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疑起于问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起于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是启迪知识的钥匙,是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找准切入点、扣准目标、问练融合,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使课堂提问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教学目标,构建有效课堂。
  优化课堂提问策略之一:找准切入点,巧问
  例1:(反面举例)某教师《轻松玩抠图——魔术棒的使用》教学片段。
  课堂上,教师先后展示出两张图片,左图是空中飘浮的陆地,右图是蝴蝶仙子。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张图片有什么感觉?
  学生:(脱口而出)假,太假了。
  师:(勉强笑了一下,继续说)左边这张图是不是有点像电影《阿童木》中的片头,有种科幻的感觉? 右边这张图是不是很浪漫,有种梦幻的感觉呢?
  学生附和着,有的点点头,有的“嗯”了一声。
  师:这些图片是不是真实拍摄的?怎么来的呢?请看下面一组图(展示合成图像需要的素材)。
  评析:信息技术课堂中,通过展示成品图片效果,引发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入新课,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讲授“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多媒体内容时更是如此。例1中的教师也采用了这种教学导入方式,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看到图片后有什么感觉”,原本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说出科幻和梦幻的感觉,而学生凭直觉说出了教师没有料想到的答案。而后,学生被教师强行拉回到原来设计的那种情境中,导入效果显得一般。同时,这也造成学生心理的一些变化,再次面临教师提出问题时犹豫不敢回答。问题的归因是提问设计不妥当,切入点不恰当。
  只有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学们,第一张图片像电影中的镜头,有种科幻的感觉,第二张图浪漫,从光和色的效果看,有种梦幻的感觉,你们认同吗?”“这些图片是真实拍摄的吗?怎么来的呢?看下面一组图,你会从中找到答案。”学生会随着老师的引导欣赏图片,通过观看图片很容易得出是图片合成的结果,自然引出从素材中抠取部分图片,引入课题。
  优化课堂提问策略之二:问中有练,练中有问
  例2:(正面举例)宁波市名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网站——确定网站主题,规划网站结构》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感觉3月份的节日特多,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师生共同分析3月份的节日分别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教师设计了以下任务和问题:
  任务一: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3月份节日的相关专题网站,带着下列问题浏览相关网站。
  问题:(1)网站主题是否明确?并展示网站说明。(2)网站内容(板块)是否整洁?并展示网站说明。
  任务二:选择其中一个专题网站,初步画出该网站的基本结构图。
  任务三:假如需要制作一个专题网站,你会怎样规划?
  任务四:规划设计自己的网站。
  评析:整堂课共设四个任务,内含三个问题:网站主题是否明确?网站板块是否整洁?专题网站怎样规划?提炼的三个问题涵盖了本课的主要内容:确定网站主题、规划网站结构、网站建设步骤。提问与任务融合,并注重它们之间的层次与联系。设置的任务和提出的问题具有梯度,逐步深入、环环相扣。其中第二个任务起到过渡作用,既是对任务一和两个问题的巩固,又为任务四做好铺垫。任务三是对所有任务和问题的总结,问中有练,练中有问,问题与任务所含内容相互渗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得以提升。
  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强调组合的最优化——问题与问题、问题与任务之间有联系有层次,使教师设计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操作这些任务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优化课堂提问策略之三:扣准目标,精问
  例3:(正面举例)某教师《设计封面》教学片段。
  师:(拿出一本失去封面的杂志)你知道这是一本有关什么内容的书吗?如果你感觉它不够美观,是因为它缺少了什么?
  生:……
  师(设问):(在学校网站上展示一些不同的封面、封底样张,引导学生思考封面、封底上都包含哪些元素)为什么一本书需要设计封面呢?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点评封面,根据教师提供的封面相互讨论,总结封面的要素及制作封面时要注意的事项。
  教师请学生回答:封面包含杂志名称、图片、出版社名称、热点文章的题目、期次。封底包含图片、编辑设计者姓名信息、条形码、价格。
  评析:有的教师为了师生互动,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课堂设计的提问太多,造成“外紧内松”,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松松垮垮。例3中的教师展示一本没有封面的杂志,通过一个问题引出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导入既简洁,又有效,达到快速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目的。该教师再通过将没有封面的杂志与精致封面对比,通过 “为什么一本书需要设计封面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点评封面、总结封面的要素。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两个简洁明了的问题,引发学生兴趣和热情,为后面完成任务打下情感基础,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当然,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提问策略,不同的提问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必须针对每堂课的具体特点,根据自身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在提问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 提问要明确、清晰。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2. 提问要适时。抛出问题的时机恰当。3. 提问不宜太多。做到“精益求精”。 4. 提问的涉及面要广。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要让提问成为师生表面上的“互动”,形式上的“互动”,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种负担。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找准切入点,巧妙提问;问题与任务融合,注重层次与联系;扣准目标,精巧设问。提问就如投石击水,击石发光一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度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活跃气氛,促进思考,启迪思维,有助于构建有效课堂。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其他文献
中关村中学电视台成立于1992年,现隶属于学校信息科技中心。从1998年起,电视台开始定期播出“校园新闻”。2003年正式改为学生电视台,并开始全面培养学生记者。如今,他们中有的已经成为优秀的传媒人。  注重学生记者的素质培养  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契合  中关村中学电视台每年在招募学生记者时没有考试限制,为的就是不扔下每一位有兴趣、有可能在电视台有所发展的学生。而经过时间的检验,真正有兴趣且不畏
【摘 要】WebQuest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也是一种以研究性学习为特征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及其优势,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WebQuest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WebQuest教学案例的设计思路和组成模块。  【关键词】 W
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的深入渗透与广泛应用,广大教师需要制作图、文、声、影并茂的PPT教学课件,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本文通过基于“动画”的音频在音乐、语文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结合控件和基于“对象”的音频在英语听力自测中的应用等案例,介绍如何实现音频与文字动画、图像动画、控件有机结合,来拓展课件功能,增加课件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绩效。    一、基于
【摘 要】伴随着移动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移动学习日益受到人们 的关注。iPad成为支持移动学习的硬件设备之一,提供了支持数字教材的学习环境。该研究对北京市某小学一年级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观察,阐释了应用iPad的小学英语课堂关于语言学习的教学反思,探讨了利用iPad教学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从教师、学生、课堂教学、iPad四个层面说明课堂现象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为一线英语课堂教学提供用
宋芃从小就对组装四驱车、编程设计情有独钟。于是,中考那年,他选择报考北京三十五中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用宋芃自己的话来说,“可以接触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高一阶段学校安排的是基础课程单元的学习。每周五,宋芃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的同学都会聆听科学家们讲解科技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到了高二,就进入了学校安排的课题研究单元,由中科院各国家实验室提供十余个课题,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确定研究
本课选自清华版教材《小学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的第二单元。该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机器人获取信息的各种传感器。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能够在能力风暴VJC1.5仿真系统中编写程序,学会了直行、转向、循环等模块的使用方法。由于本课要学习的红外传感器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传感器,且知识点较多,有一定难度,教师将本课分解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分析红外传感器的原理,并安排了检测前方障碍物走
“说课”这种教研形式,自1987年由河南省新乡市一些学校从“说戏”移植而来后,就逐渐在全国基础教育界得到了广泛运用,并逐渐成为考核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说课,通常按照事先精心设计的说课稿的结构来执行。显然,设计一份结构合理的说课稿,是说好课的重要前提。    一、要素化模式说课稿的不足    教师说课时,组织者为了便于评价,通常要制定相关的评价要素和量规,最常见的要数“老五说”(说教材、说
当今的学生多是“数字土著”,他们在游戏中长大,期待从教育媒体得到和玩游戏相同的交互体验,这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重大挑战。教育面临的问题是:作为教育者的“数字移民”说着过时的语言,吃力地教育着使用一种全新语言的人群,因此,必须改革教育方法与内容,用学生的语言和方式与之交流,而“游戏”则是方法和内容最佳的结合体。那么,什么样的游戏是好的教育游戏、如何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就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一直致力于通过家校互动平台,进行家校合作方面的教育研究与实践。我以最真诚的态度、最体贴的用心、人文的情怀,去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通过网络交流实现与千万颗心的相通、相印,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校共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促进了学校与家庭教育水平的有力提升和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树立“家
2012年6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颁布。回想一年之前,编制工作座谈会(华东、华中与华南片区)在浙江杭州召开。教育部等规划编制组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湖北省、江苏省的近四十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作为浙江省的代表,我有幸参加并提出了自己作为基层学校代表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如今,看到《规划》已经正式成文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