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稻是较为优质的粮食作物,种植水稻近年来在东北寒地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寒地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加大,水稻粮食产量的不断提升,水稻种植户更关注水稻种植方法与病虫害控制的研究。本文主要分析寒地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病虫害,以及控制病虫害的有效方法,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提高水稻产量,优化水稻种植管理体系的目标。
关键词:寒地水稻;种植方法;病虫害控制;防治策略
一、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一)种子处理
应当结合寒的种植特点选择种子,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水稻品种,通常寒地水稻的株高在100cm左右,具有分蘖率高,抗倒伏能力强的特征,应当在有效的生育期内不贪青等特点。在确定水稻品种后还要进行适当的水稻处理,例如,可以利用阳光曝晒种子的方法增加水稻种子的酶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有效杀死病菌的效果。还可以采用盐水漂种,及时的筛除不饱满的种子,并且用清水将化学药剂洗掉。在种子达到一定的吸水量后可以进行催芽。催芽前还要进行种水清洗,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催芽,一般催芽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8℃,催芽需要持续48小时,待种子破胸,芽长长到0.8mm时,最后将种子铺平,晾好后保持种子的湿度,在低温环境下炼芽。
(二)苗床
苗床的选址直接的影响苗的质量,应当尽可能的选择在便于管理,有水源和方便给排水的地方。一般1公顷的土地需要选择200平方米的苗床,苗床需要选择腐熟的农家肥,根据土壤的情况选择优化的草炭木,按照比例配置营养土,平整苗床后覆盖厚土层,这样才能保证苗床的透水性。 苗床不神机妙算具有良好的增温性与通气性。在大棚的四周还要放置排水沟渠,这样可以增加苗床表现的化冻深度,提升棚内温度。
(三)育苗
育苗主要目标是提高水稻苗的质量,一般可以采用含有壮身剂的营养液进行育苗,操作时主要把营养液放在秧盘当中,育苗前还要刮平刮匀,除去多余的细土。育苗时还要适当覆盖一层营养土。秧苗一叶的温度控制在32℃左右,二叶的温度控制在28℃左右,三期的温度主要保护在25℃即可。还要注重观察苗床的湿度,注重适当的进行通风,在育苗时还要根据地方可能存在的叶枯病等采用适当的壮苗方法,移栽前还要露天通风炼苗,减少病虫害对苗的侵蚀。
(四)插秧
移栽秧苗影响到水稻种植的整体质量水平,移栽秧苗应当细到操作每道工序,例如,在秧苗起苗前应当加入磷酸二铵,这样可以起到送嫁肥的效果,送嫁肥需要把握时机,不能施肥过早。机械插秧时还要控制好株距与行距,寒地一般采用30cm×l0cm的规格,整地前还要施加水田基肥,采用旋耕搅拌的方法,从而达到深层控制施肥效果。
(五)施肥与灌溉管理
强化施肥与灌溉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水稻种植的质量,还可以有效的防控病虫害。水稻田应当抓住施肥与灌溉的关键期,重点做好分孽施肥,加大底肥施肥量的方法。一般在分蘖期10天左右施肥,土壤肥力较好的田块可以适当的减少氮肥。移栽后10天左右还要施肥氮肥,这样可以提高秧苗的成活率,达到有效壮苗的目标。应当根据苗的各个生长期采用不同的灌溉方法,适当的控制灌溉的水量,灌溉的原则是分蘖浅水灌溉,返青后深水灌溉,采用壮籽的方法。一般水稻返青后可以控制水量在5cm左右,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地温,还可以促进秧苗的快速分蘖,并且有效的增加穗数。当茎孽数达到80%时,可以采用浅水管理的方法,并且做到干湿交替,收割前10天进行晾田。
(六)优化移栽的方法
移栽是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关键期,应当根据寒地种植水稻的特征,适当的采用早栽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寒地种植水稻的产量,而且可以有效保证水稻的质量。一般在寒地气温可以达到13℃以后,地温具有14℃就可以开展移栽作业。移栽通常在5月中旬就可以进行。移栽时还要管控各种细节,控制移栽作业的质量,及时检查是否有漏栽的情况,从而保证水稻成活率。
二、寒地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应用
(一)纹枯病的防治
水稻的纹枯病是水稻最常见的病害,水稻纹枯病也称为云纹病、花足秆、眉目斑等。感染纹枯病会造成水稻不抽穗、水稻减产、粒重下降、以及秕谷多等问题。水稻纹枯病主要是因为水稻感染了真菌所于。因此,为了有效的消除纹枯病真菌的感染,应当在每年春季耕种前对田地进行及时的清理,及时的清除越冬的枯叶,还要减少杂草等带菌核的生物对水稻田地的影响。一般会对稻田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在对稻田灌溉时可以采用浅、湿、干间歇的处置办法,施肥时注重适当的增加氮磷等元素,同时适当的补充钙等微量元素。纹枯病具有循环侵染的特征,在防治时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的方法,强调进一步加强栽培管理,并且根据寒地情况选择良种。目前药物方面防治纹枯病的很多,主要可以采用已唑醇、具体可以在水稻的分蘖期使用,每亩一般使用10%的已唑醇,并且采用喷雾治疗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
(二)叶枯病的防治
水稻叶枯病是较为常见的水稻病害,叶枯病不仅有较强的感染性,而且有极快的传染速度,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容易引发这种病害。水稻叶枯病主要表现为由病株叶的边缘向叶内发展,由最初叶边缘的黄斑向叶脉发展成苍白色。通常叶枯病会造成水稻20%的减产,严重的还会造成水稻减产50%以上。叶枯病主要发生在水稻的分蘖期,由于高温、多雨、稻田受涝都可能引发叶枯病。防治叶枯病的主要办法是选择只有强有抗性的品种,在种植前做好防疫工作,加大土壤分析的力度。一旦发现有叶枯病入侵的情况,应当及时的采用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防治叶枯病主要可以采用粉剂的叶枯宁,或者采用代森铵水,按照适当的比例配比后进行喷洒。一般可以在雨季来临前进行药剂防治,例如使用氧化亚铜水分颗粒剂对水田进行喷洒。
(三)三化螟虫及防治
三化螟虫也称为钻心虫,三化螟虫专食水稻,对水稻的成长有较大的危害性,通常幼虫会蛀食水稻的茎,主要危害的是水稻的茎秆,通常会造成水稻出现白心或者白穗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水稻的减产。三化螟虫每年可以繁殖8代,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水稻防治的主要方法是在春耕前整地,可以采用齐泥割稻的方法,在春耕期进行灌水作业,从而对越冬的虫卵与幼虫进行彻底的清除。关键在水稻进入分蘖期或孕穗期施加氮肥,也可以采用灌溉的方式去除虫卵,一般在每年的6月份可以采用稻丰灵来杀除三化螟虫的危害,防治白穗可以在破口期防治。三化螟虫的天敌主要是稻螟赤眼蜂、黑卵蜂等,这些昆虫可以有效的达到捕杀三化螟虫效果。
(四)虱虫防治对策
稻飞虱又称蠓子虫,是主要的水稻病虫害,我国北方寒地稻飞虱的发生概率较高,稻飞虱主要通过针刺吸吮水稻植株的方式生存,受到稻飞虱的侵蚀会造成水稻的倒伏或死亡的现象,受稻飞虱侵袭的稻田往往由点、线、片稻株黄矮的特征。通常寒地的稻飞虱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份,采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水稻肥料管理,提高水稻抗稻习虱的能力,保证稻田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定期检查水稻的植株情况,重点降低田间的湿度,并且及时的清理水稻田的杂草,如果发现有稻飞虱的情况应当采用药物(扑虱灵)治疗的方式,药剂主要采用可湿性粉剂的方式在稻飞虱高峰期喷洒,还可以通过在释放保护天敌的方法防控,达到有效控制稻飞虱目标。
三、结论
寒地水稻种植虽然有独特的地利优势,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以有效方式应对特殊气候环境对水稻种植的影响。在种植过程中根据地域环境特征做好防控工作,进一加加强水肥管理,根据地方病虫害特征采用科学的预防病虫害的措施,从而有效保护水稻种植的质量与产量。
参考文献:
[1]王玉梅.北方寒地水稻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学学报,2007(02):69.
[2]梁衛东.寒地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16):71
关键词:寒地水稻;种植方法;病虫害控制;防治策略
一、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一)种子处理
应当结合寒的种植特点选择种子,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水稻品种,通常寒地水稻的株高在100cm左右,具有分蘖率高,抗倒伏能力强的特征,应当在有效的生育期内不贪青等特点。在确定水稻品种后还要进行适当的水稻处理,例如,可以利用阳光曝晒种子的方法增加水稻种子的酶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有效杀死病菌的效果。还可以采用盐水漂种,及时的筛除不饱满的种子,并且用清水将化学药剂洗掉。在种子达到一定的吸水量后可以进行催芽。催芽前还要进行种水清洗,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催芽,一般催芽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8℃,催芽需要持续48小时,待种子破胸,芽长长到0.8mm时,最后将种子铺平,晾好后保持种子的湿度,在低温环境下炼芽。
(二)苗床
苗床的选址直接的影响苗的质量,应当尽可能的选择在便于管理,有水源和方便给排水的地方。一般1公顷的土地需要选择200平方米的苗床,苗床需要选择腐熟的农家肥,根据土壤的情况选择优化的草炭木,按照比例配置营养土,平整苗床后覆盖厚土层,这样才能保证苗床的透水性。 苗床不神机妙算具有良好的增温性与通气性。在大棚的四周还要放置排水沟渠,这样可以增加苗床表现的化冻深度,提升棚内温度。
(三)育苗
育苗主要目标是提高水稻苗的质量,一般可以采用含有壮身剂的营养液进行育苗,操作时主要把营养液放在秧盘当中,育苗前还要刮平刮匀,除去多余的细土。育苗时还要适当覆盖一层营养土。秧苗一叶的温度控制在32℃左右,二叶的温度控制在28℃左右,三期的温度主要保护在25℃即可。还要注重观察苗床的湿度,注重适当的进行通风,在育苗时还要根据地方可能存在的叶枯病等采用适当的壮苗方法,移栽前还要露天通风炼苗,减少病虫害对苗的侵蚀。
(四)插秧
移栽秧苗影响到水稻种植的整体质量水平,移栽秧苗应当细到操作每道工序,例如,在秧苗起苗前应当加入磷酸二铵,这样可以起到送嫁肥的效果,送嫁肥需要把握时机,不能施肥过早。机械插秧时还要控制好株距与行距,寒地一般采用30cm×l0cm的规格,整地前还要施加水田基肥,采用旋耕搅拌的方法,从而达到深层控制施肥效果。
(五)施肥与灌溉管理
强化施肥与灌溉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水稻种植的质量,还可以有效的防控病虫害。水稻田应当抓住施肥与灌溉的关键期,重点做好分孽施肥,加大底肥施肥量的方法。一般在分蘖期10天左右施肥,土壤肥力较好的田块可以适当的减少氮肥。移栽后10天左右还要施肥氮肥,这样可以提高秧苗的成活率,达到有效壮苗的目标。应当根据苗的各个生长期采用不同的灌溉方法,适当的控制灌溉的水量,灌溉的原则是分蘖浅水灌溉,返青后深水灌溉,采用壮籽的方法。一般水稻返青后可以控制水量在5cm左右,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地温,还可以促进秧苗的快速分蘖,并且有效的增加穗数。当茎孽数达到80%时,可以采用浅水管理的方法,并且做到干湿交替,收割前10天进行晾田。
(六)优化移栽的方法
移栽是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关键期,应当根据寒地种植水稻的特征,适当的采用早栽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寒地种植水稻的产量,而且可以有效保证水稻的质量。一般在寒地气温可以达到13℃以后,地温具有14℃就可以开展移栽作业。移栽通常在5月中旬就可以进行。移栽时还要管控各种细节,控制移栽作业的质量,及时检查是否有漏栽的情况,从而保证水稻成活率。
二、寒地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应用
(一)纹枯病的防治
水稻的纹枯病是水稻最常见的病害,水稻纹枯病也称为云纹病、花足秆、眉目斑等。感染纹枯病会造成水稻不抽穗、水稻减产、粒重下降、以及秕谷多等问题。水稻纹枯病主要是因为水稻感染了真菌所于。因此,为了有效的消除纹枯病真菌的感染,应当在每年春季耕种前对田地进行及时的清理,及时的清除越冬的枯叶,还要减少杂草等带菌核的生物对水稻田地的影响。一般会对稻田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在对稻田灌溉时可以采用浅、湿、干间歇的处置办法,施肥时注重适当的增加氮磷等元素,同时适当的补充钙等微量元素。纹枯病具有循环侵染的特征,在防治时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的方法,强调进一步加强栽培管理,并且根据寒地情况选择良种。目前药物方面防治纹枯病的很多,主要可以采用已唑醇、具体可以在水稻的分蘖期使用,每亩一般使用10%的已唑醇,并且采用喷雾治疗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
(二)叶枯病的防治
水稻叶枯病是较为常见的水稻病害,叶枯病不仅有较强的感染性,而且有极快的传染速度,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容易引发这种病害。水稻叶枯病主要表现为由病株叶的边缘向叶内发展,由最初叶边缘的黄斑向叶脉发展成苍白色。通常叶枯病会造成水稻20%的减产,严重的还会造成水稻减产50%以上。叶枯病主要发生在水稻的分蘖期,由于高温、多雨、稻田受涝都可能引发叶枯病。防治叶枯病的主要办法是选择只有强有抗性的品种,在种植前做好防疫工作,加大土壤分析的力度。一旦发现有叶枯病入侵的情况,应当及时的采用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防治叶枯病主要可以采用粉剂的叶枯宁,或者采用代森铵水,按照适当的比例配比后进行喷洒。一般可以在雨季来临前进行药剂防治,例如使用氧化亚铜水分颗粒剂对水田进行喷洒。
(三)三化螟虫及防治
三化螟虫也称为钻心虫,三化螟虫专食水稻,对水稻的成长有较大的危害性,通常幼虫会蛀食水稻的茎,主要危害的是水稻的茎秆,通常会造成水稻出现白心或者白穗的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水稻的减产。三化螟虫每年可以繁殖8代,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水稻防治的主要方法是在春耕前整地,可以采用齐泥割稻的方法,在春耕期进行灌水作业,从而对越冬的虫卵与幼虫进行彻底的清除。关键在水稻进入分蘖期或孕穗期施加氮肥,也可以采用灌溉的方式去除虫卵,一般在每年的6月份可以采用稻丰灵来杀除三化螟虫的危害,防治白穗可以在破口期防治。三化螟虫的天敌主要是稻螟赤眼蜂、黑卵蜂等,这些昆虫可以有效的达到捕杀三化螟虫效果。
(四)虱虫防治对策
稻飞虱又称蠓子虫,是主要的水稻病虫害,我国北方寒地稻飞虱的发生概率较高,稻飞虱主要通过针刺吸吮水稻植株的方式生存,受到稻飞虱的侵蚀会造成水稻的倒伏或死亡的现象,受稻飞虱侵袭的稻田往往由点、线、片稻株黄矮的特征。通常寒地的稻飞虱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份,采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水稻肥料管理,提高水稻抗稻习虱的能力,保证稻田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定期检查水稻的植株情况,重点降低田间的湿度,并且及时的清理水稻田的杂草,如果发现有稻飞虱的情况应当采用药物(扑虱灵)治疗的方式,药剂主要采用可湿性粉剂的方式在稻飞虱高峰期喷洒,还可以通过在释放保护天敌的方法防控,达到有效控制稻飞虱目标。
三、结论
寒地水稻种植虽然有独特的地利优势,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以有效方式应对特殊气候环境对水稻种植的影响。在种植过程中根据地域环境特征做好防控工作,进一加加强水肥管理,根据地方病虫害特征采用科学的预防病虫害的措施,从而有效保护水稻种植的质量与产量。
参考文献:
[1]王玉梅.北方寒地水稻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学学报,2007(02):69.
[2]梁衛东.寒地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