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北方的时节》主人公人格结构分析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os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丹作家萨利赫的作品《移居北方的时节》,通过对主人公穆斯塔法一生经历的刻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生动复杂的形象。本文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通过分析主人公不同人生阶段的行为,探讨小说内含的心理信息,解读其人格结构发展。在主人公人格发展过程中,其自我、本我、超我三个人格一直处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但主人公没有在三我人格中找到平衡点,最终人格结构紊乱。
  关键词:《移居北方的时节》 穆斯塔法 本我 自我 超我
  《移居北方的时节》以英国殖民后的苏丹为背景,讲述出生在苏丹的主人公穆斯塔法(以下简称“穆”)一生的经历,如小说题目所言,他一路移居北方,先后赴开罗和伦敦留学。然而穆在定居伦敦后,便开始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先后导致几位西方女性死亡,并因此获罪。刑满释放后,他回到苏丹农村隐姓埋名地生活。不过这样的生活没有持续太久,一次他在被迫讲出自己的不堪往事后,跳河自尽。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伊底》中提出人格结构说,称人是一个整体,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三者是在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机制下不断形成的心理关系,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人格结构”。三我相互作用,本我是最原始的人格,行为只受快乐原则支配;自我受现实原则指导,力求在避免痛苦的前提下获得满足;超我是最文明的人格,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穆自小受到时代背景和家庭的影响,其人格结构未能自我完善。尤其在伦敦定居时,其三我关系异常混乱,本我占据控制地位,严重压制了自我和超我的发展。在回到苏丹生活后,他的自我虽然打破本我绝对的统治,促成了自我和超我平衡发展的局面。但是这样和谐的局面非常短暂,穆的本我最终还是占据了上风,造成他以自杀结束生命的悲剧结局。
  一、在埃及读书时期——超我源于自我,限制本我
  穆自幼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母子二人的关系并不亲密。穆在提到母亲时,称“我们无亲无故,我总觉得她是我在马路上邂逅的一个生人”。甚至在穆离家去埃及时,母子二人都没说几句话,就匆匆告别了。正是由于母子二人关系疏远,缺乏母爱导致穆有性格缺陷,他极度冷漠,书中写道:“我怎么就命中注定遇上许多这样的人?他们帮助我提携我,而我却对他们毫不感恩戴德。”缺乏母爱也不利于穆克服俄狄浦斯情结,这在后文故事情节中有所印证,当接济穆且视他为亲儿子般疼爱的罗宾逊夫人出现后,穆对她产生了微妙的爱慕之情。
  因为穆天资聪颖,在苏丹读完初中后,就获得奖学金,免费去开罗完成高中学业。来到开罗,穆遇见了视他如己出的罗宾逊夫妇。在与罗宾逊夫人第一次会面时,穆描述道:“她的玉臂搂着我的脖子,她的樱唇吻着我的脸颊,我這个只有12岁的少年不由得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朦胧的情欲”。然而当时的穆虽然已经感受到了似有若无的情欲,但是他并没有放纵自己,即使面对喜欢自己的女同学,他的态度也冷若冰霜,那个时期的他“在学校里留下的只是不同凡响的成功故事”。“自我基本是外在世界的代表,现实的代表。超我反之,是内在世界的代表,本我的代表。通过自我理想的形成,遗留在本我中的东西将被自我接管”。从这个时期穆的表现不难看出,他的超我出现,这个超我源于自我,并清醒地意识到这个时期的生活重心所在,他的志向在于伦敦——一座比开罗更大的山头,因此现实原则才克服了快乐原则,自我理想才限制了贪图享乐,超我抑制住拥有性本能的本我,克制住性幻想,遵循内在的自我理想和道德良心,而选择努力学习。
  二、在英国定居时期——本我战胜自我
  结束在埃及的学习后,穆继续北移,奔赴伦敦开始大学生活。在英国穆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引诱不同的西方女性,并与其中一位女性步入了婚姻生活。这些西方女性“向往赤道的气候、火辣的太阳,并把穆看作是这一切的象征”,然而穆仅仅将她们视为掌中玩物,他先后促使富家千金安妮、女招待希拉二人殉情自杀,之后又造成有夫之妇伊丽莎白精神上的自我毁灭,最后还亲手杀死了妻子。
  穆在英国的恶劣行径,表面上看是由于他的祖国曾遭受西方殖民者的压迫,因此,“他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打破东西方的非平衡权力关系,他利用自己的东方身份以及西方女人对东方男人的遐想,引诱利用那些女子,报复西方人”,同时他也在“以纵欲的方式反思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寻求两种文明的交融,当意识到无法与隐喻西方文化的琼妮和解时,便杀了她”;但更深层的原因是这个时期穆已达成来伦敦读书的目标和愿望,并且“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伦理对穆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势必与他自幼习得的超我发生冲突”。因而超我人格此时不可避免处于下风地位,而本我则被彻底释放,过度膨胀的本我完全压制了超我和自我,自我处于本我的支配下,本我人格有性的需要,这种本我的性欲望成为动力,驱使穆追寻并沉浸在毫无规则及道德约束的绝对情欲快乐中。
  三、回归苏丹生活时期——自我约束本我,超我监督本我
  在英国定居时,穆因亲手杀死妻子,被法院定为蓄意谋杀罪,判处七年有期徒刑。结束牢狱生活后,穆开始周游世界,在结束了漫无目的的旅程后,他选择回到尼罗河边的一个农村生活。回归苏丹后,穆着手置办房产,迎娶了村里一位女性哈赛娜为妻,二人相敬如宾,育有二子。这一时期,村里人对穆的评价都是积极正面的,如小说叙述者的爷爷就曾夸赞穆德行兼备。
  这个时期穆对所有村里人都隐瞒了往事,他谎称自己曾在喀土穆经商,后因种种原因弃商务农,并决定在这一带定居。在这里定居后,穆与妻子相亲相爱,与村民友好相处,他的热心、友好被大家看在眼里,每个人对他都持有敬重的态度。一直到被迫讲出经历以前,主人公穆的自我都牢牢约束了本我,三我人格均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宗教信仰为他的超我提供了原动力,遵循道德原则的超我对本我起到了监督作用,帮助穆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良好村民形象。
  弗洛伊德有一句格言是“哪里有本我,哪里就有自我”,因此这一时期穆的本我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被自我约束了。这一点在后文也有体现,当小说的叙述者最后将穆的秘密小屋打开后,他发现那里摆满了非阿拉伯文书籍,还有穆曾在西方交往过的情人的照片,以及记录他与情人故事的文稿。对于这些代表本我的回忆,穆并没有彻底清除,而是保存起来,甚至可能会在独处时拿出来回味,这种种迹象都表明他的本我此时只是受制于自我。另外,小屋还存有穆生前画的画稿,其中画的最多的是瓦德的面孔,表现他面部表情的画就有八张。瓦德是村里的古稀老人,他成天用下流的语言谈论女性,在穆去世后,他虽已有了大老婆玛卜,却一心要娶穆的遗孀哈赛娜为妾。就是这样一个贪恋女色不讨喜的人物,穆为什么喜欢观察他,为他作画呢?笔者大胆推测,穆这样做的原因是瓦德与曾经在英国定居时本我处于绝对控制地位的自己有极高的相似度,回归苏丹生活后,穆的本我仍然存在,只是被自我约束了,因此穆观察瓦德并描画他的面部表情,或许是在审视自己的本我,并努力压制该人格的欲望与冲动。   四、吐露人生经历后——本我被重新释放
  回归苏丹生活后,一切都很和谐,没有人质疑追究穆的真实身份。直到一次酒会,穆被灌了很多盅酒,酒醉失神间,不小心用地道的英语背了一首诗。小说的叙述者在目睹了这一幕后,便去质问穆,穆迫于压力讲出自己的身世。在吐露一切后,穆留下两封信就投河自尽了。
  如上文所言,穆的本我一直存在,这个人格实际相当于一种潜意识,包括人最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本能相关的各种欲望,它只是被有意识的、可以执行思考的自我所压抑,但这种欲望本身并不会消失,只是存活在表象的意识下。因此,穆在信中才会写到“我原以为我来到这里结了婚,就可以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就听不到这呼喊了”,这个呼喊实际就是本我的呼喊。这封信的内容可以佐证穆在讲出人生经历后,他处在潜意识下的本我人格被重新释放了,极度膨胀的本我非常自私,他会极尽所能避免痛苦、追求快乐。在利己的本我支配下,穆选择最大化放任该人格,在本我的驱使下,穆行为激进且冲动,他为了逃避痛苦的现实世界,不顾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五、结语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以纵向的时间为切入点,通过观察不同时期《移居北方的时节》主人公的行为及心理表现,分析探讨了其三我人格走向紊乱失衡的全过程。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构成完整的人格结构,三者分别处在不同的精神及道德层面,听从不同的内心想法、遵循不同的处世原则,三者若能和谐共生,形成一个平衡的动态过程,人物心理便能正常发展。反之,三者若不能平衡共生,就会导致人物心理失常,如小说主人公穆就用极端的方式走向了人生终点。
  参考文献:
  [1]吴爱邦.弗洛伊德人格结構理论的伦理意义探析[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7.
  [2]张胜男.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生态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2017:149.
  [3][4][5][6][8][14][苏丹]塔伊卜·萨利赫.移居北方的时节[M].张甲民,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17,20,22,23,26,53.
  [7][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周郡,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324.
  [9]唐艳榕.《北迁季节》中的文化杂糅与精神危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61.
  [10]林茜.萨利赫小说中的阈限人物[J].中国教育学刊,2018:133.
  [11]王琳.冲突、抵御和毁灭[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12][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76.
  [13][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刘徽,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6:1376.
  (作者简介:刘馨瑶,女,硕士研究生,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以300W高压汞灯和500W氙灯为光源,研究了顺式硝基烯类新烟碱化合物IPPA152001、IPPA152004、IPPA152201、IPPA152616、IPPA152311、IPPA153417在蒸馏水体系中的光稳定性。和吡
螟卵啮小蜂是水稻害虫三化螟卵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是水稻三化螟卵块最有效的寄生蜂。通过制作人工假卵卵块繁殖螟卵啮小蜂、利用鲜马蹄以及配制人工饲料饲养替代寄主荸荠白禾
虽然作家海岩对人物整体描写的真实感匮乏,但在语言、心理、场面等细节上的描写非常细致、逼真.海岩作品往往具有模式化、概念化特点.本文试对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摘要:六盘水作家许雯丽散文中自觉地对自然进行书写,有意关照民族民间文化和文学中的生态保护观念,并对现代工业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困境进行主动思索,这些都呈现出其散文中独特而自觉的生态意识。本文试从《双乳峰下游贞丰》和《胜境凉都》为代表的两本散文集探究许雯丽散文中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许雯丽 散文 生态意识  六盘水本土作家许雯丽游记散文中厚重的历史感是其最为突出的特征,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厚重的
摘要:高棅,字彦恢,仕明后更名廷礼,别号漫士,福建长乐人,明代诗文家,闽中十子之一。其所选编《唐诗品汇》《唐诗正声》两个本子透露的唐诗创作观对整个明代的诗歌创作甚至明以后的唐诗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赞“终明之世,馆阁宗之”。对高棅的研究,大多也聚焦于他的诗学理论上,而诗歌创作方面的则较少。高棅的诗歌创作成就比起他的诗学理论来说确实较为平凡,但并非没有价值,从其诗歌中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及
摘要:“大地—母亲”是一个世人耳熟能详的原型意象。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法,象征手法可以启发人们的联想,使想象寓意深刻。在《静静的顿河》中,大地母亲的形象出现在哥萨克的古谣中。大地母亲还象征着奶妈、卫士、情人和墓地,土地的象征形象蕴含着生死的永恒冲突。在小说的结尾葛利高里抱着儿子是生活希望的象征画面,只有回到故乡怀抱,人们的精神才有寄托,生活才有血缘根基。孩子意味着新生,意味着希望,只要回到这
本文使用线粒体基因ND2、CO I和核基因28S rRNA、Adh作为分子标记,应用MEGA3.1、DAMBE、Modeltest3.7、PAUP*4.0b10、MrBayes3.0等软件,采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
摘要:茨威格的短篇小说《夜色朦胧》讲述的是一个忧伤的爱情故事。茨威格在这部小说中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为故事设置层层悬念,制造戏剧冲突,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了极强的叙事张力,促进了小说高潮的到来。叙事手法也成为他表达细腻感情的有力武器,为读者带来了一场独特的情感体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关键词:《夜色朦胧》 叙事学 进入意识 叙事视角 限知视角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现代小说家和传记作家。他的
黑龙江地区冰灯与其他民间手工技艺一样,来源于早期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古时,北方冬季夜晚捕鱼的渔民和喂马的农夫为使照明的灯火不被寒风吹灭,将水倒入桶中冷冻,在中间
本文研究了茄科植物、西花蓟马和胡瓜钝绥螨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化学信号在三级营养层次之间的通迅,包括植物挥发物对西花蓟马的引诱作用;植物挥发物对捕食螨的引诱作用;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