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陡坡带砂砾岩油藏是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自深层向中浅层发育的砂砾岩在沉积类型和储层质量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扇体沉积特征分析表明,早期扇体规模大,不同期次扇体之间缺乏稳定的泥岩隔层;晚期扇体规模小,扇体孤立性较强。油藏特征分析表明,自深层向浅层依次发育有大型连续型岩性油藏、扇根封堵型岩性油藏、构造一岩性油藏和构造油藏。不同类型油藏在不同埋深条件下差异聚集、有序分布,形成了陡坡带典型的油气聚集序列。
关键词:沾化凹陷;渤南洼陷;陡坡带;砂砾岩;油气富集
引言
济阳坳陷陡坡带勘探面积约2500km2,在东营、沾化、车镇和惠民四个凹陷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气发现,陡坡带已成为济阳坳陷油气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研究表明,由于不同凹陷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导致不同凹陷的陡坡带在构造样式、沉积储层、成藏特征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即使在同一凹陷、同一陡坡带、不同构造部位的砂砾岩在储层特征和成藏特点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对陡坡带砂砾岩油气聚集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明确砂砾岩油藏成藏机理和富集条件,对于提高陡坡带砂砾岩油气藏勘探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区域地质概况
渤南洼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中部,四周被埕东凸起、陈家庄凸起、义和庄凸起和孤岛凸起所环绕,面积约600km2,是沾化凹陷内最大的洼陷。洼陷内部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北部陡坡带、中部洼陷带和南部缓坡带3个次一级构造单元,研究区位于北部陡坡带,为一条近北西、东西和北东向盆倾边界断裂和断层陡坡构成的断裂构造带。埕南断层为本区的边界断层,受埕南断层持续活动的影响,渤南北部陡坡带自沙四段至东营组均有砂砾岩的发育。
渤南洼陷发育沙四段、沙三段和沙一段三套优质烃源岩,除沙一段烃源岩成熟度较低外,沙四段、沙三段烃源岩均已进入大量生油阶段。研究区位于埕东凸起与渤南深洼带的衔接部位,处于洼陷内生成的油气向埕东凸起运移的必经之路,成藏条件十分有利。
2储集层特征差异
2.1沉积特征的差异
由于层序地层格架的不同,控制了不同時期不同类型沉积体的有序充填。济阳坳陷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下亚段和沙二段上亚段-东营组为三个独立的二级层序,渤南洼陷缺失沙二段下亚段地层。研究区砂砾岩扇体发育的主要层位为沙四段上亚段-东营组。
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早期为扇三角洲沉积,晚期过渡为近岸水下扇,整体上具有沉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多期扇体叠合连片的特点。沙三段沉积早期延续了沙四段晚期的沉积特点,以近岸水下扇沉积为主。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西部边界断层活动减弱,地形高差减小,物源供应不足,扇体规模减小,只局部发育小型扇三角洲沉积,东部由于边界断层的持续活动,仍然发育了大规模的近岸水下扇沉积。沙二段’东营组沉积时期,沉积中心进一步东移,西部扇体不发育,仅发育了小型的砂质和生物质滩坝,东部为扇三角洲沉积,扇体规模减小,泥岩隔夹层较发育,至东营组沉积末期,砂砾岩扇体己不发育,沉积类型转变为滨浅湖滩坝。
2.2储层质量的差异
不同沉积成因的砂砾岩在不同的埋藏条件下,储层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受控于原始的沉积条件,而且也受控于储层的成岩演化。研究区砂砾岩的成岩作用分析表明:埋深小于2500m时主要处于早成岩阶段,压实作用相对较弱,颗粒间以点、点-线接触为主;2500-4400m之间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成岩作用中等,颗粒间以线、凹凸接触为主;埋深大于4400m主要处于晚成岩阶段,砂砾岩达到不可压缩的程度。
扇体不同相带物性的演化与成岩演化具有一致性,总体上,随埋深的增加,扇根和扇中的物性具有逐渐降低的特征。当埋深小于2800m时,扇根和扇中均保持了一定的原生孔隙,同时在18002300m深度段存在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因此,扇根和扇中物性均较好。埋深大于2800m,扇根和扇中物性演化出现明显的差异,扇根由于分选差、杂基含量高,受压实作用影响物性持续变差,且泥质杂基阻碍了酸性流体的进入,孔隙不发育,测井解释以干层为主;而扇中碎屑颗粒分选较好,杂基含量低,利于酸性流体的进入产生次生溶蚀孔隙,在2800-3400m深度段扇中物性明显有所改善。当埋深大于3400m时,扇根物性普遍较差,测井解释以干层为主,扇中物性进一步降低,为低孔低渗储层,整体上具有“非油即干”的特点。当埋深进一步增加,至4000m时,扇中孔隙度降至7%以下,镜下孔隙基本不发育。
3油气藏特征差异
3.1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的差异
研究区油藏类型随埋深的不同而不同,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有大型连续型岩性油藏、扇根封堵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和构造油藏。大型连续型岩性油藏主要分布在沙四段和沙三段下部,扇根封堵岩性油藏主要分布在沙三段,构造岩性油藏主要分布在沙二段和沙一段下部,构造油藏主要分布在沙一段上部和东营组。平面上,岩性油藏呈全区分布、叠合连片的特点,而岩性构造油藏和构造油藏多呈孤立发育,规模较小。
3.2油藏性质的差异
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油藏纵向上3400m以深为异常高压油藏,3400m以浅均为常压油藏。原油物性随埋深的增加逐渐变好,2500m以深以轻质
中质、稀油为主,2500m以浅以重质一超重质稠油为主,且埋深越浅,原油物性越差。
4.结束语
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油气聚集的差异性是受不同时期沉积特征、储层演化和成藏演化的动态作用所造成的:早期大规模发育的近岸水下扇体为深层大规模发育的岩性油藏提供了充足的储层基础,晚期孤立性发育的低砂地比扇三角洲砂体为中浅层构造岩性和构造油藏提供了必要的盖层条件;扇体不同相带的差异性成岩演化对不同类型圈闭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圈闭与成熟烃源岩的有效沟通使得油气最终得以聚集成藏。
关键词:沾化凹陷;渤南洼陷;陡坡带;砂砾岩;油气富集
引言
济阳坳陷陡坡带勘探面积约2500km2,在东营、沾化、车镇和惠民四个凹陷均有不同程度的油气发现,陡坡带已成为济阳坳陷油气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研究表明,由于不同凹陷构造演化过程的不同,导致不同凹陷的陡坡带在构造样式、沉积储层、成藏特征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即使在同一凹陷、同一陡坡带、不同构造部位的砂砾岩在储层特征和成藏特点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对陡坡带砂砾岩油气聚集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明确砂砾岩油藏成藏机理和富集条件,对于提高陡坡带砂砾岩油气藏勘探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区域地质概况
渤南洼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中部,四周被埕东凸起、陈家庄凸起、义和庄凸起和孤岛凸起所环绕,面积约600km2,是沾化凹陷内最大的洼陷。洼陷内部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北部陡坡带、中部洼陷带和南部缓坡带3个次一级构造单元,研究区位于北部陡坡带,为一条近北西、东西和北东向盆倾边界断裂和断层陡坡构成的断裂构造带。埕南断层为本区的边界断层,受埕南断层持续活动的影响,渤南北部陡坡带自沙四段至东营组均有砂砾岩的发育。
渤南洼陷发育沙四段、沙三段和沙一段三套优质烃源岩,除沙一段烃源岩成熟度较低外,沙四段、沙三段烃源岩均已进入大量生油阶段。研究区位于埕东凸起与渤南深洼带的衔接部位,处于洼陷内生成的油气向埕东凸起运移的必经之路,成藏条件十分有利。
2储集层特征差异
2.1沉积特征的差异
由于层序地层格架的不同,控制了不同時期不同类型沉积体的有序充填。济阳坳陷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下亚段和沙二段上亚段-东营组为三个独立的二级层序,渤南洼陷缺失沙二段下亚段地层。研究区砂砾岩扇体发育的主要层位为沙四段上亚段-东营组。
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早期为扇三角洲沉积,晚期过渡为近岸水下扇,整体上具有沉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多期扇体叠合连片的特点。沙三段沉积早期延续了沙四段晚期的沉积特点,以近岸水下扇沉积为主。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西部边界断层活动减弱,地形高差减小,物源供应不足,扇体规模减小,只局部发育小型扇三角洲沉积,东部由于边界断层的持续活动,仍然发育了大规模的近岸水下扇沉积。沙二段’东营组沉积时期,沉积中心进一步东移,西部扇体不发育,仅发育了小型的砂质和生物质滩坝,东部为扇三角洲沉积,扇体规模减小,泥岩隔夹层较发育,至东营组沉积末期,砂砾岩扇体己不发育,沉积类型转变为滨浅湖滩坝。
2.2储层质量的差异
不同沉积成因的砂砾岩在不同的埋藏条件下,储层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受控于原始的沉积条件,而且也受控于储层的成岩演化。研究区砂砾岩的成岩作用分析表明:埋深小于2500m时主要处于早成岩阶段,压实作用相对较弱,颗粒间以点、点-线接触为主;2500-4400m之间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成岩作用中等,颗粒间以线、凹凸接触为主;埋深大于4400m主要处于晚成岩阶段,砂砾岩达到不可压缩的程度。
扇体不同相带物性的演化与成岩演化具有一致性,总体上,随埋深的增加,扇根和扇中的物性具有逐渐降低的特征。当埋深小于2800m时,扇根和扇中均保持了一定的原生孔隙,同时在18002300m深度段存在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因此,扇根和扇中物性均较好。埋深大于2800m,扇根和扇中物性演化出现明显的差异,扇根由于分选差、杂基含量高,受压实作用影响物性持续变差,且泥质杂基阻碍了酸性流体的进入,孔隙不发育,测井解释以干层为主;而扇中碎屑颗粒分选较好,杂基含量低,利于酸性流体的进入产生次生溶蚀孔隙,在2800-3400m深度段扇中物性明显有所改善。当埋深大于3400m时,扇根物性普遍较差,测井解释以干层为主,扇中物性进一步降低,为低孔低渗储层,整体上具有“非油即干”的特点。当埋深进一步增加,至4000m时,扇中孔隙度降至7%以下,镜下孔隙基本不发育。
3油气藏特征差异
3.1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的差异
研究区油藏类型随埋深的不同而不同,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有大型连续型岩性油藏、扇根封堵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和构造油藏。大型连续型岩性油藏主要分布在沙四段和沙三段下部,扇根封堵岩性油藏主要分布在沙三段,构造岩性油藏主要分布在沙二段和沙一段下部,构造油藏主要分布在沙一段上部和东营组。平面上,岩性油藏呈全区分布、叠合连片的特点,而岩性构造油藏和构造油藏多呈孤立发育,规模较小。
3.2油藏性质的差异
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油藏纵向上3400m以深为异常高压油藏,3400m以浅均为常压油藏。原油物性随埋深的增加逐渐变好,2500m以深以轻质
中质、稀油为主,2500m以浅以重质一超重质稠油为主,且埋深越浅,原油物性越差。
4.结束语
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油气聚集的差异性是受不同时期沉积特征、储层演化和成藏演化的动态作用所造成的:早期大规模发育的近岸水下扇体为深层大规模发育的岩性油藏提供了充足的储层基础,晚期孤立性发育的低砂地比扇三角洲砂体为中浅层构造岩性和构造油藏提供了必要的盖层条件;扇体不同相带的差异性成岩演化对不同类型圈闭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圈闭与成熟烃源岩的有效沟通使得油气最终得以聚集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