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报恩寺北宋地宫出土诸圣舍利分析研究

来源 :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88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报恩寺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主城正南门外的古长干里地区.2007年2月至2010年底,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对遗址北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发掘,在遗址北区发现了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的长干寺真身塔地宫(即天禧寺圣感塔地宫)[1],出土了七宝阿育王塔、鎏金银椁和金棺等大量北宋时期珍贵的佛教文物,其中在后期整理时共发现22份舍利,包括佛顶真骨舍利1份、感应舍利1份、诸圣舍利20份.
其他文献
张家寨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均川镇均河口村张家寨西南,地处大洪山南麓岗前平原地区,均水在遗址西部自西南往东北汇入涢水.遗址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北纬31°43 ′32″,东经113°15′42″,平均海拔65米(图一).经勘探确认,张家寨遗址现存面积约2000平方米,东北距王家台遗址400米.据村民反映,遗址原处在高于周围2~3米的小台地上,20世纪70年代在土地整治过程中遭到严重破坏,台地中央被削掉0.5~1米.2017年6~9月,为配合汉十高铁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区位于
期刊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6096,为一座中型偏小的墓葬,出土器物不多,但难得的是一件铜盆(自铭为簋)上铸有46字铭文[1].铭文内容颇有价值,发掘简报已有识文,黄益飞、谢尧亭也做了较好的解读和研究,初步揭示了其意义[2].但细读后似觉有关器主身份及周代军事活动的特点、从征军队构成等问题,讨论尚嫌不足或未予涉及,仍值得进一步申论.
期刊
【关键词】北京 后疫情时代 文旅融合 公众调查  【中图分类号】G124/ F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3.016  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形势,北京已形成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分布范围最广、产品类型最多、市场规模最大的文旅产业规模。2019年12月,北京牢牢把握重要历史机遇期和战略窗口期
2012年8月,在茂陵大遗址保护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在茂陵封土南8米处取土时,在距地表约0.7米处发现一方明洪武四年御制祝文碑.在其东侧约1米处,还发现有一件长方形碑座.茂陵博物馆工作人员随即进行了清理,并将碑石运至茂陵博物馆收藏.
期刊
沩山位于湖南省醴陵市沩山镇(原东堡乡),南距醴陵市区约15公里,海拔200~400米.据《(民国)醴陵县志》记载,“东堡乡小沩山,地产白泥,溪流迅激,两岸多水碓以捣泥粉,声音交接,日夜不停,故瓷厂寝盛,今上下皆陶户,五方杂处”[1].2003~2004年初,株洲市和醴陵市文物部门在对沩山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了大量古瓷窑、瓷泥矿井等相关遗迹.2010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沩山西北的枫林镇(原枫林市乡)唐家坳村发掘了一处南宋至元代青白瓷窑址[2].2014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醴陵窑管理所对沩山周围窑
期刊
故宫博物院藏有数量宏富的清代宫廷文物,但其中大多数并没有款识或确切的制作记录,因此判断其年代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学术界的通行做法是,依据制作年代明确,且在纹饰、造型、颜色等方面特征鲜明的器物,来进行类比.
期刊
2015年6月,山东省成武县九女集镇申楼村村民在村北约300米的九女湖清淤时,发现一方形制罕见的唐代墓志,后征集入藏成武县博物馆.该墓志形制为方柱硬山顶,通高46.5厘米,其中方柱长15.7、宽14、高43厘米.顶部阴刻线条象征屋面的瓦垄,正面30道,背面33道(图一~五).
期刊
2019年12月,为配合基本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连山村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对发现的一座砖室墓(编号2019CYYM1,以下简称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图一).墓葬东距湘江干流约1.2公里,地形为南方地区典型的低矮丘陵,2012年以来此区域曾多次发现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1].此墓发现时虽局部被破坏,但形制基本完整,出土器物较为丰富.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期刊
元大都是蒙古大汗忽必烈在燕京东北郊所建的国际化大都市.由忽必烈的谋士刘秉忠、茶迭儿局达鲁花赤波斯人也黑迭儿丁规划设计[1],大都采石提举杨琼、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都水监少监郭守敬、行工部尚书段天佑、河北东西路都元帅张柔、张弘略父子协作施工.1267年,元大内皇宫落成,忽必烈召见赵孟頫,命这位大书法家为宫门题门联.他将陈叔宝《入隋侍宴应诏诗》略加修改[2],题在大明殿宫门上[3].1419年,明成祖重建北京城.皇城正门称“承天门”(今天安门),门前建千步廊,南端建大明门.成祖命大学士解缙题门联,他将赵孟頫为
期刊
2013年12月,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征集到6件玉人.玉人近似四棱柱状或扁平长方体状,形制、风格、制作方法相似,大小、发髻略有不同,无发髻或发髻不清者3件,有发髻者3件,其中右侧发髻者2件,左侧发髻者1件.玉人均为碧玉制成,用阴线简单雕刻出眼和口,没有刻画眉毛、胡须和鼻子,腰部正面有两道阴刻线,两侧面各有一道阴刻斜线,斜线下端与腰部正面下方的阴刻线相连.身体正面与侧面夹角为直角,背面与两侧面交接处经过打磨,呈小圆角.头部和躯干衔接处正面下凹,形成肩、颈部,制作简单(图一、二).现分别介绍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