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华南籼稻育种为主题,综述育种效率高的“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和“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在品种培育上成效显著,甚至影响了水稻的育种和生产模式;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是对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的继承和发展,并取得了突出成效,育成了极具影响力的品种黄华占、黄莉占、黄广油占、黄粤丝苗、五山油占(华占)、五山丝苗等,在南方稻区的水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黄华占通过广东、湖南、湖北等8省审定,
【机 构】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产业创新团队项目(2021KJ105);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科研项目(NT202100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优势产业学科团队建设项目(202111TD);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华南籼稻育种为主题,综述育种效率高的“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和“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在品种培育上成效显著,甚至影响了水稻的育种和生产模式;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是对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的继承和发展,并取得了突出成效,育成了极具影响力的品种黄华占、黄莉占、黄广油占、黄粤丝苗、五山油占(华占)、五山丝苗等,在南方稻区的水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黄华占通过广东、湖南、湖北等8省审定,是我国年度推广面积最大的籼稻品种;华占共配组142个组合,252次通过各级审定,是配组组合最多的恢复系;五山丝苗通过广东、陕西等4省审定,共配组47个组合,88次通过各级审定。以晶两优534、隆两优华占等两系杂交稻组合为例证,提出并倡导在南方稻区进行杂交稻育种的新策略:在华南培育精品恢复系,在南方不同生态区创制适合所在生态区的不育系,并配组成优势互补的强势组合,形成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和高效互补的整体水稻育种格局。
其他文献
阐述电力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措施,不断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而实现稳步发展。
线损率一直是电力企业尤为关注的一项指标,其直接反应着电力企业的电力服务水平和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低压台区的线损进行分析,研究低压台区线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降损措施,有助于减少电力的在输送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电能的有效使用率,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正>为全面贯彻实施湿地保护法,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以下简称湿地保护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0处、国家重要湿地50处。
【目的】克隆铁皮石斛转录因子DcbHLH14基因并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表达情况,为研究DcbHLH14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同源克隆从铁皮石斛叶组织中得到DcbHLH14基因,对其编码的蛋白序列特征和组织表达特性进行分析,并采用qRT-PCR对DcbHLH14基因在低温、干旱和ABA处理过程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DcbHLH14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
酒店企业日益发展,经营业务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提升,纳税范围逐渐扩大,为降低企业纳税风险,企业开始制定相关的纳税风险控制体系,降低纳税风险对酒店发展的影响,并减少不必要的税收工作。本文便以酒店企业纳税风险为基础,对酒店企业纳税风险控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期望能够提升酒店企业发展。
目的 基于“补土伏火”理论研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四逆汤对肾阳虚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逆汤全方组、四逆汤拆方组(附子组、甘草组、干姜组、甘草附子组、干姜附子组、甘草干姜组),除空白组,以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法造肾阳虚模型,模型建立后分别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重、体温及水食摄入的变化,检测大鼠肝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
五乡优398是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和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利用恢复系广恢398和优质香型三系不育系五乡A联合选配的早晚兼用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熟期早、米质较优、稳产性好等优点,2020、2021年先后作为晚稻、早稻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西省稻作区早、晚季种植。
我国虽然在水资源总量上占世界前列,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不能达到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平均水平。在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既要做好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也要对水污染问题进行防治。结合部分农村地区出现的水资源污染问题来看,在多方面的影响下,水污染的治理、防治效果较差,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如何有效处理农村的水污染问题,也成为当前环保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为此,阐述当前农村的水污染现状
“子女绕膝,颐养天年”是很多中国人关于老年生活景象的理想,这也是人们传统价值观下的养老偏好,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过着独居养老的生活,特别是在农村丧偶女性老年人中,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在农村丧偶独居女性老人这一特殊和弱势群体的养老实践中,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她们最终作出独居养老的抉择?目前她们的独居老年生活如何,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现有的社会支持能否满足她们的需求?为了让她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