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o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现状,并对发生癌因性疲乏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晚期癌症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癌症疲乏自评量表(piper fatigue selfrating scale,PFS)评估患者癌因性疲乏情况,分析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现状,探讨影响晚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结果评估150例晚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情况,可分为无疲乏或轻度组患者55例(36.67%),中度疲乏组患者82例(54.67%),重度疲乏组患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角度强化健康教育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日常生活、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98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多角度强化健康教育。两组干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满意度,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Barthel指数
目的探讨清单式管理用于急诊科护理床旁交接班中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浙江大学舟山医院2019年6-8月进行常规急诊护理交接班的患者170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9-11月开展清单式管理床旁交接班的患者17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在床旁交接班中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服务意识评分(92.67±3.22)分,工作责任心评分(94.81±1.95)分,解决问题能力评分(92.97±2.46)分
医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监测治疗仪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普及以及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重症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关注到早期活动对患者后续康复的重要性。在安全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一项有效策略。目前,国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重症患者的早期活动并没有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早期活动的安全性、早期活动患者的获益、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等方面,总结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的护
期刊
原发性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该病主要好发于60岁左右,常发生于四肢和躯干,临床检查为质韧、边界清楚、结节状肿物。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皮下组织内有大量淋巴细胞,形态学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是诊断本病较为有效的方法。皮肤原发性病变临床少见,原发于颌面部者更为罕见。本文对临床上发现的1例原发于颌面部皮肤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做一报告,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