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简评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2203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德芳先生《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一书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的一项创新成果。
  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其中,村民自治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以民国时期的乡村自治为研究课题,从新的视角对近代地方自治史研究挖掘及对近代乡村制度研究的开拓,其本身蕴藏的学术开发价值是巨大的。
  对于该课题的研究,作者治学基本原则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即在地方自治的大背景下考察其历史演化轨迹,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考察乡村自治制度,注意综合性研究和典型个案研究,注意研究结构的内在逻辑性。以此为据,作者将民国乡村自治问题分为五个部分加以论述,首先考察了民国乡村自治的源头———直隶翟城村自治,其次研究了全国乡村自治制度的张本———山西村制,再次阐述了乡村自治的社会思潮,又次探讨了南京国民政府的乡村自治制度,最后分析了制约民国乡村自治的社会因素。应当说,这一论述框架既贯穿了民国乡村自治历史的基本线索,又反映了相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并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民国乡村自治建设并未获得成功,但作者的态度是客观公正的,既对政府和个人对乡村自治的努力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又对乡村自治失败的诸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反思民国乡村自治的思潮和实践,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经验教训。正如作者在书中指出的,乡村自治是一个系统的建构工程,首先需要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厘定乡村自治体的权限、具体事务,以及它与国家行政的关系,以明确乡村自治运动的规范,保证自治目标的实现;另外,乡村自治应该是自治组织与自治事业的有机统一体,乡村自治组织不仅承担着村民的自治功能,也承担着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职能;再者,人是社会变革中最关键的因素,推行乡村自治必须注意农民和国家行政人员的教育和改造。这些见解对今天的乡村政治建设无疑是有极大的现实启迪意义。
  
其他文献
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化的大机器工业生产创造的财富比过去所有时代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和人类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技术的进步与经济
产业竞争优势的强弱是决定产业安全程度的关键,由于支撑条件不同导致了产业竞争优势所处的位势存在差别,进而影响到国家产业安全状况。目前我国产业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无竞
20世纪80-90年代初是日美企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逆转的关键时期,结合该时期环境特点探究日美企业国际竞争力逆转原因也便成了很多学者的研究课题。但以往的研究多是从政治、经济
【正】 人对书刊(除了课本等少数例外)等精神产品的需要,和对粮食、牙膏等等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很不一样,存在着非常大的申缩性。一般读者对很多书刊的需要,往往是在见到宣传介
战略联盟作为企业组织关系的制度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战略联盟的含义、特征和类型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战略联盟的两种风险以及四种联盟结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确立为先进生产力内涵的界定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只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生产力才是先进生产力.依据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先进生产力应是高效能与可持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在这一阶段也是初中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阶段,而初中政治教学对于培养和引导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尽管随着新课改政策的贯彻落实,初中政治教学明显得到改善,但是初中政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改善,本文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策略  初中階段正是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政治思维,通过学习初中政治
西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系统思考与《易传》的思维模式都强调管理决策的整体思考、动态思考与本质思考,但任何思维方式都是一种文化系统最深层的历史积淀,由于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对战后中国政治蓝图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现由训政过渡到宪政所作的分五步走的程序设计;二是对宪政时期所要实行的议会制、内阁制和省自治制的
中华民国创建伊始,临时政府教育部即筹划革除晚清教育旧制,推行资本主义教育。民国元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第一次中央教育会议。会议通过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