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参附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辽宁省东港市中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参附汤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未应用附汤治疗)与试验组(30例:应用参附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给药48 h后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以及心输出量(CO)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给药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参附汤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介绍王诚喜教授运用自拟方黄芪益肺汤治疗肺结节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该病多由肺脏气虚、肺气不宣、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久之痰气凝结、瘀毒阻滞而发病,主要可责之肺、脾二脏,本虚标实,虚实错杂而为病,王教授认为中医治疗肺结节上有独特的优势,基于其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自拟黄芪益肺汤随证加减治疗本病,同时注重患者情志舒畅与肺功能锻炼,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老年慢性心衰应用真武汤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63例研究对象,选自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抛硬币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真武汤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对比2组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65%(25/31)、96.88%(31/32),2组比较观察组更优;2组治疗后NT-ProBNP、LVEF水平比较,观察组更优(P<
此文以苓桂术甘汤为切入点,从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3个方面入手,纵览《黄帝内经》时代至近代医学典籍,对前人应用苓桂剂的病症进行深入探讨,并对苓桂剂证阳虚水停之病机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认为苓桂剂作用关键在于桂枝(或肉桂)之温阳、化气及茯苓之利水分消,苓桂二味同用起到温化水饮的效果,进而总结出治疗水气病的大法为温阳、化气、行水.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kherniation,LDH)患者CT和MRI影像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CT诊断患者161例,MRI诊断患者170例在以椎间盘突出物的突出方向分型的基础上,以突出物的形态密度进行分类,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血瘀型:以后外侧型为主;寒湿型:以后正中型为主;湿热型:以后外侧型为主;肝肾亏虚型:以韧带下型为主.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CT和MRI影像特征结合中医辨证,在客观程度上揭示了发病的中医证候特点.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病变部位有所不同,但其中医学病因病机多为风寒湿邪侵袭、跌扑劳损所致的风寒湿滞、痰湿互结、血瘀气滞.人至中年后肝肾日渐亏虚、气血生化不足也是其另一种致病机制,甚至是其根本的病理基础.风、寒、湿、瘀、虚导致筋脉痹阻、失养,气血运行不畅,经气不通,不通则痛.依据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二者均属“痹证”范畴.四川省名中医李绍军总结20余年的临床经验,自拟痹痛散结合热透皮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镇痛疗效强,操作简单,舒适性高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