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准扶贫资金的廉政防控是一个责任体系,它既是各级地方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一部分,也是政府扶贫资金监管部门的应尽之责,更是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保障精准扶贫的关键抓手。健全精准扶贫资金的廉政防控体系,需要大力强化纪律的保障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攻坚堡垒作用,需要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需要快查严处精准扶贫资金领域的违纪问题,从而提升群众获得感,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精准扶贫;工作模式;云南民族大学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让贫困地区赶上来,让困难群众不掉队,共同富裕奔小康。
高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力源,理应在精准扶贫中主动担当、发挥作用。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云南民族大学精准帮扶昭通市彝良县海子镇中沟村7个贫困自然村309户1115人。彝良是革命老区县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海子镇是一个典型的彝良山区农业贫困镇,其下辖的中沟行政村经济长期处于全镇的中下游,贫困面大,程度深,资源匮乏,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干群观念陈旧,素质性贫困突出。为更好地扛起责任,云南民族大学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在坚决完成中沟村精准扶贫任务的同时,努力在服务云南省扶贫攻坚中发挥作用,实践探索了精准扶贫的“四四五”工作模式。
一、筑牢“四个共同”理念,打造帮扶双方命运共同体
(一)价值共同理念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扶贫帮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扶贫攻坚是国家实现平等、和谐的价值理念的有效途径。可以说,没有真正的经济政策平等,社会和谐是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扶贫攻坚体现和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因此,要把扶贫攻坚作为各阶层、各行各业共同的价值理念,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打好扶贫攻坚战。云南民族大学坚持把脱贫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随时绷紧扶贫这根弦,从动员、走访、谝访、调研、推进、建档立卡、“一村一策”制定、扶贫项目会商及实施,校党政班子和中层干部都全员全程参与。全校195名帮扶干部主动与贫困户的对接和联系,通过政策方针宣传、知识教育、思想引导,让贫困群众走出闭塞、扩展思维,帮扶双方共同坚定如期实现小康的信心,形成平等、和谐的共同价值观念。
(二)責任共同理念
精准扶贫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不单是地方党委、政府和贫困地区各族群众的事,也是全社会,包括高校的分内之责。高校在扶贫攻坚中发挥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通过驻村扶贫,提高扶贫对象收入,在短期内实现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第二、推动产业研发成果转化,挖掘贫困地区产业潜力,实施项目扶贫,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三、在基础教育扶持、高等人才培养、各级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教育扶贫,提高贫困地区人员素质,从根本上激发内生动力;第四、派出科技人才,支持和参与地方具体扶贫攻坚行动。高校要发挥好这四个作用,离不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与学校的责任共同,离不开高校与贫困地区群众的责任共同,离不开高校各学院、部门的责任共同,离不开教职工集中资源为挂联点协调国家、省、市、县等相关帮扶项目的责任共同。
(三)利益共同理念
所谓利益共同,即扶贫政策、扶贫成果普惠贫困户。云南民族大学改以往直接“给钱给物”为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相结合,通过入股和“基地+农户”的方式,使帮扶对象和种养殖基地形成利益共同体;协调和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扶贫对象参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程度;发挥自身优势,既为扶贫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也为高校自身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学校与地方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使彝良经济社会发展与民大的社会效益、科技发展形成利益共同。
(四)发展共同理念
当前,各地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理论研究还未没有跟上实践的步伐,迫切需要一支专业的、以扶贫工作实践为基础的、又可以及时指导扶贫工作的理论研究团队。而高校恰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依托智库和研究机构来填补这一空白。这既是高校以实际行动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需要,还可以促进高校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云南民族大学成立了扶贫开发大数据中心和扶贫开发研究院,通过科研攻关,实现了“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与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同时,学校积极将贫困户脱贫、当地经济发展纳入到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形成了帮扶双方的发展共同。
二、聚焦“四个扶持”目标,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一)大力扶“志”,带领群众转变观念寻出路
扶贫要先扶志,调动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意识远比给钱给物收效大。脱贫攻坚,最重要的就是让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云南民族大学紧盯“意识贫困”、“思路贫困”和“志气贫困”,通过实打实的帮扶举措和真正可操作的产业项目,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勤劳致富的决心和勇气,振奋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
第一项措施,在扶贫点采取“一包一帮三挂一”的挂包帮方式,即1名校领导挂包1个自然村、帮扶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挂联1名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学院、部门在分管联系的校领导挂包的自然村内,1个或2个学院部门挂包1个村民小组,1名处级干部结对帮扶1户或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挂联1名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在“挂包帮”过程中,学校加强与贫困户日常沟通,激励脱贫信心,建立良好关系,潜移默化影响群众。 第二项措施,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采用制定完善脱贫计划、推动帮扶项目的实施、协调解决具体的困难等方式,支持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第三项措施,通过开展致富能手培训,安排外出学习考察、帮助当地干部群众换思想、立信心、扶志气。通过多批次的技能培训,使思想能力素质提升到村到户,农村科技培训和新型农民培养到村入户。
(二)着力扶“智”,教育扶贫固本培元铸长效
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只有解决好源头和基础问题,奔小康才有希望。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因此,高校帮扶工作不能只局限在“输血”,更要建立“造血”机制。云南民族大学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智力帮扶工作。学校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在扶贫点设立教育实践基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计划每年为扶贫点培训村干部和致富能手;对扶贫点中小学的全体教师进行轮训,将县级教师培训纳入国培、省培计划,并到昆明市的中小学名校来跟班学习;通过开办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劳动技能等多层次教育培训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劳动力资源;学校在政策许可的方位内,每年在定向招录专升本和少数民族预科生,定向招收扶贫点苗族和彝族学生;学校附中帮助扶贫县开办一个高中班,提升优质高中生数量;资助教学物资,提升在线课堂和网络工程建设水平,组织企业捐赠电脑、网络设备一批及现金;筹资为小学修建 “民大路”和“上学桥”,为学生入学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三)鼎力扶“资”,项目支持产业增收聚民心
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生产资本的缺乏。云南民族大学将扶贫工作专项资金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好钢用在刀刃上。主动给困难群众提供能战胜贫困的资本、手段、能力和机会,带领贫困群众“养好一头牛、喂好一只鸡”。开展关爱融冰行动,捐赠棉被垫被和新能源炉;投入资金支持扶贫点309户贫困户中有愿望的农户养殖本地能繁殖母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户因资金缺乏而面临的产业发展难题;筹资开展“一村一策”产业建设工程,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正在中沟村建设标准化蛋鸡养殖场,利用企业规模化养殖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四)聚力扶“治”,多措并举扭转治理能力不足
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治理能力是扶贫成败的关键。针对帮扶地区干群观念陈旧、能力较弱等情况,云南民族大学与当地党委、政府合作,积极开展干部培训工作,解决治理能力不足问题。举办彝良县少数民族、非党、妇女、年轻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班,举办彝良县科技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重点讲授贫困户识别、结对帮扶优化、精准帮扶资源供给等课程。通过课堂讲解、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一批眼界开阔,有创新思维,敢于担当,廉洁自律,工作能力强和业务素质高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扶贫攻坚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突出“五个结合”特点,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一)精准扶贫与产业扶持相结合
随着帮扶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之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原因基本类似,自然条件大体相同,尤其是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只能靠种植养殖,难体现出优势和特色,产业布局也日渐趋于同质。针对这一实际,云南民族大学在扶贫点建设了种养殖基地,扩大群众受益规模,创新基地运营管理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肉牛养殖示范点集中养殖形成规模,让种养殖产业能够持续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根据贫困地区优质的天麻资源优势和目前天麻附加值低的产业现状,由学校对天麻的药用价值和深加工进行研究,以期挖掘天麻的其他功用,丰富天麻的产品线,把天麻加工的高端链留在扶贫点。针对扶贫点大部分核桃不挂果的问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认真调研,提出核桃产业发展状况、技术难题和技术培训需求方案,由学校给予支持解决。
(二)精准扶贫与扶贫数据分析相结合
云南民族大学从国家和云南省扶贫攻坚战略需要出发,主动应对“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改变扶贫开发工作长期以来情况不清底数不明的状况,成立了扶贫开发大数据中心,开展扶贫政策解读、数据分析研究、第三方评估、国际减贫合作,为精准扶贫服务。下一步,还将继续发挥云南民族大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优势,依托大数据中心,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民族文化资源库,把云南民族特色建筑、濒危民族语言、跨境民族语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根据云南省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要求,学校派出了专业教师和研究生作为第三方评估力量,参与全省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质量考评工作,形成了精确、真实的考核报告,并报云南省委、省政府。同时,学校将中沟村贫困数据载入系统,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适时把握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
(三)精准扶贫与资政建言相结合
资政建言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通过聚焦扶贫攻坚,建立智库机构,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作用。云南民族大学结合学科、人才、科研优势,多次派出专家学者到彝良进行田野调查,在帮扶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助推产业发展升级、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及提供多样化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学校扶贫工作队的7位博士站在全省的高度,撰写形成了《镇彝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问题与思考》调研报告,提交省委省政府参考,为全省精准扶贫工作贡献了民大智慧。近年来,学校发表相关扶贫文章数十篇篇,获得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地厅级项目2项。其中,《滇西边境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农业合作社生成机制、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小区域估计方法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研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立项。
(四)精准扶贫与市场创新相结合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市场创新,不仅需要提供生产生活的各种救助,还要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帮助贫困户发现机会、把握机会。云南民族大学准备在扶贫点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种养殖业,建立“学校+县镇+销售企业+基地”的协调机制,推行种养殖基地股份合作新模式,将贫困户纳入股份分配。考虑到贫困户资金问题,学校为贫困户出部分资金支持,使得帮扶对象具有三重身份,既是基地股东,也是基地工人,同时是基地供应商。一方面保证可控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互联网+”等方式积极开拓其他市场,让贫困户获得持久的经济发展手段和能力。
(五)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相结合
习近平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云南民族大学依托在海子镇建立的“云南民族大学干部教育实践基地”,在对学校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同时,帮助当地提升镇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扶贫提供有力组织保证。学校黨委书记两次为扶贫点党员干部讲授党课;学校积极践行“两联系一共建双推进”,与扶贫点村支部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联系农村党员;学校成立教授宣讲团,选派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组首席专家、全国教指委委员到扶贫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座。同时,筹资修建文化活动广场,促进基层党建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程华东,刘堃.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以华中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建始县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2]刘君,李兰英.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扶贫模式探析——以湘潭大学定点帮扶龙山县补洲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3).
[3]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07).
[4]李永明.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优势与实现路径研究[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6(04).
[5]许众威.高校参与江苏农村扶贫工作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
[6]张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探究[J].教育导刊,2016(06).
[7]鲁伟.对高校扶贫扶志教育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9(07).
*本文为“玉龙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办公室)
关键词:精准扶贫;工作模式;云南民族大学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让贫困地区赶上来,让困难群众不掉队,共同富裕奔小康。
高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力源,理应在精准扶贫中主动担当、发挥作用。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云南民族大学精准帮扶昭通市彝良县海子镇中沟村7个贫困自然村309户1115人。彝良是革命老区县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海子镇是一个典型的彝良山区农业贫困镇,其下辖的中沟行政村经济长期处于全镇的中下游,贫困面大,程度深,资源匮乏,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干群观念陈旧,素质性贫困突出。为更好地扛起责任,云南民族大学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在坚决完成中沟村精准扶贫任务的同时,努力在服务云南省扶贫攻坚中发挥作用,实践探索了精准扶贫的“四四五”工作模式。
一、筑牢“四个共同”理念,打造帮扶双方命运共同体
(一)价值共同理念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扶贫帮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扶贫攻坚是国家实现平等、和谐的价值理念的有效途径。可以说,没有真正的经济政策平等,社会和谐是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扶贫攻坚体现和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因此,要把扶贫攻坚作为各阶层、各行各业共同的价值理念,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打好扶贫攻坚战。云南民族大学坚持把脱贫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随时绷紧扶贫这根弦,从动员、走访、谝访、调研、推进、建档立卡、“一村一策”制定、扶贫项目会商及实施,校党政班子和中层干部都全员全程参与。全校195名帮扶干部主动与贫困户的对接和联系,通过政策方针宣传、知识教育、思想引导,让贫困群众走出闭塞、扩展思维,帮扶双方共同坚定如期实现小康的信心,形成平等、和谐的共同价值观念。
(二)責任共同理念
精准扶贫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不单是地方党委、政府和贫困地区各族群众的事,也是全社会,包括高校的分内之责。高校在扶贫攻坚中发挥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通过驻村扶贫,提高扶贫对象收入,在短期内实现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第二、推动产业研发成果转化,挖掘贫困地区产业潜力,实施项目扶贫,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三、在基础教育扶持、高等人才培养、各级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教育扶贫,提高贫困地区人员素质,从根本上激发内生动力;第四、派出科技人才,支持和参与地方具体扶贫攻坚行动。高校要发挥好这四个作用,离不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与学校的责任共同,离不开高校与贫困地区群众的责任共同,离不开高校各学院、部门的责任共同,离不开教职工集中资源为挂联点协调国家、省、市、县等相关帮扶项目的责任共同。
(三)利益共同理念
所谓利益共同,即扶贫政策、扶贫成果普惠贫困户。云南民族大学改以往直接“给钱给物”为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相结合,通过入股和“基地+农户”的方式,使帮扶对象和种养殖基地形成利益共同体;协调和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扶贫对象参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程度;发挥自身优势,既为扶贫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也为高校自身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学校与地方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使彝良经济社会发展与民大的社会效益、科技发展形成利益共同。
(四)发展共同理念
当前,各地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理论研究还未没有跟上实践的步伐,迫切需要一支专业的、以扶贫工作实践为基础的、又可以及时指导扶贫工作的理论研究团队。而高校恰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依托智库和研究机构来填补这一空白。这既是高校以实际行动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需要,还可以促进高校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云南民族大学成立了扶贫开发大数据中心和扶贫开发研究院,通过科研攻关,实现了“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与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同时,学校积极将贫困户脱贫、当地经济发展纳入到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形成了帮扶双方的发展共同。
二、聚焦“四个扶持”目标,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一)大力扶“志”,带领群众转变观念寻出路
扶贫要先扶志,调动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意识远比给钱给物收效大。脱贫攻坚,最重要的就是让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云南民族大学紧盯“意识贫困”、“思路贫困”和“志气贫困”,通过实打实的帮扶举措和真正可操作的产业项目,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勤劳致富的决心和勇气,振奋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
第一项措施,在扶贫点采取“一包一帮三挂一”的挂包帮方式,即1名校领导挂包1个自然村、帮扶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挂联1名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学院、部门在分管联系的校领导挂包的自然村内,1个或2个学院部门挂包1个村民小组,1名处级干部结对帮扶1户或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挂联1名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在“挂包帮”过程中,学校加强与贫困户日常沟通,激励脱贫信心,建立良好关系,潜移默化影响群众。 第二项措施,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采用制定完善脱贫计划、推动帮扶项目的实施、协调解决具体的困难等方式,支持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第三项措施,通过开展致富能手培训,安排外出学习考察、帮助当地干部群众换思想、立信心、扶志气。通过多批次的技能培训,使思想能力素质提升到村到户,农村科技培训和新型农民培养到村入户。
(二)着力扶“智”,教育扶贫固本培元铸长效
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只有解决好源头和基础问题,奔小康才有希望。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因此,高校帮扶工作不能只局限在“输血”,更要建立“造血”机制。云南民族大学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智力帮扶工作。学校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在扶贫点设立教育实践基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计划每年为扶贫点培训村干部和致富能手;对扶贫点中小学的全体教师进行轮训,将县级教师培训纳入国培、省培计划,并到昆明市的中小学名校来跟班学习;通过开办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劳动技能等多层次教育培训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劳动力资源;学校在政策许可的方位内,每年在定向招录专升本和少数民族预科生,定向招收扶贫点苗族和彝族学生;学校附中帮助扶贫县开办一个高中班,提升优质高中生数量;资助教学物资,提升在线课堂和网络工程建设水平,组织企业捐赠电脑、网络设备一批及现金;筹资为小学修建 “民大路”和“上学桥”,为学生入学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三)鼎力扶“资”,项目支持产业增收聚民心
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生产资本的缺乏。云南民族大学将扶贫工作专项资金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好钢用在刀刃上。主动给困难群众提供能战胜贫困的资本、手段、能力和机会,带领贫困群众“养好一头牛、喂好一只鸡”。开展关爱融冰行动,捐赠棉被垫被和新能源炉;投入资金支持扶贫点309户贫困户中有愿望的农户养殖本地能繁殖母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户因资金缺乏而面临的产业发展难题;筹资开展“一村一策”产业建设工程,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正在中沟村建设标准化蛋鸡养殖场,利用企业规模化养殖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四)聚力扶“治”,多措并举扭转治理能力不足
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治理能力是扶贫成败的关键。针对帮扶地区干群观念陈旧、能力较弱等情况,云南民族大学与当地党委、政府合作,积极开展干部培训工作,解决治理能力不足问题。举办彝良县少数民族、非党、妇女、年轻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班,举办彝良县科技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重点讲授贫困户识别、结对帮扶优化、精准帮扶资源供给等课程。通过课堂讲解、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一批眼界开阔,有创新思维,敢于担当,廉洁自律,工作能力强和业务素质高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扶贫攻坚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突出“五个结合”特点,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一)精准扶贫与产业扶持相结合
随着帮扶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之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原因基本类似,自然条件大体相同,尤其是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只能靠种植养殖,难体现出优势和特色,产业布局也日渐趋于同质。针对这一实际,云南民族大学在扶贫点建设了种养殖基地,扩大群众受益规模,创新基地运营管理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肉牛养殖示范点集中养殖形成规模,让种养殖产业能够持续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根据贫困地区优质的天麻资源优势和目前天麻附加值低的产业现状,由学校对天麻的药用价值和深加工进行研究,以期挖掘天麻的其他功用,丰富天麻的产品线,把天麻加工的高端链留在扶贫点。针对扶贫点大部分核桃不挂果的问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认真调研,提出核桃产业发展状况、技术难题和技术培训需求方案,由学校给予支持解决。
(二)精准扶贫与扶贫数据分析相结合
云南民族大学从国家和云南省扶贫攻坚战略需要出发,主动应对“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改变扶贫开发工作长期以来情况不清底数不明的状况,成立了扶贫开发大数据中心,开展扶贫政策解读、数据分析研究、第三方评估、国际减贫合作,为精准扶贫服务。下一步,还将继续发挥云南民族大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优势,依托大数据中心,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民族文化资源库,把云南民族特色建筑、濒危民族语言、跨境民族语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根据云南省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要求,学校派出了专业教师和研究生作为第三方评估力量,参与全省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质量考评工作,形成了精确、真实的考核报告,并报云南省委、省政府。同时,学校将中沟村贫困数据载入系统,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适时把握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
(三)精准扶贫与资政建言相结合
资政建言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通过聚焦扶贫攻坚,建立智库机构,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对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囊作用。云南民族大学结合学科、人才、科研优势,多次派出专家学者到彝良进行田野调查,在帮扶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助推产业发展升级、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及提供多样化决策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学校扶贫工作队的7位博士站在全省的高度,撰写形成了《镇彝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问题与思考》调研报告,提交省委省政府参考,为全省精准扶贫工作贡献了民大智慧。近年来,学校发表相关扶贫文章数十篇篇,获得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地厅级项目2项。其中,《滇西边境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农业合作社生成机制、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小区域估计方法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研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立项。
(四)精准扶贫与市场创新相结合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市场创新,不仅需要提供生产生活的各种救助,还要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帮助贫困户发现机会、把握机会。云南民族大学准备在扶贫点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种养殖业,建立“学校+县镇+销售企业+基地”的协调机制,推行种养殖基地股份合作新模式,将贫困户纳入股份分配。考虑到贫困户资金问题,学校为贫困户出部分资金支持,使得帮扶对象具有三重身份,既是基地股东,也是基地工人,同时是基地供应商。一方面保证可控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互联网+”等方式积极开拓其他市场,让贫困户获得持久的经济发展手段和能力。
(五)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相结合
习近平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云南民族大学依托在海子镇建立的“云南民族大学干部教育实践基地”,在对学校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同时,帮助当地提升镇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扶贫提供有力组织保证。学校黨委书记两次为扶贫点党员干部讲授党课;学校积极践行“两联系一共建双推进”,与扶贫点村支部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联系农村党员;学校成立教授宣讲团,选派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组首席专家、全国教指委委员到扶贫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座。同时,筹资修建文化活动广场,促进基层党建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程华东,刘堃.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以华中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建始县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2]刘君,李兰英.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扶贫模式探析——以湘潭大学定点帮扶龙山县补洲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3).
[3]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07).
[4]李永明.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优势与实现路径研究[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6(04).
[5]许众威.高校参与江苏农村扶贫工作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
[6]张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探究[J].教育导刊,2016(06).
[7]鲁伟.对高校扶贫扶志教育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9(07).
*本文为“玉龙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