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改善,策略提升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n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高三年级使用较多的习题课为例。只要教师适当地安排教学,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三数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近年来的高三年级教学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繁、烦、凡”——内容纷“繁”复杂,学生“烦”,老师也“烦”,结果是考试成绩平“凡”。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只进行单方面的“教”,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教学应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不仅达不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丧失求知欲,连教师都会被搞得晕头转向。新课改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彻底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一、必须注重基础训练
  从习题课的目的及内容来看,其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问题的解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问题的性质、个人的能力和经验等。从教学的角度看,后两者是要通过教学来解决的问题,因而教师首先要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授予相应的经验,帮助学生厘清知识体系,促进基础知识理解的加深,使其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从大脑中提取储存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加工,认清问题的性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提高能力,就必须先打好基础。因此,习题课的第一步就是要复习范围内的各知识点。若是教师强迫学生单个地死记硬背,只会事倍功半,使学生丧失求知欲;反之,若能从知识体系着手予以整理,把知识点串起来,就既方便通盘记忆,又能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特别地,若能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来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则更有效果。
  一方面,可从知识的横向联系出发进行复习,例如双曲线、抛物线、椭圆就可以进行对比记忆;另一方面,可从知识的纵向联系出发进行复习,如复数的题目,就可能应用三角函数、复数的模等知识点,若将其联系起来记忆,就更印象深刻了。
  二、注意选题的精
  在习题课教学中,应着重抓好选题与讲题两个环节,题要选得精、讲到点。选题是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第一步,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下决心抛弃题海战术,选用富有典型性和创新意识或难易适当、针对性强的题目。选题时须注意下面三種统一。
  1.典型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所谓题的典型性,是指最一般、最能说明问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的题目,通过典型思路的剖析、示范,借助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共同因素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但有些知识点书上习题较少、类型不全,或者虽有典型性,但解题思路单一。因此,教师还应注意题的多样性,即类型多样——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即使见到生题也要勇于探索;解题思路灵活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难与易的统一
  在习题课中,所选题应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种“难”,一般应与“易”有机地结合起来。难与易的统一:指表面上难,但若概念清楚,审题得当,而实质上易;或者指表面上易,但由于概念性强,稍不慎就错,而实质上并不易,这种题往往“以一当十”,是较为理想的选题。除此之外,在选题时还可有意识地设置陷阱或选取一些错例分析题,从而深化概念,使学生在学会正确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而严密地进行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在解题与讲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题选好了,关键的问题在于教师如何讲解。即使是很好的一道题,如果不针对学生的实际,采用切实有效的教法,那也会效果差,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况且目前高考命题“重基础、出活题、考能力”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成为教师教学的重头戏。我认为,习题课的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教”与“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习题课的各种活动。即教师应讲在“点”上,主要由学生自己解题,教师“画龙点睛”,只是“点”,而非通篇讲评。
  1.为学生给出思维空间
  数学解题的本质就是一种思维活动,解题的水平反映了思维能力的强弱和数学素质的高低。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其重点就在解题过程之中。
  在解题时,学生的独立思维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因此,教师在给出题目后,不要急于抛出解答,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启发学生通过观察题目,了解题设条件和结论,列出解题可能用到的概念、公式和定理等基础知识,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探索解题思路,找出这类题的常规解法,指出解题的大致步骤,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要求其考虑多种解题思路;或者先让学生独立去做,做完后再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在有些题确实有难度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时,教师再做一点启发,让学生解答。这样,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地位;能使学生在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发展其创造性的思维,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彻底改变那种单纯由教师讲解、学生听看,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套路”和解题时生搬硬套的错误做法。
  2.及时、彻底纠正错误
  进行评讲时,对学生解题中的正确方面要给予充分肯定,对暴露出来的典型错误,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剖析,鼓励学生自己进行纠正。然后,再由教师出马归纳错误的主要类型,对症下药,分析失误原因及对策。错误改正之后,还应让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解这个题的障碍在哪里?是想不到,还是根本不知道?解这个题用到了哪些知识?用到了什么思想方法?有何技巧?解这个题的关键是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做对了的同学,应当进一步反思:“我的解法是否是最好的、最简单的?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更简单的解法?”因为人人都有思维定式,原来的错误若纠正得不彻底,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往往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出现错误之后,及时纠正,并找出产生错误的根源,真正弄清、弄会,使类似的错误不再发生,才是学习取得进步的保证。
  3.培养学生“一题多变”的能力
  在解题后让学生问自己:“若条件发生变化还能用此方法解吗?”要注意将问题进行变式教学,进行适当的引申和纵向探究,挖掘问题的潜在功能;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等价转化、适当引申、广泛联想、拓宽思路。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可促使学生在变式中开拓思维,培养应变能力,达到解一题、通一片、提高一步的目的。
  总而言之,习题课是高三年级使用较多的课型,而高考则是基础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因此,教师必须从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综合能力。另外,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注意趣味性与理论性的统一。有很多题,本身枯燥无味,甚至解法、规律性难记,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不但要善于剖析、善于推理,而且要善于表达,以生动的语言,使抽象的难懂的解法形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从而真正达到提高的目的,提高课堂45分钟的利用率,使学生能够“一题一得”“一课一获”。
  【参考文献】
  [1]徐海棠.如何利用数学习题学好高中数学[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8年11期
  [2]汪燕铭.帮你学好高中数学[J].中学生数学,2014年09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品质的提升以及综合素养的强化等均成为了广大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美术潜能的发掘与美术创造能力的成长。本文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选择《彩色鸟》这一绘本来提高幼儿的美术活动参与度,并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综合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等的提升与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
期刊
摘要:识字是高阶学习的重要基础,对学生未来学习成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者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通道,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创新低年级汉字教学方法,打造学生轻松愉悦学习汉字的新体验,使学生掌握汉字知识、减轻学习负担,还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关键字:识字、现代认知心理学、思维导图  汉字作为我国主要的语言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汉字不仅是书写的符号,还是一幅美丽的
期刊
【摘要】发散性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小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孩子长大后更好地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猜谜是一项富有游戏趣味的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通过幼儿喜爱的猜谜游戏,打破传统“你说我猜”的模式,使孩子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猜谜游戏中培养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 猜谜游戏幼儿发散性思维培养  【正文】  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又叫求异思维、扩散
期刊
【摘 要】数学教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更积淀了数学家们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技能、思想方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些对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数学学科特征的分析,总结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从数学课堂教学的维度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思想;思维训练  阿基米德有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
期刊
【摘 要】初中学生刚接触到陌生的化学,学习上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教师应该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各个环节,精选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组织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生疑、解疑的动态过程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物理教学也要走出单一教学,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为物理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利用一个主题用实验导学将整节物理知识串联。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结合自己讲授《初始家用电器和电路》一课为例,以希沃Link白板制作课件,利用一款老式手电筒导学本节所有知识点,构建以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验导学课
期刊
【摘 要】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很多概念、原理等都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总之,实验在提高初中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以自我演示实验为主,并不注重初中生的个人体验,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偏低。为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应意识到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和发现问题的源泉,
期刊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基础教育界掀起了新一轮的课改浪潮。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师结合学科教学来研究核心素养体系,以学生终身成长所需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从高效与成长的角度不断推动生物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以《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人教版必修2)的教学设计为例,浅谈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及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课程能力目标中就有明确说明。因此,每年中考生物试卷中一定少不了科学探究。本文将以考点主题——《科学探究》内容为例,浅谈迎接生物中考的策略。  【关键词】生物中考;科学探
期刊
“通用技术是指当代技术体系中较为基础、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育人价值较为丰富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技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通用技术课是国家必修课程。  福州一中基于高中生发展的多元取向,利用校址地处大学城的地缘优势,与福州大学机电工程实践中心协同开设《通用技术》课。  一、课程内容丰富,学习方式多样,核心素养落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