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7年4月,第三届博雅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70多所高校的200多名专家学者、管理负责人与会,就推进高水平通识教育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从会议交流情况看,对于高等院校完成高水平人才培养重任来说,高水平的通识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规模占比很大,其人才培养整体质量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水平。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强调面向人本身成长需要的公共能力、公共素质的培育。这种能力和素质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来说,其重要意义至少不低于专业教育。专业学习可以让人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从长远看,非专业素质的有无将决定人之为人的根本,决定其生存品质。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框架一般确定为“通识 专业”。在明确这里的“ ”如何成为相互嵌入之前,建设高水平的通识课程体系是前提条件。高水平的通识教育需要由高水平的通识类课程体系具体承载,建设高水平的通识类课程,应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文科教学单位的基本职能。基于多年通识课程的开设经验,本组笔谈执笔人分别谈了逻辑课、哲学课、传统文化课、文学课、法学课所负载的公共素质教育价值、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办法。有的侧重于匡正教育理念,有的侧重于技术层面的教学实践总结,但共同特点是都秉持了人文遵循,重在体现人文科学对于非专业素质培育的重要价值。现付之笔端,以供批评参照。
关键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