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鉴赏中常见的女性形象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ho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立象以尽意。”古诗词里的人物形象是作者用来寄寓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载体。人物形象鉴赏中,男性形象多受到关注,而女性形象常常被忽略,几乎成为鉴赏的盲点,这需要我们加以关注。
   一、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
   唐代王昌龄《采莲曲(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前两句写采莲少女的服鉓和容颜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罗裙与荷叶同碧,朱颜与红荷共娇,创设出人花交相辉映的优美意境。后两句从观望者的角度来写,“乱”字写出人花难辨,望而不见,令人惆怅。本已“不见”,却又“闻歌”,始觉“有人”,不见其人却闻其声,采莲少女的活泼跃然纸上。
   王昌龄的这首诗是通过对少女的服饰、容貌、声音及周围环境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而崔颢则通过少女的寥寥数语刻画其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诗一开头,少女开口便问“你家住在哪儿”,闻其声而见其人,少女的率真大胆现身纸上。然后不待对方回答,就急切的自报家门,娇憨天真。而“借问”只因“或恐是同乡”,水宿风行的孤寂,偶听故音的惊喜,欲识对方的聪慧,巧妙地浓缩在这十个字里。
   因生活背景、学识修养的不同,古诗词中,乡野少女多表现得率真,贵族少女则多表现得矜持。如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首词选取了蹴罢秋千和见客而走两个场景,以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贵族少女的神态和心理。下片用“刬”“溜”“走”“倚”“回”“嗅”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特有的惊惶、矜持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可谓妙笔生花。
   二、望穿秋水的思妇形象
   封建时代,妇女被种种男权主义所制定的清规戒律束缚在家中,丈夫对于妇女是唯一的籍慰。而丈夫有各种原因常不在家,或征戍,或瑶役,或求功名,或远游,或经商……丈夫的远离,青春容颜的易逝也就牵引着思妇绵长深远的愁怨。
   古诗词常通过独特的意象群来塑造思妇形象。如唐代张仲素的《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这首诗通过秋夜、冷月、轻云、漏壶、暗虫等意象组成一幅寂静清冷的画面,烘托出孤独寂寞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常见的意象还有日暮、流水、落花、杨柳、寒蝉、鸿雁、捣衣、砧板、登高、凭栏、高楼、帘幕、孤灯、玉枕等等,营造出悲郁幽寂的氛围,渲染思妇的悲怨愁情,使得悲更见其悲,愁愈显其愁,从而收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三、寂寞幽怨的宫女形象
   这类形象多见于宫怨诗,以宫女的寂寞幽怨为主题,常选取宫女生活的一角,通过景物渲染、典型细节来加以表现。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中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这两句选取井边梧桐、深秋黄叶、不卷珠帘、寒夜冷霜等景物,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氛围,含蓄地传达了宫女内心的孤寂与精神的痛苦。再如朱庆馀的《宫词》中的“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这首诗选取了一个典型细节,两个宫女欲互诉衷曲,却因怕鹦鹉学舌而止语,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宫女如履薄冰的恐惧心理,有力的控诉了封建制度的残酷,宫女不仅被剥夺了青春和幸福,就连说话的自由也丧失了。
   四、悲惨困苦的贫妇形象
   唐代杜荀鹤的《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苎麻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首诗选取典型细节刻画了一位贫妇形象,“苎麻衣衫”写贫妇衣着之粗糙,“鬓发焦”写贫妇容貌之枯槁,“时挑野菜”写贫妇生活之窘迫,“旋斫生柴”写贫妇劳作之艰辛,由表及里地表现出贫妇生活的困苦和精神的痛苦。这首诗明确地指出造成贫妇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一是官府横征暴敛,“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可见赋税之敲骨吸髓;二是国家战乱频仍,“夫因兵死”写出战乱带来的沉重灾难。古诗词常通过这种典型的贫妇形象,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的黑暗,人民的悲惨。
   五、别有托寓的佳人形象
   从屈原的《楚辞》开始,佳人意象总是与政治托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男性诗人常借写佳人的身世来寄寓自己的感怀。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表面写王昭君虽貌美如花却不被帝遇、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的不幸遭遇,实则写诗人虽有济世之志却不得重用、身世飘零的悲苦情怀。这类形象多着力刻画其貌美才佳志高品洁情深却境遇凄凉,以与男性诗人的品格才华现实遭遇形成对应。
其他文献
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从人类童年的歌唱《诗经》到文人的愤怒《离骚》,从汉魏晋士人的风骨到唐诗宋词元曲的经典奇葩,这棵诗歌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它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追求。《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提出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味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的要求。如何让诗歌教学落到实处,使学生的人文素
期刊
在这个高科技、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微写作”日益受到瞩目,并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   一、“微写作”的内涵   “微写作”是指运用精练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微写作”是为了满足不同情境下的表达需求,以解决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问题。篇幅小,耗时少,内容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没有固定文体。关于“微写作”这一新词的出现,可以说它是信息时代
期刊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心预设   1.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教师首先要从学生方面入手。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再加上其课前预习的程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提前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还要尽可能地预测随时会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再思考具体的对策,为丰富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做好必要的准备。   2.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考虑到一堂难忘的语文课要
期刊
今天上午观看了袁佳老师和龙敏老师执教的《祝福》,我感受很深,尤其是袁佳老师的课,引用鲁迅先生和丁玲的话很贴切课堂;以“祥林嫂的生存分析”为课堂的切入点也让人耳目一新;课文内容分析得水到渠成;课堂安排得老到自如。我不得不佩服袁老师的功力,不过心里同时还感到有点不足——课堂好像是教师问题的展示,学生只是在配合老师分析问题。打个比方,老师与学生在课堂表现就像猎人与猎枪的关系,老师是猎人,学生是猎枪,老师
期刊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否能够健康起步,更是直接关系到整个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而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主要就是朗读教学。这是因为朗读不仅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对于朗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项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低年级又总是从朗读入手再逐渐进入默读的。看来,朗读成为贯串语文教学各个阶段的重要目标是不争的事实
期刊
在“点亮一盏有故障的酒精灯”中,雷夫.艾斯奎斯没有让孩子们明白一个化学原理,却通过排除一个小小的故障,让一个小姑娘明白了不放弃就有希望的道理,那一刻,孩子的心是敞亮的,雷夫的心是敞亮的,读及此文的我,心也是敞亮的。其实,在行走人生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能“一览众山小”,李白需要一座敬亭山让他能“相看两不厌”,张晓风需要一座拉拉山让她能“畅游天地间”,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和被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引下,坚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真正做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让其绽放生命的精彩,是我们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呢?   一、关注差异,让学生快乐成长。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告诉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创建和
期刊
祥林嫂与刘兰芝是作家塑造的中国封建时代妇女的两个典型形象,她们善良、勤劳、能干,但她们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她们虽然也进行抗争,但最终却都成为封建时代的牺牲品。对这两个同为封建时代处于不同时期的妇女的特质进行探究,有助于对妇女解放的再认识。  下面,仅对她们所做的抗争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她们的悲剧命运。  第一,从她们抗争的指导思想来比较。刘兰芝在意识到婆婆不满于她时,她的申诉的内容是“十三能
期刊
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项基本技能,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到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笔者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阐述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一: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存在差异   由于初中阶段差异各种客观因素导致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电脑的基本操作驾轻就熟,能够非常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如何提升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尊重学生,爱心护驾,树立自信   学困生不仅学习“困”,心也“困”,因此,教师一定要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如果教师真正将自己的爱心倾注给学困生,那么,学困生自然就会把教师当作亲人、朋友,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