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妻子教儿子认字。儿子不知是因为年龄太小,还是脑袋瓜不够灵光,学起来有些低效。不过还好,妻子比较有耐心,而且想了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形象记忆法,帮儿子渡过了一个又一个认字难关。
比如教儿子认“串”字。妻子先教读音,然后教写法。儿子学着他妈妈的样子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了个“串”字。妻子表扬:“嗯,写得还不错。”
接下来是默写。可刚刚写过的字儿子就忘了,咬起了铅笔头。妻子提醒:“不是跟你说过嘛,就像羊肉串一样,羊肉串的样子,你想想该怎么写。”
儿子得到提醒,稍作思考,便在纸上从上到下画了四个方块,然后中间再加一根“竹签”,十分高兴地问妈妈:“串,是这样写的吗?”
妻子一看儿子把“串”字真的写成了羊肉串的样子,哭笑不得,立即给予纠正:“是两个方块,用两块‘羊肉’串起来,不是四个方块串起来。”
儿子一脸疑问地反驳:“不对,我们去吃羊肉串时,都是这么多肉块的……”
妻子生气了:“我要是说‘串’字跟糖葫芦一样,你还得画上十个山楂串一起呀!”
一看妻子面对“笨”儿失去了耐心,有些上火,我赶紧把她劝到一边,亲自出马接过了教儿子识字的重担。我觉得,儿子把“串”字写上四个“口”不是笨,而是聪明的表现——这说明他观察过生活中“串”的模样,并且把生活经验活用到识字过程中了,这是明显的“联系生活,融会贯通”的思考方法。
打发走妻子,我表扬儿子:“真厉害,儿子你知道‘串’就是把好些肉肉或是豆豆串在一起的样子,不简单,说明你很细心,善观察。把四块羊肉串一起是‘串’,把十个山楂串一起也是‘串’,串就是这个样子。”
“爸爸,那我写的‘串’对吗?”儿子问。
“你写的‘串’字不对,但你画的‘串’是对的——咱们古代人,就是用这种画画的方法发明许许多多的字的。”我跟儿子解释。
“那我还想‘画字’,我也能发明许许多多的字。”儿子一听“画字”是发明,很骄傲,并且蛮有信心地要用画的方法“创造”字。
我觉得这个本领可比识字重要多了,眼下让儿子识字只是他被动地接受灌输,而“画字”则是主动创造的过程。
我给儿子出题:“那,你造一个‘山’字我看看。”
儿子脑海里当然有山的样子,他按照自己对“山”的印象,开始在纸上创造“山”字——呵,儿子画的“山”字,跟甲骨文的“山”字有一比,完全能体现出人类“原始的创造力”。
我把儿子画的“山”字拿给妻子看,妻子一看也乐了:“呵,这小子,识字的本领不咋地,画画造字的本领还挺强,这是写的甲骨文啊。”
一看妻子也夸奖儿子,我便约妻子一起鼓励儿子继续用画画的方法“造”字,让“造”字成为儿子展开想象力、形成创造力的有趣过程。
接下来,妻子给儿子出题:“你造一个‘鸟’字吧!”
“这个简单。”儿子毫不含糊地接下任务,在纸上画个圈,点上尖嘴,圈外又画两个圈当翅膀——呵,小鸟展翅欲飞的样子展现出来了,这个简练富有创意的“鸟”字,比甲骨文的“鸟”字好看好认多了。
还没等我们表扬,儿子又继续造字。他在纸上画一个大圈,点上尖嘴,圈外又画两个大些的圈当翅膀。还是“鸟”?
儿子解释:“第一个字是‘小鸟’,这个字是‘大鸟’。”乖乖,儿子不但会造字,还会“造词”——用画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思,竟然让儿子轻易走进了想象之门!
妻子忽然发现,目前对儿子来说,“画字”的价值比“识字”的价值更大,所以妻子决定放弃教儿子识字,改为全力支持儿子“画字”。
因为得到了大人的支持,儿子画字的兴趣更是高涨,他虽然“一字不识”,却能用“画字”的方法写一篇“文章”——儿子在一张白纸上,一行行画了好多好多的“小图画”,我们也不能理解他画的是什么意思。我就问他画了些什么。儿子指着自己画成的“文章”跟我们说:早晨,妈妈在家里做饭,煮鸡蛋……
噢,开头那个半圆圈是“太阳”,是早晨的太阳;接下来那个小人画像是“妈妈”;小房子是“家里”的意思;“锅里煮鸡蛋”的模样能看懂……
聽着儿子读着他“画”的文章,我惊喜万分——用“画”的字写出的文章,看似“胡编乱造”,实则有理有趣,让孩子拥有“胡编乱造”的权利,他定然会给你创造出许多惊喜……〔编辑:冯士军〕
比如教儿子认“串”字。妻子先教读音,然后教写法。儿子学着他妈妈的样子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了个“串”字。妻子表扬:“嗯,写得还不错。”
接下来是默写。可刚刚写过的字儿子就忘了,咬起了铅笔头。妻子提醒:“不是跟你说过嘛,就像羊肉串一样,羊肉串的样子,你想想该怎么写。”
儿子得到提醒,稍作思考,便在纸上从上到下画了四个方块,然后中间再加一根“竹签”,十分高兴地问妈妈:“串,是这样写的吗?”
妻子一看儿子把“串”字真的写成了羊肉串的样子,哭笑不得,立即给予纠正:“是两个方块,用两块‘羊肉’串起来,不是四个方块串起来。”
儿子一脸疑问地反驳:“不对,我们去吃羊肉串时,都是这么多肉块的……”
妻子生气了:“我要是说‘串’字跟糖葫芦一样,你还得画上十个山楂串一起呀!”
一看妻子面对“笨”儿失去了耐心,有些上火,我赶紧把她劝到一边,亲自出马接过了教儿子识字的重担。我觉得,儿子把“串”字写上四个“口”不是笨,而是聪明的表现——这说明他观察过生活中“串”的模样,并且把生活经验活用到识字过程中了,这是明显的“联系生活,融会贯通”的思考方法。
打发走妻子,我表扬儿子:“真厉害,儿子你知道‘串’就是把好些肉肉或是豆豆串在一起的样子,不简单,说明你很细心,善观察。把四块羊肉串一起是‘串’,把十个山楂串一起也是‘串’,串就是这个样子。”
“爸爸,那我写的‘串’对吗?”儿子问。
“你写的‘串’字不对,但你画的‘串’是对的——咱们古代人,就是用这种画画的方法发明许许多多的字的。”我跟儿子解释。
“那我还想‘画字’,我也能发明许许多多的字。”儿子一听“画字”是发明,很骄傲,并且蛮有信心地要用画的方法“创造”字。
我觉得这个本领可比识字重要多了,眼下让儿子识字只是他被动地接受灌输,而“画字”则是主动创造的过程。
我给儿子出题:“那,你造一个‘山’字我看看。”
儿子脑海里当然有山的样子,他按照自己对“山”的印象,开始在纸上创造“山”字——呵,儿子画的“山”字,跟甲骨文的“山”字有一比,完全能体现出人类“原始的创造力”。
我把儿子画的“山”字拿给妻子看,妻子一看也乐了:“呵,这小子,识字的本领不咋地,画画造字的本领还挺强,这是写的甲骨文啊。”
一看妻子也夸奖儿子,我便约妻子一起鼓励儿子继续用画画的方法“造”字,让“造”字成为儿子展开想象力、形成创造力的有趣过程。
接下来,妻子给儿子出题:“你造一个‘鸟’字吧!”
“这个简单。”儿子毫不含糊地接下任务,在纸上画个圈,点上尖嘴,圈外又画两个圈当翅膀——呵,小鸟展翅欲飞的样子展现出来了,这个简练富有创意的“鸟”字,比甲骨文的“鸟”字好看好认多了。
还没等我们表扬,儿子又继续造字。他在纸上画一个大圈,点上尖嘴,圈外又画两个大些的圈当翅膀。还是“鸟”?
儿子解释:“第一个字是‘小鸟’,这个字是‘大鸟’。”乖乖,儿子不但会造字,还会“造词”——用画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思,竟然让儿子轻易走进了想象之门!
妻子忽然发现,目前对儿子来说,“画字”的价值比“识字”的价值更大,所以妻子决定放弃教儿子识字,改为全力支持儿子“画字”。
因为得到了大人的支持,儿子画字的兴趣更是高涨,他虽然“一字不识”,却能用“画字”的方法写一篇“文章”——儿子在一张白纸上,一行行画了好多好多的“小图画”,我们也不能理解他画的是什么意思。我就问他画了些什么。儿子指着自己画成的“文章”跟我们说:早晨,妈妈在家里做饭,煮鸡蛋……
噢,开头那个半圆圈是“太阳”,是早晨的太阳;接下来那个小人画像是“妈妈”;小房子是“家里”的意思;“锅里煮鸡蛋”的模样能看懂……
聽着儿子读着他“画”的文章,我惊喜万分——用“画”的字写出的文章,看似“胡编乱造”,实则有理有趣,让孩子拥有“胡编乱造”的权利,他定然会给你创造出许多惊喜……〔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