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东坡:吃出健康
白忠懋
苏东坡自称“老饕”,还写过《老饕赋》,可见他放荡不羁的性格——这在当时带有判逆的味道。
他的经历曲折,使他到过不少地方,吃过不少肴馔,例如扬州的“醉鱼”、“醉蟹”、“腌鸭蛋”;广东的“花鸡粥”、“盘游饭”(盖浇饭);吴地的“糟淮白鱼”、“鲴鱼”;山东的鲍鱼;安徽泅州的“春盘”(春饼)等。他不但会吃,还会烹调,“东坡肉”、“东坡羹”、“东坡豆腐”、“东坡饼”与“东坡肘子”皆出自他的创意,说他是位美食家,并不过誉。
正因为在美食领域有丰富的阅历,苏东坡自然会讲究饮食的合理性,什么可多吃,该怎么吃?一切皆从有利于健康长寿考虑。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苏东坡一件轶事:“一日,与数客过之:所食皆蜜也,豆腐、面筋、牛乳之类,皆渍蜜饮之……”这儿的蜜系指崖蜜,即石蜜——崖蜂之蜜,是苏东坡所欣赏的,所以才会在一些食材中渍蜜。他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还酿过蜂蜜酒。据《神农本草经》:久服石蜜可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古希腊思想家希波克拉底常食蜂蜜,活到了107岁。
“东波羹”是一款自创的佳肴,据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语,它的主料为荠。在宋代,人们所食的荠全是采自野外(家荠是近代才出现的),特香、特鲜,所以东坡认为“极美”,是天然之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荠有和脾利尿、明目健胃、降压解毒之功效,长期食用,对高血压、肾炎、冠心病有益。
做此羹,东坡先生爱入生姜。他看好生姜与受到的启发有关:游杭州净寺见“聪药王”,80多岁还面色红润,目光有神,便请教长寿之术。高僧自言服生姜40多年之故——取生姜汁贮于容器中,去面上清黄液,将下沉的白而浓的部分阴干为“姜乳”,将其放入茶饭中食之。笔者在读书中发现日本人也相信服姜利大:德川十一代将军家齐与妻及妾生有55个子女,问他为何如此强健?他说与每天吃姜有关。姜所含一种特殊物质,提取后做成血液稀释剂,可防血液凝固。日本学者认为姜汁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苏东坡学识渊博,懂得诸多食物的养生保健作用。他常食枸杞,因它可以养肝明目;又善食菊,古人认为菊可延年,现在知道它对冠心病、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防治功能;茯苓与胡麻也是苏东坡之所爱,常用之可健体祛病。
苏东坡多次遭朝廷贬谪,甚至被贬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尽管他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由于他生性豪放,特别是能够就地取材,善于饮食,使他吃出了健康,活到了64岁,超过了当时许多文人的寿命,真不简单。
清茶淡饭茶米寿
唐黎标
清茶淡饭一直被当作是百姓生活的写照,也体现了勤俭持家的原则。
在我的农村老家,村坐不仅有年近百岁的老人,丽且耄耋高寿者比比皆是。这些乡村寿星们一直过着清茶淡饭的日子,年寿虽高但身骨健朗,精神矍铄。他们说,日日思茶饭,身子骨才会健朗呢!这让人想起伏羲时代的神农。神农为带芸芸众生寻找能养体强身、抵御风霜病痛的食物,亲口尝百草,一天就遭遇到72次中毒的危险。幸遇一种叫“荼”的草(就是现在所说的茶),中毒的症状才得以解除,茶也从此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
茶也好,米也好,它们与长寿之问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人们为长寿老人祝寿,大量地引用了字谜物谜。比如常见的喜、米、白、茶四个字,分别蕴藏着与寿相关的文化信息。例如,喜字代表的是“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稻谷之米,代表的是米寿:指88岁,因米字看似八十八。象征长寿者须发银白的白字,代表的是白寿:指99岁,因百字少了一横,就是自字。百姓家居常用的茶,代表的是茶寿:指108岁,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岁。
孙中山先生极主张“茶寿”一说,赞美茶“是为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饮食者为淡饭”,“穷乡僻壤之人”,清茶淡饭,“不及洒肉”,“茶多上寿”,现代学者林语堂也说:“我毫不怀疑茶具有使中国人延年益寿的作用,因为它有助于消化,使人心平气和。”
中华寿神彭祖到闽北武夷山修炼,洪荒年代以栽培和饮武夷岩茶为乐事。饮茶遂成为武夷山民间生活中的习俗。就连-苏东坡、范仲淹、陆游、朱矗、李纲等一大批仕宦名流,也时常在武夷山从事斗茶活动。苏东坡品饮武夷岩茶时感慨道:“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意思是说魂文帝游西山,得仙人丸药,服后身生羽翼,这样的事太玄妙了。与其企盼仙人赐药,倒不如像卢仝煎茗自饮,七碗茶下肚,“两腋习习风生”,那才实在。为长寿而求仙,不如去喝茶。《茶谱》中描述,茶是“万病之药”,有“返老还童之功”。曾有记载,洛阳来了位130多岁的僧人,宣宗问他:“服何药如此长寿?”僧答:“贫僧素不知药,只是好饮香茗,至处唯茶是求。”可见长寿的秘诀是饮茶。现代科学证明,饮茶能满足人体对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
现实生活中,米是我们百姓生活的主食,茶足我们百姓长寿的饮品。让我们以平淡心态过日子,勿求奢侈,更忌暴饮暴食、多吃五谷杂粮大米饭,保持饮茶乐趣,人们所追求“米寿”、“条寿”的生命质量标准,就可能达到。
白忠懋
苏东坡自称“老饕”,还写过《老饕赋》,可见他放荡不羁的性格——这在当时带有判逆的味道。
他的经历曲折,使他到过不少地方,吃过不少肴馔,例如扬州的“醉鱼”、“醉蟹”、“腌鸭蛋”;广东的“花鸡粥”、“盘游饭”(盖浇饭);吴地的“糟淮白鱼”、“鲴鱼”;山东的鲍鱼;安徽泅州的“春盘”(春饼)等。他不但会吃,还会烹调,“东坡肉”、“东坡羹”、“东坡豆腐”、“东坡饼”与“东坡肘子”皆出自他的创意,说他是位美食家,并不过誉。
正因为在美食领域有丰富的阅历,苏东坡自然会讲究饮食的合理性,什么可多吃,该怎么吃?一切皆从有利于健康长寿考虑。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苏东坡一件轶事:“一日,与数客过之:所食皆蜜也,豆腐、面筋、牛乳之类,皆渍蜜饮之……”这儿的蜜系指崖蜜,即石蜜——崖蜂之蜜,是苏东坡所欣赏的,所以才会在一些食材中渍蜜。他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还酿过蜂蜜酒。据《神农本草经》:久服石蜜可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古希腊思想家希波克拉底常食蜂蜜,活到了107岁。
“东波羹”是一款自创的佳肴,据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语,它的主料为荠。在宋代,人们所食的荠全是采自野外(家荠是近代才出现的),特香、特鲜,所以东坡认为“极美”,是天然之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荠有和脾利尿、明目健胃、降压解毒之功效,长期食用,对高血压、肾炎、冠心病有益。
做此羹,东坡先生爱入生姜。他看好生姜与受到的启发有关:游杭州净寺见“聪药王”,80多岁还面色红润,目光有神,便请教长寿之术。高僧自言服生姜40多年之故——取生姜汁贮于容器中,去面上清黄液,将下沉的白而浓的部分阴干为“姜乳”,将其放入茶饭中食之。笔者在读书中发现日本人也相信服姜利大:德川十一代将军家齐与妻及妾生有55个子女,问他为何如此强健?他说与每天吃姜有关。姜所含一种特殊物质,提取后做成血液稀释剂,可防血液凝固。日本学者认为姜汁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苏东坡学识渊博,懂得诸多食物的养生保健作用。他常食枸杞,因它可以养肝明目;又善食菊,古人认为菊可延年,现在知道它对冠心病、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防治功能;茯苓与胡麻也是苏东坡之所爱,常用之可健体祛病。
苏东坡多次遭朝廷贬谪,甚至被贬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尽管他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由于他生性豪放,特别是能够就地取材,善于饮食,使他吃出了健康,活到了64岁,超过了当时许多文人的寿命,真不简单。
清茶淡饭茶米寿
唐黎标
清茶淡饭一直被当作是百姓生活的写照,也体现了勤俭持家的原则。
在我的农村老家,村坐不仅有年近百岁的老人,丽且耄耋高寿者比比皆是。这些乡村寿星们一直过着清茶淡饭的日子,年寿虽高但身骨健朗,精神矍铄。他们说,日日思茶饭,身子骨才会健朗呢!这让人想起伏羲时代的神农。神农为带芸芸众生寻找能养体强身、抵御风霜病痛的食物,亲口尝百草,一天就遭遇到72次中毒的危险。幸遇一种叫“荼”的草(就是现在所说的茶),中毒的症状才得以解除,茶也从此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
茶也好,米也好,它们与长寿之问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人们为长寿老人祝寿,大量地引用了字谜物谜。比如常见的喜、米、白、茶四个字,分别蕴藏着与寿相关的文化信息。例如,喜字代表的是“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稻谷之米,代表的是米寿:指88岁,因米字看似八十八。象征长寿者须发银白的白字,代表的是白寿:指99岁,因百字少了一横,就是自字。百姓家居常用的茶,代表的是茶寿:指108岁,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岁。
孙中山先生极主张“茶寿”一说,赞美茶“是为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饮食者为淡饭”,“穷乡僻壤之人”,清茶淡饭,“不及洒肉”,“茶多上寿”,现代学者林语堂也说:“我毫不怀疑茶具有使中国人延年益寿的作用,因为它有助于消化,使人心平气和。”
中华寿神彭祖到闽北武夷山修炼,洪荒年代以栽培和饮武夷岩茶为乐事。饮茶遂成为武夷山民间生活中的习俗。就连-苏东坡、范仲淹、陆游、朱矗、李纲等一大批仕宦名流,也时常在武夷山从事斗茶活动。苏东坡品饮武夷岩茶时感慨道:“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意思是说魂文帝游西山,得仙人丸药,服后身生羽翼,这样的事太玄妙了。与其企盼仙人赐药,倒不如像卢仝煎茗自饮,七碗茶下肚,“两腋习习风生”,那才实在。为长寿而求仙,不如去喝茶。《茶谱》中描述,茶是“万病之药”,有“返老还童之功”。曾有记载,洛阳来了位130多岁的僧人,宣宗问他:“服何药如此长寿?”僧答:“贫僧素不知药,只是好饮香茗,至处唯茶是求。”可见长寿的秘诀是饮茶。现代科学证明,饮茶能满足人体对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
现实生活中,米是我们百姓生活的主食,茶足我们百姓长寿的饮品。让我们以平淡心态过日子,勿求奢侈,更忌暴饮暴食、多吃五谷杂粮大米饭,保持饮茶乐趣,人们所追求“米寿”、“条寿”的生命质量标准,就可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