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宋元时期的一个秋冬时节,泉州的远航船队驾着长风浩浩荡荡分别从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以及沿海的法石港、石湖港、祥芝港、深沪港、东石港等港口出发,经南海群岛、印度洋、波斯湾、北非、地中海沿岸,驶向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次年夏日,船队又乘着东南风返航。去时满载着丝绸、陶瓷、糖、茶、铁器等货物,回来时运载着异域的钻石、玳瑁、玛瑙、药材、香料、玻璃工艺品等,却比原来少很多,也轻得多。凭借航海经验,船员们知道没有足够重量的航船行驶在大海上是不平稳的,甚至会有倾覆的危险。于是,返航前他们便把当地废弃的大蚵壳以及土、石装进船舱压重……
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大蚵壳,跟随货物抵达刺桐港后被丢弃在这一带沿海岸上,日积月累便成了一种特殊矿藏。泉州先民继承了“古闽越族”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的遗风。选用这种异国蚵壳来建造的房子,不但坚硬耐腐蚀,而且造型独特,具有美丽的花纹,能起到装饰的效果。于是,一座座有着独特风格的蚵壳厝便呈现在世人眼前。
据说,2002年10月1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考察团来到这里,团长亨利博士看到蚵壳厝时两眼一亮,惊喜地喊了起来:“一点没错,我在挪威、荷兰等地曾见过这样的蚵壳!”
蟳蜅的黄章晨师傅告诉我们,蚵壳厝的墙壁厚度一般有36厘米,现在用条石、机砖砌的墙壁厚度大概在12厘米~24厘米。蚵壳一般都砌在大门左右墙面及后外墙上,用石灰、沙、土“三合”泥浆片片相砌,内墙则用杂碎土石混合筑建,如此结合,就异常坚固。
蚵壳大而中空,垒砌在一起,墙里隔绝空气多,这样的墙冬暖夏凉。闽南尤其是泉州的海风虽然凛冽且带有盐分,但也不能摧垮这种墙。多年风雨的洗刷,让那些蚵壳变得格外明丽。有人认为,蚵壳的砌筑是民间艺术大师严谨而又随意的作品,既有传统的写意,又略带意象派的风格。
在建筑上,蚵壳厝与泉州清代古厝一样,大都为单座仿皇宫式的一进、二进、三进、三开间、五开间的大厝构筑,俗称“四马拖车”、“四房看厅”。花岗石的墙基,上下红砖砌方框、窗框,红白相间、鲜艳古朴,闽南建筑风格鲜明,民俗气息浓厚。
历史已落在了时间的身后,荡涤着“海丝”文化的蚵壳厝慢慢在减少,居住在蚵壳厝里的村民终究要告别蚵壳厝的时代,现代人也很少再用蚵壳来建造房子,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力见证,蚵壳厝以它独有的特色,永远留在了闽南建筑的辉煌史册里。
次年夏日,船队又乘着东南风返航。去时满载着丝绸、陶瓷、糖、茶、铁器等货物,回来时运载着异域的钻石、玳瑁、玛瑙、药材、香料、玻璃工艺品等,却比原来少很多,也轻得多。凭借航海经验,船员们知道没有足够重量的航船行驶在大海上是不平稳的,甚至会有倾覆的危险。于是,返航前他们便把当地废弃的大蚵壳以及土、石装进船舱压重……
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大蚵壳,跟随货物抵达刺桐港后被丢弃在这一带沿海岸上,日积月累便成了一种特殊矿藏。泉州先民继承了“古闽越族”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的遗风。选用这种异国蚵壳来建造的房子,不但坚硬耐腐蚀,而且造型独特,具有美丽的花纹,能起到装饰的效果。于是,一座座有着独特风格的蚵壳厝便呈现在世人眼前。
据说,2002年10月1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考察团来到这里,团长亨利博士看到蚵壳厝时两眼一亮,惊喜地喊了起来:“一点没错,我在挪威、荷兰等地曾见过这样的蚵壳!”
蟳蜅的黄章晨师傅告诉我们,蚵壳厝的墙壁厚度一般有36厘米,现在用条石、机砖砌的墙壁厚度大概在12厘米~24厘米。蚵壳一般都砌在大门左右墙面及后外墙上,用石灰、沙、土“三合”泥浆片片相砌,内墙则用杂碎土石混合筑建,如此结合,就异常坚固。
蚵壳大而中空,垒砌在一起,墙里隔绝空气多,这样的墙冬暖夏凉。闽南尤其是泉州的海风虽然凛冽且带有盐分,但也不能摧垮这种墙。多年风雨的洗刷,让那些蚵壳变得格外明丽。有人认为,蚵壳的砌筑是民间艺术大师严谨而又随意的作品,既有传统的写意,又略带意象派的风格。
在建筑上,蚵壳厝与泉州清代古厝一样,大都为单座仿皇宫式的一进、二进、三进、三开间、五开间的大厝构筑,俗称“四马拖车”、“四房看厅”。花岗石的墙基,上下红砖砌方框、窗框,红白相间、鲜艳古朴,闽南建筑风格鲜明,民俗气息浓厚。
历史已落在了时间的身后,荡涤着“海丝”文化的蚵壳厝慢慢在减少,居住在蚵壳厝里的村民终究要告别蚵壳厝的时代,现代人也很少再用蚵壳来建造房子,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力见证,蚵壳厝以它独有的特色,永远留在了闽南建筑的辉煌史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