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对视听艺术作用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多媒体教学中的课件应遵循的视听规律和设计思想,从而为多媒体课件开发从业人员在艺术设计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并优化课件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课件 视听艺术设计
进入21 世纪以来,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快速普及,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 提高教学效率, 讲究教育绩效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但真正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多数都致力于所讲授课程的内容, 而忽视了对多媒体材料的审美规划, 这种内容与形式、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不统一, 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一、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艺术性
(一)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艺术性
课件的艺术性是指多媒体课件的画面美观、重点突出, 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悦耳动听, 各种媒体搭配恰当等, 使学习者在一种轻松、艺术化的氛围中学习, 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件的艺术性与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的关系
教育性是指课件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课件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 没有教育目标的课件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科学性是指课件所表述的内容应该是真实无误的。
技术性是指课件中所采用的技巧手段的完美特性, 我们总是希望通过一定的技巧手段, 能够把内容形象直观地表达清楚, 让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
由此可见,教育性是课件的最基础的原则;科学性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是完成教育性的保障;技术性则由多媒体自身的特性决定,多媒体教学手段具备着优越于传统教学手段的特性;而艺术性则是多媒体课件产生的根本价值所在。多媒体课件的发展,无非是想以另一种模式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希望用一种美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效率得以提高,艺术创作是多媒体教学中课件设计及应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研究课件艺术设计理论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在课件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上仍属空白。我国课件设计及应用从业人员缺乏艺术设计过程的理论指导,该行业急需能够给予课件视听艺术设计实践指导的一般方法的理论研究成果,对课件设计应用及过程提出指导性建议,以及对课件的教学效果或预期效果作出合理性解释和预测,为工作在教育领域及课件设计及应用领域的一线教师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再者,从当前的多媒体教学现状来看,虽然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数量上呈海量级发展,但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形式上并没有脱离书本的模式,基本上是印刷版直接改成了电子版,虽然增加了图形、声音、动画等艺术效果,但由于没有理论基础的充实,艺术效果的配备并没有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堂氛围的作用。课件的艺术设计理论的研究迫在眉睫,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的完成需要艺术设计理论来指导。
二、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视听艺术规律及其艺术设计
视听艺术无疑是多媒体课件设计及应用过程中必须注重的元素之一,它的运用可以使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样式丰富多彩,但我们不能忽略课件制作的根本目的,即以与传统教育相区别的另一种教育模式,更加生动、高效地完成教育过程。因此,在实现课件艺术性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视听艺术因素的刺激强度及出现的时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享受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的同时,高效的吸收所学知识。
(一)把握视听艺术因素出现时机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课件,比如自始至终地播放背景音乐,或每一次内容的切换都伴有很长的声音效果,或界面上反复出现许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精美小动画等,在这种情况下,你还会注意学到了什么知识了吗?虽然寓教于乐是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之一,它不像教科书一样枯燥乏味,同时又能以伴有声音的画面传播着知识,但过分追求声音效果和视觉效果的情况却使高效的教学效果成为了奢求。那些有趣的背景音乐和小动画中人物或动物奇怪的动作和声音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反而会降低教学效果。所以,对视听因素出现时机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它建立在课件制作者对教育学及视听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深刻掌握的基础上。
(二)利用视听艺术规律更好的传播教学内容
在实现课件艺术性的过程中如何能更好地把握视听艺术因素的刺激强度和出现时机,从而来优化教学过程呢?
在视觉艺术因素的刺激强度上,我们主要应该把握视觉的均衡,为此可采用“三三黄金律”(两条垂直线和两条水平线交汇的四点,是视觉中心)、“四分法”(版面作纵三横四分割,几个相邻矩形组合一起,形成美丽的匀称和平衡)、“黄金分割”理论(长宽之比为1∶0.618 ,以此设定字号的大小、线条的粗细、围框的大小、点线面组合的比例)等可实现版面视觉均衡的好办法。色彩的使用上要以突出重点为准则,一般应以暗色衬托亮色来突出主题,同时要注意视觉上的和谐感。而在听觉艺术因素的刺激强度上,我们要把握好声音的频率和速度,一般人耳在1000-3000Hz频率范围内听觉最灵敏,语速在200-300/分钟之间就可以了。
(三)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视听艺术设计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及应用过程中,需遵循视听艺术本身规律的特性。下面就阐述一下视听艺术设计规律在课件制作及应用中是如何渗透的:
对于视觉元素的设计主要体现在页面设计和动画小品设计上。课件页面设计应主题突出,色彩柔和,字幕清晰,画面优美。构图在页面的设计中要布局匀称,更要力求变化。各构图元素的位置安排要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既相互独立又整体统一。图案内容和风格应体现课件的主题内容,具有典型的特点,标题字幕可做适当的修饰,以引起学习者的关注。色彩设计是对色彩基调、布局、对比、风格等作协调安排。色彩设计的一般原则是总体协调,局部对比,搭配合理,课件视觉元素运用的另一个特点是,安插适量的FLASH动画小品,形象地表现一些过程、场景、人物等效果,使课件显得生动有趣,极富视觉表现力。
生动的小动画,可以出现在章节间,这样可以使学生们一直紧张着的大脑得以放松一下;还可以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疲劳的时间段,这样便会对学生的大脑产生刺激作用,使意识变得更加清醒,使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背景音乐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一般适用背景音乐的科目包括艺术类、文学类、语言类等,一般不宜整节课播放,同时要注意调节好背景音乐的声音,以不影响教师的正常授课及学生的正常听课为准则。如果课件中的文字有声音解读的话,则要把握好音量的大小,一般应在重点内容上提高音量、加重语气,以强化学生的印象和记忆。
作为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制作者和应用者,若想完成优秀的课件,不仅要对教学内容熟悉,对素材编辑软件熟练使用,还要对视听艺术规律有深刻的认识。若想在课件制作中充分、准确、适当地利用好视听因素,则应系统地把握视觉生理学、视觉心理学及听觉生理学、听觉心理学这四门学科的内容及内涵,这是多媒体教学中课件设计的艺术设计的核心。随着我国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艺术设计方面理论的充实,学生们能欣赏到高质量的课件,我国多媒体教学质量也会随之相对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效民:多媒体课件创作的认识误区,教育技术资讯2006年第5期。
[3] 赵克学:如何塑造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4期。
[4] 林益萍:巧用多媒体课件激活课堂,上海教育2004年第3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课件 视听艺术设计
进入21 世纪以来,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快速普及,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 提高教学效率, 讲究教育绩效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但真正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多数都致力于所讲授课程的内容, 而忽视了对多媒体材料的审美规划, 这种内容与形式、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不统一, 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一、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艺术性
(一)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艺术性
课件的艺术性是指多媒体课件的画面美观、重点突出, 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悦耳动听, 各种媒体搭配恰当等, 使学习者在一种轻松、艺术化的氛围中学习, 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件的艺术性与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的关系
教育性是指课件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课件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 没有教育目标的课件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科学性是指课件所表述的内容应该是真实无误的。
技术性是指课件中所采用的技巧手段的完美特性, 我们总是希望通过一定的技巧手段, 能够把内容形象直观地表达清楚, 让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
由此可见,教育性是课件的最基础的原则;科学性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是完成教育性的保障;技术性则由多媒体自身的特性决定,多媒体教学手段具备着优越于传统教学手段的特性;而艺术性则是多媒体课件产生的根本价值所在。多媒体课件的发展,无非是想以另一种模式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希望用一种美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效率得以提高,艺术创作是多媒体教学中课件设计及应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研究课件艺术设计理论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在课件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上仍属空白。我国课件设计及应用从业人员缺乏艺术设计过程的理论指导,该行业急需能够给予课件视听艺术设计实践指导的一般方法的理论研究成果,对课件设计应用及过程提出指导性建议,以及对课件的教学效果或预期效果作出合理性解释和预测,为工作在教育领域及课件设计及应用领域的一线教师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再者,从当前的多媒体教学现状来看,虽然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数量上呈海量级发展,但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形式上并没有脱离书本的模式,基本上是印刷版直接改成了电子版,虽然增加了图形、声音、动画等艺术效果,但由于没有理论基础的充实,艺术效果的配备并没有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堂氛围的作用。课件的艺术设计理论的研究迫在眉睫,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的完成需要艺术设计理论来指导。
二、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视听艺术规律及其艺术设计
视听艺术无疑是多媒体课件设计及应用过程中必须注重的元素之一,它的运用可以使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样式丰富多彩,但我们不能忽略课件制作的根本目的,即以与传统教育相区别的另一种教育模式,更加生动、高效地完成教育过程。因此,在实现课件艺术性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视听艺术因素的刺激强度及出现的时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享受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的同时,高效的吸收所学知识。
(一)把握视听艺术因素出现时机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课件,比如自始至终地播放背景音乐,或每一次内容的切换都伴有很长的声音效果,或界面上反复出现许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精美小动画等,在这种情况下,你还会注意学到了什么知识了吗?虽然寓教于乐是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之一,它不像教科书一样枯燥乏味,同时又能以伴有声音的画面传播着知识,但过分追求声音效果和视觉效果的情况却使高效的教学效果成为了奢求。那些有趣的背景音乐和小动画中人物或动物奇怪的动作和声音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反而会降低教学效果。所以,对视听因素出现时机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它建立在课件制作者对教育学及视听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深刻掌握的基础上。
(二)利用视听艺术规律更好的传播教学内容
在实现课件艺术性的过程中如何能更好地把握视听艺术因素的刺激强度和出现时机,从而来优化教学过程呢?
在视觉艺术因素的刺激强度上,我们主要应该把握视觉的均衡,为此可采用“三三黄金律”(两条垂直线和两条水平线交汇的四点,是视觉中心)、“四分法”(版面作纵三横四分割,几个相邻矩形组合一起,形成美丽的匀称和平衡)、“黄金分割”理论(长宽之比为1∶0.618 ,以此设定字号的大小、线条的粗细、围框的大小、点线面组合的比例)等可实现版面视觉均衡的好办法。色彩的使用上要以突出重点为准则,一般应以暗色衬托亮色来突出主题,同时要注意视觉上的和谐感。而在听觉艺术因素的刺激强度上,我们要把握好声音的频率和速度,一般人耳在1000-3000Hz频率范围内听觉最灵敏,语速在200-300/分钟之间就可以了。
(三)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视听艺术设计
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及应用过程中,需遵循视听艺术本身规律的特性。下面就阐述一下视听艺术设计规律在课件制作及应用中是如何渗透的:
对于视觉元素的设计主要体现在页面设计和动画小品设计上。课件页面设计应主题突出,色彩柔和,字幕清晰,画面优美。构图在页面的设计中要布局匀称,更要力求变化。各构图元素的位置安排要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既相互独立又整体统一。图案内容和风格应体现课件的主题内容,具有典型的特点,标题字幕可做适当的修饰,以引起学习者的关注。色彩设计是对色彩基调、布局、对比、风格等作协调安排。色彩设计的一般原则是总体协调,局部对比,搭配合理,课件视觉元素运用的另一个特点是,安插适量的FLASH动画小品,形象地表现一些过程、场景、人物等效果,使课件显得生动有趣,极富视觉表现力。
生动的小动画,可以出现在章节间,这样可以使学生们一直紧张着的大脑得以放松一下;还可以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疲劳的时间段,这样便会对学生的大脑产生刺激作用,使意识变得更加清醒,使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背景音乐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一般适用背景音乐的科目包括艺术类、文学类、语言类等,一般不宜整节课播放,同时要注意调节好背景音乐的声音,以不影响教师的正常授课及学生的正常听课为准则。如果课件中的文字有声音解读的话,则要把握好音量的大小,一般应在重点内容上提高音量、加重语气,以强化学生的印象和记忆。
作为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制作者和应用者,若想完成优秀的课件,不仅要对教学内容熟悉,对素材编辑软件熟练使用,还要对视听艺术规律有深刻的认识。若想在课件制作中充分、准确、适当地利用好视听因素,则应系统地把握视觉生理学、视觉心理学及听觉生理学、听觉心理学这四门学科的内容及内涵,这是多媒体教学中课件设计的艺术设计的核心。随着我国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艺术设计方面理论的充实,学生们能欣赏到高质量的课件,我国多媒体教学质量也会随之相对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效民:多媒体课件创作的认识误区,教育技术资讯2006年第5期。
[3] 赵克学:如何塑造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4期。
[4] 林益萍:巧用多媒体课件激活课堂,上海教育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