听到大人们说,“大丽丽得了白血病去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大丽丽是厉莉的远房表姐,因为两人名字读音相同,亲人便将表姐称为“大丽丽”,而厉莉就成了“小厉莉”。“大丽丽”在“小厉莉”5岁的时候得了白血病离开人世,她的母亲每年都会来看“小厉莉”。
在厉莉的记忆中,“她每次来都会给我买很多好吃的,但每次都会大哭一场,这种场景整整持续了十几年,直到我上了大学。”
“2002年2月的一天,我无意中打开了中华造血干细胞网站,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我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帮助白血病人。”那一年,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毕业的她还在北京首钢下属的一个公司上班。
“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当下很热门的专业,为什么一转身‘变’成了法官?”
“那时我最喜欢的节目就是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每播一个案例,我都会提前对案情进行梳理和判断,当我的判断和最终结果一致时,都会兴奋上好一阵子!我感觉用法律解决人事纠纷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可能还是兴趣所致,在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之后,2005年,厉莉如愿考上辽宁大学的法学研究生,重新回归校园。
2007年,一个时隔五年的电话“终于”来了。
“在上海,有个叫小颖的女孩身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要移植骨髓,你的血样恰好与之相配,愿意帮助她吗?”这是中华骨髓库打来的电话。
“我愿意。”
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句“我愿意”背后有着太多的“犹豫”,可在厉莉这里,却是从未有过的坚定,其实,那时候对于她来说,是很特殊的时刻,因为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
害怕父母担心,厉莉只有瞒着他们,一边筹备婚礼,一边做着骨髓捐献前的准备。
“是否愿意捐献骨髓,是我当初申请时应该考虑的问题。既然已经成为志愿者,就不能反悔。”婚礼结束后不久,厉莉就捐献了骨髓,小颖的手术非常成功。医生表示,只要5年内病情不复发,小颖就能逐渐好转。
在捐献完骨髓后,厉莉一直记挂着小颖,打电话、发短信成了她的“习惯”。为了给这个特殊的妹妹坚强的力量,她前往上海,当看到小颖健康地站在车站,抱着鲜花笑着看她的时候,她说:“那一刻,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情挺值的。”
爱的法则无往而不利
2008年8月,法硕毕业的厉莉来到房山区人民法院,开始了她的法官之路。用她的话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法则是无往而不利的,这就是爱的法则。”
曾经,一位60多岁的老农民来到法院,希望法院帮他讨回别人借他却迟迟不还的3000元钱。法院多方查找,联系被告,对方地址不停变更,起诉书和证据材料如何送达成了厉莉面前的一道难题。
厉莉说:“这种情况下,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报纸上发公告,送达起诉书和审判结果,但两次公告的费用需要560元,原告诉求的金额才3000元,即使最后原告拿到钱,也会有不小的损失。”
厉莉只得再次找到老农民,询问还有什么线索,老农回忆半天说被告曾在某研究所上班。为了找到这个研究所,厉莉费“老劲”了。
“研究所太小了!网上根本查不到,而且老农提供的研究所名字是以前的,很不好找。”最终她从朋友那里打听到了被告所在的单位,亲自把起诉书等材料送到了被告手中。被告吃惊地张大了嘴巴,直接把欠款还给了老农。
这样的事情对于法官厉莉来说,实在太寻常不过了。“如果说生活是一曲宏伟的乐章,那么‘打官司’就是其中的‘变奏曲’,如何尽快化解纠纷,让百姓的生活‘顺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的价值所在。”她说。
就在厉莉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2009年4月,一个特殊的电话来了。电话那头是小颖的妈妈,原来小颖的白血病不幸复发,病情比之前还要严重,癌细胞有扩散的迹象。万般无奈之下,这个苦命的妈妈只有来求厉莉,希望她可以再次“帮忙”。
那时候的厉莉正计划要个孩子,如果此时捐献骨髓,“生子计划”至少要搁置两年,到时将面临高龄产妇的危险;更重要的是,二次捐赠骨髓是国际医学界至今都没有定论的禁区。
“两年前,我无法眼看着一个陌生人死去;两年后,我怎能对熟悉的妹妹见死不救?”厉莉说,“这是我的一个梦想,不捐我会后悔一辈子。捐赠是义务,是责任,更是承诺。特别是捐献前,医生会反复询问捐献者,得到肯定答复后,被捐献者体内的造血系统将被全部摧毁,自身将不再有任何造血能力,如果这时候不捐献,等于提前使被捐献者死去。”
这一次,丈夫陪着她自费飞往上海,进行骨髓采集。
4月7日,100毫升的淋巴细胞被分离出来后,她已筋疲力尽,但她坚持来到小颖的病床前,看着自己的血液一滴滴注入她的体内。
捐献时分离淋巴细胞所带来的强烈不适、浑身疼痛无力,捐献后长久的疲累倦怠和抵抗力下降,延期生育成为高龄产妇的危险,这些在厉莉看来都算不了什么。“只要孩子能够平安康复,其他事情可以慢慢来。”
遗憾的是,在接受捐赠53天后,小颖因并发症离开了人世。 直至今日,厉莉最珍惜的一张照片是她与小颖的合影,两个人手牵手,小颖头靠在厉莉肩头,亲如姐妹。她总是说,“小颖如果活着,现在应该20岁了。
热心公益是一种享受
虽然小颖离开了,但是厉莉两次捐赠骨髓的行为却被大众知晓。很多人都知道,房山有一位“与众不同”的女法官。那时候,她的名字常常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成了法院内名副其实的“红人”,对于一直很低调的她来说,压力与日俱增,甚至有些郁闷。
“想做一件对人、对社会有益的事,却因为担心被别人指责沽名钓誉而不去做,这难道不功利吗?”好友的一席话让她感触颇深。
厉莉说:“我希望自己带给大家的是一种价值观,而不是太多感动。媒体能把我捐献的过程写出来,让大家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献血一样,休息一两个月就好了。只希望让大家知道我是个普通人,我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一个人在做出承诺时要慎重,因为一旦进入捐赠的最后程序,当别人以生命为代价来信任你的承诺时,在大善和大恶之间只有一步之遥,没有中间地带。”
如今,在厉莉的世界里,热心公益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享受。“做法官是我的梦想和兴趣,做公益也是我的兴趣,就像逛街,有机会就会去。强烈的草根公益理念。”就是带着这样的信念,厉莉成为房山法院上百人爱心团队的骨干,演讲近百场,影响数万人,她在网上开通了爱心微博,拥有了万名粉丝,誓将公益进行到底。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房山区80%以上人口受灾。7月26日一早,房山法院“厉莉爱心团队”50名干警驱车来到重灾区城关街道的临时安置点——房山中学。中学的空地上已密集地支好了帐篷,干警们迅速将简易床安置好,铺上被子。随后,干警又帮忙搬运救济物品,十条捆作一包的被子很沉,干警们就两人一组,一起搬运被子。接下来,干警又兵分两路,一路去受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一路帮助清理村间道路的淤泥和垃圾。厉莉则一边陪受灾群众说话解宽心,一边帮他们拾掇、晾晒家中物件。
说起爱心团队,厉莉乐了:“在我身边,有许多有良知、有道德、有担当的法官,我们组成了爱心团队,将爱心融入司法,真诚关注公益,在奉献中寻找生命的真谛。一位司机师傅在我们的感召下,经常在法院门前义务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位当事人得知了我们的故事后,感慨地对我说:‘厉莉法官,过去我对法院,对法官有一些看法。现在我相信,法院里还有更多像你这样的好法官!’道德是一种力量,它与法律信仰相辅相成,构成了法官身上最闪光的职业品格。为法官,必先立德。崇德尚法,俯身向善,借助道德的力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一言一行中传扬公正之美,良善之美,让公众更加信服法官,更加信任法院,更加信奉法律。”
今年,厉莉当选十八大代表,她说:“这是组织多年培养的结果,这是各界群众关心支持的结果,这是党和人民给予我的莫大荣耀和鼓励,与此同时,我更感受到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成长于北京法院这片沃土,在代表履职中,我会不断倡导‘爱心与良心相生相成,公益与公正相得益彰’的职业理念,以德修身,以爱暖民,致力于提升司法公信和司法形象,以回报领导的关怀、人民的信任。让道德助力司法,为建设和谐北京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代表履职中,我会不断倡导‘爱心与良心相生相成,公益与公正相得益彰’的职业理念。”
“最美女法官”厉莉是北京房山区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助理,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法官、首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她的美,是感动无数国人的美丽,她在素昧平生的上海女孩患上白血病、生命垂危之时,用自己的骨髓为女孩点亮生命之光。在成为一位光荣的十八大代表后,厉莉说,她不仅仅是一名法官,还是一个道德力量的传播者。
“爱审判,爱思考,爱苏有朋,爱流浪猫,爱臭美,爱动批,更爱快乐的去做公益。我很渺小,但很充实;快乐体验人生,真诚感悟生命——我是厉小法。”这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厉莉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绍。
“我愿意”背后的坚定
对于白血病,厉莉从不陌生,很小的时候,她就听到大人们说,“大丽丽得了白血病去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大丽丽是厉莉的远房表姐,因为两人名字读音相同,亲人便将表姐称为“大丽丽”,而厉莉就成了“小厉莉”。“大丽丽”在“小厉莉”5岁的时候得了白血病离开人世,她的母亲每年都会来看“小厉莉”。
在厉莉的记忆中,“她每次来都会给我买很多好吃的,但每次都会大哭一场,这种场景整整持续了十几年,直到我上了大学。”
“2002年2月的一天,我无意中打开了中华造血干细胞网站,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我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帮助白血病人。”那一年,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毕业的她还在北京首钢下属的一个公司上班。
“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当下很热门的专业,为什么一转身‘变’成了法官?”
“那时我最喜欢的节目就是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每播一个案例,我都会提前对案情进行梳理和判断,当我的判断和最终结果一致时,都会兴奋上好一阵子!我感觉用法律解决人事纠纷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可能还是兴趣所致,在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之后,2005年,厉莉如愿考上辽宁大学的法学研究生,重新回归校园。
2007年,一个时隔五年的电话“终于”来了。
“在上海,有个叫小颖的女孩身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要移植骨髓,你的血样恰好与之相配,愿意帮助她吗?”这是中华骨髓库打来的电话。
“我愿意。”
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句“我愿意”背后有着太多的“犹豫”,可在厉莉这里,却是从未有过的坚定,其实,那时候对于她来说,是很特殊的时刻,因为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
害怕父母担心,厉莉只有瞒着他们,一边筹备婚礼,一边做着骨髓捐献前的准备。
“是否愿意捐献骨髓,是我当初申请时应该考虑的问题。既然已经成为志愿者,就不能反悔。”婚礼结束后不久,厉莉就捐献了骨髓,小颖的手术非常成功。医生表示,只要5年内病情不复发,小颖就能逐渐好转。
在捐献完骨髓后,厉莉一直记挂着小颖,打电话、发短信成了她的“习惯”。为了给这个特殊的妹妹坚强的力量,她前往上海,当看到小颖健康地站在车站,抱着鲜花笑着看她的时候,她说:“那一刻,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情挺值的。”
爱的法则无往而不利
2008年8月,法硕毕业的厉莉来到房山区人民法院,开始了她的法官之路。用她的话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法则是无往而不利的,这就是爱的法则。”
曾经,一位60多岁的老农民来到法院,希望法院帮他讨回别人借他却迟迟不还的3000元钱。法院多方查找,联系被告,对方地址不停变更,起诉书和证据材料如何送达成了厉莉面前的一道难题。
厉莉说:“这种情况下,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报纸上发公告,送达起诉书和审判结果,但两次公告的费用需要560元,原告诉求的金额才3000元,即使最后原告拿到钱,也会有不小的损失。”
厉莉只得再次找到老农民,询问还有什么线索,老农回忆半天说被告曾在某研究所上班。为了找到这个研究所,厉莉费“老劲”了。
“研究所太小了!网上根本查不到,而且老农提供的研究所名字是以前的,很不好找。”最终她从朋友那里打听到了被告所在的单位,亲自把起诉书等材料送到了被告手中。被告吃惊地张大了嘴巴,直接把欠款还给了老农。
这样的事情对于法官厉莉来说,实在太寻常不过了。“如果说生活是一曲宏伟的乐章,那么‘打官司’就是其中的‘变奏曲’,如何尽快化解纠纷,让百姓的生活‘顺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的价值所在。”她说。
就在厉莉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2009年4月,一个特殊的电话来了。电话那头是小颖的妈妈,原来小颖的白血病不幸复发,病情比之前还要严重,癌细胞有扩散的迹象。万般无奈之下,这个苦命的妈妈只有来求厉莉,希望她可以再次“帮忙”。
那时候的厉莉正计划要个孩子,如果此时捐献骨髓,“生子计划”至少要搁置两年,到时将面临高龄产妇的危险;更重要的是,二次捐赠骨髓是国际医学界至今都没有定论的禁区。
“两年前,我无法眼看着一个陌生人死去;两年后,我怎能对熟悉的妹妹见死不救?”厉莉说,“这是我的一个梦想,不捐我会后悔一辈子。捐赠是义务,是责任,更是承诺。特别是捐献前,医生会反复询问捐献者,得到肯定答复后,被捐献者体内的造血系统将被全部摧毁,自身将不再有任何造血能力,如果这时候不捐献,等于提前使被捐献者死去。”
这一次,丈夫陪着她自费飞往上海,进行骨髓采集。
4月7日,100毫升的淋巴细胞被分离出来后,她已筋疲力尽,但她坚持来到小颖的病床前,看着自己的血液一滴滴注入她的体内。
捐献时分离淋巴细胞所带来的强烈不适、浑身疼痛无力,捐献后长久的疲累倦怠和抵抗力下降,延期生育成为高龄产妇的危险,这些在厉莉看来都算不了什么。“只要孩子能够平安康复,其他事情可以慢慢来。”
遗憾的是,在接受捐赠53天后,小颖因并发症离开了人世。 直至今日,厉莉最珍惜的一张照片是她与小颖的合影,两个人手牵手,小颖头靠在厉莉肩头,亲如姐妹。她总是说,“小颖如果活着,现在应该20岁了。
热心公益是一种享受
虽然小颖离开了,但是厉莉两次捐赠骨髓的行为却被大众知晓。很多人都知道,房山有一位“与众不同”的女法官。那时候,她的名字常常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成了法院内名副其实的“红人”,对于一直很低调的她来说,压力与日俱增,甚至有些郁闷。
“想做一件对人、对社会有益的事,却因为担心被别人指责沽名钓誉而不去做,这难道不功利吗?”好友的一席话让她感触颇深。
厉莉说:“我希望自己带给大家的是一种价值观,而不是太多感动。媒体能把我捐献的过程写出来,让大家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献血一样,休息一两个月就好了。只希望让大家知道我是个普通人,我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一个人在做出承诺时要慎重,因为一旦进入捐赠的最后程序,当别人以生命为代价来信任你的承诺时,在大善和大恶之间只有一步之遥,没有中间地带。”
如今,在厉莉的世界里,热心公益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享受。“做法官是我的梦想和兴趣,做公益也是我的兴趣,就像逛街,有机会就会去。强烈的草根公益理念。”就是带着这样的信念,厉莉成为房山法院上百人爱心团队的骨干,演讲近百场,影响数万人,她在网上开通了爱心微博,拥有了万名粉丝,誓将公益进行到底。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房山区80%以上人口受灾。7月26日一早,房山法院“厉莉爱心团队”50名干警驱车来到重灾区城关街道的临时安置点——房山中学。中学的空地上已密集地支好了帐篷,干警们迅速将简易床安置好,铺上被子。随后,干警又帮忙搬运救济物品,十条捆作一包的被子很沉,干警们就两人一组,一起搬运被子。接下来,干警又兵分两路,一路去受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一路帮助清理村间道路的淤泥和垃圾。厉莉则一边陪受灾群众说话解宽心,一边帮他们拾掇、晾晒家中物件。
说起爱心团队,厉莉乐了:“在我身边,有许多有良知、有道德、有担当的法官,我们组成了爱心团队,将爱心融入司法,真诚关注公益,在奉献中寻找生命的真谛。一位司机师傅在我们的感召下,经常在法院门前义务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位当事人得知了我们的故事后,感慨地对我说:‘厉莉法官,过去我对法院,对法官有一些看法。现在我相信,法院里还有更多像你这样的好法官!’道德是一种力量,它与法律信仰相辅相成,构成了法官身上最闪光的职业品格。为法官,必先立德。崇德尚法,俯身向善,借助道德的力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一言一行中传扬公正之美,良善之美,让公众更加信服法官,更加信任法院,更加信奉法律。”
今年,厉莉当选十八大代表,她说:“这是组织多年培养的结果,这是各界群众关心支持的结果,这是党和人民给予我的莫大荣耀和鼓励,与此同时,我更感受到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成长于北京法院这片沃土,在代表履职中,我会不断倡导‘爱心与良心相生相成,公益与公正相得益彰’的职业理念,以德修身,以爱暖民,致力于提升司法公信和司法形象,以回报领导的关怀、人民的信任。让道德助力司法,为建设和谐北京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