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

来源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旁边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赏析】
  战争无疑是个很大的话题,尤其是德国纳粹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政治学家、军事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甚至文学家,都曾出版过卷帙浩繁的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这场战争作出描述、反思和总结。然而,作家奥莱尔却把对于这场战争的深入思考凝缩在一节火车车厢里,凝缩在“头发灰白”的老兵和“神志不清的老妇人”身上,凝缩在简短却意味深长的话语当中。
  这篇微型小说只有短短四百字,既没有描写血腥的战争场面,也没有设置曲折起伏的复杂情节,然而从中我们却不难读出,由法西斯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别的国家和民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摧残和损失。小说所揭示的不止是德国一个普通家庭在战争中的悲剧,从“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我们还可以知道,这样的悲剧其实也在许许多多的家庭里上演着,难怪小说结尾时,车厢里只有一片“可怕”的寂静了。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别有特色,尤其是那“一、二、三”重复的声音,表面上似乎是和着车轮的节奏,而蕴含的却是一个母亲对失去的三個儿子的极度悲伤,以及由此而抑郁成疾的根源所在。
  《在柏林》从一个家庭的悲剧折射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它的主旨并不只在于同情和怜悯,还有对战争的深切谴责与痛恨。
其他文献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有的是有趣的,有的是温暖的。我也不例外。  大约在我六岁的時候,我和表哥一起出去吃饭,当时因为吃的是辣的,表哥就给我买了一瓶玻璃瓶装的酸奶。喝完酸奶后,我正准备把玻璃瓶还给老板,表哥突然眼睛一转,对我说:“你敢不敢把这个玻璃瓶从四楼扔下去?”我一听,想都没想就摇了摇头。  表哥见我不答应,又用花言巧语来对付我:“哎呀!弟弟,你平常多勇敢呀,捉蚂蚱、捅马蜂窝,你哪一样
期刊
阿飞是一只信鸽,它以前的工作就是帮主人送信,虽然忙碌却很充实。可是突然有一天,主人买了一个叫手机的家伙,再也不需要阿飞送信了。  于是阿飞被主人关在笼子里,再也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了。  一天,主人外出办事,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阿飞开始躁动不安,扑扇着翅膀在笼子里跳来跳去。这时,一个细细的声音响了起来:“你好!”  那声音实在太小了,要不是在安静的正午,阿飞根本不可能听到这声音。“你在哪儿?
期刊
在我的门前,  有一棵梅花树,  它像一个窈窕的少女,  亭亭玉立。  点点血红渲染,  纤细的枝头,  片片花瓣飞扬,  似霞一般美丽。  在纷飞的大雪中,  立著这棵梅花树,  在刺骨的寒风里,  坚强地抵住自然的洗礼。  没有牡丹的艳丽,  没有松树的高大,  只是坚强地站在那个角落,  默默吐出属于自己的芬芳。  (指导老师:蔡春梅)
期刊
总以为自己还年轻,结果一回忆就是将近40年前的事情。  虽说少年时代的课外杂志种类不多,但我在心里还是有一个划分和判断。质量上乘者,科普类的包括《少年科学画报》《我们爱科学》和《少年科学》,文学类的包括《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再有一个自然是《东方少年》了。  不夸张地说,1982年拿到《东方少年》创刊号的时候,有一种佳作精品大荟萃的感觉,在一本刊物里居然集合了那么多名家大师的作品,实在让人爱不
期刊
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去参加作文竞赛,在竞赛开始之前,坐在我前排的一个女生转过头来对我说:“要是鲁迅先生能站在我们的身边就好了!”我也深有同感。当年,鲁迅先生是我们中学课本里出现得最多的作家,是我们心中的大文豪,作文比赛如果能得到大文豪的指点,一定会下笔如有神。  这当然只能是幻想。  即使没有大文豪站在身边,如果我们能读书破万卷,也会下笔如有神——书上是这么说的,老师们是这么说的,作家也是这么说
期刊
湖水经秋平似镜,莲花破晓白如霜。  ——题记  清晨,天空雖然阴云密布,可总还有那么一丝疏漏。在不远的天际有道细小的阳光穿透了云层,普照着大地,将周围的乌云染成金色,成为了天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转瞬间,乌云遮住了天空,小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朦胧了天空,给万物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宁静、美好。  雨滴落在水面上,泛起了一层层涟漪,碧绿的湖面上映着天空。远远看去,好像一块晶莹剔透、
期刊
父爱之舟  文/吴冠中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
期刊
我喜欢四季。我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天高气爽的秋天、白雪皑皑的冬天。  我喜欢温暖的春风,它唤醒了大地,带来了暖暖的光彩,捎来了明媚的春色。每当我读起王安石的著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鸟语花香、万紫千红的风景,陶醉在对春天的美好记忆中。  我喜欢夏日初开的荷花,它含苞待放,在水中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粉红中透露出一派小孩子的天真和可爱。  
期刊
北京的秋天很美。有人喜欢去香山看红叶,有人热衷于去故宫看银杏,也有人迷恋颐和园的芦花、残荷,我却喜欢看胡同里的秋天景象。  秋天的胡同,处处都是美的风景。天很高很蓝,在灰瓦灰墙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澄静、辽阔了。时不时,不知哪里传来“扑棱棱——”的声音,只见一群鸽子从四合院上空飞过,接着又响起一阵阵悦耳的鸽哨声。  秋天爬到胡同小院的架子上,它闻了闻峨眉豆,峨眉豆变紫了;它瞧了瞧葫芦,葫芦长胖了;它摸
期刊
世间的路有平坦宽敞的柏油马路,也有蜿蜒曲折的山間土路,不管是哪一种,路总会通向每个人想到达的地方。在我的家乡,精致玲珑的江南水乡,更是有一条水做的路,水路延伸到一个个不知名的地方,路上的每个岔口,都通往一个不一样的江南。  水路让江南充满了一种灵动的美,有了水路才有了完整的江南。纵横交错的水路穿过城市和乡村,家家户户依水而居,正所谓“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坐在河边,总能看见在水路上行船的人,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