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肘关节外脂肪变化对肘部骨折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51例肘部损伤的X线片征象。结果:骨组织和关节外脂肪无变化81例,无法观察软组织变化158例。612例均有骨质损伤和(或)软组织变化,612例中有关节外脂肪变化530例。结论:观察肘关节外背侧脂肪的变化有助于对肘部骨折的诊断。
关键词 肘部骨折 X线诊断 脂肪变化
资料与方法
2006年5月~2011年8月收治肘部受伤患者851例,男535例,女316例,年龄1~21岁。上述收治病例均有肘部外伤史。
肘关节外脂肪正常X线表现:观察没有受过伤的肘部正侧位X线照片并和人体解剖标本对照,发现在肘关节囊的前后都有脂肪组织,充填在鹰嘴窝、喙突窝和桡骨头窝内。侧位照片上掌侧可以看到长条样密度较低的脂肪阴影,披覆在骨皮质上,其下端至喙窝的下缘,背侧关节外脂肪阴影在X线照片见不到。
肘关节外脂肪异常X线表现:肘部创伤后,在侧位X线照片观察,关节外脂肪可有下列变化。掌侧脂肪的变化有3种:①脂肪层变短变宽,显三角形,其下缘有喙突窝的上部;②脂肪阴影呈弧形条状,下端离开喙突窝;③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背侧脂肪的变化:背侧脂肪阴影如在X线片上看到即属异常,也有3种变化:①脂肪层细长而薄,披覆在肱骨远端背侧髁部骨皮质的外缘;②脂肪层呈弧形,下端离开骨皮质;③脂肪层呈块状或弧形条状,并向后移位与背侧骨质皮完全离开。
851例肘部损伤的X线照片中,骨组织和关节外脂肪均无变化81例,无法观察软组织变化158例,其余612例均有骨质损伤和软组织变化,612例中有关节外脂肪变化530例,可分4种类型(主要根据背侧脂肪的变化而确定)。①第1型:关节囊内有少量积液,背侧脂肪层不可见,掌侧脂肪层变为短而宽的三角形阴影。②第2型:关节囊内有中等量积液,背侧脂肪层长而薄,披盖在肱骨下端背侧皮质的后缘。掌侧脂肪层呈短而宽的三角形阴影,下端离开骨皮质,或脂肪层模糊甚至消失。③第3型:关节囊内有大量积液,掌侧和背侧脂肪层呈弧形条状影,下端部离开骨皮质呈典型的“八字胡”样阴影。④第4型:关节囊内有大量积液,伴有囊外积液,背侧脂肪呈块状或条状阴影,向后移位与骨分开,掌侧脂肪变化与第3型相同。
关节外脂肪变化的类型参考患者的年龄,可初步确定骨折发生部位。见表1。
肱骨下端髁或髁上骨折328例,其中青枝骨折或骨折端无移位166例,这些病例在X线照片上很难看出骨折线,在侧位照片上若不注意观察骨质结构的细微变化,也很容易被忽略。本组仅有2例初诊时没有发现骨折,经复查发现有明显的骨膜反应,证明有骨折存在。我们体会关节外脂肪阴影的变化,标注着有骨折存在,应进一步细致地观察骨质有否改变,尤其是关节外脂肪影呈第4型改变,绝大多数都是肱骨髁或髁上伸展型骨折。
一般尺桡骨骨折若仔细寻找骨质改变尚易确定,本组有数例外髁骨骺分离,开始则很难发现它的骨质变化,经复查后才得到证明,当关节外脂肪有变化而骨质看不出改变时(尤其是关节外脂肪影呈第2型改变)应多考虑为外髁骨骺分离。
结 果
本文收集黎平县人民医院肘部损伤患者851例的X线照片能进行统计和分析612例,着重对肘部骨折的间接X线征象进行了分析,因而提高了X線诊断的准确性。
青枝骨折和裂缝骨折的骨质结构变化轻微在X线照片上不易看出,此时观察软组织变化对骨折的诊断非常重要。
文内612例肘部创伤中,有关节外脂肪变化560例,此530例中仅有12例没有看出骨质改变。因此说明,凡有关节外脂肪变化者,骨折的存在高达97.8%。将关节外脂肪变化分为4型,根据此4型变化能初步推测关节囊内积液的多少和骨折发生的部位。
讨 论
关节外脂肪变化的机理,是由于关节囊内积液推移关节处脂肪所致,关节外脂肪发生移位的程度和关节囊内积液有密切关系,此点被下列事实所证明。
肘关节造影时,当注射少量造影剂后可发现,背侧脂肪层被推移,在照片上脂肪影显露在肱骨髁部皮质的后方,这说明关节囊内积液可使关节外脂肪发生移位。关节囊内积液时关节囊膨胀呈球形,在侧位照片上观察层时90°位可见关节外掌及背侧脂肪下端与骨分开呈典型“八字胡”样。伸肘位时,则掌侧脂肪层下端不与骨质分离而与骨皮质接近,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关节外脂肪的变化,完全受关节内液体流动所影响。
关节囊内积液,背侧脂肪的上端是不应当离开骨皮质的,肱骨髁与髁上骨折关节外脂肪上端常与骨分离,以为这和囊外骨折有关。在儿童尸体解剖时,发现关节囊附着在鹰嘴窝上1/3交界处,髁上伸展型骨折有时前面骨折线在关节囊内即鹰嘴窝中1/3,后面骨折线常在囊外即鹰嘴窝上1/3,由于囊内和囊外均有骨折,囊外也有出血,因此背侧脂肪向后上移位与骨分开。
关节积液多少和损伤轻重有关外,还受其他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时间的因素,X线检查距离损伤时间短则积液少,时间长积液可以增多,比如内上髁骨髁分离,几小时以内脂肪变化均系第1型,几小时以上者多为第2型。另一个因素是和关节囊撕破的程度有关系,我们发现肱骨外髁骨分离后几小时内的照片和3天以上的照片所见关节外脂肪均表现为第2型,这说明单纯以时间因素是无法解释的,因而使我们想到与关节囊撕裂有关,外髁骨骺分离的病例在手术时发生关节囊被撕破,使关节囊内血液流至囊外,也有些病例关节囊内血液没有完全流至囊外,因而脂肪变化仍呈显第1型或第2型。
612例肘部损伤中,82例没有看出关节外脂肪的变化,其原因是:①关节囊外骨折。如肱骨骨干下1/3骨折,单纯内上髁骨骺分离和尺桡骨上端骨折;②关节囊破裂,血液流至关节外软组织中,脂肪位置可不发生改变,如髁上骨折,外髁骨骺分离和鹰嘴骨折等。
关节外脂肪变化一般可在1个月内消失,但也有少数病例背侧脂肪变化复查时持续存在,此种情况多见于骨折严重错位者,骨折虽然已经愈合,脂肪阴影仍不能复原,这可能与肌腱损伤有关。
过去认为肘部单纯外伤性滑囊炎处在小儿并不少见,我们认为多属外伤所引起的关节囊内积液,绝大多数均有骨折存在,如果发现骨质结构有轻微的改变或有可疑的骨折现象,同时发现有软组织变者,可以进一步肯定骨折的诊断。参考文献
1 柏树令,应大君.系统解部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
2 李景学,孙鼎元.骨关节X线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61.
3 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X线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425.
4 徐赞英.实用儿科防射诊断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819.
5 施诚仁.小儿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3.
6 严振国.骨伤外科解剖学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206.
7 张春才,苏佳灿.矫形外科学影像精要.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163.
关键词 肘部骨折 X线诊断 脂肪变化
资料与方法
2006年5月~2011年8月收治肘部受伤患者851例,男535例,女316例,年龄1~21岁。上述收治病例均有肘部外伤史。
肘关节外脂肪正常X线表现:观察没有受过伤的肘部正侧位X线照片并和人体解剖标本对照,发现在肘关节囊的前后都有脂肪组织,充填在鹰嘴窝、喙突窝和桡骨头窝内。侧位照片上掌侧可以看到长条样密度较低的脂肪阴影,披覆在骨皮质上,其下端至喙窝的下缘,背侧关节外脂肪阴影在X线照片见不到。
肘关节外脂肪异常X线表现:肘部创伤后,在侧位X线照片观察,关节外脂肪可有下列变化。掌侧脂肪的变化有3种:①脂肪层变短变宽,显三角形,其下缘有喙突窝的上部;②脂肪阴影呈弧形条状,下端离开喙突窝;③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背侧脂肪的变化:背侧脂肪阴影如在X线片上看到即属异常,也有3种变化:①脂肪层细长而薄,披覆在肱骨远端背侧髁部骨皮质的外缘;②脂肪层呈弧形,下端离开骨皮质;③脂肪层呈块状或弧形条状,并向后移位与背侧骨质皮完全离开。
851例肘部损伤的X线照片中,骨组织和关节外脂肪均无变化81例,无法观察软组织变化158例,其余612例均有骨质损伤和软组织变化,612例中有关节外脂肪变化530例,可分4种类型(主要根据背侧脂肪的变化而确定)。①第1型:关节囊内有少量积液,背侧脂肪层不可见,掌侧脂肪层变为短而宽的三角形阴影。②第2型:关节囊内有中等量积液,背侧脂肪层长而薄,披盖在肱骨下端背侧皮质的后缘。掌侧脂肪层呈短而宽的三角形阴影,下端离开骨皮质,或脂肪层模糊甚至消失。③第3型:关节囊内有大量积液,掌侧和背侧脂肪层呈弧形条状影,下端部离开骨皮质呈典型的“八字胡”样阴影。④第4型:关节囊内有大量积液,伴有囊外积液,背侧脂肪呈块状或条状阴影,向后移位与骨分开,掌侧脂肪变化与第3型相同。
关节外脂肪变化的类型参考患者的年龄,可初步确定骨折发生部位。见表1。
肱骨下端髁或髁上骨折328例,其中青枝骨折或骨折端无移位166例,这些病例在X线照片上很难看出骨折线,在侧位照片上若不注意观察骨质结构的细微变化,也很容易被忽略。本组仅有2例初诊时没有发现骨折,经复查发现有明显的骨膜反应,证明有骨折存在。我们体会关节外脂肪阴影的变化,标注着有骨折存在,应进一步细致地观察骨质有否改变,尤其是关节外脂肪影呈第4型改变,绝大多数都是肱骨髁或髁上伸展型骨折。
一般尺桡骨骨折若仔细寻找骨质改变尚易确定,本组有数例外髁骨骺分离,开始则很难发现它的骨质变化,经复查后才得到证明,当关节外脂肪有变化而骨质看不出改变时(尤其是关节外脂肪影呈第2型改变)应多考虑为外髁骨骺分离。
结 果
本文收集黎平县人民医院肘部损伤患者851例的X线照片能进行统计和分析612例,着重对肘部骨折的间接X线征象进行了分析,因而提高了X線诊断的准确性。
青枝骨折和裂缝骨折的骨质结构变化轻微在X线照片上不易看出,此时观察软组织变化对骨折的诊断非常重要。
文内612例肘部创伤中,有关节外脂肪变化560例,此530例中仅有12例没有看出骨质改变。因此说明,凡有关节外脂肪变化者,骨折的存在高达97.8%。将关节外脂肪变化分为4型,根据此4型变化能初步推测关节囊内积液的多少和骨折发生的部位。
讨 论
关节外脂肪变化的机理,是由于关节囊内积液推移关节处脂肪所致,关节外脂肪发生移位的程度和关节囊内积液有密切关系,此点被下列事实所证明。
肘关节造影时,当注射少量造影剂后可发现,背侧脂肪层被推移,在照片上脂肪影显露在肱骨髁部皮质的后方,这说明关节囊内积液可使关节外脂肪发生移位。关节囊内积液时关节囊膨胀呈球形,在侧位照片上观察层时90°位可见关节外掌及背侧脂肪下端与骨分开呈典型“八字胡”样。伸肘位时,则掌侧脂肪层下端不与骨质分离而与骨皮质接近,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关节外脂肪的变化,完全受关节内液体流动所影响。
关节囊内积液,背侧脂肪的上端是不应当离开骨皮质的,肱骨髁与髁上骨折关节外脂肪上端常与骨分离,以为这和囊外骨折有关。在儿童尸体解剖时,发现关节囊附着在鹰嘴窝上1/3交界处,髁上伸展型骨折有时前面骨折线在关节囊内即鹰嘴窝中1/3,后面骨折线常在囊外即鹰嘴窝上1/3,由于囊内和囊外均有骨折,囊外也有出血,因此背侧脂肪向后上移位与骨分开。
关节积液多少和损伤轻重有关外,还受其他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时间的因素,X线检查距离损伤时间短则积液少,时间长积液可以增多,比如内上髁骨髁分离,几小时以内脂肪变化均系第1型,几小时以上者多为第2型。另一个因素是和关节囊撕破的程度有关系,我们发现肱骨外髁骨分离后几小时内的照片和3天以上的照片所见关节外脂肪均表现为第2型,这说明单纯以时间因素是无法解释的,因而使我们想到与关节囊撕裂有关,外髁骨骺分离的病例在手术时发生关节囊被撕破,使关节囊内血液流至囊外,也有些病例关节囊内血液没有完全流至囊外,因而脂肪变化仍呈显第1型或第2型。
612例肘部损伤中,82例没有看出关节外脂肪的变化,其原因是:①关节囊外骨折。如肱骨骨干下1/3骨折,单纯内上髁骨骺分离和尺桡骨上端骨折;②关节囊破裂,血液流至关节外软组织中,脂肪位置可不发生改变,如髁上骨折,外髁骨骺分离和鹰嘴骨折等。
关节外脂肪变化一般可在1个月内消失,但也有少数病例背侧脂肪变化复查时持续存在,此种情况多见于骨折严重错位者,骨折虽然已经愈合,脂肪阴影仍不能复原,这可能与肌腱损伤有关。
过去认为肘部单纯外伤性滑囊炎处在小儿并不少见,我们认为多属外伤所引起的关节囊内积液,绝大多数均有骨折存在,如果发现骨质结构有轻微的改变或有可疑的骨折现象,同时发现有软组织变者,可以进一步肯定骨折的诊断。参考文献
1 柏树令,应大君.系统解部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
2 李景学,孙鼎元.骨关节X线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61.
3 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X线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425.
4 徐赞英.实用儿科防射诊断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819.
5 施诚仁.小儿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3.
6 严振国.骨伤外科解剖学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206.
7 张春才,苏佳灿.矫形外科学影像精要.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