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教师应该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那作为教师,如何选择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呢?结合本人教学,谈一点认识。
一、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
鉴于对学生学习起点的认识,教师就应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开放教学思想,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实践中,对于“认识钟表”一课,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第一步,猜谜语引入。
师:我有一个好帮手。滴答滴答不停地走……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钟。
师出示许多外形漂亮的闹钟。学生喷喷赞叹。
师:钟不光有漂亮的外表,它的作用可大了。你们知道吗?
生:它可以叫我们起床,还可以让我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
第二步,探索新知。
(1)认识钟表。
A 学生拿出学具钟表。
师:看看钟面。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主交流)
B 由学生反馈整理出钟面的知识:时针、分针、1-12的数字等(并在黑板上圆圈里画好整个钟面)。
(2)认识整时。
当师把黑板上的钟面画好后,就听到下面许多学生说:“这是2点。”
师及时补充:小朋友们真棒,老师没教就会认识时间了,只是2点是口头语,书面用语是2时(并板书)。
师:你怎么看出它是2时呢?(生有点困难)师再拿出一些表示整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几时。
通过多个整时钟面的感知后,让学生观察这几个钟面的指针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教学方案站在学生原有的现实认知起点上,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当调高思维的梯度,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观点的交流和辩论,达成共识,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善于突破教材的局限
注重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教师还必须了解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知识的网络结构,才能够有效地驾驭教材。比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先安排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用方程解,然而学生实在是不愿意那样做,觉得一眼就能看出的题目为什么要用“方程”这样繁琐的程序来完成呢?几次教到这里,都感觉是在强迫学生做不愿做的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打破了原有的教学顺序,在第一节课时就出示下面两题:
(1)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的2倍少16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2)果园里有梨树240棵,比苹果树的2倍少16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我马上让学生列式计算,反馈后发现第(1)小题几乎全部学生都做对了,而第(2)小题只有三分之一学生做对。这是为什么呢?师引导学生比较两题之间的不同点,并讨论怎样才能使全部同学都会做第(2)题,学生尝试的方法效果都不很理想。这时,教师点拨学生是否用方程尝试,学生发现用方程解答该题。原来做错的三分之二同学也能正确解答。师再呈现儿题,如“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让学生用方程解,屡试成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创设了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强调了知识形成全过程的展示,强调了学生的参与,置学生于一个“真实的学习情景”之中。
三、及时捕捉课堂的亮点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经验与认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达到教学相长。这要求教师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要求教师善于把握教学动态,善于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把课堂引向深入。推至高潮。
总之,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从建构主义理论思考,就要强调知识的相对性、个人性、情境性和文化性,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获取知识,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我想,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以学论教”。学生才有可能把学习当成是其生命发展的需要!
一、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
鉴于对学生学习起点的认识,教师就应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开放教学思想,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实践中,对于“认识钟表”一课,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第一步,猜谜语引入。
师:我有一个好帮手。滴答滴答不停地走……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钟。
师出示许多外形漂亮的闹钟。学生喷喷赞叹。
师:钟不光有漂亮的外表,它的作用可大了。你们知道吗?
生:它可以叫我们起床,还可以让我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
第二步,探索新知。
(1)认识钟表。
A 学生拿出学具钟表。
师:看看钟面。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主交流)
B 由学生反馈整理出钟面的知识:时针、分针、1-12的数字等(并在黑板上圆圈里画好整个钟面)。
(2)认识整时。
当师把黑板上的钟面画好后,就听到下面许多学生说:“这是2点。”
师及时补充:小朋友们真棒,老师没教就会认识时间了,只是2点是口头语,书面用语是2时(并板书)。
师:你怎么看出它是2时呢?(生有点困难)师再拿出一些表示整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几时。
通过多个整时钟面的感知后,让学生观察这几个钟面的指针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教学方案站在学生原有的现实认知起点上,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当调高思维的梯度,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观点的交流和辩论,达成共识,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善于突破教材的局限
注重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教师还必须了解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知识的网络结构,才能够有效地驾驭教材。比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先安排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用方程解,然而学生实在是不愿意那样做,觉得一眼就能看出的题目为什么要用“方程”这样繁琐的程序来完成呢?几次教到这里,都感觉是在强迫学生做不愿做的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打破了原有的教学顺序,在第一节课时就出示下面两题:
(1)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的2倍少16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2)果园里有梨树240棵,比苹果树的2倍少16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我马上让学生列式计算,反馈后发现第(1)小题几乎全部学生都做对了,而第(2)小题只有三分之一学生做对。这是为什么呢?师引导学生比较两题之间的不同点,并讨论怎样才能使全部同学都会做第(2)题,学生尝试的方法效果都不很理想。这时,教师点拨学生是否用方程尝试,学生发现用方程解答该题。原来做错的三分之二同学也能正确解答。师再呈现儿题,如“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让学生用方程解,屡试成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创造性地处理了教材,创设了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强调了知识形成全过程的展示,强调了学生的参与,置学生于一个“真实的学习情景”之中。
三、及时捕捉课堂的亮点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经验与认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达到教学相长。这要求教师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要求教师善于把握教学动态,善于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把课堂引向深入。推至高潮。
总之,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从建构主义理论思考,就要强调知识的相对性、个人性、情境性和文化性,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获取知识,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我想,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以学论教”。学生才有可能把学习当成是其生命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