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将采用市场调节方式,对整体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及控制,切实保障国家经济稳定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基于此,以下对浅析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经济管理;重要性
引言
经济信息是一种投资相对较少,获取时间成本较低的资源,所以在掌握和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在宏观层面可以让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尽最大的努力全方位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源,科学参与政府管理。在微观层面,经济信息是制定政经文社各个方面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促进经济发展各个环节有序进行的保障。
1 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描述
当前社会经济市场的因素有许多,进而导致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偏离预期轨迹,宏观经济管理在对经济市场进行调控时,主要针对引起经济市场发生紊乱的主要因素进行调节,从根源解决问题,以保证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当前社会经济市场的整体变化趋势将受到国际、地区、政策等影响,使经济市场未能长期稳定在同一状态下,因此宏观经济管理在对国民进行调控时,一般分为短期阶段、中期阶段、长期阶段等。短期阶段是以年度为周期,对市场进行外汇、信贷、财政等方面的均衡管理,其在管理时由于周期较短,无法对长远目标发挥最大效用,因此只能针对部分浅层面的问题加以解决。中期阶段一般以五年为周期,其与五年计划起到协调作用,通过对产业结构、投资结构、贸易结构、政策结构等进行调控,以保证现阶段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长期阶段是一种长远战略目标,依据当前社会市场环境和未来发展趋势,对经济市场进行战略布局,但由于时间较长,此期间的不定性因素较多,因此需以经济原则为主线,对经济管理的宏观调控措施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市场经济的稳态运行。
2 应用经济信息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专业人才匮乏,人力保障不足
在信息社会,信息的存量的巨大和更新速度之快,已经超出了人类正常速率可以控制的范围。现阶段从事经济信息收集与管理的人才数量较少,且运用于实践的就有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就直接导致信息收集的不全面和不清晰。当然,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为了全面深入的搜集信息,放慢了收集管理的速度,这又使得本来就赶不上信息增量速度的工作愈加后滞,根本无法实现实时感知与整理收集的目标,不能为宏观经济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撑。不夸张地说,宏观经济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摸着石头过河”。
2.2管理水平落后
目前宏观经济管理领域没有科学而完善的经济信息分析和应用方法的实施方案,因此经济信息不一致,很容易无法实现其价值,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3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3.1提升资源整合力度
经济信息作为经济波动情况产生的关联性信息,其包含经济体系的转型方式、资金的输入与输出等信息,通过覆盖性的信息搜查可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经济信息在对数据进行采集时,可通过网络信息、文献信息、调查法等,对数据进行针对性、时效性、经济适用性搜索,以保证数据信息检索的精确性。在对数据进行采集时,应针对实际区域进行搜查,并通过市场经济环境和区域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搜查计划,以保证经济信息搜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时效性信息已作为当前信息类行业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经济信息在实际搜查过程中,应具有时效性,及时针对区域发展特性制定相应的目标,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时效性保障。经济适用性是在有效的资源内体现出最大价值,应保证服务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3.2规范进行信息的搜索与应用
社会发展迅速,通信手段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为了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快速性,必须全面获取信息资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管理没有收集经济信息和采用分类等规定制度,因此需要识别和确保信息资源的实际和准确的难度正在提高。因为信息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基础,所以决定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过程至关重要,它为构建完整有效的经济信息收集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经济信息收集过程中,经过仔细的选择性分类,可以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大大减少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错误,从而帮助促进顺利进行。
3.3加强经济管理职能
为保证宏观经济管理发挥最大职能,应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职能设定,着重加强宏观经济管理部分的构建,并针对各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联动职能,并对实际监管范围进行划分,以防止重复性监管现象的发生。针对职能和机构系统较为复杂的部门,应对其进行简化处理,以防止数据信息进行层级传输失去时效性,并针对各部门采取问责制度,对部门的主要管理者开放相应的权限,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建立,使职能部门发挥最大功能。当前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一般以决策部门、计划部门、调节部门、监管部门、服务部门等为主,以此来构建完整的经济管理体系。但当前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下,部分地区将服务部门进行取代,通过建立数据库的形式来对信息进行存储,此种方式未能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辅助型作用,使经济管理存在趋势。在经济信息的发展下,可对信息进行预测性采集,为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以保证决策部门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
结束语
進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急剧增长,解放社会生产力要建立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中经济信息的重要作用,为经济活动提供指导,确保社会发展稳定。现代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信息为宏观决策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因此要提高对经济信息的应用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宏观调节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明达.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创新方式浅谈[J].电脑迷,2018(11):18+20.
[2]周国民,王建.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方式创新[J].农业网络信息,2017(01):18-20.
[3]陈文荣.经济信息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0):45-48.
[4]汤伶俐,李康.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业,2014(32):270-271.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经济管理;重要性
引言
经济信息是一种投资相对较少,获取时间成本较低的资源,所以在掌握和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在宏观层面可以让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尽最大的努力全方位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源,科学参与政府管理。在微观层面,经济信息是制定政经文社各个方面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促进经济发展各个环节有序进行的保障。
1 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描述
当前社会经济市场的因素有许多,进而导致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偏离预期轨迹,宏观经济管理在对经济市场进行调控时,主要针对引起经济市场发生紊乱的主要因素进行调节,从根源解决问题,以保证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当前社会经济市场的整体变化趋势将受到国际、地区、政策等影响,使经济市场未能长期稳定在同一状态下,因此宏观经济管理在对国民进行调控时,一般分为短期阶段、中期阶段、长期阶段等。短期阶段是以年度为周期,对市场进行外汇、信贷、财政等方面的均衡管理,其在管理时由于周期较短,无法对长远目标发挥最大效用,因此只能针对部分浅层面的问题加以解决。中期阶段一般以五年为周期,其与五年计划起到协调作用,通过对产业结构、投资结构、贸易结构、政策结构等进行调控,以保证现阶段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长期阶段是一种长远战略目标,依据当前社会市场环境和未来发展趋势,对经济市场进行战略布局,但由于时间较长,此期间的不定性因素较多,因此需以经济原则为主线,对经济管理的宏观调控措施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市场经济的稳态运行。
2 应用经济信息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专业人才匮乏,人力保障不足
在信息社会,信息的存量的巨大和更新速度之快,已经超出了人类正常速率可以控制的范围。现阶段从事经济信息收集与管理的人才数量较少,且运用于实践的就有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就直接导致信息收集的不全面和不清晰。当然,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为了全面深入的搜集信息,放慢了收集管理的速度,这又使得本来就赶不上信息增量速度的工作愈加后滞,根本无法实现实时感知与整理收集的目标,不能为宏观经济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撑。不夸张地说,宏观经济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摸着石头过河”。
2.2管理水平落后
目前宏观经济管理领域没有科学而完善的经济信息分析和应用方法的实施方案,因此经济信息不一致,很容易无法实现其价值,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3 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3.1提升资源整合力度
经济信息作为经济波动情况产生的关联性信息,其包含经济体系的转型方式、资金的输入与输出等信息,通过覆盖性的信息搜查可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经济信息在对数据进行采集时,可通过网络信息、文献信息、调查法等,对数据进行针对性、时效性、经济适用性搜索,以保证数据信息检索的精确性。在对数据进行采集时,应针对实际区域进行搜查,并通过市场经济环境和区域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搜查计划,以保证经济信息搜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时效性信息已作为当前信息类行业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经济信息在实际搜查过程中,应具有时效性,及时针对区域发展特性制定相应的目标,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时效性保障。经济适用性是在有效的资源内体现出最大价值,应保证服务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3.2规范进行信息的搜索与应用
社会发展迅速,通信手段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为了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快速性,必须全面获取信息资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管理没有收集经济信息和采用分类等规定制度,因此需要识别和确保信息资源的实际和准确的难度正在提高。因为信息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基础,所以决定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过程至关重要,它为构建完整有效的经济信息收集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经济信息收集过程中,经过仔细的选择性分类,可以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大大减少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错误,从而帮助促进顺利进行。
3.3加强经济管理职能
为保证宏观经济管理发挥最大职能,应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职能设定,着重加强宏观经济管理部分的构建,并针对各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联动职能,并对实际监管范围进行划分,以防止重复性监管现象的发生。针对职能和机构系统较为复杂的部门,应对其进行简化处理,以防止数据信息进行层级传输失去时效性,并针对各部门采取问责制度,对部门的主要管理者开放相应的权限,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建立,使职能部门发挥最大功能。当前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一般以决策部门、计划部门、调节部门、监管部门、服务部门等为主,以此来构建完整的经济管理体系。但当前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下,部分地区将服务部门进行取代,通过建立数据库的形式来对信息进行存储,此种方式未能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辅助型作用,使经济管理存在趋势。在经济信息的发展下,可对信息进行预测性采集,为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以保证决策部门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
结束语
進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急剧增长,解放社会生产力要建立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中经济信息的重要作用,为经济活动提供指导,确保社会发展稳定。现代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信息为宏观决策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因此要提高对经济信息的应用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宏观调节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明达.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创新方式浅谈[J].电脑迷,2018(11):18+20.
[2]周国民,王建.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方式创新[J].农业网络信息,2017(01):18-20.
[3]陈文荣.经济信息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0):45-48.
[4]汤伶俐,李康.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业,2014(32):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