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张对症的药方
“紧张行走的珍珠”这句话恐怕会长期挂在人们嘴边,形容凯特·布兰切特惊人的演技。影评人用这句话来形容她在《蓝色茉莉》中的演出,这一切听起来简直像个恶作剧——因为她在某部电影里像一颗紧张行走的珍珠,于是她获得了奥斯卡奖。这听起来多么文理不顺。
《蓝色茉莉》在剧作上堪称伍迪·艾伦的回勇之作。在欧洲拍摄了好几部电影之后,伍迪·艾伦回归纽约,偏偏就选择了异乡人布兰切特来诠释那个爱慕虚荣又脆弱的阔太太,展示她如何追求爱情及生活质量,又如何通过谎言和欺骗将自己的生活毁掉。
这部影片相中凯特·布兰切特或许并不奇怪。原因之一是,若论这样可恨又可怜的角色,凯特手上早就有一堆,无论是《丑闻笔记》里贪恋年轻肉体的美貌教师,还是《疾走天堂》里一厢情愿的复仇者,凯特似乎尤其擅长将正负两面的情绪集中在角色身上,一方面仪态万千,一方面又郁结了欲望。
另一个原因是,布兰切特绝对是时尚宠儿,红毯皇后。时尚记者们或许要感谢《伊丽莎白》这部戏将她带到好莱坞。她用无可争议的美开启了自己的镁光灯传奇。当某些女星常常被拍到穿错衣服,或者被拍到身着奇装异服时,布兰切特总是淡定又从容地穿着一套完美的礼服走过镜头,鲜有出错。她甚至没胖过一分或者瘦过一分,也从来不会刻意裸露自己的哪个部分,一切都是优雅又恰如其分的。
于是,《蓝色茉莉》中纠结的名媛生活,好比一张对症的药方,伍迪·艾伦和凯特·布兰切特两剂猛药加下去,观众看过之后无不印象深刻,那种深刻好像是有人拿着榔头将楔子敲进了水泥墙,何况用力的还是最懂女人的伍迪,以及最女人的女人。说她是女人,可她充满了力量,像一座随时爆发的火山。不过,《蓝色茉莉》中的角色不是那种肌肉发达的强悍,而是内藏弹性。尽管布兰切特在这部戏里的对白加起来大概等于她整个职业生涯的长度,她的力量却没有因此减弱,这种弹性带出女性特有的怀疑、敏感与自私,与她从前的表演相比,形成了不小的反差。桑德拉·布洛克的表演当然也极度精彩,可她毕竟是在外太空。布兰切特就在地球,就在纽约,这种活灵活现显然超越了那些长镜头的力量,打动了评审。何况,奥斯卡对她还有亏欠。
坦白说,《魔戒》 中的精灵女王对好戏的布兰切特来讲,实在有些不痛不痒。当然观众接受这部戏多数与凯特无关,但她在戏里认真得像是在拍一部文艺片。普通观众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这部电影里,这可算是她为数不多的大制作电影,相比那些长篇累牍的内心戏,精灵女王的游刃有余正式让她获封女王专业户,可实际上,布兰切特演的女人远远多于女王,尤其是坏女人,和那些好坏参半的女人。
对于影迷来说,凯特在大银幕的吸引力简直是致命的。她的角色总是充满女性魅力,比如《飞行家》里男主角大亨的其中一位女友,她并不是电影的中心,但只要出场,便几乎把戏做尽。凭借这部电影,凯特至少获得了10个最佳女配角奖项。其中就有奥斯卡的最佳女配角,人们当时还悲观地认为,那就是奥斯卡对她的全部赞誉了。
我们的女王
凯特有着一段中性的少女时代。她曾经打领带、穿西装,着迷于同样中性同样强悍的流行歌手安妮·藍妮克丝,后者简直可说是她厚实中音的启蒙之一。而那时西装领带的熏陶,同样在日后对她的事业起到重要作用。你可以在电影 《我不在那儿》 中找到名正言顺走中性路线的凯特,那部电影隐晦地描绘了6个不同的鲍勃·迪伦,很多人看后摸不着头脑。不管你看不看得懂,雌雄同体的凯特却是该片最简单的魅力所在。那个角色也不负众望地为她带来许多提名和奖项。讲起那惟妙惟肖的演出,我们不得不联想到中学时代的凯特到底如何迷人。或许在《丑闻笔记》里,那张哥特风打扮的照片,真的是来自她自家年轻时的相册。
看到她捧起奖杯的一霎那,好多人免不了觉得她顺风顺水,没有大浪,或许仅仅是错过了一个早该属于她的奖项。但凯特的轻松之中,着实有战战兢兢的过去。她原本修读美术和经济(这像极了《丑闻笔记》 的设定),半路爱上戏剧而转学。从戏剧学院毕业后,她曾拮据过好长一段时间,每天只喝一杯咖啡果腹。她也曾为自己定下5年期限,如果演出没有成就,就要选择新的事业方向。
万幸,她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通过和影帝杰弗里·拉什在戏剧舞台的合作,布兰切特为自己的演员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陆续从莎翁剧目、电视剧集再走到大银幕的她每一步都令人印象深刻。《天堂之路》 是她参演的第一部商业电影,获封女性版《桂河大桥》。她饰演一名女囚,靠沉实的演出赢得业内人士的口碑。据说《奥斯卡与路辛达》 的导演最初不想让她演女主角,因为当时她在国际上默默无闻,导演十分怀疑她能否和已经成名的拉尔夫·费因斯搭档。最终,凯特在 《天堂之路》中的演出说服了导演,让她得到了第一次担纲女主角的机会。如前文所说,《奥斯卡与路辛达》 的预告片又为凯特带来了女王的角色,进而铺开了她的影后之路。如此一来,布兰切特真的应该在领奖台上感谢脚踏实地的自己,但她没有。
和她那些用力的演出相反,她微笑地挥着沉重的奖杯,正式加冕为演技派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