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君老师《老王》一课,打破形式化教学模式,反复揣摩文章的几个重点字词,让学生成为作品的人物与文本、作者、老王对话,紧紧围绕“活命”展开。这种“咬文嚼字”,不仅遵循了文本特点,也让同学真正体会到语文课的魅力。
关键词:《老王》;文本细读;对话文本;矛盾质疑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以平淡的笔调,讲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老王一生的艰辛生活琐事、人生经历。
有的教师处理课文时注重分析老王形象,表面课堂热闹非凡,实际却是弃散文文体特点不顾,学生没有体会到杨绛散文“沉定简洁”的特点,没有品析到“善良体查善良”的深层含蕴,更别说达到课程目标中“学生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一要求了。王君老师的《老王》之所以这么成功,便是因为课堂上紧紧围绕在与文本的对话上——文本细读。
语文课堂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和作者进行相互对话时候,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入手,对文本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现今,很多语文课堂用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代替文本解读,根本没有深入文本。语文姓“语”,它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是具有语言美的,需要我们“咬文嚼字”来体会语言深处的魅力。所以,在对话文本时,要注重探析文本的内涵,反复推敲揣摩词义,根据字词所处的文本环境,体会其中的情感与深刻含义。
王君老师《老王》的课堂,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解读文本,完成了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还原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首先,对话文本,结合课程标准、单元内容,抓住文本线索。实录中,学生虽然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但对于王老师的提问依然摸不着头脑,充分说明了学生没有真正细读文本。“活命”便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老王是那个时代底层的人,生活艰辛,任人践踏,是“活命”的生存状态;杨绛,高贵的知识分子,在当时何尝不也是在一种“活命”。“活命”这条铁索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思考-老王这类人的生存状态、杨绛及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人的生存状态。其次,细读词句,揣摩文本。学生的阅历有限,不能感同身受老王的生存状态,更不能理解“活命”一词所包含着复杂的情感,这就“咬文嚼字”。例如,王君老师让学生成为老王,反复揣摩课文3句话,“人老了,没用了”“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学生理解到老王是没有集体、没有归属感、没有亲人、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另外,细读“只”字,也能感受到老王走投无路的境地。这样的文本细读,引导学生体会“活命”生存状态,认知杨绛散文“沉定简洁”的特色,也掌握了分析文本的方法。第三,善于文本质疑,用矛盾分析法细读文本,深掘文本内涵。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文本细读,让学生学会思考,于细微之处见作者深沉的情感。在处理老王“无根”的悲剧时,她抛出“杨绛问他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却回答住那儿好多年了”这个矛盾,正显出了老王有房无家的漂泊,没有归属感的活命状态。另外,杨绛尊重老王,和老王关系甚好,那为何在老王死后,“我”却没有多问?“我”仍是“心上不安”?王君老师利用这一矛盾,让学生反复在文本中体味,适时链接杨绛当时的背景资料(《丙午丁未年纪事》)让学生理解,连自身都无法顾及的“文革”年代,作者这样的知识分子也是处于“活命”状态下的人,无论是老王的冰块、香油鸡蛋还是作者的接济,这些点滴的举动都是“高贵”的,他们彼此用善良体味善良。“活出高贵的命”,这是课堂尾声,也是课堂的升华。
整堂课,从教材出发,从课程标准出发,正确的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所有教学内容都源于文本,揣摩重点字、词、句(不是揪住某些词形而上的理解),实现深刻解读文本。文本细读让语文教学回归到它本来的面目,展现出耐人寻味的魅力,让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语文课。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老王》;文本细读;对话文本;矛盾质疑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以平淡的笔调,讲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老王一生的艰辛生活琐事、人生经历。
有的教师处理课文时注重分析老王形象,表面课堂热闹非凡,实际却是弃散文文体特点不顾,学生没有体会到杨绛散文“沉定简洁”的特点,没有品析到“善良体查善良”的深层含蕴,更别说达到课程目标中“学生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一要求了。王君老师的《老王》之所以这么成功,便是因为课堂上紧紧围绕在与文本的对话上——文本细读。
语文课堂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和作者进行相互对话时候,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入手,对文本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现今,很多语文课堂用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代替文本解读,根本没有深入文本。语文姓“语”,它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是具有语言美的,需要我们“咬文嚼字”来体会语言深处的魅力。所以,在对话文本时,要注重探析文本的内涵,反复推敲揣摩词义,根据字词所处的文本环境,体会其中的情感与深刻含义。
王君老师《老王》的课堂,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解读文本,完成了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还原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首先,对话文本,结合课程标准、单元内容,抓住文本线索。实录中,学生虽然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但对于王老师的提问依然摸不着头脑,充分说明了学生没有真正细读文本。“活命”便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老王是那个时代底层的人,生活艰辛,任人践踏,是“活命”的生存状态;杨绛,高贵的知识分子,在当时何尝不也是在一种“活命”。“活命”这条铁索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思考-老王这类人的生存状态、杨绛及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人的生存状态。其次,细读词句,揣摩文本。学生的阅历有限,不能感同身受老王的生存状态,更不能理解“活命”一词所包含着复杂的情感,这就“咬文嚼字”。例如,王君老师让学生成为老王,反复揣摩课文3句话,“人老了,没用了”“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学生理解到老王是没有集体、没有归属感、没有亲人、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另外,细读“只”字,也能感受到老王走投无路的境地。这样的文本细读,引导学生体会“活命”生存状态,认知杨绛散文“沉定简洁”的特色,也掌握了分析文本的方法。第三,善于文本质疑,用矛盾分析法细读文本,深掘文本内涵。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文本细读,让学生学会思考,于细微之处见作者深沉的情感。在处理老王“无根”的悲剧时,她抛出“杨绛问他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却回答住那儿好多年了”这个矛盾,正显出了老王有房无家的漂泊,没有归属感的活命状态。另外,杨绛尊重老王,和老王关系甚好,那为何在老王死后,“我”却没有多问?“我”仍是“心上不安”?王君老师利用这一矛盾,让学生反复在文本中体味,适时链接杨绛当时的背景资料(《丙午丁未年纪事》)让学生理解,连自身都无法顾及的“文革”年代,作者这样的知识分子也是处于“活命”状态下的人,无论是老王的冰块、香油鸡蛋还是作者的接济,这些点滴的举动都是“高贵”的,他们彼此用善良体味善良。“活出高贵的命”,这是课堂尾声,也是课堂的升华。
整堂课,从教材出发,从课程标准出发,正确的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所有教学内容都源于文本,揣摩重点字、词、句(不是揪住某些词形而上的理解),实现深刻解读文本。文本细读让语文教学回归到它本来的面目,展现出耐人寻味的魅力,让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语文课。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