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抽象、概括、分析、推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又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数学知识。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课堂上精心组织相关的动手操作活动,就能唤起学生潜在的动力,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在教学“等分除”时,学生对“平均分”这个抽象的概念比较难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6个小三角形和3个稍大的圆硬纸片。课上先让学生自己分一分,要求他们把6个三角形分别放在圆上。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讨论:“从每个圆片上分到的三角形个数看,其中哪一种分法与其他两种分法不同?”多数同学说:“第三种分法不同。”教师问:“你们是怎么想的?”一位同学回答说:“第三种分法圆片上分到的三角形个数同样多。”教师给予肯定,并及时归纳:像这样每份同样多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后的感性认识,饶有兴趣地认识了“平均分”的概念。
二、动手操作,培养表达能力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内核”。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言语内化为认识的工具,就比以前更能有效而灵活的方式将经验和规律表现出来,并加以系统的转换。”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思考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动手操作为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丰富的题材。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首先引导学生操作(1)第一行摆5个圆片,第二行也摆5个圆片之后,让学生数一数第二行的个数,得出同样多。(2)第二行再摆3个圆片,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a第二行先摆几个,又摆几个?b第二行的个数可分为几部分?c要求第二行的个数就是求哪两部分的个数和?学生根据操作过程,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从一句一句地说到几句连贯地说,从叙述操作过程到表达思维活动,由浅入深,最后作如下表述:我先摆5个圆片,又摆3个,第二行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与第一行同样多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比第一行多的部分,求第二行的个数,就是把这两部分加起来。这样想与说、做与说、看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感受到的情景中接受了语言训练,使知识更加清楚、明确。
三、动手操作,促进求异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我认为,在这方面,动手操作为我们铺设了一条通向彼岸的大道。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及画角的一般方法后,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求异创新。要画出120度的角,学生一般都是借助量角器和三角尺画出来。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提出问题:“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这个角吗?”学生带着问题又进入愉快的动手操作,实验探求之中。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两种画法:用三角板的直角和一个30度的角拼起来画得到120度的角;用两个三角板60度的角拼起来画得到120度角。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创新了方法,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老师的赞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实践证明,小学数学中一些计算法则、性质,一些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应用题的解法等,都可以在教师精心的设计和有计划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得出。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一些规律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进而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数学知识。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课堂上精心组织相关的动手操作活动,就能唤起学生潜在的动力,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在教学“等分除”时,学生对“平均分”这个抽象的概念比较难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6个小三角形和3个稍大的圆硬纸片。课上先让学生自己分一分,要求他们把6个三角形分别放在圆上。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讨论:“从每个圆片上分到的三角形个数看,其中哪一种分法与其他两种分法不同?”多数同学说:“第三种分法不同。”教师问:“你们是怎么想的?”一位同学回答说:“第三种分法圆片上分到的三角形个数同样多。”教师给予肯定,并及时归纳:像这样每份同样多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后的感性认识,饶有兴趣地认识了“平均分”的概念。
二、动手操作,培养表达能力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内核”。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言语内化为认识的工具,就比以前更能有效而灵活的方式将经验和规律表现出来,并加以系统的转换。”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思考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动手操作为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丰富的题材。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首先引导学生操作(1)第一行摆5个圆片,第二行也摆5个圆片之后,让学生数一数第二行的个数,得出同样多。(2)第二行再摆3个圆片,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a第二行先摆几个,又摆几个?b第二行的个数可分为几部分?c要求第二行的个数就是求哪两部分的个数和?学生根据操作过程,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从一句一句地说到几句连贯地说,从叙述操作过程到表达思维活动,由浅入深,最后作如下表述:我先摆5个圆片,又摆3个,第二行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与第一行同样多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比第一行多的部分,求第二行的个数,就是把这两部分加起来。这样想与说、做与说、看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感受到的情景中接受了语言训练,使知识更加清楚、明确。
三、动手操作,促进求异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我认为,在这方面,动手操作为我们铺设了一条通向彼岸的大道。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之后,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及画角的一般方法后,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求异创新。要画出120度的角,学生一般都是借助量角器和三角尺画出来。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提出问题:“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这个角吗?”学生带着问题又进入愉快的动手操作,实验探求之中。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两种画法:用三角板的直角和一个30度的角拼起来画得到120度的角;用两个三角板60度的角拼起来画得到120度角。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创新了方法,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老师的赞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实践证明,小学数学中一些计算法则、性质,一些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应用题的解法等,都可以在教师精心的设计和有计划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得出。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一些规律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进而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