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好莱坞,你以为他们要你的风格,其实他们不要。因为剪辑权不在你手里,他们完全把你的风格毁掉,这其实是和亚洲不一样的地方。在亚洲做导演还是比较能自由发挥的。
以《香港制造》、《榴莲飘飘》等在国际上扬名,偏爱拍摄社会边缘人物的陈果,在离开大众视野多年后,终于与许秦豪、崔健合拍了新片《成都,我爱你》。影片的下半部(过去篇 未来篇)在9月份作为威尼斯电影节闭幕片,率先首映。此外,陈果也担任了威尼斯电影节另一部参赛华语片《泪王子》的制片人,记者就这两部影片和相关话题专访了陈果。
雕琢过去的时光
记者:这部《成都,我爱你》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段,你为什么选择导演“过去”那段?
陈果:崔健老师是拍“未来”那段,剩下“现在”和“过去”。韩国导演许秦豪跟我说,我对中国的现在不是太熟悉,那过去更不认识,更不用说了,所以“过去”那段落到了我身上。
记者:那你如何去表现这段历史呢?
陈果:这要看你用什么角度去看。如果你把自己当成正常观众去看,一部小品,那就无所谓了。如果你要用一种责任感去看,就显得比较沉重了。你会去雕琢里面的人物啊,历史背景啊。我觉得这是两种不一样的观影方式。我希望大家随意一点,不要太多的压力。
记者:我们看了片子,是个发生在茶馆的故事。为什么要把背景设置在1976年的茶馆?
陈果:这和人物、景观的来源有关,也影响了我们的创作动机。1976年的成都背景,现在也都被拆得七七八八了。当然,成都现在剩得最多的是茶馆,但很多老的茶馆也没有了,不少是重建的,要再找寻那个年代的景观是很难的。很多年前我也去过成都,当时还有不少旧的东西,现在都没了。影片中那个老街还是在郊区找到的,我听说可能过不了两年也要给拆掉了。不单是成都,这在中国其他地方也是普遍的现象,我觉得有点可惜,找不到合适的景观。
至于拍“过去”是哪年比较好呢?我们在查资料的时候就找,1976年是唐山大地震。大地震听起来很遥远,其实离我们很近,特别是成都人民,因为他们去年就感受到了地震的威力,所以我觉得这个题材上面有反射的作用,就决定拍摄1976年。后来我发现原来1976年还发生了其他很多事情(毛主席、周恩来、朱德逝世,四人帮倒台),觉得这是一个好的背景。当然不可能在一个30分钟的短片中都涉及到这些事情。对一个短片,只能很隐晦地把人物放进背景里面。但是你要很聪明地看出来……
记者:作为一个香港导演。你如何去拍摄出中国内地“文革”的背景?除了依靠资料。是不是你儿时在内地的经历也会对这个有帮助?
陈果:那是一段小时候的记忆。任何导演,如果拍摄和他的记忆没有关系的人和事,必须去找很多资料去开拓记忆。开始他们担心我拍不出那个阶段的中国。我说你们看过我的《榴莲飘飘》,觉得拍得怎么样呢?他们又担心我拍出来像第五代导演。我又去看第五代导演的戏,是沉重了点,但非常好看。所以到头来没有标准。
表演和拍摄都是命运
记者:在你的电影里面,郭涛扮演了一个有点疯癫的人物,而安雅扮演的角色是那个年代的一个女孩,看起来和她的形象差别很大。您为什么会选他们来出演这个片子?
陈果:这个命题制作对我来说不是很沉重的历史题材,只是在特殊的环境下的故事。其实这都不是埋在我们心里很久的东西,只是偶尔发生了。这就是命运,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和自己以前的做法有点不同,在被动的状态下,慢慢整理,大家对四川多了点了解。所以当时我就问郭涛、安雅,你们来不来?
记者:你对他们的表演有什么评价?
陈果:当然很好啦,他们都是有经验的演员。安雅以前拍了很多商业片,拍惯商业片的演员,一下子拍摄艺术化的电影有时候很难一下扭转过来。但是还好,我们有时间慢慢去磨。电影中他们对茶壶的练习就很美,你已经看到了。
记者:这些年你拍的片子少了,据说是去了美国?
陈果:是呀,前几年工作太累了,后来去好莱坞拍了一部鬼片。好多人就问我哪里去了,怎么消失掉了。其实也没有,刚好在美国拍片时,四川地震了,美国人还问我,在四川有没有亲戚,我说没有。不过,心里一直想着那里,结果今年2-3月份回去的时候,我才真正去看了地震的地方,琢磨怎么拍。
记者:我记得那部鬼片好像叫《女幽灵》吧。你曾经说过这部电影丧失了你的风格,现在的《成都,我爱你》是不是又恢复了你的风格呢?
陈果:在好莱坞,你以为他们要你的风格,其实他们不要。因为剪辑权不在你手里,他们完全把你的风格毁掉,这其实是和亚洲不一样的地方。在亚洲做导演还是比较能自由发挥的。《成都,我爱你》这个戏,我作为导演也不想固定在某种风格上面,当然还是离不了自己的特点的。有些导演说,这次我拍不一样的东西,其实每个人都只是永远在个性里面转而已,因为人的个性就是一辈子的事,改变是很难的。
《泪王子》的“革命性”美学
记者:《成都,我爱你》拍“文革”的地方在美学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调整,不像通常那样写实。《泪王子》和《成都,我爱你》在美学方面也有相似的地方。
陈果:我们考虑到现在的观众其实对过去很模糊,重要的是我们怎么令他们看得过瘾,所以在美学方面要创作一个好的环境。所以你看,《泪王子》基本上改变了台湾电影对眷村的描述。如果你看过以前王童、侯孝贤的片子,那是非常写实的。那么这种改变到底好不好呢?毕竟每一代的观众不一样,创作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泪王子》在台湾电影的美学创作方面是有革命性的。这种美学是向往亮丽的。人物穿着旗袍,就好比《花样年华》中,张曼玉一身旗袍去买馄饨。好看就行了,不用追究历史真实。
记者:我们知道您来威尼斯电影节很多次了,是威尼斯电影节对您比较偏爱,还是你偏爱威尼斯电影节?
陈果:我是第五次来威尼斯了。《香港有个好莱坞》我和周迅一起来,《榴莲飘飘》是和秦海璐来,《人民公厕》我忘了有没有演员来,《饺子》的短版在这里上映,但是《饺子》的长版去了柏林电影节,当时一部电影的两个版本去两个电影节是少有的。威尼斯,我很熟悉,也觉得来得太多有点累了(笑)。
以《香港制造》、《榴莲飘飘》等在国际上扬名,偏爱拍摄社会边缘人物的陈果,在离开大众视野多年后,终于与许秦豪、崔健合拍了新片《成都,我爱你》。影片的下半部(过去篇 未来篇)在9月份作为威尼斯电影节闭幕片,率先首映。此外,陈果也担任了威尼斯电影节另一部参赛华语片《泪王子》的制片人,记者就这两部影片和相关话题专访了陈果。
雕琢过去的时光
记者:这部《成都,我爱你》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段,你为什么选择导演“过去”那段?
陈果:崔健老师是拍“未来”那段,剩下“现在”和“过去”。韩国导演许秦豪跟我说,我对中国的现在不是太熟悉,那过去更不认识,更不用说了,所以“过去”那段落到了我身上。
记者:那你如何去表现这段历史呢?
陈果:这要看你用什么角度去看。如果你把自己当成正常观众去看,一部小品,那就无所谓了。如果你要用一种责任感去看,就显得比较沉重了。你会去雕琢里面的人物啊,历史背景啊。我觉得这是两种不一样的观影方式。我希望大家随意一点,不要太多的压力。
记者:我们看了片子,是个发生在茶馆的故事。为什么要把背景设置在1976年的茶馆?
陈果:这和人物、景观的来源有关,也影响了我们的创作动机。1976年的成都背景,现在也都被拆得七七八八了。当然,成都现在剩得最多的是茶馆,但很多老的茶馆也没有了,不少是重建的,要再找寻那个年代的景观是很难的。很多年前我也去过成都,当时还有不少旧的东西,现在都没了。影片中那个老街还是在郊区找到的,我听说可能过不了两年也要给拆掉了。不单是成都,这在中国其他地方也是普遍的现象,我觉得有点可惜,找不到合适的景观。
至于拍“过去”是哪年比较好呢?我们在查资料的时候就找,1976年是唐山大地震。大地震听起来很遥远,其实离我们很近,特别是成都人民,因为他们去年就感受到了地震的威力,所以我觉得这个题材上面有反射的作用,就决定拍摄1976年。后来我发现原来1976年还发生了其他很多事情(毛主席、周恩来、朱德逝世,四人帮倒台),觉得这是一个好的背景。当然不可能在一个30分钟的短片中都涉及到这些事情。对一个短片,只能很隐晦地把人物放进背景里面。但是你要很聪明地看出来……
记者:作为一个香港导演。你如何去拍摄出中国内地“文革”的背景?除了依靠资料。是不是你儿时在内地的经历也会对这个有帮助?
陈果:那是一段小时候的记忆。任何导演,如果拍摄和他的记忆没有关系的人和事,必须去找很多资料去开拓记忆。开始他们担心我拍不出那个阶段的中国。我说你们看过我的《榴莲飘飘》,觉得拍得怎么样呢?他们又担心我拍出来像第五代导演。我又去看第五代导演的戏,是沉重了点,但非常好看。所以到头来没有标准。
表演和拍摄都是命运
记者:在你的电影里面,郭涛扮演了一个有点疯癫的人物,而安雅扮演的角色是那个年代的一个女孩,看起来和她的形象差别很大。您为什么会选他们来出演这个片子?
陈果:这个命题制作对我来说不是很沉重的历史题材,只是在特殊的环境下的故事。其实这都不是埋在我们心里很久的东西,只是偶尔发生了。这就是命运,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和自己以前的做法有点不同,在被动的状态下,慢慢整理,大家对四川多了点了解。所以当时我就问郭涛、安雅,你们来不来?
记者:你对他们的表演有什么评价?
陈果:当然很好啦,他们都是有经验的演员。安雅以前拍了很多商业片,拍惯商业片的演员,一下子拍摄艺术化的电影有时候很难一下扭转过来。但是还好,我们有时间慢慢去磨。电影中他们对茶壶的练习就很美,你已经看到了。
记者:这些年你拍的片子少了,据说是去了美国?
陈果:是呀,前几年工作太累了,后来去好莱坞拍了一部鬼片。好多人就问我哪里去了,怎么消失掉了。其实也没有,刚好在美国拍片时,四川地震了,美国人还问我,在四川有没有亲戚,我说没有。不过,心里一直想着那里,结果今年2-3月份回去的时候,我才真正去看了地震的地方,琢磨怎么拍。
记者:我记得那部鬼片好像叫《女幽灵》吧。你曾经说过这部电影丧失了你的风格,现在的《成都,我爱你》是不是又恢复了你的风格呢?
陈果:在好莱坞,你以为他们要你的风格,其实他们不要。因为剪辑权不在你手里,他们完全把你的风格毁掉,这其实是和亚洲不一样的地方。在亚洲做导演还是比较能自由发挥的。《成都,我爱你》这个戏,我作为导演也不想固定在某种风格上面,当然还是离不了自己的特点的。有些导演说,这次我拍不一样的东西,其实每个人都只是永远在个性里面转而已,因为人的个性就是一辈子的事,改变是很难的。
《泪王子》的“革命性”美学
记者:《成都,我爱你》拍“文革”的地方在美学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调整,不像通常那样写实。《泪王子》和《成都,我爱你》在美学方面也有相似的地方。
陈果:我们考虑到现在的观众其实对过去很模糊,重要的是我们怎么令他们看得过瘾,所以在美学方面要创作一个好的环境。所以你看,《泪王子》基本上改变了台湾电影对眷村的描述。如果你看过以前王童、侯孝贤的片子,那是非常写实的。那么这种改变到底好不好呢?毕竟每一代的观众不一样,创作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泪王子》在台湾电影的美学创作方面是有革命性的。这种美学是向往亮丽的。人物穿着旗袍,就好比《花样年华》中,张曼玉一身旗袍去买馄饨。好看就行了,不用追究历史真实。
记者:我们知道您来威尼斯电影节很多次了,是威尼斯电影节对您比较偏爱,还是你偏爱威尼斯电影节?
陈果:我是第五次来威尼斯了。《香港有个好莱坞》我和周迅一起来,《榴莲飘飘》是和秦海璐来,《人民公厕》我忘了有没有演员来,《饺子》的短版在这里上映,但是《饺子》的长版去了柏林电影节,当时一部电影的两个版本去两个电影节是少有的。威尼斯,我很熟悉,也觉得来得太多有点累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