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本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从十七世纪的欧洲诞生开始到现在,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多罗西·怀特说“绘本即图画书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像力。”
在小学阶段,绘本能带给学生什么?绘本是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对儿童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绘本正越来越展示出它的魅力,它对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思维的训练、情感的丰富、美感的养成、想像力的培养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孩子从此爱上阅读,帮助孩子打开阅读的大门,给人生增添了无数可能;它教会孩子如何去感受生活,开启幸福的人生。这将使孩子受益一生。
《菲菲生气了》是作者莫莉·卞回忆自己童年经验——“小时候,每当我气极了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像是世界的中心点,是座一触即发的火山。那种想要爆发、即将爆发、又怕爆发的状态,是一种很可怕的感觉!”而创作的,故事中的菲菲先是以肢体动作表达愤怒,进而躲进自己的世界,宣泄悲伤、渐渐缓和、最终恢复平静。这个绘本故事直指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难学习的一课:如何控制及处理情绪,极具教育价值。
教者利用此绘本,在教学中做了大胆探索,认为小学绘本教学应有以下“三个看见。”
一、“看见儿童”以求真
杜威认为儿童是教育的起点,教育措施一定要围绕着儿童来实施。儿童是起点,课程是终点,把绘本引入儿童的生活,让儿童直接去体验,去唤醒已有的经验,就能把两点连接起来,使儿童从起点走向终点。
1.寻找儿童和绘本的连接点。
教师从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出发,找到儿童和绘本的连接点。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读绘本,苏醒情感;接着聊绘本,共鸣情感;然后移情自己“你有过生气的时候吗?为什么生气”“假如你就是菲菲,你生气时是什么样子的?”用这些问题去唤起学生的情感,让那些隐藏的、私密的情感在阳光下消毒、杀菌,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中那些无法处理、无处安置、无可避免的情感历程;最后,通过理性的认知“你生气时为了平静下来,你会怎么做?”为自己新的情感认识找到了栖息所,从而升华了情感。
课堂中的一切对话都通过绘本,依赖绘本,直指学生本身,层层剥茧抵达内心,学生从言说绘本中的内容到言说自己,与绘本、与教师、与同伴对话的同时,与自己灵魂对话,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课堂中立了起来。
2.设计激荡儿童的切入点
文章是有生命的,绘本亦然。每一个绘本都有“命门”,教师解读绘本时,要寻思找到“命门”所在,设计方可切中要害,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本课采用分层切入主线的方式,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去洞察绘本的奥妙;掘开一条路,去走进真实的自我。本课设计分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读绘本第一部分,明白“菲菲为什么生气”;说说自己“你生过气吗?为什么生气”。
第二个板块:读绘本第二部分,了解“菲菲生气时的样子及其潜在的破坏性”;演演自己“假如你就是菲菲,你生气时是什么样子的”。
第三个板块:读绘本第三部分,知道“菲菲为什么不生气了,是什么安慰了菲菲”;聊聊自己“你生气时为了平静下来,你会怎么做”。
三个板块,好像是平面推进,实际上是立体坡度推进,让学生在三进三出的语文活动中,发现了绘本中的意蕴,同时发现了自我的情感历程,明白生气对别人的伤害和自我的伤害都是可怕的,但是生气又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情绪,却又不可耻,不可怕,要学会想办法去处理好情绪。
二、“看见问题”以求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意义不明确的问题情境时,会体会到一种疑惑、忧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将推动小学生去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并思考。教师利用学生这种心理,让学生直面问题情境,去发现问题。
片段一:
师:我们先从书的封面看起,你有什么发现?
……
生:我发现这本书名是《菲菲生气了》。
师:那你看看这题目,再看看这封面上的图画,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菲菲为什么会生气呢?
生:她生气时是什么样的?
生:她最后还生气吗?
师:真是好奇小宝贝!待会儿我们打开书,认真读,仔细想,你就能找到答案。
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在问题的牵引下走进绘本,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彰显。
片段二:
师:这时的菲菲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你们知道火山吗?
生描述。
师:地底的岩浆冲出地表,喷涌而出,就形成了火山!喷出的岩浆温度极高,会吞噬地面上的一切,甚至毁灭一座城市,太恐怖了。看到这样的图画,再结合这句话“菲菲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你又有怎样的疑问呢?
生:奇怪了,菲菲明明就是个小女孩,为什么说她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呢?
师:是啊!菲菲的样子长得像火山吗?
生:不像。她发怒后的破坏力像火山爆发。
生:这时的菲菲一旦爆发,就像火山爆发那样恐怖!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会带着审视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深入地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老师对话,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得以发展。
三、“看見语文”以求实
体会绘本的语言之美,并丰富词汇,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绘本教学的目标之一。绘本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教者要充分利用好绘本图文结合共同讲述故事的特点,让学生去尽情的发挥想象,在充满趣味的讲述中,丰富语言。绘本刻画“菲菲生气了”的那页,一副玄妙意趣的图,加上预留了空白的一句“菲菲生气了”,很好的给教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师: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哪些地方发现菲菲很生气?
生: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师:就像一对铜铃,怒火从眼睛里冒出来啦!简直就是怒目而视啊!
生:她气得两条小辫子都翘起来了。
师:是的,如果菲菲戴有帽子的话,帽子肯定都会被冲掉,这就叫怒发冲冠!
生:她的嘴巴闭得紧紧的。
师:宣泄着她的愤怒,她在咬牙切齿呢。
出示词语:怒目而视怒发冲冠咬牙切齿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诵读之后,教师让学生把词语摘录在积累本上。然后引导学生说话“你喜欢此时的菲菲吗?为什么?”,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刚才积累的词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故事情节之中驻足停留,捕捉到了图画中隐藏的深意,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语文知识有所认知、有所积累、有所运用。这一设计,让完整的语文知识习得过程“认知——积累——运用”得以巧妙贯穿,学生享受了发现的喜悦,表达的尽兴。
开展小学绘本教学,教师引导儿童走进绘本,儿童借助绘本走进自我,是语文和生命的载歌载舞,儿童在自主探究文本、真实发现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
(作者单位:成都市新都区锦门小学校)
在小学阶段,绘本能带给学生什么?绘本是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对儿童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绘本正越来越展示出它的魅力,它对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思维的训练、情感的丰富、美感的养成、想像力的培养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孩子从此爱上阅读,帮助孩子打开阅读的大门,给人生增添了无数可能;它教会孩子如何去感受生活,开启幸福的人生。这将使孩子受益一生。
《菲菲生气了》是作者莫莉·卞回忆自己童年经验——“小时候,每当我气极了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像是世界的中心点,是座一触即发的火山。那种想要爆发、即将爆发、又怕爆发的状态,是一种很可怕的感觉!”而创作的,故事中的菲菲先是以肢体动作表达愤怒,进而躲进自己的世界,宣泄悲伤、渐渐缓和、最终恢复平静。这个绘本故事直指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难学习的一课:如何控制及处理情绪,极具教育价值。
教者利用此绘本,在教学中做了大胆探索,认为小学绘本教学应有以下“三个看见。”
一、“看见儿童”以求真
杜威认为儿童是教育的起点,教育措施一定要围绕着儿童来实施。儿童是起点,课程是终点,把绘本引入儿童的生活,让儿童直接去体验,去唤醒已有的经验,就能把两点连接起来,使儿童从起点走向终点。
1.寻找儿童和绘本的连接点。
教师从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出发,找到儿童和绘本的连接点。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读绘本,苏醒情感;接着聊绘本,共鸣情感;然后移情自己“你有过生气的时候吗?为什么生气”“假如你就是菲菲,你生气时是什么样子的?”用这些问题去唤起学生的情感,让那些隐藏的、私密的情感在阳光下消毒、杀菌,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中那些无法处理、无处安置、无可避免的情感历程;最后,通过理性的认知“你生气时为了平静下来,你会怎么做?”为自己新的情感认识找到了栖息所,从而升华了情感。
课堂中的一切对话都通过绘本,依赖绘本,直指学生本身,层层剥茧抵达内心,学生从言说绘本中的内容到言说自己,与绘本、与教师、与同伴对话的同时,与自己灵魂对话,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课堂中立了起来。
2.设计激荡儿童的切入点
文章是有生命的,绘本亦然。每一个绘本都有“命门”,教师解读绘本时,要寻思找到“命门”所在,设计方可切中要害,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本课采用分层切入主线的方式,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去洞察绘本的奥妙;掘开一条路,去走进真实的自我。本课设计分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读绘本第一部分,明白“菲菲为什么生气”;说说自己“你生过气吗?为什么生气”。
第二个板块:读绘本第二部分,了解“菲菲生气时的样子及其潜在的破坏性”;演演自己“假如你就是菲菲,你生气时是什么样子的”。
第三个板块:读绘本第三部分,知道“菲菲为什么不生气了,是什么安慰了菲菲”;聊聊自己“你生气时为了平静下来,你会怎么做”。
三个板块,好像是平面推进,实际上是立体坡度推进,让学生在三进三出的语文活动中,发现了绘本中的意蕴,同时发现了自我的情感历程,明白生气对别人的伤害和自我的伤害都是可怕的,但是生气又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情绪,却又不可耻,不可怕,要学会想办法去处理好情绪。
二、“看见问题”以求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意义不明确的问题情境时,会体会到一种疑惑、忧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将推动小学生去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并思考。教师利用学生这种心理,让学生直面问题情境,去发现问题。
片段一:
师:我们先从书的封面看起,你有什么发现?
……
生:我发现这本书名是《菲菲生气了》。
师:那你看看这题目,再看看这封面上的图画,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菲菲为什么会生气呢?
生:她生气时是什么样的?
生:她最后还生气吗?
师:真是好奇小宝贝!待会儿我们打开书,认真读,仔细想,你就能找到答案。
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在问题的牵引下走进绘本,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彰显。
片段二:
师:这时的菲菲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你们知道火山吗?
生描述。
师:地底的岩浆冲出地表,喷涌而出,就形成了火山!喷出的岩浆温度极高,会吞噬地面上的一切,甚至毁灭一座城市,太恐怖了。看到这样的图画,再结合这句话“菲菲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你又有怎样的疑问呢?
生:奇怪了,菲菲明明就是个小女孩,为什么说她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呢?
师:是啊!菲菲的样子长得像火山吗?
生:不像。她发怒后的破坏力像火山爆发。
生:这时的菲菲一旦爆发,就像火山爆发那样恐怖!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会带着审视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深入地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老师对话,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得以发展。
三、“看見语文”以求实
体会绘本的语言之美,并丰富词汇,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绘本教学的目标之一。绘本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教者要充分利用好绘本图文结合共同讲述故事的特点,让学生去尽情的发挥想象,在充满趣味的讲述中,丰富语言。绘本刻画“菲菲生气了”的那页,一副玄妙意趣的图,加上预留了空白的一句“菲菲生气了”,很好的给教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师: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哪些地方发现菲菲很生气?
生: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师:就像一对铜铃,怒火从眼睛里冒出来啦!简直就是怒目而视啊!
生:她气得两条小辫子都翘起来了。
师:是的,如果菲菲戴有帽子的话,帽子肯定都会被冲掉,这就叫怒发冲冠!
生:她的嘴巴闭得紧紧的。
师:宣泄着她的愤怒,她在咬牙切齿呢。
出示词语:怒目而视怒发冲冠咬牙切齿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诵读之后,教师让学生把词语摘录在积累本上。然后引导学生说话“你喜欢此时的菲菲吗?为什么?”,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刚才积累的词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故事情节之中驻足停留,捕捉到了图画中隐藏的深意,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语文知识有所认知、有所积累、有所运用。这一设计,让完整的语文知识习得过程“认知——积累——运用”得以巧妙贯穿,学生享受了发现的喜悦,表达的尽兴。
开展小学绘本教学,教师引导儿童走进绘本,儿童借助绘本走进自我,是语文和生命的载歌载舞,儿童在自主探究文本、真实发现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
(作者单位:成都市新都区锦门小学校)