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阿根廷经济改革对比分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8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智利与阿根廷是南美的两个经济大国。历史上,阿根廷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因素而富甲一方。但二战后,尤其是80年代后,智利成功的经济改革使得该国后来居上,如今智利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阿根廷。智利成功地抵御了数次金融危机,并始终使智利维持稳定高效的增长,使该国政府成为了经济改革成功的典范。本文旨在对比面对国内国际恶劣的经济环境,两国的经济改革政策及其效果,由此挖掘智利经济增长成功的因素。一个持续稳定高效的政府是经济增长的保证。
  关键词:智利;阿根廷;持续稳定高效的政府
  一、引言
  智利和阿根廷位于南美大陆的南端,两国以安第斯山脉为界,相背而依,分别面朝太平洋和大西洋。在南美的经济史上,两国都具有重要的地位。阿根廷曾经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20世纪初阿根廷经革对比分析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十,人均GDP甚至超过了德国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而到了2014年,阿根廷人均GDP仅仅只有11766美元,处于世界中游水平。反观智利,20世纪80年代后,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不仅人均GDP快速攀升至2014年的15776美元,且其经济自由度、清廉指数、人类发展指数都获得了众多国际机构的认可,在国际上享有“拉美虎”的美誉。
  20世纪80年代,拉美经历了严重的债务危机。智利和阿根廷为了摆脱危机,都进行了庞大的系统经济改革。从现在的情况看,智利的经济改革无疑是成功的,使得智利的经济实现了可持续的增长。而阿根廷的经济改革无疑是相对失败的,它并没有帮助阿根廷实现可观的经济增长,反而使阿根廷陷入长期的经济混乱与社会动荡。我们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
  二、智利阿根廷经济改革情况
  (1)智利经济改革
  智利经济改革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后,根据经济政策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973年之前,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1974-1982年,经济自由化时期;1983-1989年,适度修正时期;1990年至今,全面科学改革时期。
  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与二战后众多的发展中国国家一样,智利在1973年之前采用的也是进口替代工业化的策略,主张国家主导、高度规划,通过一系列贸易政策拉高国外产品的进入门槛,为国内产品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经济自由化时期。由于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的经济陷入停滞,智利政府更迭,政策发生巨大转变,主张由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内向发展模式转向外向型发展模式,由国家主导型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建立完全的现代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为基础,充分利用智利丰富的矿产资源,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入国际市场竞争。这一时期政府的主要政策包括:国有土地私有化、放松政府管制、降低关税水平、开放金融市场和资本账户等。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了智利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国内产业蓬勃发展。但同时,自由的贸易政策使得国外产品大量涌入,进口远超出口,严重的贸易逆差使得智利开始陷入债务危机。
  适度修正时期。前期市场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的政策使得国外商品严重冲击国内产业,智利在这一时期对之前的政策做了一定的修正,既运用了财政政策,又结合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主要有:提高进口关税,实行出口退税制度、政府购买、政府反倾销等。货币政策主要是智利政府从1983年开始实行爬升汇率制度,实时根据贸易状况不断调整,使货币在可控范围内逐步贬值。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力结合,有效促进了智利国内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智利贸易逆差逐渐缩小,而同时期拉美国家都在经历经济停滞与债务危机,可以说这一时期智利的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
  全面科学改革时期。1990年,智利最后一届军政府下台,由文人政府主持经济。这时,智利经济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政府不再只追求经济的增长,还注重社会公正公平的实现。宏观政策方面,为了进一步为智利企业创造优越的国际竞争环境,智利积极地与各国建立双边多变自由贸易协定,获取有利的竞争地位,明显扩大了出口市场;为应对流入美元引起的本国货币升值压力,智利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单独挂钩,改用多种货币篮子,对短期流入资本采取强制存款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本国货币升值的趋势。微观政策方面,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便利,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同时,还改善了最低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的水平,为工人创造了良好的福利待遇。这一时期,智利不仅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且社会逐渐走向成熟,贫富差距缩小,在拉美国家中一枝独秀。
  (2)阿根廷经济改革
  阿根廷位于南美安第斯山脉东侧,宽广的潘帕斯草原赋予了阿根廷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阿根廷经济的增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阿根廷吸引了众多的欧洲移民,除了西班牙人,还有意大利人、德国人、瑞典人等等。这样的人口结构使得早期阿根廷的国际贸易非常发达,为其谷物、牛肉、皮革、奶制品、渔产品和林产品创造了广阔的市场。二战结束时,阿根廷经济水平高于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但二战结束后,阿根廷国内政治极不稳定,出现数次军人政府与文人政府更迭。政府的频繁更迭不仅使阿根廷的市场经济环境遭到打击,更使阿根廷失去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契机。
  到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宏观经济已经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巨额的社会债务。围绕这两个问题,根据经济政策的内容,阿根廷的经济改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阿根廷政府主要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第二个阶段是2001年以后,主要是对之前新凯恩斯主义经济改革。
  第一阶段:
  针对通货膨胀的问题,阿根廷进行了货币机制的改革,主要包括:一、实行了比索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制,保持汇率的稳定;二、放松外汇买卖管制,建立完善的自由外汇市场;三、禁止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弥补赤字,确保货币不超发;四、制定比索发行以外汇储备为基础的法律,维护比索货币量维持在合理的水平。货币改革有效地抑制了比索的发行,阿根廷的通胀率迅速地降低下来。稳定的物价刺激了国内的需求,使得阿根廷经济在1991~1994年实现了年均9%的增长。   而针对社会债务的问题,阿根廷则并没有实质有效的措施。反而新自由主义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会的债务危机。阿根廷迅速实行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改革,但由于税收制度没有有效地配合,虽然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政府获得的税收收入并没有有效地增加。另一方面,阿根廷实行了福利制度的私有化,例如养老金的私有化改革,使得政府收入进一步减少。同时,固定汇率货币政策扭曲了外汇市场的比索需求,迫使阿根廷政府不得不通过外汇市场操作来维持固定汇率,这又进一步加重了社会债务,迫使阿根廷政府紧缩财政支出。90年代后半段,阿根廷经济再次陷入衰退。
  第二阶段:
  90年代阿根廷经济的衰退,宣告了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失败。阿根廷新政府上台后,修正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确立了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改革思路,主张国家对经济的指导作用,强调财政纪律严防政府赤字。主要的经济改革政策有:一、重新定义具有经济职能的政府机构,如能源部、交通部、央行等,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二、在重要产业回复部分国有企业稳定经济基本面。三、全面的金融体制改革——废除固定汇率制,实行可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取消完全的自由外汇市场,实施汇兑管制,确保金融稳定。四、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五、改革税制,适度提高政府的收入,缓解政府债务压力。六、重整社会福利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创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软环境和人文动力。七、强调贸易保护,限制外资流入。
  新凯恩斯主义的改革有效地使阿根廷摆脱了经济危机,2005年,阿根廷经济增长率为9.2%,接近90年代初的水平。但保守的贸易保护制度也饱受诟病。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建立自由贸易协定,阿根廷的这种政策为其经济发展的持续性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智利阿根廷经济改革对比
  比较智利阿根廷的经济改革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主要呈现出一下不同:
  一、私有化程度不同。
  阿根廷在改革开始之初就实施了非常彻底的私有化改革,众多的国企被分割到私人手中。而智利则是有选择性地私有化,维护了经济的稳定性。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有些行业适合国有化,有些适合私有化,不可一概而论。
  二、财政政策的纪律性不同。
  阿根廷常年饱受社会债务的困扰,与其松散的财政纪律有密切的关系。而智利则实现了对财政政策的而有效控制。财政分为收入与支出两部分,合理的财政政策既要考虑到缩减支出,又要使财政收入得到保证。而财政支出往往关系到经济环境的建设,不能因为缩减财政支出影响到经济发展,进而影响财政收入,最终反而收入减少得更多,财政恶化。同时,财政政策是一个系统,政府购买、税收制度等要有效地配合起来,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三、贸易态度不同。
  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阿根廷早期的富裕,还是今天智利的成功,都与发达的自由贸易密切相关。智利一直致力于利用比较优势,通过创造优越的国际贸易环境,获取国际竞争力,从而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的国际需求,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而阿根廷则并没有通过贸易提升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与之贸易态度有直接的关系。
  四、金融体系的科学性不同。
  拉美国家大多经常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智利则是其中少有的金融稳定的国家,这与其科学的金融体系密切相关。反观阿根廷,其金融政策波动性极大,并不能为国内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金融体系的科学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改良的过程。
  五、政府效率不同。
  阿根廷政府频繁更迭,直接影响了政府政策的延续性。政策主张的不同又导致了前后冲突,直接影响了政府工作的效率。而智利政府虽然也有变动,但基本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新政府往往在旧政府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思想一致,不断改进。一个持续的有延续性的政府是政府效率的保证。
  四、智利阿根廷经济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相对于阿根廷,无论从经济发展起点、自然资源禀赋、外部经济环境、地理位置等各个方面,智利都不占优势。但智利经济后来居上,稳步发展,不得不归功于其经济改革的成功。中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智利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持续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利的成功离不开完善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严谨的财政计划、科学合理的金融体系、国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更离不开持续稳定高效的政府。可以说,持续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合理的制度建设,而合理的制度建设,则归功于一个持续稳定高效的政府。因此,我们今天的经济改革,首先要确保政府的持续性、稳定性、高效性,才能保证经济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苏振兴.智利的经济政策与发展模式.拉美经济研究.2005年10月,第27卷第5期
  [2] 刘迎秋.阿根廷和智利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8月,第29卷第4期
其他文献
陈毅常说: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爱国的,爱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我们尊重知识分子是完全应该的。没有知识分子,革命就不会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就不可能取得巨大成就。我们尊重专家,专家对我们的事業是很宝贵的。陈毅是这样说的,更是带头这样做的。  对道路工程专家赵祖康说:“我们是能够很好合作的。”  赵祖康大学毕業后。又去美国专门研究道路工程。1931年回国后,他抱着“交通救
胡耀邦:邓小平同志是当今中国人民最爱戴的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胡耀邦与邓小平的关系可追溯到1937年。当时胡耀邦是延安抗大学生,邓小平在抗大讲课。所以,后来人们说他们有师生关系。  1938年初,邓小平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不久胡耀邦也被派去做统战工作。1949年3月,胡耀邦任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年底,十八兵团入川作战后不久,便正式编入刘伯承与邓小平领导的二野。新中国成立之初,胡耀邦担任中共川北
在这个全民创新的时代,各企业的创新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作为一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如何履行好创新成果孵化器的职能,服务于生产和管理?又如何发挥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
期刊
党的十八大与时俱进地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创新型政党命题的提出,在党的建设发展史上尚属首次,是对党建理论和党建实践要求的重大突破.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引导社会力量,自觉调整均衡利益分配,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利和人格尊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网;它倡导为富者“仁”
季羡林在《朗润琐言》中回忆新中国建立后知识分子境遇时曾经说过:“干知识分子这个行当是并不轻松的,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我尝够了酸甜苦辣,经历够了喜怒哀乐。走过了阳关大道,也走过了独木小桥。有时候,光风雯月;有时候,阴霾满天。有时候,峰回路转;有时候,柳暗花明。金榜上也曾题过名,春风中也曾得意过,说不高兴是假话。但是,一转瞬间,就交了华盖运,四处碰壁,五内俱焚。”  这段话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引发了专门从事民主转轨研究的学者从以往的研究领域南欧和拉丁美洲转向中东欧,致使民主转轨的学术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后又一次成为成长型产业.rn
期刊
自然法则、自然现象与抽象思想不受专利保护是专利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在Mayov.Prometheus案判决中,涉案医疗方法专利仅描述了一项自然法则而未对其范围进行任何限定。美国
日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一个行业论坛上放出一剂猛料:“工信部已经启动禁售传统燃油车的相关研究”成为汽车行业炙手可热的焦点话题,人类梦寐以求的“无燃油车时代”究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