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民歌的学校传承现状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7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0)12-0059-05
  在许多书写或认知中,人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把傣族进行统称,进而把傣族音乐所指与西双版纳傣族音乐相勾连。殊不知,德宏地区的傣族(傣那支系)与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傣泐支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首先,由于民族语言不同、文字不同、宗教教派不同,导致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同的体系,其次,西双版纳与内地的文化交往主要始于20世纪的50年代之初,历史上由于宗教的传统,世俗的音乐形式多以“章哈”(一种曲艺形式)为标志。而德宏早在汉代就与内地建立了密切的往来而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并由此产生了许多世俗的音乐,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乐成为这一区域最大的特色。如民间孔雀舞、喊赞(傣族戏剧)等艺术形式,就只存在于德宏傣族的生活中,而西双版纳是没有的。
  
  一、傣那民歌的结构
  如果说“民歌是劳动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日趋完美”,[1]那么,傣那民歌就以上述特征流传于德宏地区民众的生活中,成为地方性独具审美特征的歌唱形式。若按学院派的分类,其“主要分为劳动歌、山歌、情歌、叙事歌、儿歌、哭嫁歌、习俗歌、宗教仪式歌等。”[2]坝区伴水而居、稻作文化提供的优越生存环境、傣那支系的语言发音具有高平、中平、低平、高降、中降、中升六声调的音韵特征,加上南传佛教情态化养成带来民族审美心理的塑造以及结构多以五声调式构成缠绵柔和的抒情性,阴柔之美成为其基本的美学特征,因此,用傣那文写作于17世纪的傣文著作《哇雷麻约甘哈傣》在论及傣那民歌的特征时就写道:“我们的傣歌,正是按照水流声和嘎兰托鸟的叫声而成歌的。”
  作为一种基本结构,傣那民歌的旋律音域较窄,多在八度音域内进行;旋律运行上小跳与级进居多,极少出现大跳乐句,旋律进行平和抒缓,具有吟诵特征,音乐材料多出现重复现象且曲调多装饰音和下滑音,调式结构上多由宫、商、角、徵调式构成,与多数民歌不同的是,傣那民歌少有羽调式,但旋律却呈现柔和的色彩,这样的旋律形态与傣族集体精神气质恰恰形成了同构。传统的傣那民歌均用傣语演唱,但随着文化的交融,人们熟悉的许多歌曲既有原生民歌,如各种类型的《芒市坝子调》《遮放调》《上江古调》,也有改编歌曲,如《孟巴拉西》《人们向往的地方》,更有根据傣那民歌素材创作的大量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春风吹来的时候》等,因此,有用傣语演唱的,也有用汉语演唱的,或叙事用汉语、衬词与习惯用语用傣语等各种歌唱体裁,体现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多种文化交融的景象。
  傣族的集体精神气质与六声调的语言发音特征,决定了傣族民歌旋律具有舒缓柔和以及突出吟诵式表达的基本风格,其歌唱更具有“腔音”的特征,同时,受其宗教传统吟诵经文的影响,傣族民歌旋律与唱词的关系非常密切,行腔富于语言化的叙述性而成为歌唱的特征。
  
  二、傣那民歌的生存现状
  傣那族群主要居住在物产丰富的坝区,以种植水稻和各式经济作物为主,优越的生存环境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与其他乡村不同的是,这里的青年少有外出务工的现象,加之全民信奉南传佛教的传统,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护养更有一种群体性的自信与恪守。当然,现代传播方式、旅游业的发展、边境贸易的繁荣以及南来北往多元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对包括傣族民歌在内的各种传统文化形成冲击。值得欣慰的是,调研中,笔者采访的民间歌手或歌舞团的职业歌手,他们中的许多人既是民歌的传承者、也是各式傣族传统技艺的传承者,如民间艺人约相、旺腊、岳老、罕思、依保、邵梅罕等,他们除了忙于参加政府主办的各式文化活动,也忙于参加民间举办的各式民俗活动,在家里他们还带着大批不同年龄层次的徒弟并受邀到中小学开展各式民间艺术的推广,成为地方文化的承继者与推动者,而职业的音乐工作者,如德宏州文化馆的杨勇、州歌舞团的晚相牙、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回到故乡担任州歌舞团职业作曲,继而离开体制从事自主创业的魏明儒等,他们都是地方文化精英中的代表人物。他们通过改编、创作傣族音乐,努力使傣族文化的基因在现代社会获得传承与传播,为傣族民歌的当代弘扬开展了许多工作。
  
  三、德宏州中小学音乐教育考察
  笔者依托多点观察与比较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城区的芒市第一中学、芒市初级中学、芒市第一小学和乡村的遮放镇弄喜小学、遮放镇户拉中学进行了观察。为了实现有针对性的访谈,笔者预先制定了访谈提纲并电话与相关教师进行了沟通,目的在于让各位受访者有一个心理准备。这种有针对性的访谈,使笔者获得了许多与本选题相关的第一手资料,为写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
  根据采访数据分析,由于上述学校各方面的情况不尽相同,因此,获得政策支持的情况有异。如芒市第一小学,从空间保障看,这里有四间专门的音乐教室,均配有钢琴;两间音乐兴趣大教室均配有各式包括傣族传统乐器在内的乐器与播放设备。从课时安排看,该校每周每班一节唱歌课;一节本土音乐学习课,学生分兴趣小组分别学习德宏地区代表性民族的舞蹈(傣、景颇、阿昌、德昂、傈僳)、葫芦丝、巴烏等。据哏小二老师介绍,多年来,他们无论是开展音乐课外活动或是参加文艺汇演,都不会受到经费的制约。2016年,哏老师还被作为民族艺术骨干保送到中国音乐学院进修两年,而这样的条件,却不是任何地方政府或学校能够提供的,这源于德宏州是中国音乐学院的“教育实践与学术研究实习基地”的缘故。
  芒市第一中学是高中学制的学校,为了满足部分学生艺术高考的愿望,学校专门建设了一间电钢琴教室,安放了18台电钢琴供学生练习。从受访的其他学校看,虽然开展音乐教学的条件不能与芒市第一小学相比较,但均能保证专门的音乐教室和每周一节音乐课,但课外音乐活动或参加学生艺术节的经费却难以保障,多数时候只能依赖于教师的个人关系满足编排、录音、服装借用等内容之需。   据遮放镇户拉中学的李成香老师介绍,她所在的学校虽然是乡级中学,但由于她是市级学科带头人,外出接受业务培训是《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书》中明确有经费支持的。这两年她分别就到昆明学院、苏州大学参加过“国培计划”的学习。据她介绍,能有这种外出学习机会的教师很少,就业务培训的开展情况来看,芒市初级中学提供的数据是这项工作落实得最好的,学校的张仁东老师介绍,他们学校每周一的下午四点半是各科开展教研活动的固定时间。
  作为考察的重点。正如前文所描述的那样,德宏是一个以傣民族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歌舞之乡,热爱歌舞是各民族千百年的传统。通过数据可以看到,所有受访学校,都把本土民族音乐进校园作为自觉的行为并对统编教材形成了一种有效的补充。芒市第一中学的杨安益老师介绍,他们的学生由于全是高中生,学生们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更为迫切,因此,在课堂上他不但教唱根据傣那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如《孟巴拉西我的天堂》《德宏颂》等歌曲,还在课堂上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傣族相关文化背景的讲解,这一点,芒市初级中学的张仁东老师和遮放镇互拉中学的李成香老师,他们都开展几乎相同的教学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对本土音乐进校园体现最到位的是,每年学校参加学生艺术节,从教育局下发的规程中,就做出了明确安排,每个学校所展示的两个节目中必须有一个本土风格的节目。杨老师他们学校为了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合唱展演,其中的一个曲目就是用傣那音乐素材创作的三声部合唱《德宏的夜晚》,而张老师她们参加的合唱曲目也是由魏明儒老师用傣那音乐素材创作的《人们向往的地方》。
  为了适应学生心理的审美接受,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如果把原生性的民歌提供给学生,他们就没有兴趣了,因此,在课堂上推广的傣族歌曲,多是根据傣那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老师们先用钢琴分句教唱,待学生唱会了,再跟随伴奏带一起唱。据杨老师和哏老师介绍,他们虽然没有编印专门的教材,但他们会把自己改编的歌曲以歌片的形式发给学生开展教学。据哏老师介绍,他的学生由于居住在城市,傣族学生不多,因此,歌唱时汉傣双语学唱会耗去课堂时间,因此,他的课堂就文化背景的讲解不多。与之相反的是,杨老师的学生均为高中生,其教学内容主要是音乐欣赏,加之他们学校为教学提供了课件投影的硬件条件,本土特色课程就会植入大量本土少数民族风情的内容开展音频、视频、图片多种内容的教学。据杨老师介绍,这样的教学安排,是即将迎接高考的高中生们感觉最放松而最喜欢的课程。弄喜小学的钟老师虽然开展教学的硬件条件滞后,但她的学生全是傣族小朋友,因此,课堂上的傣族歌曲都以傣语歌唱。钟老师介绍,遮放镇这个学区,有一位叫李岩荣的退休老教师,他本人是傣族,从小在家学会了许多民间技艺,为了传播傣族文化,他几乎每周都到学区管辖的学校以课外活动的形式教小朋友们傣族歌舞、傣拳、剪纸等传统技艺,加之钟老师擅长于舞蹈编排,他们这个学校的傣族舞蹈表演成为了市里的一个品牌。由于学校是乡村学校,每次参加市里的艺术节,她都得自己想办法解决服装、音响、化妆品等问题。另据哏老师介绍,他与德宏师专的钟小勇教授正在策划出版一套集中展示德宏五个主体民族民间歌曲与编创歌曲的教材,到时不但可以在全州的中小学进行推广,而且其还将作为德宏师专艺术学院“本土民歌进课堂”这门特色课的专用教材。
  采访中,如我所愿,每位老师都随机给我提供了一份他们的教案。或许因为每位老师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案呈现的文字必然存在差异,在行文的表述中,也未必体现出相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到些许老师们在教学中,如何将自己的教学思路与现代教学观念的有机融合,以引导学生朝着“感知、体验、创造”这一教学目标的努力。囿于篇幅制约,现选取一份高中、一份乡村小学的教案予以考察。
  
  例一 教案设计(芒市第一中学:杨安益)
  [HTF]一、教学目的:本着音乐教学必须坚持把学生作为教学中主体的立场,本节音乐课将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依托启发性和巩固性的原则,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整体协调和因材施教的手段,以带动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启发中,获得体验,实现对音乐情景的创造性发挥和语言描述。基于对不同授课对象基本情况的分析,结合教学内容灵活掌握课堂进度与情绪调动,完成如下教学流程。
  二、授课班级:高二年级上学期第六周。
  三、授课时数:五十分钟。
  四、授课内容:葫芦丝独奏《竹林深处》赏析。
  五、教学手段:视频播放与现场吹奏相结合、教师介绍与学生交流相结合。
  六、目标预设:带领学生走进傣家村寨、回到家乡寻找“乡愁”。
  七、教学过程: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构造和音色特征,强调音乐音色是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特征,引领学生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在现代社会具有的文化价值。其次,通过聆听傣族器乐音乐,通过视频画面,启发学生调动视觉与听觉的联动,各自发表感言。
  
  例二 教案设计(芒市遮放镇弄喜小学:钟天铃)
  [HTF]一、教学目的:我们德宏有五个主体世居民族(傣、景颇、德昂、阿昌、傈僳),每个民族的传统音乐都是璀璨的文化珍宝、是各民族先辈伟大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现代社会的影响,有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正在面临消失。我们今天学唱的歌曲,就是一首根据傣族音乐曲调由作曲家重新创作的歌曲。这些美妙的旋律,是我们德宏的象征。希望通过今天音乐课堂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更多地了解我们德宏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由此更加热爱我们的德宏、热爱我们的家乡。
  二、教学内容:教唱歌曲《美丽的花雨伞》。
  三、教学对象:四年级。
  四、教学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过程:老师用汉语、傣语示范演唱,然后教唱,最后,同学们完整用汉语、傣语完成歌唱。   六、教学重点:傣语语言与音乐风格的有机融合。
  七、流程安排:五分钟用于讲解,二十五分钟教唱歌曲,后十五分钟开展双语歌唱,同时,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邀请同学在歌声中手持花伞即兴舞蹈,实现情感体验与身体创造的目的。
  
  可以看到,第一个教案,其根据高中学生的接受心理开展设计,充分调动音乐对学生形象思维塑造能力的功效,通过音乐的熏陶,培养学生理解民族音乐、热爱家乡的情感。作为针对高二學生所设计的教案,其教学的各环节与教学目的的核心取向构成了有效的呼应。第二个教案作为乡村小学四年级的课堂设计,其克服了教学器材缺乏的短板,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强调了用“母语”开展歌唱和手持花伞为道具,构成载歌载舞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实际的课堂上,笔者的确看到了老师们通过教学实践,都在努力发挥寓音乐审美的功能,带领学生构成对本土文化达成更多情感认知的目的,体现出老师们对本职工作恪尽职守的态度和对现代音乐教学观念灵活运用的能力。
  在德宏看到与听到的一切,笔者以为,那些旋律就是各民族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自己家乡的赞美,老师们的教学实践,已成为他们音乐课堂上自觉推行的一种理念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学生与社会的认可,是促进本土民族音乐在青少年学生中获得更多认同的有效手段。
  芒市初级中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创造的情感,他们不单在音乐课上融入本土的音乐内容,还通过课外的排练强化这一目标。据张老师介绍,多元音乐文化观的成果可以体现在学校每年举行的“金色年华”艺术节上。作为学校的文化品牌,艺术节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艺术节的举办要求每个班的两个节目中,其中一个必须是表现本土艺术特色的节目,这样的要求在多年的实践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每一次艺术节的举办,不单有家长前来观看、还吸引了全州各县的同行前来观摩,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本土歌舞的编排,学生通过感性的途径对家乡的文化创造获得了更多理性的认识。李成香老师介绍,作为乡级学校,她所在的学校较之城区学校在硬件配备上不能相比,但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加上自己是景颇族,在她的课堂上,她会采取各种方式突出特色内容的开展:由于学校地处傣族聚居地,又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首歌曲的诞生地,民众对歌舞的热爱成为这里的传统,因此,她既将自己熟悉的景颇族歌舞运用于课堂与课外排练,也将许多用傣那音乐素材改编的歌曲推荐给学生,在她看来,这既弘扬了地方的传统习俗,也促进了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创造的理解、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对于本土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实践,李老师记忆最深刻的是,她几次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学比赛,都是以本土民族音乐为内容开展教学而获得了高分。特别是两年前,为了参评市级“学科带头人”的教学比赛,她将教学内容安排为教唱和欣赏歌曲《家乡的小河》,双语演唱和载歌载舞的表达加上生动地讲解,使课堂情绪格外高昂,她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四、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家庭音乐教育的互动
  在德宏这片多民族歌舞汇集的土地上,民歌的活态传承几乎无处不在。仅以本选题的研究对象傣族为例,傣族民俗与宗教节日众多,对于傣那族群而言,节日就是音乐生活,音乐生活就是节日的重要内容,与之同时,傣族但凡婚丧嫁娶、新房落成、添丁祝寿等民俗节令之时,也是他们传统民歌进行展示与活态传承的时间与空间,歌舞乐就是傣族民众生活的本身。正如哏小二老师所说,对于傣族传统歌舞技艺的掌握,他不是刻意学来的,民间歌舞就是他少年生活的内容,同样,笔者多次在德宏旅游途中考察傣族民间歌舞传承人时,无论是罕思、约相、依保,他们的官方身份虽然都是传承人,但当他们跳完孔雀舞或敲完象脚鼓,却张口又唱出许多美妙的调子或弹起悠扬的叮琴。在这些民间艺人身边,他们还拥有大批不同年龄的“粉丝”自觉自愿地传承着傣族的各式音声技艺。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德宏广大的傣族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许多改变,但在笔者看来,由于物质生活的富庶与宗教的缘故,傣族是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民族,较之其他地区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现象,这里却不存在这样的焦虑——包括傣族民歌在内的各式传统文化相对具有更多传承的空间。如傣族民间艺人邵梅罕,她的官方身份是国家级傣族剪纸传承人,去到她家时,她正与几个姐妹边操着剪刀剪纸边快乐地唱着傣族调子,不时又叽叽喳喳高兴地讲着什么,虽然笔者听不懂她们的歌唱与谈话内容,但从充满欢声笑语的情绪中,仿佛她们的生活中就永远充满快乐。如果要用一句学术的话语去进行描述,她们的快乐或许源于“有信仰的灵魂”吧。正是这种充满民风民俗的氛围,在德宏相关学校考察时,就本选题的内容而言,在各个学校几乎不存在空白,只有各个学校因条件不同而开展民歌进课堂的内容不同、方式不同、途径不同的差异。
  
  五、教师心理认同口述举要
  当我按照提纲的内容与老师们交流时,回答让我充满了许多感动,也让我加深了对田野作业的认识。如果说,笔者在音乐学院的学习更多的是对音响技能的体验,而田野的考察,却是对学术眼界的一次拓展。“作为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本土音乐肯定是有地域优势的。每个民族的民歌都有自己的特征,一听就知道民族归属,也就是文化基因吧。如何通过音乐课,让这些文化基因一代又一代传下去,就体现出了音乐课的意义。特别是课外活动,可以发挥学生们各自的特长安排节目内容,而且,教育局的文件中也鼓励这样的方式。当然,如果按照民歌的分类,诵经、念词、吟唱,也属于民歌的一种,这类音乐形式在傣族的生活里非常多,但这些缺乏审美价值的内容肯定不适合开展教学,如何选择本土歌曲,教师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不是一回事。”张仁东老师如是说。“适当引入本土音乐作为教学内容,对教材是一个有效的补充,学生也喜欢,特别是参加艺术节或教学比赛,有本土民族特色的节目或赛课,都能获得好成绩。作为高中生,通过音乐课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民族的文化传统,无论他们今后走到哪里、做什么工作,总对家乡留着一份情感吧。”在杨老师看来,能为学生们的内心留下点什么,这是一个教师的职责。“其实学生不排斥任何音乐的风格,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就是我们说的‘平台’很重要。多年来,学校的‘绿韵杯’艺术节上最有特色的节目,还是各式民族题材的歌舞乐展示。”哏小二老师说道。在哏老师看来,“通过音乐课堂引导学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埋下民族的根,他们今后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回忆,不然就是空白。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的两年,老师就特别告诫我们:不管我们如何唱歌,但一定要保留我们民族自己的歌唱风格和审美表达,这使我特别感动,也有了自信。回来工作后,我就特别注重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情感教育可以影响人的一辈子。”李成香老师说:“我们这里是傣族的歌舞之乡,我们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其实并不完全适合我们的文化环境。如何通过我们的课堂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他们先辈的精神遗产。谢嘉幸教授就希望每个青少年都会唱家乡的歌曲,我每次外出学习,专家们也会强调这种观点,就加深了我的认识。遮放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首歌曲的素材原生地,因此,人们就知道了遮放这个地方,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每次我在火车站、飞机场听到播放这首歌曲,心情就特别激动。我虽然是景颇族,但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有感情了,我觉得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里的音乐和舞蹈传承下去。今后这些学生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都可以展示自己的特色,这是其他学科不能体现的。”   采访中可以看到,德宏傣族虽然在物质生活上几乎与城市生活没有差距,或许在自然生态方面还优于都市生活。但他们在消费现代文化的同时,对民族文化的传统,却拥有一种族群发自内心的坚守:无论是老师们音乐课堂上对本土音乐内容的倡导,还是青少年对本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承,都是一种在大环境中的自觉行为,由此,既實现了民族文化春雨细无声的传承与弘扬,也成就了老师们从事的音乐工作被社会更多的认可。
  
  六、民歌进课堂的当代意义
  经过历史的代代传承,民歌蕴含了一方水土中人们不同的精神性格与文化气质,正如我们所讨论的傣那民歌,其独具特色的旋法结构与润腔表达,那是傣族集体心理认同的显著标志,更是增强文化创新力与推动德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君不见,在云南的旅游推广中,凤尾竹下的傣族竹楼,亭亭玉立的傣家少女,蓝天白云下伴着葫芦丝的律动,翩跹地跳起孔雀舞,这样的视觉符号几乎成为云南旅游景观的同义词。这种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的叠加,使得旅游业成为云南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这充分说明,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是拉动地方可持续发展重要的软实力、是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边疆各民族通过歌舞的互动参与,实现相互理解、增进团结的重要途径。
  正如访谈中,德宏的音乐老师们所认同的那样:通过音乐课堂可以引导学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种下民族情感的根,他们今后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一种情感的回忆,对家乡的声音一定会有一种抹不去的记忆,不然情感记忆就是空白。这种充满情怀的认识与工作态度,正是一种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取向。正是这样的情怀,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老师们对德宏一方土地的热爱及其所呈现的工作态度,时时感动着我。这样的情感升华在北京的校园里是难以体会的。事实上,虽然被采访老师们各自所处的工作环境的差异,开展教学的条件完全不同。但有一点却几乎是一致的,即作为“小三科”教师,当笔者提及是否会在工作中遇到不公正的职业偏见时,答案是:在学校把追求升学率视为工作重心的背景下,肯定对音乐课存在职业偏见。杨安益老师所在的学校是全高中学制,这就意味着学校几乎把工作重点都放在了高考的成效之上;而钟天铃老师所在的乡村小学,由于办学物质基础条件的制约,学校无暇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中对美育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再如,有老师反映,每次开展评课活动,其他老师不懂音乐课的艰辛,却主观地认为上音乐课就是唱歌开心,唱歌课非常简单,所以,无论如何在教案中安排课堂教学的规划,但都难以被认可、更难以获得高分的评定。但老师们又给我一种几乎一致的回答:既然当时自己选定了做音乐老师的职业,也就没有后悔过,他们相信,只要学生们还记得家乡的旋律,音乐老师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
  张仁东老师说,在各级学校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音乐老师在学校的工作常常被淡化,但看着学生们开心地唱着各种歌曲,特别是见到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凭着他们在音乐课上习得的民族歌舞表演技能而走出大山,成为了称职的导游或直接从事旅游歌舞表演的职业,又有一种成就感。“人嘛,就是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多想开心的事,音乐老师最容易开心起来”,张老师再一次强调她的感受。而哏老师却毫不隐讳地说:音乐老师在学校属于“小三门”,在社会上受到尊重,是地方文化的标志。在德宏的旅游季节里,每天晚上他都要与其他学校的同行受邀表演德宏各民族的文艺节目。在哏老师看来,他所具备的这些乡土绝活,是别人所不能取代的职业优势,的确,当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离开德宏、放飞世界之时,他们带去的,不单有自己的梦想,更有德宏各民族妙曼的歌声与舞姿,更有德宏各民族传统文化氲氯下彰显的独特气质。
  
  结 语
  可以看到,富有悠久文化传统与丰富民歌资源的德宏地区,由于多民族聚居的地理区位与各民族喜好歌舞的传统,加上各级政府对地方文化保护在政策上提供的支持,使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较之其他更多受到现代文化冲击的地区,包括傣族民歌在内的各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加上德宏地区各中小学校音乐老师们对本土文化发自内心所具有的一种热爱,体现出一种集体的自觉与自信——这种自信,既源于本土音乐资源的丰富,也源于外界的认可,要知道,德宏州也是我们中国音乐学院的“教育实践与学术研究实习基地”,这样的挂牌,无形中提升了当地音乐教师的文化认知。
  民歌的活态传承,将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学校作为实施这项工作的重要场所,能否对这项工作具有深刻理解、如何将个人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将显得格外重要并关乎开展这项工作的实质性意义。音乐教师作为推广这项工作的主体,如何在完成国家统编教材教学大纲的同时,合理开展本土民歌进校园的工作,这不单涉及音乐教师教学观念的转换与落实,也涉及到音乐教师将本土民歌运用于教学并真正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体验的能力。因此,构建多元音乐的价值取向、提升多种手段的教学能力,这是实现开展民歌进课堂的重要前提,而德宏地区中小学音乐老师们的实践,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有示范性的案例。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摘要]武汉青年京剧团剧是建国存在于武汉民众乐园的专业京剧团体,是武汉京剧史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团体。其成员是由银都京剧茶座一支五六十名女性所组成的全京剧团,常年营业性演出,自负盈亏。1953年底,在武汉市文化局直接领导下全团搬迁至汉口民众乐园二楼长驻演出。武汉市民亲切地称其为“小京班”。其女子京剧坤班的特质是研究我国京剧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京剧;坤班;口诉史  [中图分类号]J605[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12-0001-03  洪湖,既是中国一方大湖的名字,又是湖北一个城市的名字。水大为洪,洪湖的浩瀚之水从远古一直激荡着我们的今天。据说1663年,康熙为寻找失踪的顺治帝来到楚地,见一大湖烟波浩渺,问其成因,随从说是洪水冲湍而成,遂名洪湖。洪湖的水湿了帝王衣袖仅是它历史上的一个小小插曲,真正使它扬名天下的,却是中国亘古未有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王涵2017年于“作曲系教师新作品音乐会”首演的长笛独奏《孑然》为例,阐述其作品所蕴含的创作手法与意境。  [关键词]孑然;长笛独奏;音响;意境  同事王涵[1]三年前从法国回国,在作曲系教授配器和作曲,在和他的日常交流中,可以明晰地感觉到他沉稳和耐性。回国后的他逐步适应了国内音乐专业教育的方式与习惯,一门心思、极为认真地在各种场合批改着学生的作业,哪怕是
期刊
[摘 要]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艺术及文化内涵,虽起源于民间,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极具影响力。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虽然具有稳固的受众群体,但难以吸引当代青年的关注。随着戏曲元素与中国电影的融合,戏曲艺术焕发了新的活力,也使中国电影的内涵进一步深化。我国电影,尤其是民族电影与戏曲艺术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借鉴戏曲的美学元素、表演元
期刊
[摘要]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理念始终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时至今日,也难说真正形成了一个共识。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理念的设定上,应进一步明确以“更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这样才能使自身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这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属性所决定的必然,同时也是多元文化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省思;构想;传统;更新  [中图分类号]
期刊
1983年,我还在上初中,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爸爸捧回来一个大盒子,里面居然是一台单卡收录机!还有两盒当时流行歌的磁带!爸爸一离开,我和哥哥,两个小脑瓜立刻挤在一块,稀罕巴叉地鼓捣起来。人家大人买回录音机是让我俩学英语,可我俩趁爸妈不在的时候,把它的其他功能开发到淋漓尽致!我现在还记得,其中一盒磁带是与我们年龄相仿的童星程琳的演唱专辑《童年的小摇车》;我就是在那盒磁带的歌片里,第一次见到了“付林”的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古诗词与中国五声调式、戏曲等元素的有机融合。千百年来留下许多优秀的作品,其在学堂乐歌、五四运动之后又迎来了新的生机,许多经典作品已成为当今音乐高校的必选教材以及文化活动中备受大众喜爱的佳作。今天,古诗词艺术歌曲更是成为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元素。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古诗词歌曲的起源及发展,并以岳飞《满江红》为
期刊
[摘 要]近代京剧在由北向南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新式“海派”,其后通过各种媒介由上海向周边城市边际辐射,逐渐成为无锡、苏州等江南城市居民音乐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锡报》是近代无锡地方报刊中出版时间最久的报纸,其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刊载的许多关于京剧活动的报道,囊括了名伶来锡演出的广告、职业京剧班社的演出信息和无锡京剧业余社团的活动记录。这些记载反映了近代京剧在无锡传播的区域性概貌,是
期刊
[摘要]新冠疫情肆虐以来,我国教育事业面临史无前例的考验。随着线上授课的广泛开展,教育部要求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为此,多省、市先后落实“五育并举”举措。值此疫情时期,中小学音乐教育应顺势而为,发挥自身美育优势,从学科育人角度搞研究,从树立学生民族观、大局观上做文章。为此,本文尝试通过教师、教学层面,以疫情期间音乐教学存在问题为切入点,探索特殊时期基础音乐教育的实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相同的困境,寻求解决困境的途径以及找到合适的前进道路,传承与发展。以九寨沟县音乐作品类非遗项目南坪曲子为例,通过对其作品结构、音乐特征、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简单分析,从而对南坪曲子的保护传承途径和对其融合发展路线进行探索,使其更能适应社会衍进的发展近况,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也能积极创新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坪曲子;保护传承  非物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