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跨越空间的农村在线同步课堂、将梦想照进现实的创客教育……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发展带来的红利。南昌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始终以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核心,以“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学情大数据”系统为抓手,以“智慧作业”应用为试点,以信息化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提质提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一、基础建设奠定赋能格局
当“有学上”不再成为难题,“上好学”便成为人们更高的追求。互联网的发展为这些需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把信息技术作为引领力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体系,推动深度学习、跨界学习、精准学习,从而构建一整套有前瞻性的智能化教育体系。
“三通两平台”为赋能奠基。南昌市持之以恒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100%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93.59%班级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100%的教师和77.76%的学生开通人人通空间,“三通两平台”建设总体数据位列全省第一,为信息化赋能奠定扎实基础。
教育城域网为赋能提质。教育城域网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以各种信息设施为支持,以教育软件和资源为基础,以实现现代化教育和管理为目的,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信息化应用服务。城域网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石,是智慧教育的前提。南昌市本级及其他县区完成中小学100%接入教育城域网,实现城镇学校城域网带宽1000M,村小和教学点城域网带宽100M,教育专网带宽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10倍。
“互联网+教育”为赋能提速。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更快更好地覆盖到更多人群,“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实现“发展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总目标的重要手段。南昌搭建了教育云平台,融合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实现了统一门户、统一数据、统一交换和统一管理,打通了数据孤岛,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生态发展。
二、学业大数据瞄准精准教学
南昌市配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各方面深度融合等战略部署,启动大数据学业分析系统建设,解决了长久以来存在的教师精准教学难实施、学生高效学习难开展、学校教学管理难量化的难题,大数据学业分析系统在南昌市第一批23所学校里推行。
为发挥好这块“香饽饽”的功能,各学校高招频出。南昌一中领着老师们走进蚌埠二中、太原尖草坪区一中、杭州九中等,让教师亲身感受大数据的高效快捷;南昌二中将大数据作为校内波动生、临界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情况的放大镜,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促进教学和管理的细节;南昌三中成立了试题研究中心,制定雙向细目表,让曾经异常复杂繁重的管理和教学变得快捷精准;南昌二十三中用好了系统最核心的考试质量分析功能,与联考学校一起举办跨校质量分析教研活动。在抓好教学目标精准和学生学习精准的同时,大数据学业分析系统还将目光投向了精准教育决策、精准学校教务管理和精准家长督促辅导三个维度,不断提升教育系统“优化”“预测”能力,将以往以经验判断为主的传统教育决策逐步转变为基于数据的教育决策,切实合理优化资源,提高决策和教学组织工作水平。大数据学业分析系统已在全市学校全面铺开,学业大数据系统成功入选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集。通过评价与分析系统,各学科知识点、成绩分布、学生成绩等学业数据一目了然。
三、农村在线课堂助力教育扶贫
一块屏幕、一名教师、数个分处各地的教室、百余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这些组成了农村在线课堂的图景。不患寡而患不均,教育发展的核心不仅要提质,更要公平。为实现国家课程开齐开足的目标,将优质课程资源向薄弱学校输送,南昌市启动农村在线同步课堂工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主讲课堂与听讲课堂的远程双向互动。南昌市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农村在线同步课堂提供了政策支持,实时监控开课情况的监管平台、“在线课堂”优质课比赛、观摩交流研讨会、操作技能培训班等连锁举措让农村学生获得更多改变命运的可能。同时着力打造“教学团队”和“技术团队”两支队伍,一方面组织中心校和教学点教师共同备课、研究课例、解决问题、研讨主题,确保实行统一课表、明确统一计划、把握统一进度,建立考核评价激励制度,将在线课堂教学纳入教师工作量,每节课发放50元补贴;另一方面要求各中心校至少安排一名专职技术管理人员,各教学点至少一名技术兼职管理人员,设备供应商随时提供设备运维服务。
目前,南昌市301所学校开设的“农村同步课堂”已全部投入使用,教学点覆盖率达65%,受益学生达2.3万名。围绕该项目展开的“远程优质课堂实现教育精准扶贫,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课题研究深度聚焦教育公平,并获江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此基础上,南昌市继续规范农村在线同步课堂课程标准,逐步构建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农村地区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在线课堂常态化使用,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教育装备云平台与信息化共生
以技术赋能装备、以装备通融智慧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向好向前的必经之路。南昌市以“教育装备信息化推动教育装备专业化”策略为引领,打造“南昌教育装备云服务平台”,从“建、配、管、用、维”五个维度开发计划编制、履约验收、维护维修、资产监管、达标评估与数据应用六大模块,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教育装备采购全流程再造,实时准确掌握教育装备数据,及时为装备配置薄弱的学校补齐短板,构建了一套标准、规范、专业、协作、透明、共享的教育装备管理生态,并成功入选教育部地市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这意味着,学校装备“只买不用”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装备配置偏向优质学校的失衡现象已得到有效改善。云服务平台具有三大功能:一是严格资产监管,采购项目从规划到验收、教育装备从采购到报废的透明监管,避免了数据填报的不准确性,为教育装备配置均衡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为实现装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二是完善达标规范,根据学校的装备存量、规模数据与装备标准的比对,形成达标评估规范;三是确定计划编制,依据装备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制定装备配置计划、优化装备资金使用和提高装备使用效益提供数据分析,为科学编制各校装备计划提供策略和途径。
通过信息化为教育发展赋能,南昌市各项信息化竞赛屡创佳绩。南昌市中小学第二届“创意杯”创客马拉松竞赛开赛,百余名选手现场“打卡”,在24小时不间断的脑力风暴中,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从学生手中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神奇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关于信息技术的师生竞赛每年多达上百场,以赛促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南昌市教育信息化应用落地的重要手段。在比赛的促进下,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良好的习惯逐步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科研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当前,南昌市围绕重点做好“双师课堂”教辅平台、课堂教学评价系统项目、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工程等,突出抓好现代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建设、装备质量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教师考核评价导向、市场共建等工作,推进南昌市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一、基础建设奠定赋能格局
当“有学上”不再成为难题,“上好学”便成为人们更高的追求。互联网的发展为这些需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把信息技术作为引领力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体系,推动深度学习、跨界学习、精准学习,从而构建一整套有前瞻性的智能化教育体系。
“三通两平台”为赋能奠基。南昌市持之以恒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100%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93.59%班级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100%的教师和77.76%的学生开通人人通空间,“三通两平台”建设总体数据位列全省第一,为信息化赋能奠定扎实基础。
教育城域网为赋能提质。教育城域网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以各种信息设施为支持,以教育软件和资源为基础,以实现现代化教育和管理为目的,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信息化应用服务。城域网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石,是智慧教育的前提。南昌市本级及其他县区完成中小学100%接入教育城域网,实现城镇学校城域网带宽1000M,村小和教学点城域网带宽100M,教育专网带宽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10倍。
“互联网+教育”为赋能提速。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更快更好地覆盖到更多人群,“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实现“发展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总目标的重要手段。南昌搭建了教育云平台,融合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实现了统一门户、统一数据、统一交换和统一管理,打通了数据孤岛,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生态发展。
二、学业大数据瞄准精准教学
南昌市配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各方面深度融合等战略部署,启动大数据学业分析系统建设,解决了长久以来存在的教师精准教学难实施、学生高效学习难开展、学校教学管理难量化的难题,大数据学业分析系统在南昌市第一批23所学校里推行。
为发挥好这块“香饽饽”的功能,各学校高招频出。南昌一中领着老师们走进蚌埠二中、太原尖草坪区一中、杭州九中等,让教师亲身感受大数据的高效快捷;南昌二中将大数据作为校内波动生、临界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情况的放大镜,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促进教学和管理的细节;南昌三中成立了试题研究中心,制定雙向细目表,让曾经异常复杂繁重的管理和教学变得快捷精准;南昌二十三中用好了系统最核心的考试质量分析功能,与联考学校一起举办跨校质量分析教研活动。在抓好教学目标精准和学生学习精准的同时,大数据学业分析系统还将目光投向了精准教育决策、精准学校教务管理和精准家长督促辅导三个维度,不断提升教育系统“优化”“预测”能力,将以往以经验判断为主的传统教育决策逐步转变为基于数据的教育决策,切实合理优化资源,提高决策和教学组织工作水平。大数据学业分析系统已在全市学校全面铺开,学业大数据系统成功入选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集。通过评价与分析系统,各学科知识点、成绩分布、学生成绩等学业数据一目了然。
三、农村在线课堂助力教育扶贫
一块屏幕、一名教师、数个分处各地的教室、百余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这些组成了农村在线课堂的图景。不患寡而患不均,教育发展的核心不仅要提质,更要公平。为实现国家课程开齐开足的目标,将优质课程资源向薄弱学校输送,南昌市启动农村在线同步课堂工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主讲课堂与听讲课堂的远程双向互动。南昌市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农村在线同步课堂提供了政策支持,实时监控开课情况的监管平台、“在线课堂”优质课比赛、观摩交流研讨会、操作技能培训班等连锁举措让农村学生获得更多改变命运的可能。同时着力打造“教学团队”和“技术团队”两支队伍,一方面组织中心校和教学点教师共同备课、研究课例、解决问题、研讨主题,确保实行统一课表、明确统一计划、把握统一进度,建立考核评价激励制度,将在线课堂教学纳入教师工作量,每节课发放50元补贴;另一方面要求各中心校至少安排一名专职技术管理人员,各教学点至少一名技术兼职管理人员,设备供应商随时提供设备运维服务。
目前,南昌市301所学校开设的“农村同步课堂”已全部投入使用,教学点覆盖率达65%,受益学生达2.3万名。围绕该项目展开的“远程优质课堂实现教育精准扶贫,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课题研究深度聚焦教育公平,并获江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此基础上,南昌市继续规范农村在线同步课堂课程标准,逐步构建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农村地区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在线课堂常态化使用,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教育装备云平台与信息化共生
以技术赋能装备、以装备通融智慧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向好向前的必经之路。南昌市以“教育装备信息化推动教育装备专业化”策略为引领,打造“南昌教育装备云服务平台”,从“建、配、管、用、维”五个维度开发计划编制、履约验收、维护维修、资产监管、达标评估与数据应用六大模块,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教育装备采购全流程再造,实时准确掌握教育装备数据,及时为装备配置薄弱的学校补齐短板,构建了一套标准、规范、专业、协作、透明、共享的教育装备管理生态,并成功入选教育部地市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这意味着,学校装备“只买不用”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装备配置偏向优质学校的失衡现象已得到有效改善。云服务平台具有三大功能:一是严格资产监管,采购项目从规划到验收、教育装备从采购到报废的透明监管,避免了数据填报的不准确性,为教育装备配置均衡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为实现装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二是完善达标规范,根据学校的装备存量、规模数据与装备标准的比对,形成达标评估规范;三是确定计划编制,依据装备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制定装备配置计划、优化装备资金使用和提高装备使用效益提供数据分析,为科学编制各校装备计划提供策略和途径。
通过信息化为教育发展赋能,南昌市各项信息化竞赛屡创佳绩。南昌市中小学第二届“创意杯”创客马拉松竞赛开赛,百余名选手现场“打卡”,在24小时不间断的脑力风暴中,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从学生手中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神奇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关于信息技术的师生竞赛每年多达上百场,以赛促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南昌市教育信息化应用落地的重要手段。在比赛的促进下,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良好的习惯逐步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科研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当前,南昌市围绕重点做好“双师课堂”教辅平台、课堂教学评价系统项目、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工程等,突出抓好现代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建设、装备质量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教师考核评价导向、市场共建等工作,推进南昌市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