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各项工作力度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xj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紧紧围绕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水平,扎实推进“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实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协调,公共服务水平持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规划确定的26项指标绝大部分达到了序时进度的要求。在规划总体实施情况良好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十一2K"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比重仍然偏低。虽然2008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8.5%,比2005年提高了3.0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还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偏重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改善。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比为71,23%,轻重工业之比从2005年的1:1.98扩大至1:2.47,重工业占比持续上升,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调轻”目标相悖。从企业结构看,大企业、大集团不多,企业缺乏自有品牌,企业规模较小,总部经济不强。还没有一家进入中国50强和世界500强。2008年按产值排名全省100强的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4.1%,与“十一五”规划达40%以上的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一是整体经济运行质量不高。2007年全省总增加值率为31%,比2005年还下降了1.8个百分点,比“十一五”预期目标低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上升不快,2008年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2,9%,低于“十一五”预期目标7.1个百分点。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强度偏低。全省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只有0.98%,同发达国家的2.5%~4%相比,差距明显。自主创新主要活跃在传统产业,工业专利的70%集中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的80%又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长期在25%左右徘徊,与国际35%左右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可见,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和简单劳动投入带动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三是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偏低。1990年以来,江苏居民消费在大多数年份未随经济同步增长。2008年,江苏最终消费率为42.1%,比2005年仅提高了0.9个百分点,距“十一五”规划5年内提高5个百分点的目标差距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偏低,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投资和净出口的驱动。四是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突出表现在“三个偏高”、“三个偏低”上:加工贸易比重偏高、一般贸易比重偏低,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对外出口的57.6%,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占77.4%,加工贸易又以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货物贸易比重偏高、服务贸易比重偏低,2008年全省,货物贸易出口与服务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0.05,服务贸易占全国的比重只有3%,与江苏外贸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实际利用外资二产偏高、一产和三产偏低。
  资源环境压力仍在加大。近年来,我省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虽有所提高,但由于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居民收入增长后的消费升级,资源能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2005、2006、2007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耗量分别为1.69亿吨、1.87亿吨和2.0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0.06%,其中80%以上的煤炭、90%以上的原油需要从省外调进或国外进口。国土空间开发不够有序高效,经济增长对土地要素投入依赖程度偏高,建设用地增长偏快,产业效率和集聚程度较低。我省土地开发强度接近18070,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但二三产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率低于广东和浙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问题愈发突出,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全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组织实施的十大环保工程进展并不顺利。十大工程涉及1158个工程项目,总投资1619亿元,至2008年底,已开工建设894个,其中已竣-12317个,开工率为77.2%,竣工率为27.4%,累计完成投资656.7亿元,只占计划总投资的40.6%。
  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牢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生产力水平不高,现代农业发展还不快。农民增收难度较大,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仍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5年的2.33扩大到2.54,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区域发展仍不平衡。近年来尽管苏北、苏中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苏北、苏中的总量基数较小,区域之间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十一五”以来,江苏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矛盾虽然得到了缓解,但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事业发展虽然较快,但教育资源不够均衡、教育机会不够均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农村的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尤其是苏北地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很薄弱。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不相适应,卫生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卫生运行的公益性机制尚未建立,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公共卫生体系亟待加强。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城镇三大保障覆盖面基础仍不牢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发展相对滞后,对非公经济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未能做到应保尽保。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还需继续推进。社会事业投入增长明显慢于经济增幅,文教、卫生、科技三项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社会事业领域财政投入力度有待加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8年与2005年相比,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10.9%、7.4%,分别低于同期GDP增速3.1个和6.6个百分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偏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上升态势,给居民消费带来较大压力。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从2006年的1.6%上升到2007年的4.3%、2008年的5.4%。城乡居民就业压力增大。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任务相当繁重,农村富余劳 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隐性失业问题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脱贫攻坚工作压力仍然较大。
  
  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对策建议
  
  省“十一五”规划经省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是指导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特别是其中的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今后两年,要继续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根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各项工作力度,推动规划顺利实施,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实现。
  
  一、积极应对规划实施面临的新挑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规划前三年实施情况总体良好,但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转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越演越烈,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影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工业增长显著放缓,对外贸易急剧下滑,一些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就业形势趋于严竣。对此,中央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果断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也依据中央决策和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了一整套的应对之策。当前最重要的是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坚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不动摇。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十一五”后两年的首要任务,把保增长、扩内需和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新进展。要切实抓好中央和省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把政策用好、把资金用到刀刃上,既要拉动当前的经济增长,更要有针对性地改善制约我省经济健康发展的薄弱环节,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正确处理扩大投资与调整结构的关系,在保增长中加快结构优化升级。要正确处理“三大需求”之间的关系,协调推动经济增长。既要扩大投资。又要启动消费,也要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去年年底省政府作出“十一五”后两年以政府投资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2.5万亿元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冷静思考,统筹兼顾。一要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特别是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规模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二要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作为拉动内需和政府投入的重点,并采取有效政策措施鼓励全社会增加这方面的投入。三要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把好新增投资项目的准入关,防止借扩大内需之名大上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产能过剩。四要加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实施一批重大服务业建设项目,提高服务业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发挥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五要鼓励引导重点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升级方面的投资,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同时,利用当前有利时机,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六要加快启动建设一批公路、铁路、航道、机场、港口、站场等完善基础设施方面的重大工程,解决好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一五”后两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紧迫、最突出的任务。一要切实增强消费这一最终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扶贫和低保标准,增加农民和城镇低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重点,促进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综合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制度,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把江苏建成创新型省份。三要高度重视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江苏是出口大省,外贸依存度高达90%,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非常迫切和重要。要加快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依靠知识、技术投入的转变,减轻出口对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承载的压力。完善促进机制和鼓励引导政策,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四、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各级政府要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任务。一是要把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优先目标。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加快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重点做好困难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要高度重视解决好因经济减速带来的农民工失业问题。二是要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建立完善全覆盖、多层次、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广覆盖的社会安全网,不断提高城乡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三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在做好义务教育和高校化债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苏北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努力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质量,使江苏的均衡教育走在全国前列。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发展卫生事业。大幅度增加各级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重点加强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尽快扭转我省卫生资源人均拥有量长期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和人均卫生费用、人均卫生事业支出长期处于全国中下水平的状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需求。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为人民群众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五、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前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已初见成效,但总的看,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手段和政府投入的拉动。要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方面的不断创新,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有利于我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提高核心竞争力出发,“十一五”后两年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应围绕建立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发挥国有企业产业整合上的主导作用等展开,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整合财政性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取消不符合财权与事权相匹配要求的体制外集中收入项目,规范预算外资金分配关系,进一步增强县域发展活力。全面落实并进一步完善新一轮分税制改革,真正实现财力下倾,引导市、县两级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自觉做到科学发展。健全公共财政职能,加大公共领域财政投入,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财政奖励政策,加大对苏北的转移支付力度,支持苏北加快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重点推进中小企业信贷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地方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江苏中小企业发展要求、体制机制灵活、融资结构合理、监督管理完善的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性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切实缓解农民贷款难、贷款贵。四是加快社会领域改革步伐。明确各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基本责任。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深化教育、卫生、文化、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问题。妥善疏导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要认真贯彻中央决定精神,围绕五项重点改革,切实抓出成效,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要求。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等方面的监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其他文献
【正】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其自身的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必须面对初级阶段的特点正确处
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简称“无锡新区”)成立于1992年。2005年,无锡新区以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为目标,开始发展创新型经济。经过5年的发展,无锡新区光伏新能源产值超282亿元,占
分析和总结"电子行踪"分析法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结合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关注化学反应的电子流动本质
现阶段医疗废水污泥处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直得不到妥善、合理的处置。本文通过对医疗废水污泥无害化处置进行技术探索研究,制定出合理的处理处置方案,为医疗废水污泥无害化处
晚唐五代处于历史与文化的转型期。从文类上看,相对于唐诗盛行的传统,来自民间的词被文人利用而在转型文学中脱颖而出。它不再以“诗言志”为指导思想,而注重表达内心情感,内容上
这两年,我国特别是江苏积极推进生态城市、环保城市和宜居城市建设,收到了明显成效。但近期一些城市居民对PX项目以及垃圾焚烧发电等仍有疑虑,呼吁和盼望实施更加严格的PM2.5监测。这说明我们的绿色城市建设与公众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不少距离。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绿色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就本省的情况,提一些建议。  国际经验表明:绿色城市建设是城市活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要求  面对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交通拥堵、
丹阳,丹凤朝阳之意,全市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1.2万,辖13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6位,综合实力居江苏省十强县(市)第7位,先后荣获“长三角最具投
<正>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及商业资本空前活跃,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地域性商帮,宁波商人即以其产生早、影响大而闻名于当时。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对宁波商人
本文对水份测定仪的发展及各类水份测定仪的机理、特点、应用场合进行了研究和综合评述。对近几年发展的红外快速烘干水份智能测定仪的机理、存在问题、改造方案提出笔者的观
面对与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差距,我们不能简单地走技术跟踪之路。以前我们常常提弯道超车,其实我们可能不需要超车,可以走另外一条c道’。中国本身具有很大的市场,完全有可能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