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登高》,赏“登高”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登临自古骚人事”,对于古代文人来说,登高是一种审美创造。登高是古代作品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它成就了诗圣杜甫千古名篇《登高》的悲壮之情。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登高”的内涵不断的被充实被丰富,它在众多古代诗人词客的作品中频繁出现,但它却形态万千,不一而同。
  关键词:杜甫;登高;文化符号;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7.22
  古代诗词作品中,悲秋主题无处不在,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就是其中杰出的一首。杜甫之悲秋异于前人,其意更深,其蕴尤厚。而这种意蕴的形成则主要得益于文人 “登高”这一传统活动的文化内涵。
  1.杜诗《登高》如何体现“登高”文化
  登高所见——大地广阔,景物苍凉
  诗的首联写秋景,用“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六种意象,勾勒了一幅苍凉壮阔的秋景图。深秋之时,年弱多病的诗人独自登高,在急风高天之下,在白沙清渚之间,顿生孤独无依之感,为全诗定下了悲凉沉重的基调。
  登高所感——宇宙宏大,个人渺小
  颔联以“无边落木”写天地之辽远,树木凋零,秋气肃杀的气象;以“不尽长江”写历史绵长,岁月悠久。由空间而时间,展现了宇宙的无穷与永恒。此情此景不禁使诗人联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
  登高所思——家国离乱,身世漂零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写景至此,诗人自然地把眼前景与心中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万里”言远离漂零之悲,“悲秋”是言逢秋的悲凉;“做客”再言漂泊之苦;“常”字道尽了诗人与亲人久别的无奈。“百年”感叹年老;“多病”悲叹身世,凄苦至极,“登台”本为抒怀,而又只能“独”来“独”往,可见诗人的无奈与怨愤。秋天不一定悲,然而这样的诗人在这样的秋天里“登高”,不觉悲从中来,令人沉痛不已。最后,尾联上句写自己备尝艰苦,白发早发;下句写自己贫病交加,穷途末路的悲剧人生。更加增添了愁烦,深化了全诗沉痛悲凉的情感。
  综观《登高》一诗,杜甫始终遵循着“登高——望远——抒怀”这一传统的抒情模式,但又有别于文人骚客的感伤情怀,此诗的悲秋感伤显得更加“悲壮”,它的基调是雄浑壮阔的。
  登高为诗人提供了较高的立足点和更为广阔的视野。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诗人在诗中选择的物象都是概括性很强的大意象,情随景生。如此开阔壮大的秋景,引发的是诗人浓重的忧愤。诗人将自己身体的多病、困窘潦倒等个人“私愁”与时空宇宙紧紧联系在一起,抒发了深沉、浓郁、浩瀚的悲情。这正是此诗能在众多悲秋诗作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
  在杜甫的不少诗作中也能看到“登高”而眺的影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当属《登岳阳楼》。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前两联写景,意象宏大,一“坼”一“浮”让读者的心胸为之一荡,是怎样的情怀才能装得下如此广袤的天地?是诗人博大的胸襟,是诗人伟岸的人格。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人在饱尝了如此壮丽的河山美景之后,笔锋转入个人身世的抒写。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写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相照应。“凭轩”与“今上”首尾相连。正是这样的“登高”活动,引发了诗人的家国之悲。虽然抒发的感情也是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登临自古骚人事”,对于古代文人来说,登高是一种审美创造。登高使诗人们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正如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指出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么,“登高”又是怎样成古代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的呢?
  2.“登高”的文化内涵
  班固《汉书·艺文志》云:“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也就是说,“登高能赋”被认为是士大夫的必备素养。孔颖达的解释是“升高能赋者,谓升高有所见,能为诗赋其形状,铺陈其事势也。”任昉秋注“登高必赋”句为:“登上高山能抒发自己的胸怀,描绘见到的景色。”孔德明先生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并结合周代作赋的传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孔先生认为“升高”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攀登高山”的意思。“升高”与礼仪活动紧密相关 ,“高”作为古代一种亭状建筑,应该是一个祭祀等礼仪活动的地点,结合周代赋的形式,孔德明先生认为“升高能赋”作为士大夫必备素质,应该是一种与政事相关的政治活动。那么铺陈其事,描绘景色的说法也只是“登高”概念中的一个义项。《韩诗外传》(卷七)云:孔子游於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言其愿,丘将启汝”。孔子所言“愿”当可解为“志”。读《论语》常能读到孔子在教学中让学生“言志”的情节。孔子对《诗经》的概括也是“诗言志”,可见在孔子的时代,“登高”增加了“言志”这一义项。“登高”不仅为了观景更为抒怀。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登高”不属于特定的生活情境的需要,也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文化内涵,然而对古人而言,“登高”却是一次重要的文化活动。古人将其作为固定的文化符号写入作品几乎延续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
  回顾漫长的中国文学画卷,有不少作品产生于文人墨客登高怀远之时。虽然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式的壮志豪情,但更多的却是体现的郁闷惆怅、忧伤满腹的愁绪。比如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黄鹤楼》)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小堪回首明月中。”(《虞美人》) 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蝶恋花》)辛弃疾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十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等等。
  3.结论
  如此众多的“登高”之作,不断丰富着“登高”文化的内涵,延伸着“登高”的义项。杜甫喜欢借“登高”而抒怀,在“诗圣”的眼里山河之壮阔总能与家国的离乱相联系;“诗仙”李白似乎更喜歡登上高处,揽九天明月,与天上的神仙来一次亲密接触。虽然他也曾从天上(仙山上)俯视人间,关注苍生疾苦,但他不像诗圣那样呕尽心血的忧怨,而为“登高”增添了几分羽化登仙的快感;至于后主李煜的“登高”,总选在夜深难眠之时,他的登临是望眼欲穿的不可得,是痛苦的思念;最爱“登高”而眺的,也许该数南宋的诗人词客,这是这个时代的烙印。在灿若繁星的中国古代文坛,我们似乎无法跳过“登高”这一情节,在中学课本中《杜甫诗三首》就着重选择了《登高》和《登岳阳楼》,大概是编书者的用意所在。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版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阮元.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占籍出版社.1997.
  [4]任昉秋.韩诗外传选译[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5] 姜晓红.文人登高的美感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报.2007.6.
  [6] 孔德明.“登高能赋”初义探迹[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报.2008.6.
其他文献
汉代画像石是汉朝时期特有的墓葬建筑上的装饰石刻艺术品,产生于西汉中叶,东汉中期达到鼎盛,东汉末期渐渐衰落。全国汉画像石分布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而精美,是汉代以前古典艺
实践哲学方法论就是人以实践为起点,以实践改造过的存在内部规律为方法去理解当今现实事物本质和规律。人如何做到实践观念和实践的存在的同一是人类思维的核心。要认知事物
指出: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呼吸道烈性传染病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并举出流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实例,而扶正中药能增强人体体质、增强人体免疫力及对疾病的抵抗力,达到预
《实践论》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样,反对离开以实践为基础的主客体关系抽象地把握哲学基本问题,主张在主客体关系内部建立主客体之间的真善美的静态统一,自由和必然的动态
在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下,高校建设的资金来源已不仅仅是单一的国家拨款,筹资和投资决策的多元化使高校的财务管理越来越复杂。高校会计报告不仅对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新的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式与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今年来,高考中阅读题的分量重,分值高,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其中论述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9分;古诗文阅读两部分,文言文阅读4小题共19分,古代诗歌阅读2小题共11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做
车辆运输路径的规划是物流配送或者人、物运输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好坏将直接的影响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以及企业运输的成本效益。为了更好地解决车辆运输路径的规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解决作风问题、保障民生问题、服务企业问题、清洁乡村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夯实基层问题等“六个重点”,做到边学边改、立行立改,取得实效。
期刊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对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学生自身因素;教学条件因素;学校管理因素。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